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黑格尔哲学基础及路径——青年马克思文本再解读
1
作者 黄湘中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2期34-41,共8页
对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的关系,通常认为费尔巴哈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之间的桥梁,甚至说没有费尔巴哈的感性唯物主义,就没有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应该说费尔巴哈以人本主义批判基督教,以感性唯物论改造黑格尔哲学对马克思是有启发。青年黑格尔... 对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的关系,通常认为费尔巴哈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之间的桥梁,甚至说没有费尔巴哈的感性唯物主义,就没有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应该说费尔巴哈以人本主义批判基督教,以感性唯物论改造黑格尔哲学对马克思是有启发。青年黑格尔学派许多成员都试图改造黑格尔哲学,惟有马克思将黑格尔哲学的理论与实践、思维与存在倒立的关系纠正过来。马克思以普罗米修斯的自白为哲学宣言,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外化世界提升为自然本质力量的实现——劳动创造世界;并以实践连接思维和存在,实现了超越黑格尔的哲学革命。与此同时,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唯物论以及青年黑格尔学派各种歪曲黑格尔哲学的思想展开批判,在论战中开辟实践哲学道路。问题在于达到形而上学巅峰的黑格尔哲学是否包含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所需的思想元素?马克思是否与黑格尔决裂转向费尔巴哈?没有费尔巴哈是否就没有马克思哲学?通过比较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文本,实践唯物主义的黑格尔哲学基础及路径历历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本体论 实践同一性 自我意识 自由意志 思维与存在同一性
下载PDF
对价值源泉的追问:劳动力使用价值大于其价值并创造新价值
2
作者 黄湘中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7期1-5,10,共6页
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大于自身价值的特殊属性;劳动力价值一般是按资本获利多少这种生产关系决定的,由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劳动力价值的高低。劳动力使用价值来源于体力和脑力消耗以及知识和技能增长,可以无止境提高,形成大于劳... 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大于自身价值的特殊属性;劳动力价值一般是按资本获利多少这种生产关系决定的,由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劳动力价值的高低。劳动力使用价值来源于体力和脑力消耗以及知识和技能增长,可以无止境提高,形成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劳动生产力,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马克思区分了劳动力与劳动的不同概念,指出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与资本交换并创造价值。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力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它的实际使用就是劳动的物化,就是价值的创造"[。1]因此,价值源泉不是抽象劳动,而是劳动力使用价值。长期以来,"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被视为价值源泉的定义,它与"价值是抽象劳动"发生矛盾,应予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使用价值 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商品两重性 抽象劳动
下载PDF
论马克思哲学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扬弃和超越
3
作者 黄湘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4年第4期44-57,共14页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在对自然的本质力量展开追问的同时,也必然对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展开追问。伴随着物质本体论和理念本体论的分野,古希腊还发源了第三条人本主义本体论进路——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在对自然的本质力量展开追问的同时,也必然对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展开追问。伴随着物质本体论和理念本体论的分野,古希腊还发源了第三条人本主义本体论进路——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马克思实现的哲学革命就是对人本主义本体论的提升和发展,对客观理念本体论的扬弃和超越。从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观点看,从自然的本质力量向人的本质力量转换,乃是本体论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人的本质力量日益取代自然的本质力量,人的主体性地位日益提高,人就日益真正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实现个性自由发展。这就是共产主义历史必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称"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马克思哲学被解读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被解读为"实践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本质力量 实践的唯物主义 实践本体论 共产主义
下载PDF
论科学技术创造价值与发展完善劳动价值论 一、生产劳动历史范畴,四重定义百年纠缠
4
作者 黄湘中 《全国商情》 2008年第11期119-121,135,共4页
生产劳动是一个学术界争论百余年的历史范畴,对生产劳动范畴扩大到非物质生产领域目前已有基本共识。真理随历史发展而发展,这不是孤立的学术争议,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作者对生产劳动理论做认真细致的梳理考察,提取斯密和马克思... 生产劳动是一个学术界争论百余年的历史范畴,对生产劳动范畴扩大到非物质生产领域目前已有基本共识。真理随历史发展而发展,这不是孤立的学术争议,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作者对生产劳动理论做认真细致的梳理考察,提取斯密和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理论所作的相互纠缠的四重定义,引经据典,挖掘精华,扬弃教条,将生产劳动内涵和定义归结为:所有满足劳动力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劳动或服务都是生产劳动,所有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劳动或服务都创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 科学技术 创造价值
下载PDF
教育计划中的成本—收益分析
5
作者 莫琳.伍德霍 黄湘中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7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成本——收益分析的目的教育迄今已被广泛公认为是一种对人的投资,它能产主经济收益并通过增进人的生产能力对一国未来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因此,在教育上的支出就可视为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但这同时也出现诸多疑问:教育如何与其他... 成本——收益分析的目的教育迄今已被广泛公认为是一种对人的投资,它能产主经济收益并通过增进人的生产能力对一国未来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因此,在教育上的支出就可视为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但这同时也出现诸多疑问:教育如何与其他形式的国家投资作比较?哪一种投资对未来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还是对物质资本的投资?所有形式的教育都是生产性的吗?教育对个人和社会是一种有益的投资吗?如果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收益分析 经济增长 折扣率 人力资本 现值 教育计划 机会成本 计算法 固定资产价值 劳动力市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