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古蜀人的房子①
- 1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19期34-35,共2页
-
文摘
古蜀人喜欢在临水的高地定居,这样一来方便生活用水,二来又可以尽量避免洪水冲毁房屋。古蜀人的房屋长什么样呢?古蜀人可是盖房子的能手,他们修建的房屋有圆形的、正方形的和长方形的,其中正方形和长方形是最受欢迎的两款“房型”。古蜀人修建的房子不仅造型多样,还因地制宜。由于蜀地湿热多雨,他们建造的大多是干栏式和木(竹)骨泥墙式的房屋,这两种房屋都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
-
关键词
防潮性能
干栏式
因地制宜
生活用水
长方形
正方形
房子
房屋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古蜀人的“食谱”①
- 2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25期34-35,共2页
-
文摘
桃子、梅子、野葡萄、猕猴桃、山核桃……这些都是古蜀人重要的“零食”。此外,他们还会采摘野生豌豆、豇(jiāng)豆、薏(yì)苡(yǐ)等食用。古蜀人的“食谱”里有什么和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几千年前的古蜀文明时期,成都平原气候适宜,降水丰富,土壤肥沃,植被茂密。生活在此的古蜀人可以通过采摘瓜果、打鱼狩猎、养殖牲畜、种植作物让自己的“食谱”变得丰富。
-
关键词
山核桃
种植作物
猕猴桃
古蜀文明
成都平原
气候适宜
食谱
采摘
-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丛帝开明
- 3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无
-
机构
不详
成都博物馆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10期34-35,共2页
-
文摘
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虽然很了解农耕,但他却对淹没庄稼和房屋的洪水一直束手无策。说来也巧,就在杜宇为治水而犯难的时候,从楚国来了一个名叫鳖(biē)灵的人,他声称自己非常擅长治水。于是,杜宇便任命鳖灵为宰相,让他负责治理水患。鳖灵上任后不久,成都平原又遭遇了洪水灾害。于是,鳖灵带领着古蜀百姓日夜奋战,治理洪水,这才避免了一场灾难。杜宇见鳖灵治水有功,主动把王位禅(shàn)让给了鳖灵。登上王位的鳖灵号“开明”,也被称为“丛帝”。
-
关键词
鳖灵
丛帝
古蜀国
杜宇
洪水灾害
成都平原
治水
开明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古蜀人的城池②
- 4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16期34-35,共2页
-
文摘
高大城墙围绕着的王都非常壮观。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建造这样一座城池要花费不少人力和物力。你知道吗?与中原地区的正北-正南朝向有所不同,古蜀国的部分城池朝向非常有自身特色。有的是东北-西南朝向,有的是东南-西北朝向,人们对其原因有多种猜测。
-
关键词
一座城池
古蜀国
生产力条件
自身特色
中原地区
朝向
壮观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望帝杜宇
- 5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7期34-35,共2页
-
文摘
传说,鱼凫(fú)王在外出打猎时,忽然得道成仙了。后来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叫杜宇的人来到了成都平原。杜宇成了新一代蜀王,被称为“望帝”。杜宇统治古蜀国时,带领古蜀人开疆拓土,古蜀国的版图越来越大。除此之外,杜宇也很重视农业生产,他时常亲自指导大家务农,推动了蜀地农业的发展。
-
关键词
得道成仙
古蜀国
开疆拓土
望帝
成都平原
杜宇
务农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柏灌和鱼凫
- 6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4期34-35,共2页
-
文摘
在当时的成都平原上,除了一些原住部族,还有一些和蚕丛部族一样从其他地方迁徙而来的部族。在蚕丛部族扎根成都平原不断发展的同时,“土著”柏灌部族和“外来汉”鱼凫部族的势力也日渐壮大,后来这两个部族的首领都成了蜀王。其中。
-
关键词
柏灌
蚕丛
鱼凫
成都平原
蜀王
部族
首领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古蜀人的服饰①
- 7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2期32-33,共2页
-
文摘
古蜀人在穿着打扮上十分讲究。在当时,有不少专门从事纺织和缝纫的作坊。不同身份的人,衣着、首饰各不相同,这也说明当时的古蜀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服饰等级制度。第一代蜀王教会了百姓种植桑树、养殖桑蚕、缫(sāo)丝、织丝。到了后来的柏灌、鱼凫(fú)、杜宇、开明王统治时期,古蜀国的桑蚕养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
关键词
古蜀国
缝纫
服饰
首饰
桑蚕养殖
等级制度
纺织
-
分类号
TS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古蜀国的商贸
- 8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8期32-33,共2页
-
文摘
几千年前的古蜀国已经出现了商品贸易活动。古蜀人能够和来自各地的人们进行商品交换。手工业原材料、农产品、生活用品……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中,人们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的物品。当时的人们,除了以物换物之外,还会使用贝壳来充当货币进行买卖。
-
关键词
商品贸易
古蜀国
生活用品
农产品
集市
商品交换
手工业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探秘古蜀国:儿童历史文化百科绘本》 铸铜②
- 9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26期32-33,共2页
-
文摘
古蜀人制陶技术的发展对青铜器的铸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古蜀人在制作青铜器之前,要先用陶器做模具,这种模具被称为“陶范”。陶范是纯手工制作的,用一次后就要敲碎,这样才能取出烧造定型的青铜器。因此,古代极少有两件完全一样的青铜器。
-
关键词
陶范
古蜀人
制陶技术
青铜器
古蜀国
纯手工制作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制陶
- 10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14期32-33,共2页
-
文摘
陶器与古蜀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因为陶器取材容易、可塑性强,制作工艺也相对简单,所以从古蜀人日常使用的炊具到祭祀使用的礼器,都能看到陶器的身影。
-
关键词
古蜀人
礼器
制作工艺
陶器
息息相关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蜀王蚕丛
- 11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1期34-35,共2页
-
文摘
在几千年前的成都平原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古蜀国。古蜀国的第一代蜀王被称为“蚕丛”。相传,蚕丛长着一双纵向突出的眼睛,喜欢穿青色的衣服。因此,他也被称为“青衣神”。他教给了大家养蚕缫(sāo)丝的技术,得到了大家的推崇。原本蚕丛和他的部族生活在成都平原西北处的岷山之中。
-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古蜀国
蚕丛
蜀王
青衣神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四通八达的路网
- 12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11期32-33,共2页
-
文摘
经过一代代古蜀人不断地开辟,古蜀国形成了自己的交通网。这些道路将群山包围中的古蜀国与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古蜀国商贸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
关键词
古蜀国
古蜀人
交通网
四通八达
-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古蜀人的城池①
- 13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13期34-35,共2页
-
文摘
古蜀人住在哪里呢?他们有的住在城市里,有的住在村庄里。在当时,古蜀国的王都已经有很大的规模了。要建造一座宏伟的王都,首先要修筑坚固的城墙。高大的城墙是王都的重要屏障,既可以抵挡外敌侵扰,又可以阻挡洪水灾害。
-
关键词
古蜀国
洪水灾害
在城市里
城墙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铸铜①
- 14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无
-
机构
不详
成都博物馆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23期32-33,共2页
-
文摘
铸造青铜器是古蜀人的拿手绝活儿。他们将采集来的含铜矿石进行冶炼加工,最后制作出各式各样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中有一些是兵器或其他实用器具,但大部分的青铜器是与祭祀有关的礼器。
-
关键词
古蜀人
青铜器
礼器
冶炼加工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古蜀人的房子②
- 15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22期34-35,共2页
-
文摘
根据学者考证,古蜀人的房屋大都是二三十平方米的“小户型”,这些当然是普通老百姓的住宅。也有一些上百平方米的“豪宅”,它们也许是王公贵族的私人宅第,也许是承担着重要功能的公共空间,比如议事厅、宗庙等。
-
关键词
小户型
公共空间
宗庙
老百姓
-
分类号
F2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古蜀人的“食谱”②
- 16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28期34-35,共2页
-
文摘
要想吃饱肚子,耕种显然要比外出碰运气渔猎更有保障。古蜀人很早就掌握了种植粟(sù)、黍(shǔ)、稷(jì)、菽(shū)等谷物的技术。起初,蜀地大量种植的是粟,后来,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又带来了水稻。水稻更适合在气候湿润的成都平原播种。所以,水稻慢慢成了蜀地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农作物
粟
长江中下游地区
蜀地
黍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铸铜③
- 17
-
-
作者
杜宇
黄架鑫(绘制)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29期32-33,共2页
-
文摘
青铜器的铸造过程,就像我们把水倒入一个有花纹设计的冰盒里,等水冻成冰后拿出来,冰块会呈现出冰盒的造型和花纹。青铜的液体就像是水,陶范就像是冰盒。不同的是,铸造青铜器和将水冻成冰对温度的要求完全不一样。
-
关键词
陶范
花纹设计
青铜器
铸造过程
冰盒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