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p21蛋白激活激酶2逆转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吉非替尼耐药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渊锋 李盼 +2 位作者 杨明强 刘浩 陈丹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78-1084,共7页
靶向突变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可避免的耐药性的出... 靶向突变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可避免的耐药性的出现极大限制了TKI的临床治疗效果。p21蛋白激活激酶2(p21-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2,PAK2)是丝/苏氨酸激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在肿瘤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拟探讨靶向抑制PAK2逆转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的作用及可能机制。首先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相比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敏感细胞HCC827,耐药细胞HCC827/GR中PAK2的蛋白质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1),而PAK2总蛋白质水平未见明显变化。采用PAK2抑制剂FRAX597和G5555诱导HCC827/GR细胞,MTS及克隆形成结果显示,抑制剂FRAX597和G5555均能显著增加HCC827/GR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抑制剂FRAX597处理诱导HCC827/GR细胞发生G2/M期阻滞,并增加吉非替尼诱导的HCC827/GR细胞的凋亡以及切割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 3)表达(P<0.01)。最后,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抑制剂FRAX597处理能够抑制HCC827/GR细胞BCL-2和CDK4蛋白质表达(P<0.05),上调BAX、p21和p27蛋白质表达(P<0.05)。综上所述,PAK2活化与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性密切相关;靶向抑制PAK2活化能够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从而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耐药 p21蛋白激活激酶2 PAK2抑制剂FRAX597
下载PDF
干扰FOXC1逆转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彭聪 李盼 +2 位作者 杨明强 陈丹扬 黄渊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38-547,共10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靶向治疗已成为NSCLC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不可避免的耐药性出现极大限制了EGFR-TKI的治疗效果。叉头框蛋白C1(forkhead box protein C1,FOXC1)是叉头框蛋白家族重要成员,在NSCLC异常表达并参与调控NSCLC进展。本研究旨在探讨干扰FOXC1对NSCLC吉非替尼耐药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OXC1在NSCLC吉非替尼耐药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FOXC1 shRNA转染HCC827/GR细胞,筛选稳定干扰FOXC1的HCC827/GR细胞,采用新型四氮唑盐比色法(Methyl-thiazolyldiphenyl-sulfo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assay,MTS)法、流式细胞术及微球体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细胞自我更新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干性标志物SOX2、Nanog、OCT4和CD133的表达水平;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耐药组织中SOX2和CD133的表达情况;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的肺腺癌数据集,分析FOXC1、SOX2和CD13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FOXC1在NSCLC吉非替尼耐药细胞HCC827/G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CC827敏感细胞(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OXC1在NSCLC吉非替尼耐药组织中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稳定干扰FOXC1的HCC827/GR细胞对吉非替尼的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显著降低(P<0.01),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凋亡率升高(P<0.05)。干扰FOXC1能够抑制SOX2、CD133的表达,并减弱HCC827/GR耐药细胞的微球体形成能力。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吉非替尼耐药组织中SOX2和CD133表达显著高于敏感组织(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OXC1、SOX2和CD133表达两两呈正相关(P<0.05)。结论FOXC1参与NSCLC吉非替尼耐药,其机制可能与FOXC1调控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FOXC1 吉非替尼耐药 肿瘤干细胞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一代EGFR-TKI耐药后使用三代EGFR-TKI的患者随访及治疗总结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渊锋 赵健 +3 位作者 孙梅辉 曾祥 谢巧梅 彭聪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656-661,共6页
目的分析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耐药后使用三代EGFR-TKI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晚期(ⅢB~Ⅳ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 目的分析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耐药后使用三代EGFR-TKI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晚期(ⅢB~Ⅳ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23例一代EGFR-TKI耐药后服用三代EGFR-TKI药物的患者,作中期随访,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研究其治疗效果,分析一代EGFR-TKI耐药后使用三代EGFR-TKI的晚期NSCLC患者治疗情况和预后。结果在23例晚期NSCLC患者中,服用一代EGFR-TKI后发生局部进展的有16例(69.57%),全身进展7例(31.43%)。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7.5个月。服用一代EGFR-TKI后出现皮疹的共有7例,肝功能异常者共3例,予以对症治疗后均好转。三代EGFR-TKI治疗未见明显皮疹、肝功能异常,无骨髓抑制(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和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19例患者自诉服用三代EGFR-TKI精神、体力较一代EGFR-TKI治疗改善更加明显;其中15例对比一代EGFR-TKI治疗后,病灶缩小更明显;4例具有毛玻璃样结节病灶较一代EGFR-TKI治疗消失更加干净。结论与传统化疗相比,一代EGFR-TKI耐药后使用三代EGFR-TKI治疗的方案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突变 蛋白激酶抑制剂 分子靶向治疗 抗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