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滋肾固本法治愈顽固性口疮20例的临床证治规律探讨
- 1
-
-
作者
黄源逸
-
机构
四川省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
出处
《甘肃中医》
1994年第2期17-18,共2页
-
文摘
口疮,亦称口疳,现代医学谓之复发性口腔炎,其发病率居口腔粘膜疾病之冠,且具反复发作,经久难愈的特点。病发之时,唇、舌、颊、腭、牙龈、咽部粘膜均可溃烂成疮,灼痛不已,颇感痛苦,并影响进食、睡眠,常难以速愈,经治即使暂获一时之效,也难根绝。笔者通过潜心摸索,小有心得体会,兹总结于后。 在笔者近年治愈的20例中,皆是经过中西药物多方治疗,未能控制其复发,通过辩证诊断属于肾阴亏虚,虚火上炎,乃以滋阴清火,补肾固本为法,取得巩固的治疗效果,追踪1年以上未复发的患者。20例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21~50岁的13人,51~70岁的7人,以青壮年居多;病程在1年以内的6人,1~4年的6人,4~8年的3人,10年以上的5人,病程最长者达17年之久,病程越长口疮复发越频繁,有的甚至持续不断,日趋加重而迁延不愈。
-
关键词
口疮
中医药疗法
治则
滋肾
-
分类号
R256.39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急性阑尾炎的辨证论治探索
- 2
-
-
作者
黄源逸
-
机构
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出处
《四川中医》
1995年第1期9-10,共2页
-
文摘
<正> 急性阑尾炎的非手术中医药疗法,早已被肯定。但临床习用一病一方加减治疗,其辨证论治规律,至今仍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笔者针对不同病机确立治法分为三种型别辨证论治,取得了良好疗效,兹介绍于后。 一、气滞热郁型:证见起病急、病程短,一般不超过48小时。右下腹疼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可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有热象,但身热而不盛,脉数而不洪大滑疾。治法:理气活血,解郁散热。四逆散加丹皮、黄柏(丹柏四逆散),用以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安全有效而无大攻大伐之弊。 案1、许某,女,29岁。1990年4月18日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1小时入院。入院前11小时,无任何原因发生左上腹隐痛,未作处理。2小时后,疼痛加重窜及全腹,并逐渐转移至右下腹。4小时后,病员感到头昏重,四肢乏力,身热,烦躁,口干不欲饮,检查:右下腹麦氏点有明显压痛,部位固定,无肌紧张及反跳痛,闭孔内肌试验阳性,体温37.5℃,舌质红,苔薄黄,脉弦。WBC9.0×10~9/L,中性0.8。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辨证:气滞热郁。丹柏四逆散加味:柴胡、粉丹皮、黄柏各10g,枳壳、连翘各15g,白花蛇舌草、红藤各30g,白芍40g,银花25g。急煎1剂,连夜分3次温服。服药2剂后,右下腹疼痛大减,仅感隐痛,头昏、身热、烦躁等症亦已消除。
-
关键词
阑尾炎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
分类号
R259.746.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