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扬译文语言优势与切合风格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泽火 郑成英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9期169-170,共2页
发扬译文语言优势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一个翻译标准;而切合风格则是刘重德先生的观点。比较这两种观点,通过译例分析说明作为艺术创作的翻译必须发扬译文语言的优势,同时尽可能保持原作的风格。两种标准可以而且应该互相补充,只有这样才... 发扬译文语言优势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一个翻译标准;而切合风格则是刘重德先生的观点。比较这两种观点,通过译例分析说明作为艺术创作的翻译必须发扬译文语言的优势,同时尽可能保持原作的风格。两种标准可以而且应该互相补充,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好的翻译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文 译文 优势 风格
下载PDF
奥罗拉·利的婚姻观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泽火 郑成英 《黑河学刊》 2014年第4期22-23,共2页
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写的诗歌小说《奥罗拉·利》描写了一个女诗人的成长过程。其中包括了作者的美学思想,并涉及爱情、宗教、社会等内容。在对《奥罗拉·利》的文本进行细致研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女主人... 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写的诗歌小说《奥罗拉·利》描写了一个女诗人的成长过程。其中包括了作者的美学思想,并涉及爱情、宗教、社会等内容。在对《奥罗拉·利》的文本进行细致研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女主人公奥罗拉·利的婚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罗拉·利 婚姻观 研究
下载PDF
英国文学课程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郑成英 黄泽火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8-119,124,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项利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英国文学教学的应用实践研究。文章首先对研究背景及Moodle进行概述,然后详细介绍了英国文学Moodle教学平台的开发过程,最后分析了该平台的教学效果和优势,期望吸引更多外语教师研究利用此教... 本文介绍了一项利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英国文学教学的应用实践研究。文章首先对研究背景及Moodle进行概述,然后详细介绍了英国文学Moodle教学平台的开发过程,最后分析了该平台的教学效果和优势,期望吸引更多外语教师研究利用此教学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学 MOODLE 教学平台 开发和应用
下载PDF
荒野文学视角下《荒野生存》的主题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成英 黄泽火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56-158,共3页
《荒野生存》是美国畅销书作家乔恩·克拉考尔撰写的一部非虚构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出生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主人公克里斯放弃财富和事业,到荒无人烟的阿拉斯加生活,并最终因缺乏食物和疾病饿死在荒野。以荒野文学为视角,通过分... 《荒野生存》是美国畅销书作家乔恩·克拉考尔撰写的一部非虚构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出生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主人公克里斯放弃财富和事业,到荒无人烟的阿拉斯加生活,并最终因缺乏食物和疾病饿死在荒野。以荒野文学为视角,通过分析作者与克里斯相似生活背景,探究克里斯走入荒野的原因,并就此探寻荒野给现代人类文明带来的启示,即人类与自然要做到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文学 《荒野生存》 乔恩·克拉考尔 克里斯
下载PDF
奥罗拉·利和玛丽安的自我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成英 黄泽火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93-94,共2页
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写的诗歌小说《奥罗拉·利》描写了一个女诗人的成长过程,其中包括了作者的美学思想,并涉及爱情、宗教、社会等内容。通过对《奥罗拉·利》的文本进行细致研读的基础上,分析女主人... 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写的诗歌小说《奥罗拉·利》描写了一个女诗人的成长过程,其中包括了作者的美学思想,并涉及爱情、宗教、社会等内容。通过对《奥罗拉·利》的文本进行细致研读的基础上,分析女主人公奥罗拉﹒利与玛丽安的自我建构。从罗拉与玛丽安两者密不可分的联系,二元论的男性和女性性别特征下二者的自我建构,二者自我建构的完成三个方面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罗拉 玛丽安 自我建构 女性特征
下载PDF
浅析《奥罗拉·利》中的艺术观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成英 黄泽火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3-3,76,共2页
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创作的诗歌小说《奥罗拉·利》描写了一个女诗人的成长历程。作品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观即美学思想,并涉及爱情、宗教、社会等内容。本文在对《奥罗拉·利》的文本进行细致研读的基础上... 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创作的诗歌小说《奥罗拉·利》描写了一个女诗人的成长历程。作品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观即美学思想,并涉及爱情、宗教、社会等内容。本文在对《奥罗拉·利》的文本进行细致研读的基础上,分别从女性的家庭和职业,女性个人和社会,女性写作的力量和女性写作的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布朗宁夫人的艺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观 女性 写作
下载PDF
《秀拉》中的男性形象述评
7
作者 郑成英 黄泽火 《韶关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30-33,共4页
《秀拉》中有三个黑人男性形象,分别是裘德、阿贾克斯和夏德拉克。裘德是典型的黑人丈夫或爱人,阿贾克斯与秀拉貌合神离,是黑人女性表面上的朋友,而夏德拉克在精神上是秀拉的志同道合者,由此得出结论:黑人男性只有同时成为黑人女性的爱... 《秀拉》中有三个黑人男性形象,分别是裘德、阿贾克斯和夏德拉克。裘德是典型的黑人丈夫或爱人,阿贾克斯与秀拉貌合神离,是黑人女性表面上的朋友,而夏德拉克在精神上是秀拉的志同道合者,由此得出结论:黑人男性只有同时成为黑人女性的爱人、朋友和同志,才能使黑人男女关系更加和谐一致,才能在黑人女权主义运动中成为女性的同志和战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拉》 黑人男性 黑人女性 种族歧视 性别歧视 女权主义
下载PDF
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诗歌中的莎士比亚
8
作者 郑成英 黄泽火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26-28,共3页
本文主要研究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的诗歌及书信和莎士比亚作品的关系。分三个部分阐述:诗歌主题中的莎士比亚、诗歌语言形式中的莎士比亚、情书及家信中的莎士比亚。由此推论出女诗人的诗作和信件深受莎氏的影响,她可以被... 本文主要研究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的诗歌及书信和莎士比亚作品的关系。分三个部分阐述:诗歌主题中的莎士比亚、诗歌语言形式中的莎士比亚、情书及家信中的莎士比亚。由此推论出女诗人的诗作和信件深受莎氏的影响,她可以被称为“莎士比亚文学上的女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 主题 诗歌语言形式 情书及家信 莎士比亚文学上的女儿
下载PDF
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与语义连贯
9
作者 黄泽火 郑成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225-227,共3页
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是语篇分析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该理论的研究中心.deBeaugrande和Dressler在<篇章语言学入门>这一重要著作中,提到了篇章的七个标准:衔接、连贯、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跨篇章性... 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是语篇分析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该理论的研究中心.deBeaugrande和Dressler在<篇章语言学入门>这一重要著作中,提到了篇章的七个标准:衔接、连贯、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跨篇章性,其中就包括衔接和连贯.本文从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Hasan)的衔接理论入手,分析了衔接的概念、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词汇衔接的各种手段以及它们对语篇连贯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下载PDF
论《奥罗拉·利》中“变盲”的隐喻
10
作者 郑成英 黄泽火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9-10,共2页
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写的诗歌小说《奥罗拉·利》描写了一个女诗人的成长过程。其中包括了作者的美学思想,并涉及爱情、宗教、社会等内容。本文在对《奥罗拉·利》的文本进行细致研读的基础上,分析了作... 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写的诗歌小说《奥罗拉·利》描写了一个女诗人的成长过程。其中包括了作者的美学思想,并涉及爱情、宗教、社会等内容。本文在对《奥罗拉·利》的文本进行细致研读的基础上,分析了作品男主人公罗姆尼"变盲"的隐喻。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女权主义隐喻、社会意义隐喻及宗教意义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女权主义 社会意义 宗教意义
下载PDF
《红字》中的圣经文学投射
11
作者 郑成英 黄泽火 《海外英语》 2013年第5X期220-222,共3页
该文主要阐述了《圣经》和西方文学的关系,分析并比较了《红字》与《圣经》的对应之处,找出了《红字》人物在《圣经》中的人物原型,得出了《红字》是霍桑根据自己宗教观对圣经故事的诠释之结论。
关键词 霍桑 《红字》 圣经文学
下载PDF
人,回归诗意地栖居——生态批评视野下的《还乡》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成英 黄泽火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0年第3期139-140,共2页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作品《还乡》被许多文学评论家所关注,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有评论家从"性格与环境小说"等角度出发分析了此小说,揭示了哈代作品的"悲剧情结"。本文将从一个新的视角——生态批评的角度...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作品《还乡》被许多文学评论家所关注,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有评论家从"性格与环境小说"等角度出发分析了此小说,揭示了哈代作品的"悲剧情结"。本文将从一个新的视角——生态批评的角度阐释这篇小说,拟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作者哈代的自然观、荒野乡村与现代都市的矛盾、人类对抗自然的悲剧,由此证明哈代超前的生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乡》 哈代 生态批评 自然
原文传递
《宠儿》的黑人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成英 黄泽火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75-377,共3页
作为一个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得奖的理由是她的作品试图回归黑人的文化与传统。黑人性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护和促进黑人的民族尊严。本文通过分析《宠儿》中的黑人社区、黑人口头传统及黑人神话,发掘了莫里森小说《宠... 作为一个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得奖的理由是她的作品试图回归黑人的文化与传统。黑人性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护和促进黑人的民族尊严。本文通过分析《宠儿》中的黑人社区、黑人口头传统及黑人神话,发掘了莫里森小说《宠儿》中的黑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性 宠儿 莫里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