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道砂体渗透率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黄石岩 刘明新 王广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0-63,共4页
河道砂体内部渗透率分布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利用典型密井网区块的资料建立了两种类型河道砂体渗透率分布的原型模型并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其渗透率分布的分形特征,求取了表征其渗透率分布的分形特征参数,然后将原型模型抽稀到类... 河道砂体内部渗透率分布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利用典型密井网区块的资料建立了两种类型河道砂体渗透率分布的原型模型并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其渗透率分布的分形特征,求取了表征其渗透率分布的分形特征参数,然后将原型模型抽稀到类似于稀井网情形,利用分形插值方法生成一系列等概率的渗透率分布分形随机场,通过与克里金方法对比及与原型模型的统计指标的对比检验,说明克里金方法在稀井网情况下减弱了渗透率分布的非均质性,然而可利用分形参数及分形方法进行稀井网情况下相同沉积类型河道砂体的渗透率分布预测,表明分形方法在地质条件的控制下能表征河道砂体渗透率分布的非均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体 渗透率分布 分形特征 油层 建模
下载PDF
河流和三角洲储层剩余油分布模式——以渤海湾盆地胜坨油田为例 被引量:24
2
作者 黄石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7-171,共5页
通过对河流和三角洲相储层的宏观、微观剩余油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建立了剩余油宏观和微观分布模式,指出河流和三角洲相储层的剩余油平面分布主要集中在边缘相带、断层和砂体尖灭线附近以及井网未控制的部位,受沉积微相、断层、... 通过对河流和三角洲相储层的宏观、微观剩余油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建立了剩余油宏观和微观分布模式,指出河流和三角洲相储层的剩余油平面分布主要集中在边缘相带、断层和砂体尖灭线附近以及井网未控制的部位,受沉积微相、断层、砂体分布和井网条件等多种因素控制;层内剩余油分布受层内非均质控制,剩余油主要在河流相正韵律储层的中上部及三角洲相反韵律储层的中下部富集;微观剩余油在孔喉网络中的分布主要有网络状、斑块状、附着状、孤粒孤滴状和油水混相等5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三角洲相 剩余油 沙河街组 胜坨油田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王91块四维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石岩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6-98,共3页
王91块采出程度低、含水高、剩余油潜力不清。在利用四维地震资料进行剩余油潜力监测的岩石物理和三维地震资料基础上,经过面元重置、互均衡化处理,提取了多种四维地震资料的差异性,并与油藏动态进行整合,优选出对油藏动态比较敏感和反... 王91块采出程度低、含水高、剩余油潜力不清。在利用四维地震资料进行剩余油潜力监测的岩石物理和三维地震资料基础上,经过面元重置、互均衡化处理,提取了多种四维地震资料的差异性,并与油藏动态进行整合,优选出对油藏动态比较敏感和反映剩余油分布的RMS属性。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对四维地震资料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四维地震资料的差异性基本反映了油藏的动态变化,可以用于指导该油藏的进一步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地震 互均化处理 差异性 解释 油藏模拟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模式与剩余油分布——以辽河西部凹陷齐9—欢50区块杜家台油层为例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红南 徐怀民 +1 位作者 许宁 黄石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综合运用辽河西部凹陷齐9—欢50区块油藏静、动态资料,建立了杜家台油层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3个层次的宏观非均质模式,揭示出扇三角洲前缘低渗透储层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该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强,层内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正韵律砂体... 综合运用辽河西部凹陷齐9—欢50区块油藏静、动态资料,建立了杜家台油层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3个层次的宏观非均质模式,揭示出扇三角洲前缘低渗透储层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该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强,层内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正韵律砂体的上部和复合韵律砂体的低渗透、强非均质部位;平面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扇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砂体边缘、连通性差或分布局限的砂体内;层间剩余油富集程度与纵向上层间旋回性基本一致,在物性差、非均质性相对强的层位富集。研究认为宏观非均质性控制平面和垂向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储层非均质模式 扇三角洲 杜家台油层 齐9-欢50区块 辽河西部凹陷
下载PDF
扇三角洲储层露头精细研究方法 被引量:73
5
作者 贾爱林 穆龙新 +1 位作者 陈亮 黄石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5-108,共4页
通过对一个扇三角洲储层露头的详细解剖,探索了一条储层露头精细描述的技术路线,即详细的野外描述、测量和取样;系统的室内分析化验与统计总结和各种地质参数的预测方法研究。同时揭示了扇三角洲内部不同级决的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控... 通过对一个扇三角洲储层露头的详细解剖,探索了一条储层露头精细描述的技术路线,即详细的野外描述、测量和取样;系统的室内分析化验与统计总结和各种地质参数的预测方法研究。同时揭示了扇三角洲内部不同级决的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建立了该类储集体的原型模型和储层地质知识库,对相同沉积体系的油田地下地质体的识别方法和可靠程度等主要问题作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露头 原型模型 非均质性 储集层
下载PDF
低级序复杂断块构造应力场定量模型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红南 黄石岩 +1 位作者 首浩 刘文业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371-377,共7页
在对现河低级序帚状断块构造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沙一、东营及现今3期构造应力场定量模型,研究了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地质时期应力强度不同,应力的方向和大小都有变化,认为应力值由老到新呈增大趋势... 在对现河低级序帚状断块构造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沙一、东营及现今3期构造应力场定量模型,研究了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地质时期应力强度不同,应力的方向和大小都有变化,认为应力值由老到新呈增大趋势。最大水平主应力在平面上自帚状构造的撒开端向收敛端逐渐变低,在剖面上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断裂带是应力低值区,也是油气富集区。提出应力转换带为应力低值区,也是低幅断鼻构造的有利分布区,还是开发中后期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序帚状断块体系 构造应力场 油气分布 应力转换带
下载PDF
扇三角洲露头层序演化特征及其对砂岩储集层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贾爱林 何东博 +2 位作者 郭建林 黄石岩 陈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1期103-105,共3页
在对河北省滦平扇三角洲露头储集层砂体类型和分布规律的详细解剖和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发现,基准面的旋回演化对砂体类型分布和砂体规模的变化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即使对于同一种沉积微相类型的砂体,其厚度和宽厚比也会随着基准面的旋回... 在对河北省滦平扇三角洲露头储集层砂体类型和分布规律的详细解剖和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发现,基准面的旋回演化对砂体类型分布和砂体规模的变化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即使对于同一种沉积微相类型的砂体,其厚度和宽厚比也会随着基准面的旋回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远岸水道砂体在高可容纳空间时期宽厚比变大,在低可容纳空间时期宽厚比变小,厚度增大。在地质建模中引入层序地层学规律和认识作为限制条件,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对砂体类型和砂体规模的随机实现,使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地质规律和客观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露头 储集层 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砂体类型 砂体宽厚比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潜山油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7
8
作者 首皓 黄石岩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31-36,共6页
济阳坳陷潜山油藏类型复杂,构造裂缝是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济阳坳陷潜山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控于盆地的形成过程,构造运动是控制潜山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潜山储层非均质性强,且不同潜山的储层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济阳坳陷潜山油藏的开发... 济阳坳陷潜山油藏类型复杂,构造裂缝是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济阳坳陷潜山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控于盆地的形成过程,构造运动是控制潜山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潜山储层非均质性强,且不同潜山的储层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济阳坳陷潜山油藏的开发特征复杂,稳产阶段短、产能差异大、含水上升快。中生代及以前形成的古地貌早隆潜山是济阳坳陷最有利的潜山油藏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济阳坳陷 潜山 油藏 控制因素 分布规律 碳酸盐岩
下载PDF
灰色评价熵模型在含油面积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黄石岩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77-83,共7页
针对目前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评价岩性、物性、含油性、含油面积等地质模型中有时存在评价结果分辨率不高的问题,基于信息论中Jaynes最大信息熵原理和灰色关联度的定义,构造目标函数,运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建立了一种新的灰色精细评价模型... 针对目前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评价岩性、物性、含油性、含油面积等地质模型中有时存在评价结果分辨率不高的问题,基于信息论中Jaynes最大信息熵原理和灰色关联度的定义,构造目标函数,运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建立了一种新的灰色精细评价模型。结合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具体应用,并与原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基本一致,而且明显提高了分辨率。该模型数学推导严谨,可靠性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面积 关联分析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