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种植业碳足迹的时空异质效应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俊 黄煦旸 彭宇琦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884-896,共13页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种植业碳足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各影响因素间的时空异质性。【方法】基于2005-2020年黄河流域种植业生产投入和产量数据,对种植业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进行估算,利用标准差椭圆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考察黄河...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种植业碳足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各影响因素间的时空异质性。【方法】基于2005-2020年黄河流域种植业生产投入和产量数据,对种植业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进行估算,利用标准差椭圆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考察黄河流域种植业碳足迹的空间格局及分布动态,识别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黄河流域种植业碳足迹与碳排放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碳吸收量持续增长。从单位面积碳足迹来看,黄河流域上游种植业单位面积碳足迹先升后降,中游单位面积碳足迹波动式上升,而下游地区单位面积碳足迹持续下降。从空间分布来看,黄河流域种植业碳足迹空间格局呈均衡发展态势,标准差椭圆的重心移动距离与移动速度均呈现先降后升趋势,空间分布趋于稳定,呈现稳定的“东北—西南”方向分布。总体来看,城镇化、农民收入、农业灌溉对黄河流域种植业碳足迹具有抑制作用,而财政支农、农业技术进步却扩大碳足迹,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性。【结论】加大黄河流域种植业碳减排力度,发挥种植业固碳功能。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种植业降碳提效,因地制宜发展低碳农业。改变传统农业管理方式,推进黄河流域种植业绿色低碳生产,实现“减碳”与“增汇”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种植业碳足迹 时空异质性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动态演进及时空异质性
2
作者 张俊 彭宇琦 黄煦旸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1-61,共11页
耕地生态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基于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测算2000-2021年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采用标准差椭圆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演进特征,识别其驱动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耕地... 耕地生态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基于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测算2000-2021年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采用标准差椭圆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演进特征,识别其驱动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总体呈现“N”型变动趋势,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从空间格局来看,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呈现“东北-西南”方向收缩、“西北-东南”方向扩散态势,耕地生态安全差距变大。城镇化、财政支农及降水有利于提高黄河流域的耕地生态安全,农村居民收入及化肥施用强度则具有抑制作用,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安全 时空异质性 黄河流域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乡村人才振兴效率评价及时空分异——以安徽省为例
3
作者 张俊 彭宇琦 +1 位作者 黄煦旸 冯越珺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3-72,共10页
评价乡村人才振兴效率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安徽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两阶段BCC-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乡村人才振兴效率,通过ESDA方法揭示乡村人才振兴效率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发现:安徽乡村人才振兴... 评价乡村人才振兴效率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安徽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两阶段BCC-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乡村人才振兴效率,通过ESDA方法揭示乡村人才振兴效率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发现:安徽乡村人才振兴的DEA效率水平总体不高,呈现“M型”波动式下降,动态Malmquist指数呈现“N型”波动式上升,其中乡村人才发展壮大期的效率高于建设基础期。从区域特征来看,皖南乡村人才振兴效率明显高于皖中和皖北地区。从空间分布看,乡村人才振兴的效率提升区范围不断扩大,效率退步区范围不断缩小。从空间格局演变看,乡村人才振兴效率呈现以空间异质性为主的特征,在局部区域尚未形成稳定的空间集聚状态。上述发现为提升安徽乡村人才振兴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才振兴 效率评价 时空分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