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与开颅血肿清除方法对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预后情况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沃斌 吕建光 李柱辉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4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与开颅血肿清除方法对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与开颅血肿清除方法对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11.56±2.89)分、血肿清除率(56.12±10.45)%高于对照组(8.12±2.56)分、(50.23±9.21)%,住院时间(15.78±3.89)d、引流管放置时间(3.89±0.56)d短于对照组(17.98±4.02)d、(5.80±1.0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7、2.638、2.837、11.011,P<0.00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5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11,P<0.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精神健康(53.23±5.02)分、总体健康(78.56±9.56)分等显著高于对照组(46.56±8.23)分、(65.45±10.2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1、6.281,P<0.001)。结论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与开颅血肿清除方法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引流术 尿激酶 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 基底节区出血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黄沃斌 吕建光 李柱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6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东莞市大朗医院行开颅手术的TBI患者64例,根据开颅术中是否发生急性脑膨出分为膨出组14例和未膨出组5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东莞市大朗医院行开颅手术的TBI患者64例,根据开颅术中是否发生急性脑膨出分为膨出组14例和未膨出组5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TBI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抗凝药物服用史、对侧颅骨骨折发生率、术前体温、术前颅内压、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小板计数(PL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损伤类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受伤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膨出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高于未膨出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凝药物服用史[OR=2.36,95%CI(1.77,3.42)]、对侧颅骨骨折[OR=2.56,95%CI(1.95,3.35)]、术前体温[OR=1.67,95%CI(1.04,2.66)]、术前颅内压[OR=4.26,95%CI(1.70,10.70)]和术前GCS评分[OR=8.33,95%CI(4.35,15.96)]是TBI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TBI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较高,而抗凝药物服用史、对侧颅骨骨折、术前体温、术前颅内压及术前GCS评分是TBI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膨出 颅骨切开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群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张丽娟 陆逢时 +2 位作者 黄沃斌 袁振华 黄聪萍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9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破裂QRS波群发生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我院诊治冠心病患者13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心电图是否出现破裂QRS波分为A组(心电图出现QRS波,50例)和B组(心电图未出现QRS波,80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破裂QRS波群发生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我院诊治冠心病患者13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心电图是否出现破裂QRS波分为A组(心电图出现QRS波,50例)和B组(心电图未出现QRS波,80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临床可疑危险因素,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破裂QRS波发生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高脂血症、冠脉Gensini积分、冠脉病变支数在两组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破裂QRS波发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3.654,P<0.05)、高脂血症(OR=2.541,P<0.05)、冠脉Gensini积分(OR=5.214,P<0.05)、脉病变支数(OR=4.214,P<0.05).结论影响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RS波群发生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针对性实施预防和干预,对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RS波群发生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电图 破裂QRS波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