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额内镜与经侧裂显微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朝觉 黄玮 +4 位作者 周全 杨雷霆 余永佳 李唐 王春喜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比较经额内镜与经侧裂显微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额内镜手术治疗41例(经额内镜组),经侧裂显微镜手术治疗44例(经侧裂显微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 目的比较经额内镜与经侧裂显微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额内镜手术治疗41例(经额内镜组),经侧裂显微镜手术治疗44例(经侧裂显微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脑梗发生率、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经额内镜组手术时间短于经侧裂显微组,术后脑梗发生率低于经侧裂显微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7 d GCS评分、术后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额内镜技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疗效与经侧裂显微镜手术相当,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经额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经侧裂显微镜下清除术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并发症 疗效
下载PDF
51例前交通动脉瘤动脉的显微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朝觉 黄玮 +4 位作者 杨雷霆 秦坤明 廖声潮 余永佳 黄光翔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6期335-336,340,共3页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的51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夹闭51例,术中破裂11例均得到有效控制。51例患者出院时按GOS评分,恢复良好38例,轻残9...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的51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夹闭51例,术中破裂11例均得到有效控制。51例患者出院时按GOS评分,恢复良好38例,轻残9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例。47例随访3~28个月无动脉瘤再破裂出血;按GOS评分,恢复良好41例,轻残2例,重残1例,死亡3例。结论显微手术夹闭是治疗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确切有效的方法。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及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是减少动脉瘤术中破裂和手术相关性创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7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朝觉 黄玮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11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经Yasargil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7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行动脉瘤颈夹闭术,术后随访半年,良好59例,轻残12例,...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经Yasargil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7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行动脉瘤颈夹闭术,术后随访半年,良好59例,轻残12例,重残8例,死亡0例;3例出现脑梗死致偏瘫,3例残留动眼神经麻痹,2例出现有精神症状。结论:早期手术可以避免动脉瘤再次出血,减轻脑血管痉挛,Hunt-HessⅢ级以内者手术效果较为显著,Ⅳ级以上者术后致残率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显微手术 动脉瘤颈夹闭术
下载PDF
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诊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朝觉 黄玮 +3 位作者 杨雷霆 余永佳 黄光翔 李唐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lateral inferior petrosal sinus sampling,BIPSS)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疑似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病例资料,行BIPSS和垂... 目的探讨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lateral inferior petrosal sinus sampling,BIPSS)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疑似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病例资料,行BIPSS和垂体MRI检查,结合术后病理比较BIPSS及垂体MRI诊断准确率。结果 9例病人中8例岩下窦静脉与外周静脉血ACTH比值>2,诊断库欣病8例,并经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100%;垂体MRI定性诊断库欣病6例,诊断符合率为75%。1例病人BIPSS结果考虑为异位来源,并经手术证实。结论 BIPSS是诊断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 库欣病 ACTH综合征 异位
下载PDF
PBL结合互评式教学在神经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朝觉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7期174-175,共2页
目的:对PBL结合互评式教学在神外见习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教学组60例及PBL结合互评式教学组60例,对比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的影响。结果:PBL结... 目的:对PBL结合互评式教学在神外见习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教学组60例及PBL结合互评式教学组60例,对比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的影响。结果:PBL结合互评式教学组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成绩、病例汇报成绩、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外见习中,对临床医学生应用PBL结合互评式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结合互评式教学 临床见习 神经外科
下载PDF
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铁蛋白、血清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40
6
作者 农胜德 陆明雄 +3 位作者 李廷阳 黄海常 叶静 黄朝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04-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铁蛋白、血清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住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51例)和常规组(41例)。微创组行颅内微创...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铁蛋白、血清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住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51例)和常规组(41例)。微创组行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常规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方法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蛋白(SF)、血清P物质(S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TNF-α、IL-6、hs-CRP及SP、SF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及SF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性降低(P<0.05~0.01),微创组的TNF-α、IL-6、SF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两组SP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0.01),微创组的SP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去骨瓣减压方法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相比,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更有效抑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受损程度,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炎性因子 血清铁蛋白 血清P物质
下载PDF
亚低温辅助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甘伟雄 黄海常 +2 位作者 农胜德 陆万流 黄朝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究亚低温辅助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接诊的8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即常温组)和观察组(亚低温组),观察两组患者治... 目的探究亚低温辅助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接诊的8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即常温组)和观察组(亚低温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ET、VEGF、NSE及炎症因子CRP、IL-6,6个月后使用GOS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颅内压治疗后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在治疗后第1天、3天、5天、7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NSE、IL-6、CRP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ET、NSE、IL-6、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EGF显著上升,但是观察组的上升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显著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亚低温辅助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具有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 大骨瓣开颅术 颅脑损伤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中CD133、SSEA-1、Nestin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世泽 黄纬 +3 位作者 杨雷霆 余永佳 黄光翔 黄朝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327-330,共4页
目的研究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SSEA-1和Nestin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探讨三者在人脑胶质瘤的诊断及恶性程度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脑胶质瘤组织和6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CD133、SSE... 目的研究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SSEA-1和Nestin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探讨三者在人脑胶质瘤的诊断及恶性程度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脑胶质瘤组织和6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CD133、SSEA-1及Nestin的表达。结果 CD133、SSEA-1和Nestin在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细胞平均表达率分别为25.38%、26.62%和22.39%,而在正常脑组织中均无表达。CD133、SSEA-1和Nestin阳性细胞率在胶质瘤各病理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三者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呈正相关(P<0.05)。SSEA-1与CD133、CD133与Nestin及SSEA-1与Nestin阳性细胞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CD133、SSEA-1、Nestin表达,有利于胶质瘤的诊断及恶性程度判断,并在胶质瘤的个性化综合治疗和预后评估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CD133 SSEA-1 NESTIN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常规剂量万古霉素治疗后血清万古霉素浓度<10 mg/L的影响因素
9
作者 石琦 余永佳 +3 位作者 黄玮 黄朝觉 王春喜 黄充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0期54-57,共4页
目的总结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接受常规剂量万古霉素治疗后血清万古霉素浓度<10 mg/L的影响因素。方法186例开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患者,均接受常规剂量万古霉素治疗,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血清万古霉素浓度<... 目的总结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接受常规剂量万古霉素治疗后血清万古霉素浓度<10 mg/L的影响因素。方法186例开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患者,均接受常规剂量万古霉素治疗,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血清万古霉素浓度<10 mg/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86例患者血清万古霉素浓度为11.3 mg/L(1.4~47.1 mg/L),其中血清万古霉素浓度<10 mg/L 82例、10~20 mg/L 74例、≥20 mg/L 30例。三组在年龄、BMI、肾功能、总胆红素、甘露醇用法用量、脑脊液外引流管留置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MI、肌酐、肌酐清除率、甘露醇用法用量、脑脊液外引流管留置是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接受万古霉素治疗患者血清万古霉素浓度<10 mg/L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频繁使用甘露醇、留置脑脊液外引流管、肥胖及术后肾功能亢进的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接受万古霉素治疗后血清万古霉素浓度<10 mg/L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药浓度 万古霉素 颅内感染 开颅手术并发症 甘露醇 肥胖 肾功能亢进
下载PDF
不同时机"YL-1"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农胜德 李忠华 +3 位作者 陆明雄 陆万流 甘伟雄 黄朝觉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3年第6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YL-1"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病例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12月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男67例,女23例,年龄(56.78±10.32)岁...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YL-1"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病例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12月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男67例,女23例,年龄(56.78±10.32)岁,年龄范围为45~77岁。根据出血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出血6 h内接受治疗)与对照组(出血6~24 h内接受治疗),每组45例。对术前、术后21 d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量指标、水肿体积、血肿体积、神经功能、清醒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术后21 d,观察组患者的舒张期末血流速度[(48.36±11.13)cm/s]、收缩期峰血流速度[(120.45±32.70)cm/s]、平均血流速度[(69.06±17.80)cm/s]高于对照组[(36.70±10.23)cm/s、(96.25±28.76)cm/s、(56.55±16.80)cm/s],搏动指数(0.96±0.24)低于对照组(1.15±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 d,观察组患者的水肿体积[(21.40±3.17)ml]、血肿体积[(24.25±4.80)ml]均低于对照组[(23.87±3.73)ml、(33.16±4.62)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 d,观察组患者的简化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5.37±4.37)分]低于对照组[(13.43±2.47)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评分[(4.23±0.54)分]高于对照组[(3.25±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7%(3/45)]低于对照组[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在出血6 h内开展"YL-1"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患者的预后更好,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穿刺 血肿 水肿 高血压脑出血
原文传递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农胜德 陆明雄 +3 位作者 李廷阳 黄海常 叶静 黄朝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IL-6、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天、14天,观察组的hs-CRP、IL-6、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天、14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更好的减轻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炎症反应,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 炎症因子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