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相关因素
1
作者 黄淮 徐正虎 国树超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33-137,共5页
目的 分析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相关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高龄(81.60±3.04)岁,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 目的 分析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相关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高龄(81.60±3.04)岁,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术治疗。根据术后END发生情况分组,将发生END患者纳入END组,将未发生END组患者纳入无END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END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因素联合预测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END发生的价值。结果 END组H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占比高于无END组[35.71%(10/28)、32.14%(9/28) vs 15.85%(13/82)、13.42 (11/82)],WBC、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Lp-PLA2)高于无END组[(11.19±1.27)×10^(9)个·L^(-1)、(16.36±1.25)mg·L^(-1)、(181.22±35.48)μg·L^(-1)vs(10.05±1.04)×10^(9)个·L^(-1)、(12.57±2.11) mg·L^(-1)、(107.52±28.31)μg·L^(-1)](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H型高血压、糖尿病及WBC、CRP、Lp-PLA2高表达是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END发生的危险因素(OR> 1,P <0.05);绘制ROC曲线发现,各因素联合预测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END发生的AUC:0.923、95%CI:0.860~0.987、P<0.05、特异度:0.854、灵敏度:0.929、约登指数:0.783,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H型高血压、糖尿病与WBC、CRP、Lp-PLA2高表达是高龄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后END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END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主要供血动脉急性闭塞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抽吸 支架
下载PDF
不同时期介入栓塞术治疗对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黄淮 徐正虎 +2 位作者 黄万刚 刘炜 高超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介入栓塞术治疗对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并分析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9年1月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80例高分级(Hunt-Hess 4~5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治疗的时机分为早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介入栓塞术治疗对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并分析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9年1月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80例高分级(Hunt-Hess 4~5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治疗的时机分为早期治疗组(发病后72 h内进行栓塞治疗)及延期治疗组(发病≥72 h后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院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出院后3个月巴塞尔指数(BI)评估患者预后。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高分级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BI指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以及与介入治疗时机的相关性。结果与延期治疗组相比,早期治疗组患者术后3 d GCS评分、14 d GCS评分、出院平均GOS评分及出院3个月BI指数均较高,住院时间较短,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预后(BI指数)相关因素包括m Fisher分级、介入时机,且BI指数与介入时机呈负相关。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包括m 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介入时机。结论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实施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预后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时机 HUNT-HESS分级 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
下载PDF
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淮 孙志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3期546-546,552,共2页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方法:96例慢性血管功能不全老年患者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10mg尼麦角林,疗程为3个月,观察...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方法:96例慢性血管功能不全老年患者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10mg尼麦角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多普勒观察患者大脑中动脉(MCV)、椎动脉(AV)治疗前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E)、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并计算脉动指数(PI),评价尼麦角林对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多普勒观察治疗组患者MCV、VA治疗后Vp、VE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P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麦角林应用于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脑功能不全 尼麦角林 脑血流
下载PDF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输电线路虚拟地形绘制优化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淮 陈攀 +2 位作者 潘圆君 戴宇辰 黄宵宁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5期91-94,共4页
针对现有输电线路仿真培训系统复杂地形和大规模场景的建模问题,研究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虚拟地形绘制优化算法。通过采集输电线路走廊位置和范围内的地形高程数据,结合分治算法和流水线技术实现Delaunay三角网的并行构建。并针... 针对现有输电线路仿真培训系统复杂地形和大规模场景的建模问题,研究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虚拟地形绘制优化算法。通过采集输电线路走廊位置和范围内的地形高程数据,结合分治算法和流水线技术实现Delaunay三角网的并行构建。并针对高斯曲面方程拟合三角形表面中的参数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参数选择方法,降低了地形表面的整体误差。在Qt平台上实现了输电线路真实场景的三维可视化重构。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有效实现了输电线路真实地形的虚拟可视化,提高了虚拟场景的还原度和沉浸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绘制 DELAUNAY三角网 遗传算法
下载PDF
SPECT脑断层在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黄淮 周建国 +3 位作者 翟全宜 邓爱琼 单桂芳 洪明珠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4年第1期18-19,71,共3页
对30例脑梗塞的脑血流断层显像进行分析并与CT比较,结果表明脑断层显像在脑梗塞的预防、早期诊断、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脑梗塞 脑血流断层显像
下载PDF
血管性头痛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6
作者 黄淮 黄文琪 +4 位作者 刘浩一 邓爱琼 张勇 陈立福 丁祖悦 《蚌埠医药》 1991年第4期9-10,共2页
对6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七项指标检查,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其结果:①血沉、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三项中不论性别二组间均无差异(P>0.05),②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Q女性血聚粘度四项指标中二组... 对6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七项指标检查,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其结果:①血沉、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三项中不论性别二组间均无差异(P>0.05),②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Q女性血聚粘度四项指标中二组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0)③男性血浆粘度在二组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头痛 血液流变学 高粘度血症 纤维蛋白原 血沉 血球压积
下载PDF
24例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治体会
7
作者 黄淮 邓爱琼 《蚌埠医药》 1990年第2期39-40,共2页
癫痫持续状态(SE)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危重症,死亡率较高,需立即处理。现将我院近十年来诊治的24例SE报告如下。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诊断 综合治疗 安定 苯巴比妥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朱英 周琪 +3 位作者 黄淮 颜景华 程谷 佘君慧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分析本院2004-01~2006-12急诊病房118例脓毒症死亡患者临床资料,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260例,病死率45.4%(118/260)。男性与女性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和病死...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分析本院2004-01~2006-12急诊病房118例脓毒症死亡患者临床资料,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260例,病死率45.4%(118/260)。男性与女性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病死率高于<60岁组(P<0.05);严重脓毒症病死率66.0%(105/159),MODS病死率77.2%(78/101),脓毒性休克病死率83.6%(61/73);脏器功能障碍>3个病死率91.3%(42/46);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死率96.0%(24/25),APACHEⅡ评分≥20分病死率61.2%(104/170)。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脓毒症死亡危险因素OR大小依次是伴急性肾功能衰竭、老龄、脓毒性休克、MODS、严重脓毒症、APACHEⅡ评分≥20分、高血糖。结论脓毒症有较高的病死率,老龄、严重脓毒症、MODS、脓毒性休克、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PACHEⅡ评分≥20分和高血糖是脓毒症死亡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死亡 高危因素
下载PDF
老年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短期内出血转化的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9
作者 黄淮 徐正虎 +2 位作者 国树超 穆斌 曹向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短期内出血转化(HT)的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43例老年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根据发病后90 d内是否发... 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短期内出血转化(HT)的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43例老年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根据发病后90 d内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43例和非HT组100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延迟(OR=5.088,95%CI:1.050~24.650,P=0.043)、溶栓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6 s(OR=4.977,95%CI:1.126~21.992,P=0.034)、病变位置为前循环(OR=3.629,95%CI:1.059~12.427,P=0.040)、病因为心源性栓塞(OR=3.788,95%CI:1.312~10.939,P=0.020)、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3.788,95%CI:1.312~10.939,P=0.013)是老年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短期内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OR=0.107,95%CI:0.012~0.898,P=0.039)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长、溶栓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6 s、病变位置为前循环、入院时NIHSS评分是老年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短期内发生HT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脑出血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CIM的配电网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成顺 黄淮 +1 位作者 戴宇辰 黄宵宁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7年第5期6-10,共5页
为满足配电网三维可视化系统对资产数据来源的需求,通过构建核心包、拓扑包中各类数据模型的静态关系,建立了配电网三维可视化系统的CIM模型,并根据空间几何属性将模型的三维信息转化为数据结构,实现了与现有配电管理系统间的信息交互... 为满足配电网三维可视化系统对资产数据来源的需求,通过构建核心包、拓扑包中各类数据模型的静态关系,建立了配电网三维可视化系统的CIM模型,并根据空间几何属性将模型的三维信息转化为数据结构,实现了与现有配电管理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并针对系统在还原CIM三维模型实际空间位置时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坐标转换最优参数选择方法,通过对比三种方法的转换误差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结合实例展示了配电网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实际效果和应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三维可视化 公共信息模型 坐标转换 模拟退火
下载PDF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与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穆斌 孟祥安 +3 位作者 郝芳芳 黄淮 李娜 史连义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与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的关系。方法抽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100例为观察组,并根据斑块形成与否及稳定性分为斑块形... 目的探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与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的关系。方法抽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100例为观察组,并根据斑块形成与否及稳定性分为斑块形成和斑块未形成,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血浆D-D水平、PLT,并分析其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D-D水平高于对照组、PLT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斑块形成者血浆D-D水平高于斑块未形成者、PLT低于斑块未形成者(P<0.05),稳定斑块者血浆D-D低于不稳定斑块者、PLT高于不稳定斑块者(P<0.05);稳定斑块者与血浆D-D水平、PLT呈负相关(P<0.05);不稳定斑块者与血浆D-D正相关(P<0.05),与PLT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D-D水平升高,PLT下降,二者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D-二聚体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穆斌 曾小雁 +3 位作者 郝芳芳 黄淮 孙志华 孟祥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734-73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按斑块性质稳定性分为稳定组(n=42)和不稳定组(n=38),比较两组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凝血最大振幅(MA)、凝血形成速率...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按斑块性质稳定性分为稳定组(n=42)和不稳定组(n=38),比较两组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凝血最大振幅(MA)、凝血形成速率、凝血综合指数(CI)]变化,并分析各参数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不稳定组TEG参数中的R、K明显低于稳定组(P<0.05),而MA、凝血形成速率、CI均明显高于稳定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EG参数中R、K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r=0.642、0.697,P<0.05),MA、凝血形成速率、CI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r=-0.587、-6.112、-6.428,P<0.05)。结论 TEG中R、K、MA、凝血形成速率、CI等参数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相关性,TEG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斑块 稳定性 超声 血栓弹力图 相关性
下载PDF
心肺复苏不同预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英 单红卫 +3 位作者 黄淮 颜景华 程谷 周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64-866,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不同预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9例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分为复苏失败组(A_1组)14例和存活出院组(A_2组)5例,10例死亡者做对照组(B组),用ELISA法检测CPR时、ROSC 24 h、48 h、72 h、7 d患...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不同预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9例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分为复苏失败组(A_1组)14例和存活出院组(A_2组)5例,10例死亡者做对照组(B组),用ELISA法检测CPR时、ROSC 24 h、48 h、72 h、7 d患者血清TNF-α、IL-1β、IL-4、IL-8、IL-10水平变化。结果B组CPR时TNF-α含量高于A_1、A_2组(P<0.05).IL-1β、IL-4、IL-8、IL-10水平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_1组复苏后MODS发病率高于A_2组(12/14 vs 1/5,P=0.016),ROSC 24 h TNF-α、IL-1β水平高于其CPR时和A_2组(P<0.05),ROSC 48 h TNF-α、IL-1β、IL-8水平达峰值,且高于A_2组,IL-4、IL-10水平高于其CPR时(均P<0.05),与A_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SC 72 h TNF-α、IL-1β水平下降,IL-4高于A_2组(P<0.05)。结论细胞因子异常释放参与复苏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过程,选择时机干预其失衡,可能改善复苏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预后 细胞因予
下载PDF
面向低压高频开关应用的功率JFET的功耗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波 吴郁 +2 位作者 黄淮 胡冬青 亢宝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6-11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埋氧化物槽栅双极模式功率JFET(BTB-JFET),其面向低压高频开关应用。首次通过仿真对BTB-JFET、常规的槽栅双极模式JFET(TB-JFET)和槽栅MOSFET(T-MOSFET)等20V级的功率开关器件在高频应用时的功率损耗进行了比较。仿真中借鉴... 提出了一种埋氧化物槽栅双极模式功率JFET(BTB-JFET),其面向低压高频开关应用。首次通过仿真对BTB-JFET、常规的槽栅双极模式JFET(TB-JFET)和槽栅MOSFET(T-MOSFET)等20V级的功率开关器件在高频应用时的功率损耗进行了比较。仿真中借鉴现有的高性能T-MOSFET的结构尺寸,并采用了感性负载电路对器件进行静态以及混合模式的电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常开型BTB-JFET与TB-JFET相比,零偏压时栅漏电容CGD减小25%;当工作频率为1MHz和2MHz时常开型TB-JFET与T-MOSFET相比总功耗分别降低了14%和19%,而常开型BTB-JFET较TB-JFET的总功耗又进一步降低了6%。仿真结果还表明,在不同工作频率下,常闭型JFET的性能都不如T-MOSFET。样管初步测试结果证明,常开型BTB-JFET与TB-JFET相比,零偏压时栅漏电容CGD减小45%,与仿真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栅MOSFET 槽栅双极模式JFET 栅漏电容 埋氧化物 功耗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虚拟现实的输电线路施工培训系统 被引量:6
15
作者 邓益民 黄淮 +1 位作者 杨成顺 黄宵宁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2期69-72,81,共5页
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对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施工培训方式难以传达全部技术要点,从而影响了培训的效果。从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结构和实现方式入手,基于P2P网络结构构建了施工培训系统的软硬件和数据结构... 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对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施工培训方式难以传达全部技术要点,从而影响了培训的效果。从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结构和实现方式入手,基于P2P网络结构构建了施工培训系统的软硬件和数据结构,针对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特点设计了仿真流程,重点研究了场景加速绘制和时空一致性问题。实际培训效果表明:本系统具有突出的多人协作、空间沉浸、高度仿真、实时交互的特点,在施工培训方面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仿真 虚拟现实 施工培训 P2P 时空一致性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氧化应激指标及微量元素的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宝水 黄淮 +3 位作者 穆斌 贺婕 黄晓静 肖丽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7期43-44,共2页
目的 观察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氧化应激指标及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3-01-2014-05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5例健康同龄人为对照组,检测及比较2组血清及脑脊液氧化应激指标及微量元素水平,... 目的 观察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氧化应激指标及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3-01-2014-05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5例健康同龄人为对照组,检测及比较2组血清及脑脊液氧化应激指标及微量元素水平,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分类及严重程度者的检测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及脑脊液Ca、Mg及NO、GSH-Px均低于对照组,而Fe、Zn及SOD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严重程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不同分类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氧化应激指标及微量元素的变化较为明显,且检测结果 受严重程度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血清 脑脊液 氧化应激指标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血清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志华 贺婕 +2 位作者 康志新 黄淮 李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1515-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炎症免疫因子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测定128例脑梗死、65例对照组患者外周血进行白介素6(IL 6)、白介素10(IL 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 RNA表达。结果脑梗死组IL 6、IL 10 m 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炎症免疫因子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测定128例脑梗死、65例对照组患者外周血进行白介素6(IL 6)、白介素10(IL 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 RNA表达。结果脑梗死组IL 6、IL 10 m 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梗死组未发现炎症免疫因子基因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炎症免疫因子参与脑梗死后急性反应,其外周血基因表达水平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炎症因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ESSEN评分联合磁共振MRA评估小卒中患者的近期预后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宝水 穆斌 +1 位作者 黄淮 黄晓静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B12期389-390,共2页
目的研究ESSEN评分联合磁共振MRA评估小卒中患者发病90d后脑梗死的复发率。方法选择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诊治的115例小卒中患者,患者均完善头颈MRA检查,并进行ESSEN评分,随访发病后90d脑梗死的复发率。结果小卒中患者发... 目的研究ESSEN评分联合磁共振MRA评估小卒中患者发病90d后脑梗死的复发率。方法选择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诊治的115例小卒中患者,患者均完善头颈MRA检查,并进行ESSEN评分,随访发病后90d脑梗死的复发率。结果小卒中患者发病90d脑梗死复发率为13.91%,其中ESSEN评分I〉4分,同时头颈MRA提示颈内动脉或/和颅内动脉有中重度狭窄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高迭37.50%。结论ESSEN评分联合磁共振MRA检查可明显提高对小卒中患者发病后90d脑梗死复发率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风险评分 磁共振血管成像 小卒中 复发
下载PDF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志华 黄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9期1079-1080,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81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鼻胃管组、肠内营养鼻空肠管组。比较入院时及2周后各项营养指标...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81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鼻胃管组、肠内营养鼻空肠管组。比较入院时及2周后各项营养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组患者营养指标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鼻空肠管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肠内与肠外营养途径均能满足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营养需求,与肠外营养途径相比,肠内营养途径能减少并发症,尤以鼻空肠管组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梗死 营养支持 支持途径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特征联合血栓弹力图诊断斑块稳定性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穆斌 郝芳芳 +4 位作者 孟祥安 黄淮 曾小雁 胡金雅 孙志华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特征联合血栓弹力图诊断斑块稳定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97例,均进行血栓弹力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检测凝血功能。结果97例患者中,稳定斑块52例,不稳定斑块45...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特征联合血栓弹力图诊断斑块稳定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97例,均进行血栓弹力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检测凝血功能。结果97例患者中,稳定斑块52例,不稳定斑块45例;不稳定斑块组凝血反应时间(R)和血凝块形成时间(K)分别为(4. 61±1. 82) min和(1. 74±0. 62) min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凝血块强度(G)和凝血综合指数(CI)分别为(9. 21±2. 06)和(0. 78±0. 32),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稳定斑块组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为(24. 10±2. 03) s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而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分别为(3. 62±0. 53) g/L和(1. 17±0. 34) g/L,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R值与FIB呈负相关(r=-0. 681,P<0. 05),K值与APTT呈正相关(r=0. 859,P<0. 05)。结论血栓弹力图参数R、K、G和CI与颈动脉斑块特征有一定关系,同时R和K与患者凝血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稳定斑块 不稳定斑块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