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龙茶在浸提中温度和时间的最佳决策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黄椿鉴 傅虬声 +2 位作者 李志达 练怡 林莉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80-184,共5页
从研究乌龙茶在浸提中的温度和时间对茶汤内质的影响,提出在工业生产茶汁,速溶茶的浸提过程的最佳温度和时间。
关键词 浸提 速率方程 茶汤内质 乌龙茶
下载PDF
磷酸二酯交联淀粉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志达 张蓉真 +2 位作者 林刚 郑卫东 黄椿鉴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50-54,共5页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三偏磷酸钠和磷酰氯为交联剂,研制磷酸二酯交联淀粉,获得最佳工艺条件,可以工业化生产。水解物用作果冻胶凝剂和豆乳增稠穗定剂,试验表明凝胶剂强度强,稳定性好,使用简便,是易分散于冷水的速溶凝胶淀粉。
关键词 交联淀粉 凝胶淀粉 磷酸二酯
下载PDF
食品加工中及产品货架期稳定性变化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椿鉴 付虬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1-74,共4页
对食品加工过程中及产品在货架期间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的动力学式进行数学方法的处理,以图解法建立过程的速率方程。
关键词 食品 货架期 速率方程 数学方法
下载PDF
食品加工中多级浸提的最优决策
4
作者 黄椿鉴 傅虬声 汪少芸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用多级浸提设备,在提取食品原料的有效成分中建立了一个线性有限差分方程,根据工艺指标,通过该方程的完全解得到所需段数,并以最优化原理进行提取液用量的最优决策。
关键词 多级浸提器 有效差分方程 最优决策 食品加工
下载PDF
天然色素工业化浸提过程的最佳操作问题
5
作者 黄椿鉴 《全国食品添加剂通讯》 1992年第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天然色素 工业化生产 浸提段数 流向 浸出率 逆流 错流
下载PDF
鱼露外加酶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椿鉴 傅红 +2 位作者 汪少芸 饶平凡 李珑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19-121,共3页
通过对鱼露外加酸发酵及自然发酵过程中氨基态氮、挥发性盐基氨的分析,可比较出鱼露在外加酶发酵及自然发酵过程中的成分变化.以市售优质天然鱼露作对照,检测外加酶鱼露产品的氨基酸及多肽的组成,得出了外加酶发酵的意义.
关键词 鱼露 发酵 工艺 调味品 制备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液态悬浮发酵红茶茶汤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昀 陈躬瑞 +2 位作者 黄椿鑑 付燕秋 倪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6-122,共7页
部分析因和扩充试验结果表明,茶汤中茶红素(TRs)和茶黄素(TFs)含量达到最佳比例时的发酵条件是:时间35min,通氧量26.5mL/min,温度30~35℃,pH自5.5逐渐上升至6。综合以上结果,对两种红茶色素影响显著的因素是:反应pH、反应温度和... 部分析因和扩充试验结果表明,茶汤中茶红素(TRs)和茶黄素(TFs)含量达到最佳比例时的发酵条件是:时间35min,通氧量26.5mL/min,温度30~35℃,pH自5.5逐渐上升至6。综合以上结果,对两种红茶色素影响显著的因素是:反应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这3种因素构建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液态悬浮发酵红茶茶汤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5.8、温度30℃及时间29.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茶汤 悬浮发酵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液态悬浮发酵法生产红茶茶汤的工艺参数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昀 陈躬瑞 +2 位作者 黄椿鑑 付燕秋 倪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7-182,共6页
通过添加作为内源酶来源的茶鲜叶,对低档绿茶茶汤进行悬浮发酵生产红茶茶汤。以茶红素(TRs)和茶黄素(TFs)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做部分析因试验及扩充试验;使用JMP软件分析最佳工艺参数以及对产品中红茶色素影响较大的... 通过添加作为内源酶来源的茶鲜叶,对低档绿茶茶汤进行悬浮发酵生产红茶茶汤。以茶红素(TRs)和茶黄素(TFs)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做部分析因试验及扩充试验;使用JMP软件分析最佳工艺参数以及对产品中红茶色素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兼顾TRs和TFs的情况下,茶汤中二者含量达到最佳比例时的发酵条件是:发酵时间35min,通氧量26.5mL/min,温度30-35℃,pH从5.5逐渐升至6,且无需添加果胶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茶汤 悬浮发酵 低档绿茶 茶鲜叶 红茶色素
原文传递
预糊化淀粉的研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志达 吴永然 +3 位作者 陈剑锋 张蓉真 黄椿鉴 陈爱民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介绍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喷雾干燥工艺制各预糊化淀粉的方法。通过对产品的粘度、水份含量、粒径、视比重、膨松度以及复水性等指标的检测,探讨淀粉浆浓度和pH值、糊化pH值、添加抗老化剂、膨松剂以及充N2喷雾等对制备预糊化淀粉... 介绍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喷雾干燥工艺制各预糊化淀粉的方法。通过对产品的粘度、水份含量、粒径、视比重、膨松度以及复水性等指标的检测,探讨淀粉浆浓度和pH值、糊化pH值、添加抗老化剂、膨松剂以及充N2喷雾等对制备预糊化淀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预糊化淀粉 喷雾干燥
原文传递
叶黄素油悬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叶汶坤 郭明津 +3 位作者 易余艳 黄椿鉴 付虬声 倪莉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8-422,共5页
对乳化法制备叶黄素油悬液的配方组成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选择乳化剂种类、乳化剂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和乳化转速为参数,以叶黄素油悬浮液稳定系数R值为稳定性评价指标,优化叶黄素油悬液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以卵磷脂和单硬脂酸甘... 对乳化法制备叶黄素油悬液的配方组成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选择乳化剂种类、乳化剂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和乳化转速为参数,以叶黄素油悬浮液稳定系数R值为稳定性评价指标,优化叶黄素油悬液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以卵磷脂和单硬脂酸甘油脂(质量比1∶1)复配作为乳化剂、乳化剂添加量4%(质量百分比)、乳化温度65℃、乳化转速16 000 r.min-1和乳化时间30 min时制备的产品稳定性最佳,静置6个月未发现析油分层的现象,并且色泽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油悬液 稳定系数 乳化工艺
原文传递
中空纤维酶膜反应器制取麦芽低聚糖工艺的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志达 李昊 +3 位作者 黄椿鉴 朱秋享 魏建敏 吴红京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01-105,共5页
采用聚砜中空纤维酶膜反应器,运用α-淀粉酶和异淀粉酶双酶协同作用酶解淀粉制取麦芽低聚糖的酶膜反应连续化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获得最佳工艺条件,确定双酶的最佳补加量及反应所要求的最佳温度和糖化补酶时间,产品质量稳... 采用聚砜中空纤维酶膜反应器,运用α-淀粉酶和异淀粉酶双酶协同作用酶解淀粉制取麦芽低聚糖的酶膜反应连续化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获得最佳工艺条件,确定双酶的最佳补加量及反应所要求的最佳温度和糖化补酶时间,产品质量稳定,M3~6含量达70%以上.试验表明,酶膜反应连续化新工艺是可行的,为工业化试验提供可靠的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低聚糖 中空纤维酶膜 反应器 优化试验
原文传递
栀子黄色素多级浸提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椿鉴 傅虬声 张蓉真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117-120,共4页
研究了天然栀子黄色素的浸提过程,指出在决策了最优工艺条件基础上,利用多级逆流浸提过程,将得到理想的结果。
关键词 多级浸提 栀子黄色素 浸提 精制 黄色素
原文传递
鱼中高温激活蛋白酶的提取纯化
13
作者 汪少芸 饶平凡 +1 位作者 黄椿鉴 傅红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5期111-114,共4页
以市售鱼为原料,进行其高温激活蛋白酶(HTAP)的提取纯化通过抽提、高速离心分离、DEAE-TOYOPEARL650M离子交换色谱、SEPHACRYLS200凝胶过滤等方法,把HTAP从鱼中分离提取出来运用SDS-聚... 以市售鱼为原料,进行其高温激活蛋白酶(HTAP)的提取纯化通过抽提、高速离心分离、DEAE-TOYOPEARL650M离子交换色谱、SEPHACRYLS200凝胶过滤等方法,把HTAP从鱼中分离提取出来运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对分离提纯的HTAP纯度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鱼 高温激活蛋白酶 提取 纯化 鱼露 工艺
原文传递
鱼中高温激活蛋白酶的热稳定性与数学模型
14
作者 黄椿鉴 汪少芸 +1 位作者 饶平凡 付红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在肯定了鱼中高温激活蛋白酶存在的基础上研究该酶的热稳定性.通过非线性函数的数学分析,配以计算机程序计算。
关键词 蛋白酶 热稳定性 数学模型 Ti鱼 激活 高温
原文传递
茶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15
作者 傅虬声 黄椿鉴 张蓉真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18-122,共5页
用乙醇和乙酸乙酯为溶剂提取松溪绿茶,获得乙醇绿茶提取物和乙酸乙酯绿菘提取物. 这两种提取物茶多酚含量分别为68.75%(乙醇)和96.5%(乙酸乙酯),并对豆油、菜油、棕榈油、 花生油、猪油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在威化... 用乙醇和乙酸乙酯为溶剂提取松溪绿茶,获得乙醇绿茶提取物和乙酸乙酯绿菘提取物. 这两种提取物茶多酚含量分别为68.75%(乙醇)和96.5%(乙酸乙酯),并对豆油、菜油、棕榈油、 花生油、猪油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在威化饼干夹心油脂的感官审评中,也呈现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抗氧化剂 乙醇 乙酸乙酯 绿茶
原文传递
酶解龙头鱼低分子肽的提取及苦味控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铭宇 陈躬瑞 黄椿鉴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279-285,共7页
探讨了酶解龙头鱼蛋白提取低分子肽的具体工艺.通过酶种类的选择,确定了外切蛋白酶作为水解酶,并以此为基础应用四因子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探讨龙头鱼酶解工艺.结果表明,酶用量0.097g/5g鱼糜,温度51℃,时间4h.,就可达到... 探讨了酶解龙头鱼蛋白提取低分子肽的具体工艺.通过酶种类的选择,确定了外切蛋白酶作为水解酶,并以此为基础应用四因子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探讨龙头鱼酶解工艺.结果表明,酶用量0.097g/5g鱼糜,温度51℃,时间4h.,就可达到较高的水解度(45.5%).在实验条件下,pH对水解工艺的影响不显著.此后增加酶用量,提高温度,延长时间对水解度增加影响不大,三维响应曲面趋于平缓;另外,酶解温度和时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通过工艺优化,我们获得无苦味,具良好鲜味,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头鱼 酶解 低分子肽 脱苦 响应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