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石油储备库施工期巷道式网络通风方案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建春 张恒 +2 位作者 黄沐言 王路 涂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4-473,共10页
大型地下洞库群施工期主要采用压入式通风或增设通风竖井来解决通风问题,但受施工通道尺寸限制无法增大风管供风,结果会导致通风恶化;竖井往往依靠经验或场地情况在洞库埋深较浅的位置设置,容易出现风网混乱、通风短路等问题。依托锦州... 大型地下洞库群施工期主要采用压入式通风或增设通风竖井来解决通风问题,但受施工通道尺寸限制无法增大风管供风,结果会导致通风恶化;竖井往往依靠经验或场地情况在洞库埋深较浅的位置设置,容易出现风网混乱、通风短路等问题。依托锦州地下石油储备工程,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洞内外温差的竖井进风及排风方案,解决了施工中需要的通风量大、工作面多、污染量大等诸多问题。并基于CFD数值仿真,分析了洞库内CO及风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竖井进风及排风方案通风10 min后,洞库施工作业区域的CO质量浓度已基本降至安全质量浓度(30 mg/m^3)以下,能够满足安全快速施工的要求。由于竖井排风方案污风运移路径短,且在竖井自然排风及机械通风共同作用下,污风能够快速排出洞外,通风20 min后整个洞库的CO质量浓度基本降至安全质量浓度。若通风线路不超过2 km,则可采用在竖井底部/顶部布置轴流风机、引入新鲜风、洞内不布置射流风机或在风流转向处辅以射流风机的方式。合理有效地将新鲜风流引入主洞室是实施该竖井进风方案的关键所在,竖井底部的轴流风机布置位在距离竖井5 m的洞库中轴线上,其引流效率最高。温差越大,竖井自然通风效果相对越好,冬季利用竖井排风的通风效果要好于夏季利用竖井进风的通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大型洞库群 施工通风 自然通风 竖井效应
下载PDF
克劳德·威廉·金达与中国近代铁路建设
2
作者 黄沐言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62-73,共12页
在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历程中,英籍工程师金达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中国工作了近三十年,曾任关内外铁路总局总工程师,深度参与了中国早期铁路的建设:他推进了蒸汽机车在中国的问世及应用;确定了中国铁路的标准轨距;主持修建了关内外、京汉... 在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历程中,英籍工程师金达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中国工作了近三十年,曾任关内外铁路总局总工程师,深度参与了中国早期铁路的建设:他推进了蒸汽机车在中国的问世及应用;确定了中国铁路的标准轨距;主持修建了关内外、京汉等上千公里铁路;主张中国铁路产业的自主创新与合理规划,也重视对中国铁路人才的培养,并最早向清廷反复上书提出创办铁路学堂的计划。不可否认,特定环境下他在中国的工作也曾服务于英国的在华利益,但作为一名铁路技术人员,他踏实专注、无心权益之争,在复杂艰巨的环境中坚持投身于中国的铁路事业,客观推进了中国近代铁路的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中国 近代铁路建设 金达 关内外铁路 自主创新 铁路人才培养 “龙号机车”
下载PDF
从高低语境文化视阈看庞德对《长干行》的解读
3
作者 黄沐言 《最小说》 2021年第2期48-49,共2页
庞德对李白《长干行》第一首诗的翻译体现了跨文化交际中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对信息解码的影响。从地名的翻译到具体意象的理解,庞德在译文里也尝试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字符号产生的信息差异进行了处理,从中可看出高语境文化背景中的... 庞德对李白《长干行》第一首诗的翻译体现了跨文化交际中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对信息解码的影响。从地名的翻译到具体意象的理解,庞德在译文里也尝试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字符号产生的信息差异进行了处理,从中可看出高语境文化背景中的语言符号往往被赋予了更深远的含义,需细化的研究与解释才能在低语境文化中进行有效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语境文化 低语境文化 庞德 《长干行》
下载PDF
萨佩尔沃尔夫假说对外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4
作者 黄沐言 卢胡卓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年第2期112-112,共1页
萨佩尔沃尔夫是20世纪以来语言学关于语言、文化、思想的假说,其中合理理论内容可适当运用于外语语言教学活动,以增强外语教学文化传递意义。
关键词 萨佩尔沃尔夫假说 强式假说 弱式假说 外语教学
下载PDF
海外学界关于近代中国铁路史研究综述
5
作者 田永秀 黄沐言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自19世纪末以来的百余年间,海外学界关于近代中国铁路史的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沉寂-复苏”四个阶段,研究内容涵盖近代铁路的发展历程、铁路相关重点问题、铁路系统元素等,研究成果颇具借鉴意义。相较于国内,海外学界的研究在研究者... 自19世纪末以来的百余年间,海外学界关于近代中国铁路史的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沉寂-复苏”四个阶段,研究内容涵盖近代铁路的发展历程、铁路相关重点问题、铁路系统元素等,研究成果颇具借鉴意义。相较于国内,海外学界的研究在研究者身份、研究目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资料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特别是因立场不同,在铁路重点问题的关注点与观点上,也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研究 近代中国 铁路史 铁路与主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