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与常规单电极重叠射频消融效果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艳阳 顾仰葵 +4 位作者 黄金华 高飞 江雄鹰 张天奇 黄森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3期3537-3540,共4页
目的 探讨转换控制器介导的cool-tip内冷循环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与常规单电极重叠消融在离体牛肝消融效果的差异.方法 采用电极裸露端长度为3、4 cm的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与常规单电极重叠射频消融离体牛肝,观察两种方法消融灶的形态特征... 目的 探讨转换控制器介导的cool-tip内冷循环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与常规单电极重叠消融在离体牛肝消融效果的差异.方法 采用电极裸露端长度为3、4 cm的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与常规单电极重叠射频消融离体牛肝,观察两种方法消融灶的形态特征,测量并比较消融灶大小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形成的消融灶均呈椭球形.转换控制器介导的4 cm裸露端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16 min的消融灶纵径、横径、电极前端消融长度、体积分别为(7.12±0.52) cm、(5.71±0.47) cm、(1.77±0.29) cm、(102±20) cm3,均>常规4 cin裸露端单电极重叠射频消融36 min的消融灶大小(均P<0.01).在相同的16 min消融时间内,转换器介导的4 cm裸露端电极产生的消融灶纵径和体积明显>3 cm裸露端电极产生的消融灶(均P<0.01);但两者的横径和电极前端消融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常规单电极重叠射频消融相比,转换控制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产生更大的消融范围,这可以为临床大肝癌消融治疗提供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技术 肝肿瘤 多电极 转换控制器
原文传递
转换控制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消融离体牛肝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艳阳 顾仰葵 +4 位作者 黄金华 高飞 江雄鹰 张天奇 黄森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2871-2874,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电极裸露端长度、不同消融时间对转换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消融离体牛肝消融灶大小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在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采用Cool-tip转换控制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设备,以不同电极裸露端长度(2... 目的 探讨不同电极裸露端长度、不同消融时间对转换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消融离体牛肝消融灶大小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在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采用Cool-tip转换控制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设备,以不同电极裸露端长度(2、3、4 cm)和不同消融时间(12、16、20、24 min)为变量形成12种组合消融新鲜离体牛肝,测量消融灶纵径、横径并计算其体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t检验分析消融灶大小的影响因素.结果 裸露端3 cm电极形成消融灶类圆率更接近1.当采用裸露端4 cm、电极消融24 min时消融灶达到最大,纵径为(7.66±0.21) cm、横径为(6.50 ±0.34) cm、体积为(172±12) cm3.在消融时间一定时,消融灶纵径、横径、体积随着电极裸露端的长度增加而增大,除裸露端3、4 cm电极的横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各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电极裸露端长度一定时,消融灶纵径、横径、体积总体上随着消融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除了裸露端4 cm电极在消融时间20、24 min的消融灶纵径和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其余各组在相邻时间点的消融灶纵径、横径和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电极裸露端2~4 cm、消融时间12 ~ 24 min范围内,Cool-tip转换控制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灶的大小随电极裸露端长度和消融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其中裸露端3 cm电极形成消融灶更近似圆球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技术 电极 肝肿瘤 转换器
原文传递
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步联合多源微波消融治疗大肝癌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森渺 张天奇 +4 位作者 黄职妹 顾阳葵 高飞 陈桂群 黄金华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7年第2期96-101,共6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步联合多源微波消融治疗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2例大肝癌患者,肿瘤平均最大径为9.33±3.23cm。所有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步联合多源微波消融治疗。...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步联合多源微波消融治疗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2例大肝癌患者,肿瘤平均最大径为9.33±3.23cm。所有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步联合多源微波消融治疗。治疗前后行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后1个月行增强MRI检查,采用mRECIST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同步联合治疗。治疗后3天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 L)出现一过性升高,白蛋白(ALB)、肌酐(CRE)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术后出现疼痛15例(68.2%);发热1例(4.5%);右侧胸腔积液6例(27.3%);肝包膜下出血1例(4.5%)。治疗后1个月影像学评价为CR者8例(36.4%),PR者14例(63.6%)。平均随访时间11.42±3.81个月,1年PFS率为32.3%,1年OS率为74.4%。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步联合多源微波消融治疗大肝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多源微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