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士家庭健康教育下配偶共情能力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及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榕欢 王珺杰 杨柠溪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4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护士家庭健康教育下配偶共情能力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及启示。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66例糖尿病患者,护士对其配偶进行家庭健康教育。运用IRI、PSQI、SRAHP、SDS及HbA1c评估其配偶共情能力及患者的睡眠质量、健康行为... 目的分析护士家庭健康教育下配偶共情能力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及启示。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66例糖尿病患者,护士对其配偶进行家庭健康教育。运用IRI、PSQI、SRAHP、SDS及HbA1c评估其配偶共情能力及患者的睡眠质量、健康行为、抑郁症状、血糖控制效果。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患者配偶IRI、PSQI、SRAHP、SDS、HbA1c之间的相关性,用路径分析检验配偶IRI对血糖控制的影响,用中介效应分析检验PSQI、SDS、SRAHP在IRI中对HbA1c的中介作用。结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配偶IRI与PSQI、SDS、HbA1c呈负相关,与SRAHP呈正相关(P<0.01);SRAHP与HbA1c呈负相关(P<0.01);PSQI、SDS与HbA1c呈正相关(P<0.01)。路径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配偶IRI对SDS、PSQI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SRAHP有显著的正向影响;SDS、PSQI对HbA1c有显著的正向影响,SRAHP对HbA1c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0.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PSQI、SDS、SRAHP在IRI中对HbA1c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SDS、PSQI以及SDS、SRAHP分别在IRI对中HbA1c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糖尿病患者配偶的共情能力可以通过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健康行为和抑郁症状进而影响患者血糖控制。因此,护士在家庭健康教育中应强调配偶共情能力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健康教育 糖尿病 配偶共情能力
下载PDF
护患共情对冠心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路径
2
作者 黄榕欢 王珺杰 +1 位作者 杨柠溪 周春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探讨护患共情对冠心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路径。方法2021年1-12月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等多家医院治疗的306例冠心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运用诊疗关系量表(CARE)、简版癌症行为量表(CBI)、抑郁自... 目的探讨护患共情对冠心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路径。方法2021年1-12月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等多家医院治疗的306例冠心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运用诊疗关系量表(CARE)、简版癌症行为量表(CBI)、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影响量表(SIS)、Beck自杀意念量表(BSI)评估患者感知护患共情、自我效能、抑郁情绪、病耻感、自杀意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路径分析,检验自我效能、抑郁情绪、病耻感在患者感知护患共情对自杀意念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CARE得分与CBI呈正相关(P<0.05),与SDS、SIS、BSI呈负相关(P<0.05)。CBI与BSI呈负相关(P<0.05),SDS、SIS与BSI呈正相关(P<0.05)。结论患者感知护患共情通过作用于自我效能、抑郁情绪、病耻感影响自杀意念。护士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人文护理,重视在临床护理中与患者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患共情 冠心病 恶性肿瘤 自杀意念 心理护理 人文护理
下载PDF
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榕欢 刘雅芳 杨柠溪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343-344,共2页
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在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中占首位,约有2.9亿患者,且发病人数逐年增加[1]。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更为患者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创伤,患者往往在发病后出现一系列负... 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在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中占首位,约有2.9亿患者,且发病人数逐年增加[1]。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更为患者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创伤,患者往往在发病后出现一系列负性情绪。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不仅要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来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更要通过优质的人文护理的介入,安抚患者的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 负性情绪 质性研究 急性 急诊科 死亡原因 心血管事件 城乡居民
原文传递
广州市急诊科医护人员共情能力现状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榕欢 孙浩令 杨柠溪 《社区医学杂志》 2017年第17期32-35,共4页
目的调查广州市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共情能力的现状,分析其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人际反应指针问卷(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ed-C,IRI-C)对374名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共情能力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 目的调查广州市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共情能力的现状,分析其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人际反应指针问卷(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ed-C,IRI-C)对374名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共情能力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所有P值均为双侧概率,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以共情水平得分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自变量分析时设置哑变量。结果急诊科医护人员共情能力评分为(50.66±11.75)分,各条目均分为(2.30±0.53)分;不同学历、工作年限、婚姻状况、职称、培训经历、带教经历、身份的医护人员共情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学历、培训经历、带教经历、身份、职称进入方程,模型拟合较好(R2=0.699,P<0.05),其中,身份与共情能力为正相关,其它均为负相关;负相关的因素中,培训经历、带教经历、职称的影响较大(均P<0.05),相对于已婚组,未婚组与共情能力为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工作≤1年的被调查者,工作年限为1~2年和3~4年的与共情能力为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为≥4年的与共情能力为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中专学历的被调查者,硕士学历的与共情能力具有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共情能力受多因素影响,应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共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急诊科 医护人员 共情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