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酸钠对低氧寒冷暴露大鼠的保护效应研究
1
作者 郭晓玉 谭小玲 +6 位作者 崔琪 谢宏晨 黄榆杰 孟祥琼 蒋雯俊 丁宇 荆海霞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1-911,共11页
目的探究丁酸钠对低氧寒冷暴露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8周、体质量240~26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常温生理盐水对照(normoxia normothermia saline control,NNC,n=10)组、常氧常温丁酸钠(normoxia normothermia sodium but... 目的探究丁酸钠对低氧寒冷暴露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8周、体质量240~26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常温生理盐水对照(normoxia normothermia saline control,NNC,n=10)组、常氧常温丁酸钠(normoxia normothermia sodium butyrate,NNB,n=10)组、低氧寒冷生理盐水对照(hypoxia cold saline control,HCC,n=19)组和低氧寒冷丁酸钠(hypoxia cold sodium butyrate,HCB,n=19)组。NNB、HCB组的灌胃剂量为200 mg/kg,NNC、HCC组的灌胃剂量为5 mL/kg。①连续灌胃7 d后,HCC、HCB组大鼠置于低压低氧舱内模拟海拔5000 m、温度8℃暴露7 d,取腹主动脉血进行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ELISA测定血清炎症因子和内分泌激素。NNC、NNB组大鼠在舱外同时喂养,7 d后进行指标检测,评价丁酸对机体的保护效应(n=10)。②监测HCC、HCB组大鼠核心体温,评价丁酸对低氧寒冷暴露大鼠的体热平衡(n=3)。③检测低氧寒冷暴露前后HCC、HCB大鼠的低氧(平原低氧箱,11%O_(2))运动耐力,评价耐缺氧能力(n=6)。结果与NNC组比较,HCC组大鼠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_(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_(2))、IL-4、内分泌激素雌二醇(estradiol,E_(2))、皮质醇(cortisol,F)、核心体温以及低氧暴露下的运动时长显著降低(P<0.05);而红细胞数目(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浓度(haemoglobin,HG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清心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RDAC-T)、尿酸(uric acid,UA)、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IL-6以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C组比较,HCB组大鼠动脉SaO_(2)、PaO_(2)、IL-4、E_(2)、F、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显著升高(P<0.05),低氧暴露下的运动时长显著增加(P<0.05);而RBC、HGB、HCT、CRDAC-T、UA、ALT、TCH、LDL、IL-6、GM-CSF、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 4)以及核心体温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酸钠对低氧寒冷暴露条件下的大鼠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低氧寒冷的共习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习服 低氧 寒冷 耐缺氧
下载PDF
提高岗位胜任力的寒区医学课程内容体系及教学效果研究
2
作者 王泽军 谭小玲 +5 位作者 杨天 熊坤 黄榆杰 崔琪 谢宏晨 王艾平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评价寒区医学任职培训新课程内容体系的科学适用性及教学效果。方法构建寒区医学课程内容新体系,以某军医大学2021-11/2022-12月举办的3期任职培训班学员为教学对象,发放问卷83份,统计分析学员对课程内容体系和授课质量的评价,及其... 目的评价寒区医学任职培训新课程内容体系的科学适用性及教学效果。方法构建寒区医学课程内容新体系,以某军医大学2021-11/2022-12月举办的3期任职培训班学员为教学对象,发放问卷83份,统计分析学员对课程内容体系和授课质量的评价,及其掌握知识的程度。结果约80%的学员评价已构建的课程内容体系科学适用。培训后学员对4个课程内容模块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均得到显著提高(P均<0.001)。培训后,84.34%(70/83)的学员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达60%以上,73.49%(61/83)的学员对冷损伤防治理论及技能掌握程度达60%以上,分别有61.45%(55/83)、81.93%(68/83)的学员对寒区卫生学理论及技能和寒区勤务学理论及技能掌握程度达60%以上。74.70%(62/83)的学员评价整体授课质量为“很好”。结论以基础理论-冷损伤防治-卫生防护-寒区勤务为内容体系的寒区医学新课程教学可提高寒区部队军医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其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寒区医学 培训课程 任职培训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寒区军事医学任职培训与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及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泽军 王艾平 +3 位作者 杨天 熊坤 黄榆杰 黄庆愿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696-697,共2页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1/3的国土面积为寒区,为有效应对寒区卫勤保障,需要培养专业能力过硬、符合任职岗位素质、适应未来军事斗争需求的军事人才。寒区军事医学任职培训教学主要从寒区卫生防护角度出发,对常驻和(或)快速进入...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1/3的国土面积为寒区,为有效应对寒区卫勤保障,需要培养专业能力过硬、符合任职岗位素质、适应未来军事斗争需求的军事人才。寒区军事医学任职培训教学主要从寒区卫生防护角度出发,对常驻和(或)快速进入寒区部队的军医和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寒区卫勤保障技术培训,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和按照“贴近部队、贴近装备、贴近实战”的要求,实施有针对性、规范化的任职培训教学,使其能正确认识寒冷等极端气候环境,树立卫生防护意识,熟悉疾病早期发现方法,掌握基本防治原则,有效提升部队在高寒环境下的军事作业能力,切实维护部队进入高寒地区的健康水平和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医学 职业能力 教学体系 实战化
下载PDF
注气提高采收率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方之 俞欢 黄榆杰 《辽宁化工》 CAS 2015年第12期1457-1458,1476,共3页
注气是提高采收率切实可行的一种技术。文中介绍了注气技术及其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优势,分析了注气提高采收率过程中遇到的五个问题:原油性质发生改变、气液比上升、注气井发生腐蚀现象、注气井发生结垢现象、注气影响沥青沉淀。相应地... 注气是提高采收率切实可行的一种技术。文中介绍了注气技术及其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优势,分析了注气提高采收率过程中遇到的五个问题:原油性质发生改变、气液比上升、注气井发生腐蚀现象、注气井发生结垢现象、注气影响沥青沉淀。相应地,给出了处理每个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气 提高采收率 腐蚀 结垢 沥青沉淀
下载PDF
GO7-23-5206井组凝胶调剖设计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隋海庆 江厚顺 +1 位作者 黄榆杰 李品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9期2176-2179,共4页
井间动态连通性是油藏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孤东七区具有高孔高渗、强非均质、储层结构疏松、易出砂的特征。由于孤东油田水驱不均匀,使注入水在平面上形成水驱水流优势通道,从而有可能降低水的扫驱效率。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先用流... 井间动态连通性是油藏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孤东七区具有高孔高渗、强非均质、储层结构疏松、易出砂的特征。由于孤东油田水驱不均匀,使注入水在平面上形成水驱水流优势通道,从而有可能降低水的扫驱效率。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先用流管图模拟出大孔道以及具有注采对应关系的注水井组。为后期调剖,选井选层提供重要的依据。并且通过连通性分析可以判别水流优势通道分布,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系统开展窜流通道定量化调剖技术提高采收率的研究。选定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注水井组,以凝胶为调剖剂,利用CMG软件,通过对凝胶的注入量和注入时间,从而确定注入速度,最后根据投入产出比,优选出最合适的方案,并在现场实施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连通性 水驱不均匀 凝胶调剖剂 采收率
下载PDF
页岩储层多缝应力干扰下裂缝起裂角计算新模型
6
作者 俞欢 王世璐 +2 位作者 吴方之 俞启维 黄榆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7期30-35,共6页
页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物性特征。对页岩储层进行增产改造形成复杂裂缝网络是高效开采页岩气的有效手段,但改造过程中多裂缝同时扩展时产生的干扰应力会对裂缝走向产生影响。考虑远场地应力、多缝扩展应力干扰条件下,结合不同起裂... 页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物性特征。对页岩储层进行增产改造形成复杂裂缝网络是高效开采页岩气的有效手段,但改造过程中多裂缝同时扩展时产生的干扰应力会对裂缝走向产生影响。考虑远场地应力、多缝扩展应力干扰条件下,结合不同起裂理论,建立了水力裂缝被天然裂缝捕获后在天然裂缝端部重新起裂时起裂角计算模型。分析得到,考虑多缝应力干扰条件下,水力裂缝和天然裂缝长度对该情况下的起裂角影响较小,但随着裂缝间距的增大,干扰应力减小,起裂角先增大后减小;且在高逼近角条件下,由于多缝于扰应力的影响,随缝内净压力增大,裂缝起裂角变化不大。而在低逼近角条件下,起裂角随净压力变化,净压力越大,起裂角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位移不连续法 应力干扰 应力强度因子 起裂角
下载PDF
聚合物驱剖面返转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俞欢 周智 +1 位作者 吴方之 黄榆杰 《辽宁化工》 CAS 2015年第11期1404-1406,共3页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三次采油技术。聚合物驱过程中,会发生吸液剖面返转现象,这对提高采收率是一种不利现象。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聚合物驱剖面返转的影响因素,分别分析渗透率极差、残余阻力系数、不可及孔隙体积和注...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三次采油技术。聚合物驱过程中,会发生吸液剖面返转现象,这对提高采收率是一种不利现象。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聚合物驱剖面返转的影响因素,分别分析渗透率极差、残余阻力系数、不可及孔隙体积和注聚时机对剖面返转的影响。研究表明:极差越小,剖面返转越明显,越易出现二次返转现象;渗透率极差增大到某个值时,剖面返转从二次返转向一次返转转变;相同渗透率极差下,渗透率越大,剖面返转越不明显。残余阻力系数越大,剖面返转时低渗层分流率曲线峰值越大,第一次剖面返转时间越早,第二次剖面返转时间越晚。不可及孔隙体积越大,剖面返转时低渗层分流率越大,第一次剖面返转时间越早,第二次剖面返转时间越早。注聚时机越晚,剖面返转时间越晚,第一次剖面返转时低渗层分流率越大,第二次剖面返转时低渗层分流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剖面返转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军智Ⅰ号饮料包对长时连续脑力作业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卡 朱俊东 +4 位作者 周永 周曦 黄榆杰 高燕翔 糜漫天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4-617,共4页
目的评估本中心研制的军智Ⅰ号饮料包对长时连续脑力作业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某军校40名学员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干预组(n=20),受试者于测试日进行连续10 h(8∶00-18∶00)高强度脑力作业,干预组于12∶5... 目的评估本中心研制的军智Ⅰ号饮料包对长时连续脑力作业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某军校40名学员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干预组(n=20),受试者于测试日进行连续10 h(8∶00-18∶00)高强度脑力作业,干预组于12∶50服用军智Ⅰ号,所有受试者于17∶00按照WHO规定的测试方法、顺序及分组进行WHO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eurobehavioral core test battery,WHO-NCTB)测试及注意广度测试。结果 WHO-NCBT测试发现,长时连续脑力作业后干预组心境状态较对照组稳定,表现为不良情绪得分较低,而正性情绪得分较高;干预组较对照组简单反应时测试平均反应时间缩短且错误反应次数减少,数字倒序、视觉保留及数字译码、习惯用手提转捷度及目标追踪正确数则明显增加(P〈0.05)。此外,干预组在长时连续脑力作业后注意广度测试正确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中心研制的军智Ⅰ号饮料包可显著改善长时连续脑力作业后期神经行为功能,具有延缓脑力疲劳产生、保护和增强认知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连续作业 脑力疲劳 认知功能 神经行为测试
原文传递
冷暴露环境下皮肤血管舒张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泽军 王艾平 +2 位作者 杨天 黄榆杰 黄庆愿 《军事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951-954,共4页
当机体暴露在冷环境时,为保存热量,会诱导交感神经介导的外周血管初始收缩,导致外周血流量减少,使皮肤温度降低。但有趣的是,通常在冷暴露后5~10 min,会出现周围皮肤血流量和温度增加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冷诱导血管扩张(CIVD)。CIVD被... 当机体暴露在冷环境时,为保存热量,会诱导交感神经介导的外周血管初始收缩,导致外周血流量减少,使皮肤温度降低。但有趣的是,通常在冷暴露后5~10 min,会出现周围皮肤血流量和温度增加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冷诱导血管扩张(CIVD)。CIVD被认为是防止局部冷损伤发生的重要保护机制。目前对其研究已有近一个世纪,但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将CIVD文献整合到一个连贯的总体框架中一直受到阻碍。特别是在测量CIVD时,对于手浸泡的水温、部位、深度、时间、环境温度及个体因素等缺乏标准化,使得对CIVD的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差异,严重影响了CIVD机制的确定。该文对可能引起CIVD的机制和研究中的方法学等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系统性量化CIVD的参数及影响因素,减少受试者之间和受试者内的变异性,改善CIVD的重复性,为CIVD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暴露 手指 冷诱导血管扩张 影响因素 量化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