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特征光谱测试系统研制及应用
1
作者 郭勇 王洪 +5 位作者 邱雯婷 陈雄 陈美香 郭建 黄晨楹 刘银春 《农业工程》 2024年第8期62-66,共5页
以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一种植物特征光谱实验方法的发明专利为依据,介绍以双驼峰光谱光源为基础,研制出能够产生覆盖光合有效辐射范围的多种单色光发生器,采用多种单色光发生器和光合作用测试仪组合构建植物特征光谱测试系统。阐... 以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一种植物特征光谱实验方法的发明专利为依据,介绍以双驼峰光谱光源为基础,研制出能够产生覆盖光合有效辐射范围的多种单色光发生器,采用多种单色光发生器和光合作用测试仪组合构建植物特征光谱测试系统。阐述如何通过植物特征光谱测试系统获取植物单色光光合响应曲线、对应的饱和点曲线和补偿点曲线,并通过具体案例介绍该系统应用,为植物光照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特征光谱 单色光 光合响应曲线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下载PDF
红茶对海螺肉去腥和保鲜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葛胜晗 周阿容 +3 位作者 黄晨楹 郑宝东 曾绍校 林少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31,共9页
为了提高海螺肉的经济价值,文章进行了红茶对海螺肉去腥和保鲜作用的研究,实验以海螺肉为原料,研究了红茶浓度、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对其感官分值的影响,并对红茶脱腥处理前后海螺肉中挥发性成分和品质特性进行了分析。实验采用中心组合... 为了提高海螺肉的经济价值,文章进行了红茶对海螺肉去腥和保鲜作用的研究,实验以海螺肉为原料,研究了红茶浓度、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对其感官分值的影响,并对红茶脱腥处理前后海螺肉中挥发性成分和品质特性进行了分析。实验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感官分值,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研究了腥味物质的成分变化,并以菌落总数、TBA值、pH值为指标分析了红茶脱腥处理对海螺肉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螺肉感官分值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红茶浓度为0.9g/L,浸泡时间为44min,浸泡温度为34℃,此条件下制得的海螺肉感官分值为7.80±0.42。最优条件处理后,海螺肉腥味物质成分得到了有效降低。此外,经过红茶处理后的海螺肉菌落总数和TBA值较未处理前都明显降低了,pH值也较为稳定。综上所述,红茶处理海螺肉不仅可以除去腥味,提高感官分值,更具有抑菌、保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螺肉 红茶脱腥处理 GC-MS 品质特性
下载PDF
非热力光动力灭菌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林少玲 黄晨楹 +3 位作者 朱子瑶 崔建婷 孔令华 郑宝东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23-331,共9页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技术研究变得愈发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作为食品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被视为食品工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威胁之一。传统的高温加工虽然能够有效杀死食源性病菌,但能耗高,食物营养损失...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技术研究变得愈发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作为食品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被视为食品工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威胁之一。传统的高温加工虽然能够有效杀死食源性病菌,但能耗高,食物营养损失大。开发安全、有效、快速、便捷,能最大程度保留营养成分的非热力杀菌技术,一直是食品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非热力光动力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灭菌技术应运而生,成为食品安全保障的一项新型技术。本文概述一种新型非热力灭菌技术-光动力灭菌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源性致病菌 非热力光动力灭菌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