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脑出血及脑梗死复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爱苓 刘扬 +3 位作者 李风爱 李风玲 孙瑞芬 朱刚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2080-208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及脑梗死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在随访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成人脑梗死、脑出血患者行CT扫描,初诊时采用常规剂量组即A组(130kV、240mAs),复查时使用低剂量扫描条件,管电压使用110kV,即B组(110kV、15... 目的探讨脑出血及脑梗死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在随访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成人脑梗死、脑出血患者行CT扫描,初诊时采用常规剂量组即A组(130kV、240mAs),复查时使用低剂量扫描条件,管电压使用110kV,即B组(110kV、150mAs)和C组(110kV、100mAs)。并通过双盲法对三组图像的优良率及噪声值进行评价,比较图像质量。并记录三组图像的CTDIvol值和DLP值,对辐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 B组和C组的CTDIvol值分别为24mGy、16mGy,分别较A组(56、7mGy)下降约58%、72%,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组和C组图像噪声值均略高于A组,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110kV、150mAs、110kV、100mAs)在成人脑梗死、脑出血复查中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且所得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膝关节低剂量扫描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黄爱苓 贾彬 +2 位作者 刘娟 杨扬 孙国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151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膝关节扫描的可行性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5月~10月,100例行膝关节CT扫描者根据扫描的管电压高低分为2组(其他扫描条件不变),每组50例,A组110kV和B组80kV(管电压选择110kV和80kV是依据...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膝关节扫描的可行性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5月~10月,100例行膝关节CT扫描者根据扫描的管电压高低分为2组(其他扫描条件不变),每组50例,A组110kV和B组80kV(管电压选择110kV和80kV是依据分别观察10例在此条件下扫描的患者图像,应用80kV而不影响诊断)。测量膝关节髌骨上缘水平后方肌肉软组织固定ROI的CT值,以CT值的标准差(SD)作为图像噪声。通过CT机自动得到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再计算出剂量长度乘积(DLP)。获得的图像通过双盲法进行质量评分,对两组CTDIvol值、DLP值、图像噪声、及图像质量评分均值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A组和B组的CTDIvol值分别为(5.29±0.23)和(2.08±0.15)mGy,DLP值分别为(61.26±11.64)和(24.21±4.64)mGy.cm,B组较A组下降约(60.68)%,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4)和(20.91),P〈0.01,B组噪声均值略高于A组(分别为12.22±2.97和16.55±2.96),t=-7.299,P=0.000,但两组图像质量平均评分分别为(4.86±0.40)分和(4.82±0.4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5,P〉0.05)。结论:16层螺旋CT应用低kV设置(80kV)扫描膝关节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且所得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低剂量 膝关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MRI在肾上腺意外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爱苓 杨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0期1306-1308,共3页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肾上腺意外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28例肾上腺意外瘤的CT资料和其中21例MRI资料,观察其CT和MRI影像学表现,探索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囊肿6例,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光滑,密度或信...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肾上腺意外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28例肾上腺意外瘤的CT资料和其中21例MRI资料,观察其CT和MRI影像学表现,探索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囊肿6例,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光滑,密度或信号均匀,无强化,CT、MRI均确诊。髓质脂肪瘤8例,含有脂肪密度或信号为其特征性的CT、MRI表现而确诊。无功能皮质腺瘤9例,椭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或信号尚均匀,略强化。嗜铬细胞瘤1例,椭圆形,边界清,信号不均匀。神经纤维瘤1例,类圆形结节,边界清晰,密度或信号不均匀,中央大片坏死区,实性部分强化。转移瘤3例,1例瘤体较小者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欠规整,密度或信号均匀;2例瘤体较大,形态不规则,内见坏死,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呈中等边缘强化。结论:CT、MRI对肾上腺意外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利于肿瘤定性和定位。但对于单侧较小的转移瘤和皮质腺瘤较难鉴别,确诊仍需结合临床及组织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爱苓 王凤 杨华园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9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螺旋CT扫描和扫描后处理,比较三者的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所见对照。结果依据螺旋CT及重建图像资料,平片漏诊3例骨折,此3例平片漏诊的骨...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螺旋CT扫描和扫描后处理,比较三者的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所见对照。结果依据螺旋CT及重建图像资料,平片漏诊3例骨折,此3例平片漏诊的骨折均为16层螺旋CT所诊断,更正骨折分型6例。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地显示传统X线摄片所不能直接显示的关节面骨折,对于显示关节腔内碎骨片、确定骨折分型及了解膝关节软组织受损情况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胫骨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维重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检查16例误诊与漏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凤 黄爱苓 杨华园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7期136-137,共2页
乳腺数字化钢靶作为乳腺检查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中具有其他检查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仍有误诊和漏诊的发生。现将16例数字化钼靶误诊和漏诊情况分析如下。
关键词 乳腺疾病 数字化钼靶X线 误诊 漏诊
下载PDF
中药联合帕瑞昔布在肋骨多发性骨折患者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刘娟 黄爱苓 +2 位作者 朱刚聚 张瑞林 路光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219-220,共2页
探讨中药联合帕瑞昔布在肋骨多发性骨折患者镇痛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入的肋骨多发性骨折患者,一共有100名,通过随机均匀分组的形式分成了两个组别,观察组的50名骨折患者,采取的是中药联合帕瑞昔布镇痛来进行治疗... 探讨中药联合帕瑞昔布在肋骨多发性骨折患者镇痛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入的肋骨多发性骨折患者,一共有100名,通过随机均匀分组的形式分成了两个组别,观察组的50名骨折患者,采取的是中药联合帕瑞昔布镇痛来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50名骨折患者则采取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来进行镇痛治疗,通过临床有效治疗之后,对比两种骨折患者临床收获疗效、疼痛情况疼痛时间、视觉的模拟评分(VAS)、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果:通过切实有效的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同比起治疗前的疗效和疼痛情况,都存在着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疼痛情况、疗效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要优秀许多,而且存在着组间的比较差异(P<0.05);在疼痛时间模拟评分比较方便,观察组明显比对照主要优秀,而且也存在着组间比较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方便观察组50名骨折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要优秀许多,而且也存在着组间的比较差异(P<0.05);在临床不良反应的比较方面,观察组也是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出许多的,而且也存在着明显的组间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相对于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来说,使用中药联合百瑞西部进行镇痛治疗,可以收获到非常理想的疗效,全面缓解患者临床上的疼痛,感觉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了高度的改善,有效的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此用药方法是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帕瑞昔布 肋骨多发性骨折 镇痛
下载PDF
长管状骨骨折移位X线表现的校正方法探讨
7
作者 贾彬 黄爱苓 +4 位作者 陈福忠 门春燕 隋成宗 隋一鸣 杨允东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90-192,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X线摄影(正、侧位)时骨折移位影像表现的校正方法,并用CT验证。方法根据X线摄影几何学原理设计出移位的校正方法。取一枚中段骨折的肱骨标本构成一定程度的侧方移位和成角移位后,将标本沿横轴多角度旋转并分别行前后(... 目的探讨常规X线摄影(正、侧位)时骨折移位影像表现的校正方法,并用CT验证。方法根据X线摄影几何学原理设计出移位的校正方法。取一枚中段骨折的肱骨标本构成一定程度的侧方移位和成角移位后,将标本沿横轴多角度旋转并分别行前后(正位)、左右(侧位)方向X线拍摄,然后利用CT进行整个标本的容积扫描,并将容积扫描数据进行多维平面重建(MPR)及表面遮盖显示(SSD)。对X线图像的移位程度及校正数据、MPR及SSD后的移位程度、标本实际移位程度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X线图像求得的校正数据、MPR及SSD后所得的数据与标本实际设置移位方向、程度误差较小,位置差异〈1.5mm,角度差异〈1.5°。结论常规X线摄影显示的骨折移位的影像表现经坐标图测量校正,方法真实可靠,可以显著提高X线诊断骨折移位程度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肱骨骨折 骨折移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