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倩 李劲高 +7 位作者 周茂华 廖鹏军 彭琪 陈景 陈少贤 魏姗姗 黄晖婷 佘妙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89,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56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71例年龄14~60岁、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首次诱导化疗的初治AML(AML-M3除外)患...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56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71例年龄14~60岁、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首次诱导化疗的初治AML(AML-M3除外)患者的临床资料,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的表达。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研究患者CD56阳性率与总生存时间(OS)间的关系。根据CD56抗原表达将患者分为CD56+组(n=52)和CD56-组(n=119),同时根据CD56阳性表达率,以50%为界限,将CD56+组分为CD56阳性表达率≥50%组(n=39)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n=13),比较CD56+组和CD56-组、CD56阳性表达率≥50%组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完全缓解率(CRR)、复发率、中位OS、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和生存率。结果:CD56+组患者中位OS(14.2个月)低于CD56-组(39.4个月)、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中位OS(11.7个月)低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20.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61.5%、46.2%)低于CD56-组(75.6%、63.9%)(P〈0.05);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1年生存率(53.8%)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8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2年生存率(41.0%)明显低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61.5%)(P〈0.05)。CD56+组患者CRR(63.5%)与CD56-组(68.9%)以及CD56阳性表达率≥50%组(58.9%)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7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总复发率和1年内复发率(64.3%、37.5%)均高于CD56-组(34.3%、17.9%)(P〈0.05),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总复发率、1年内复发率(75.0%、42.9%)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37.5%、1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中位DFS(12.7个月)低于CD56-组(34.1个月)(P〈0.05);CD56阳性表达率≥50%组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中位D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阳性是AML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且阳性率越高,提示其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D56 预后 总生存时间 无病生存时间
下载PDF
手霉素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U937白血病细胞凋亡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晖婷 李劲高 +2 位作者 肖定璋 陈景 佘妙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探讨手霉素对U937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μmol/L的手霉素处理U937白血病细胞不同时间,分别使用Annexin V/PI试剂及ROS检测试剂标记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内ROS生成,免疫印迹术检测PI3K、P-Akt、Akt... 目的:探讨手霉素对U937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μmol/L的手霉素处理U937白血病细胞不同时间,分别使用Annexin V/PI试剂及ROS检测试剂标记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内ROS生成,免疫印迹术检测PI3K、P-Akt、Akt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0 h对照组相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手霉素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P<0.05)及ROS生成逐渐增加(P<0.05),对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逐渐增强。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能有效抑制ROS产生的物质)可以阻断手霉素对U937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及手霉素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结论:手霉素通过诱导ROS产生进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来诱导U937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霉素 U937细胞 ROS 凋亡 P1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地西他滨增强allo-NK细胞杀伤白血病干细胞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倩 魏姗姗 +6 位作者 李劲高 陈少贤 陈景 黄晖婷 彭琪 夏平方 佘妙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增强allo-NK细胞杀伤白血病干细胞(LS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从KG1a细胞中分选LSC。从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分离纯化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reactive natural killer,a1-Io-NK)细胞;LDH法检测allo-N...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增强allo-NK细胞杀伤白血病干细胞(LS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从KG1a细胞中分选LSC。从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分离纯化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reactive natural killer,a1-Io-NK)细胞;LDH法检测allo-NK细胞对LSC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llo-NK细胞诱导LSC凋亡及LSC表面NKG2D配体MICA/B和ULBP1-3的表达。结果:地西他滨10μmol/L处理LSC 24 h后,allo-NK细胞对LSC的杀伤率明显增高,在效靶比为5:1、10:1、20:1时分别为(60.52%±3.52%vs 22.08%±2.07%、73.93%±2.33%vs 28.99%±3.13%、83.08%±1.32%vs 36.44%±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他滨10μmol/L处理LSC 24 h后,在效靶比为10:1时,allo-NK细胞诱导LSC的凋亡率为7.84%±0.34%,明显高于LSC未处理组(3.33%±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他滨10μmol/L处理LSC 24 h后,LSC表面NKG2D配体(MICA/B、ULBP1、ULBP2、ULBP3)的表达上调,高于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可能通过上调NKG2D配体增强allo-NK细胞对LSC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白血病干细胞 allo-NK细胞 NKG2D配体
下载PDF
手霉素对甲状腺癌KAT-18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李劲高 黄晖婷 +2 位作者 李倩 宛霞 佘妙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426-2429,共4页
目的:探讨手霉素对甲状腺未分化癌KAT-18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SRB细胞毒性测定法评价KAT-18细胞的活性,使用Annexin v和一氧化氮(NO)染料标记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NO生成和细胞凋亡,二氢乙啶(DHE)方法测定细胞内超... 目的:探讨手霉素对甲状腺未分化癌KAT-18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SRB细胞毒性测定法评价KAT-18细胞的活性,使用Annexin v和一氧化氮(NO)染料标记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NO生成和细胞凋亡,二氢乙啶(DHE)方法测定细胞内超氧阴离子。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氧歧化酶(SOD)活性,Mn-SOD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谷胱甘肽(GSH)含量采用荧光法测定。结果:手霉素有效杀伤KAT-18细胞,随着手霉素剂量的增加,细胞活性逐渐下降。手霉素诱导产生NO和超氧阴离子,降低GSH,但不影响Mn-SOD的蛋白表达和6 h的SOD活性,但24 h的SOD活性代偿性增加。手霉素诱导的凋亡与NO和超氧阴离子增加及GSH下降有关。用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抑制NO和超氧阴离子产生,提高GSH可减少手霉素诱导KAT-18细胞凋亡,从而逃避细胞被手霉素杀伤。结论:手霉素通过细胞内NO和超氧阴离子的产生诱导甲状腺癌细胞凋亡,杀伤甲状腺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手霉素 凋亡 反应性氧基 谷胱甘肽 超氧歧化酶
下载PDF
靶向骨髓微环境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晖婷 彭琪 +3 位作者 夏平方 魏姗姗 李倩 余妙容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9-142,共4页
急性白血病(AL)是一类起源于白血病干细胞(LSC)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且死亡率高。尽管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明显改善了A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总体生存期,但耐药和复发仍是治疗的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血病耐药和复发的原... 急性白血病(AL)是一类起源于白血病干细胞(LSC)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且死亡率高。尽管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明显改善了A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总体生存期,但耐药和复发仍是治疗的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血病耐药和复发的原因之一是骨髓微环境对LSC的保护作用,LSC隐蔽在骨髓微环境中从而逃避化疗药物的杀伤,并在骨髓微环境内自我更新,还可通过改变骨髓微环境而促进AL的发展。因此,通过靶向调控骨髓微环境与LSC间的相互作用,有望找到治疗AL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微环境 白血病 干细胞 白血病 分子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