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煤区开采规模与水土资源承载力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程希 王瑾 +1 位作者 毕如田 冯雨豪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7,共7页
压煤区资源利用的协调性是衡量综合承载力水平的基础。【目的】通过研究泽州县压煤区煤炭开采规模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协调变化趋势,可以制定相应发展对策实现资源协调利用。【方法】首先基于煤炭开采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的自然耦合关系,在... 压煤区资源利用的协调性是衡量综合承载力水平的基础。【目的】通过研究泽州县压煤区煤炭开采规模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协调变化趋势,可以制定相应发展对策实现资源协调利用。【方法】首先基于煤炭开采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的自然耦合关系,在资源同步利用模式下分析煤炭开采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再通过建立煤-地-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资源利用水平;构造耦合协调性模型分析其耦合程度,并运用GIS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研究区除2011年因采煤规模过大破坏了水土资源承载力外,其整体耦合协调度呈递增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3个分区几乎相间分布,结合各分区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以下发展对策:(1)低度协调的一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边界,采煤规模过小,应发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优势,开发利用采矿用地以平衡煤炭产业的需求,提高耦合协调度;(2)高度协调的三区主要分布于矿区,目前采煤规模合理,对于丰富的水资源应注意涵养水源、节约利用、减少水污染;(3)比例最大为53%的二区沿长河河道分布,中度协调、采煤规模过大,应当在资源承载力范围内合理规划煤炭开采规模,使三者并重发展和谐统一。【结论】研究区煤炭开采规模与其水土资源承载力水平的变动渐渐从有无序走向有序,三者发展逐步协调;而结合各协调性分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的发展对策,在资源开发利用之外也考虑到了协调性发展的前提,可为将来可持续发展作出科学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发规模 水土资源承载力 熵值法:协调性 压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