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盲穿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梨花 谭庆麟 陈锦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究盲穿与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效果差异。方法 120例接受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盲穿置管,观察组患者行B超引导下的... 目的探究盲穿与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效果差异。方法 120例接受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盲穿置管,观察组患者行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对比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置管后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后2~14 d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后1个月舒适度评分为(88.2±9.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1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20,P<0.05)。结论 PICC置管中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成功率高,且对患者创伤小,能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穿 B超 改良塞丁格技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机械性静脉炎
下载PDF
癌痛患者口服强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梨花 刘会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3期96-97,共2页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遵医行为,从而提高疼痛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60例癌痛患者进行癌痛知识健康宣教,并用自设的问卷调查,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认识和行为的变化及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变化。结果...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遵医行为,从而提高疼痛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60例癌痛患者进行癌痛知识健康宣教,并用自设的问卷调查,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认识和行为的变化及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变化。结果:与癌痛教育前比较,教育后患者对癌痛治疗的错误认识与行为水平明显减低(P<0.01);疼痛明显缓解的患者比例增加(P<0.01)。结论:进行癌痛知识健康宣教,可明显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疼痛治疗的顺利进行,对临床癌痛控制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镇痛药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喜疗妥乳膏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梨花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观察喜疗妥乳膏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PICC插管后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于置管后发生静脉炎时,予热敷后外涂喜疗妥乳膏;对照组予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机械性静... 目的观察喜疗妥乳膏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PICC插管后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于置管后发生静脉炎时,予热敷后外涂喜疗妥乳膏;对照组予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好转率。结果实验组显效率为93%,对照组显效率为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敷加喜疗妥乳膏外涂能有效治疗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护理工时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疗妥 静脉炎 PICC
下载PDF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黄梨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4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行放射治疗的9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皮肤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行放射治疗的9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皮肤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前后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损发生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皮肤护理在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显著减轻患者皮损损伤程度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皮肤护理 乳腺癌 放疗 皮肤损伤
下载PDF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致皮疹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梨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15期59-60,共2页
本文总结了厄洛替尼在2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中的毒副作用,结果经厄洛替尼分子靶向治疗后出现皮疹14例,其中Ⅰ度皮疹6例,Ⅱ度皮疹4例,Ⅲ度皮疹3例,Ⅳ度皮疹1例。由于及时发现并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对症护理等措施... 本文总结了厄洛替尼在2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中的毒副作用,结果经厄洛替尼分子靶向治疗后出现皮疹14例,其中Ⅰ度皮疹6例,Ⅱ度皮疹4例,Ⅲ度皮疹3例,Ⅳ度皮疹1例。由于及时发现并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对症护理等措施后,皮疹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洛替尼 不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套管针在化疗输液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黄梨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10期1051-1052,共2页
目的:为了解套管针在化疗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30例化疗输液患者采用套管针与头皮针输液方法的比较,观察其静脉穿刺率及各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使用套管针输液在化疗输液1疗程不同时期内,其重复穿刺率仅为13%~26%,且Ⅰ... 目的:为了解套管针在化疗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30例化疗输液患者采用套管针与头皮针输液方法的比较,观察其静脉穿刺率及各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使用套管针输液在化疗输液1疗程不同时期内,其重复穿刺率仅为13%~26%,且Ⅰ级静脉炎发生率为13%,远低于头皮针输液。结论:套管针应用于化疗输液,能降低静脉穿刺率和Ⅰ级静脉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针 化疗 输液护理 静脉穿刺 静脉炎 预防
下载PDF
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期放化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雪芳 张纯 +2 位作者 尹岫茅 黄梨花 吴伟艺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前行同期放化疗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前同期放化疗+手术,术后行或不行辅助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剂量为46~50.4 Gy/23~28 F...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前行同期放化疗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前同期放化疗+手术,术后行或不行辅助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剂量为46~50.4 Gy/23~28 F;放疗期间同期使用单药卡培他滨或5-氟尿嘧啶(5-FU),或联合方案XELOX、FOLFOX。首要观察终点和次要观察终点分别为总生存率(OS)和无瘤生存率(DFS)。KaplanMeier法计算2年DFS和OS并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应用双侧Log-rank法检验,多因素预后分析应用Cox回归分析模型。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8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8例患者死亡(6例死于肿瘤)。全组2年DFS和2年OS分别为80.6%和60.9%。全组患者保肛率为48.3%,术后病理完全缓解率(p CR)为12.9%。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后病理分期和降级是DFS的重要影响因素,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分期、是否降级是OS的重要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病理分期是D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后病理分期是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前行同期放化疗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直肠癌 放射疗法 同期放化疗 手术治疗 预后
下载PDF
DG方案与DP、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莫汉文 李丽萍 +2 位作者 黄梨花 林钦雄 黎焕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688-690,共3页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与吉西他滨(DG)、多西他赛与顺铂(DP)、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三组,DG组:多西他赛75mg/m2,d1,吉西他滨1g/m2,d1,8。DP组:多西他赛用法同上,顺铂75m...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与吉西他滨(DG)、多西他赛与顺铂(DP)、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三组,DG组:多西他赛75mg/m2,d1,吉西他滨1g/m2,d1,8。DP组:多西他赛用法同上,顺铂75mg/m2,d1-3;GP组:吉西他滨和顺铂用法同上。化疗每三周重复,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两周期后评价疗效并随访生存期。结果:DG组有效率为45.8%,1年生存率45%,3年生存率9.6%;DP组组有效率为46.2%,1年生存率47%,3年生存率9.9%;GP组组有效率为42%,1年生存率47.5%,3年生存率9.6%(P>0.05)。三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结论:DP与GP方案仍是晚期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多西他赛 吉西他滨 顺铂
下载PDF
心电图P波检测定位腔内尖端在单腔三向瓣膜式导管置入中的应用
9
作者 詹福儿 黄梨花 +2 位作者 叶婉玲 张纯 刘琦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探究ECGⅡ导联P波检测定位腔内尖端在单腔三向瓣膜式导管置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需要进行单腔三向瓣膜式导管置入的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探究ECGⅡ导联P波检测定位腔内尖端在单腔三向瓣膜式导管置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需要进行单腔三向瓣膜式导管置入的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置管时采用ECGⅡ导联P波检测定位置管,对照组患者运用X线定位技术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最佳位置到位率、一次到位成功率,分析采用心电P波检测判断导管位置的准确率。结果随着导管尖端进入上腔静脉,P波振幅逐渐升高,在到达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时到达最高振幅,此后逐渐下降。观察组的最佳位置到位率98.33%、一次到位成功率93.33%,对照组为86.67%和78.33%,两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1.67%)患者在导管尚未进入上腔静脉是即出现P波振幅的升高,有1例(1.67%)患者的P波振幅峰值出现在右心房上1/3处,当P波振幅为QRS波振幅的40%时,59例(98.33%)患者成功定位至最佳位置。结论ECGⅡ导联下的P波检测能够有效定位导管尖端,准确地指导导管置入,不同的P波振幅能够较准确的判断导管的置入位置。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GⅡ导联 P波检测 导管尖端 定位 单腔三向瓣膜式导管置入
下载PDF
多西他赛、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10
作者 莫汉文 李丽萍 +1 位作者 黄梨花 林钦雄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氟脲嘧啶(DOF方案)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氟脲嘧啶(DCF方案)组成的5d联合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接受DOF方案治疗:多西他赛75mg/m2,d1;奥沙利铂13...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氟脲嘧啶(DOF方案)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氟脲嘧啶(DCF方案)组成的5d联合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接受DOF方案治疗:多西他赛75mg/m2,d1;奥沙利铂135mg/m2,d1;氟脲嘧啶500mg/m2,d1~d5。B组接受DCF方案治疗:多西他赛75mg/m2,d1;顺铂20mg/m2,d1~d4;氟脲嘧啶500mg/m2,d1~d5。均每3周重复,至少应用2周期。结果 A组临床控制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中位治疗至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以及1、2a生存率分别为86.67%、6.67%、60.00%、5.9mo、10.6mo、56.70%、15.35%。B组分别为83.33%、3.33%、53.33%、5.9mo、11.4mo、58.30%、12.47%。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脱发等,但不严重。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氟脲嘧啶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氟脲嘧啶一线治疗进展期鼻咽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接受。与最好的支持治疗相比联合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前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比后者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鼻咽癌 联合化疗 疗效 毒性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梨花 张纯 杨素雯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18期2480-2482,2524,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完善宫颈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我国2012年版宫颈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病理确诊的98例宫颈癌术...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完善宫颈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我国2012年版宫颈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病理确诊的98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宫颈癌术后放疗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结果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与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恢复和性生活质量有明显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教育程度、居住情况、经济状况、年龄等因素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放疗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手术 放射治疗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对张口功能锻炼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梨花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对于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方法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均给予自我管理效能教育护理,根据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低分成高效能组54例,中...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对于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方法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均给予自我管理效能教育护理,根据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低分成高效能组54例,中效能组38例,低效能组58例,统计三组患者的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等。结果高效能组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最高,中效能组次之,低效能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文化水平、疾病分期以及治疗方案是影响到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越高则张口锻炼依从性越高,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年龄、文化水平、疾病分期、治疗方案等都会影响到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临床护理服务中应重视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护理,针对患者的个体化特点强化自我效能护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放疗 自我管理效能 张口功能锻炼 依从性
原文传递
ERCC1、BRCA1、RRM1表达与含铂类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莫汉文 李丽萍 +1 位作者 刘琦 黄梨花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4期283-284,260,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组织内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基因(ERCC1)、乳腺癌易感染基因1(BRCA1)、核苷酸还原酶M1(RRM1)表达与铂类标准化疗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共入选Ⅲ、Ⅳ... 目的研究探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组织内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基因(ERCC1)、乳腺癌易感染基因1(BRCA1)、核苷酸还原酶M1(RRM1)表达与铂类标准化疗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共入选Ⅲ、Ⅳ期NSCLC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接受至少2周期的化疗,以GP、NP、TP方案为主。ERCC1、BRCA1及RRM1表达水平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对患者化疗后的疗效与ERCC1、BRCA1、RRM1表达水平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80例患者中,ERCC1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有效率分别为28.8%、71.4%,BRCA1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30.0%、57.5%,RRM1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30.2%、70.4%,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RCC1、BRCA1、RRM1均阴性表达者化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66.1%vs31.8%,P均<0.05)。结论 ERCC1、BRCA1、RRM1表达不同可能是化疗方案中铂类药物敏感性差别的重要因素,可能为临床NSCLC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基因 乳腺癌易感染基因1 核苷酸还原酶M1 化疗 铂类
原文传递
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谭庆麟 黄梨花 +2 位作者 陈锦英 贾筠 朱介宾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年第6期717-719,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54例接受PICC导管治疗的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54例肿瘤患者中,1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54例接受PICC导管治疗的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54例肿瘤患者中,153例患者置管成功。成功患者中,24例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置管静脉位置、纤维蛋白原水平、白细胞计数、带管出院和出院带管时间过长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置管静脉位置、带管出院和出院带管时间过长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优先选择贵要静脉和缩短出院置管时间是降低肿瘤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组织中MTA1、VEGF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莫汉文 李丽萍 +3 位作者 黄梨花 杨春 曹骥 欧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459-460,F0002,共3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1,MTA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与HCC生长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1,MTA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与HCC生长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HCC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MTA1、VEGF的表达。结果 MTA1及VEGF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00%和63.33%,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5.00%和33.33%,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TA1及VEGF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TA1及人VEGF在人HC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术后复发、肝外转移、门静脉癌栓及肿瘤直径相关,而与肿瘤个数、血清AFP水平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癌组织中MTA1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HCC中MTA1及VEGF的高表达与HCC生长及浸润转移有关,在HCC的发生、发展及术后复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转移相关基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韩国第六次中小学课程改革简介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梨花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1996年第1期62-65,共4页
一、战后韩国教育改革的发展韩国中小学教育的内容以前受日本教育内容影响,虽然政府想尽快地摆脱这种影响,但由于战争(1950—1953)未能如愿.1953年战争结束以后,为及时消除战争影响,政府着手进行第一次(1954—1962)中小学课程改革,希望... 一、战后韩国教育改革的发展韩国中小学教育的内容以前受日本教育内容影响,虽然政府想尽快地摆脱这种影响,但由于战争(1950—1953)未能如愿.1953年战争结束以后,为及时消除战争影响,政府着手进行第一次(1954—1962)中小学课程改革,希望通过教育达到复兴国家的目的,改革中虽然受到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注意了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但仍然以学习系统的知识为主;选择最急需、最基本的内容并且将这些内容控制到最小程度;特别强调反共教育、道德教育.这是韩国初次建立的、自成体系的中小学课程,被称为“学科中心”.但实践中仍感知识系统性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韩国 教育改革 五次课 课程内容 课程决策 思维过程 中小学教育 创造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