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与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肺大疱并气胸的临床价值分析
1
作者 黄纪木 马丽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8期123-123,共1页
目的对应用微创与腋下小切口两种技术对合并气胸症状的肺大疱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抽取92例合并气胸症状的肺大疱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技术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采用... 目的对应用微创与腋下小切口两种技术对合并气胸症状的肺大疱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抽取92例合并气胸症状的肺大疱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技术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采用微创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肺大疱合并气胸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微创技术对合并气胸症状的肺大疱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腋下小切口 气胸 肺大疱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手术(VAMT)治疗胸部肿瘤的有效性
2
作者 黄纪木 马丽娜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4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电视胸腔镜下行小切口手术技术对患有胸部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2例患有胸部肿瘤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电视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 目的探讨应用电视胸腔镜下行小切口手术技术对患有胸部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2例患有胸部肿瘤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电视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103.26±35.18)min和住院治疗时间(9.72±1.36)d明显短于对照组(186.74±41.27)min和(17.35±2.08)d;手术过程中出血量(143.87±41.26)mL和术后引流量(228.43±63.29)mL明显低于对照组(226.48±44.15)mL和(413.28±81.14)mL;手术前后血清相关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电视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技术对患有胸部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小切口手术 胸部肿瘤
下载PDF
浅谈心胸术后气管切开严重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3
作者 黄纪木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20期4738-4739,共2页
心胸术后患者辅助呼吸时间通常需要被延长,部分比例需实施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可使患者呼吸道无效腔得以减少,促进有效通气量的增加,有利于吸痰护理。但气管切开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并发症,过于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笔者对... 心胸术后患者辅助呼吸时间通常需要被延长,部分比例需实施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可使患者呼吸道无效腔得以减少,促进有效通气量的增加,有利于吸痰护理。但气管切开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并发症,过于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笔者对心胸术后气管切开严重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展开探讨,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手术 气管切开 并发症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心胸手术室的感染控制
4
作者 黄纪木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7期4055-4056,共2页
在心胸手术室日常工作中,各项相关制度必不可少。手术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相关制度,为患者创造出严格、无菌的手术环境,以有效控制术中感染。其中包括医务人员规章制度、手术室环境无菌标准、管理手术室三通道、管理手术室内相关器械... 在心胸手术室日常工作中,各项相关制度必不可少。手术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相关制度,为患者创造出严格、无菌的手术环境,以有效控制术中感染。其中包括医务人员规章制度、手术室环境无菌标准、管理手术室三通道、管理手术室内相关器械与物品、控制手术室湿度以及温度的控制,手术被服的清洗以及定期更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手术室 手术环境 感染控制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在老年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卫东 姚传 黄纪木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老年肺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需行肺切除术的老年肺癌患者102例,采用单盲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1例。记录患者住院时间、胸腔引...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老年肺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需行肺切除术的老年肺癌患者102例,采用单盲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1例。记录患者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6%)低于对照组(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老年肺癌术中可有效促进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节约社会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外科 肺癌 老年
下载PDF
腹腔镜下逆行切除胆囊168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孙胜 唐志国 黄纪木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10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术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6年本院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68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8例中转开腹手术3例,其余均成功完成手术,无胆道损伤,手术时间最短1 h,最长3 h,平均2 h...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术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6年本院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68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8例中转开腹手术3例,其余均成功完成手术,无胆道损伤,手术时间最短1 h,最长3 h,平均2 h。结论: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术能有效地防止胆道损伤,同时提高了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逆行胆囊切除术 胆道损伤
下载PDF
外伤性肝破裂42例诊治体会
7
作者 孙胜 曹传培 +1 位作者 黄纪木 唐志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肝破裂 症状 诊断 治疗 病例
下载PDF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例
8
作者 程功文 江会勇 +3 位作者 张腊喜 向海鸿 黄纪木 高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485,共1页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berrant Right Subclavian Artery,ARSA)临床少见,易被误诊误治,正确认识ARSA,对指导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2011年8月我院收治l例ARSA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ARTERY 食管平滑肌瘤 误诊误治 临床诊疗
下载PDF
体外循环围术期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栓调节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程功文 黄纪木 +4 位作者 李宝兰 姚传 高华 王一明 徐建军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2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例分别在手术开始(T1)、手术结束(T2)、术后1d(T3)、术后3d(T4)、术后7d(T5)共5个时间点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双抗...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2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例分别在手术开始(T1)、手术结束(T2)、术后1d(T3)、术后3d(T4)、术后7d(T5)共5个时间点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的浓度。结果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在T2与T3之间达到高峰,高敏C反应蛋白在T3达峰值,而后均逐渐下降,T5时血栓调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仍高于T1水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调节蛋白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516)。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存在全身炎症反应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血小板损伤存在明显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高敏C反应蛋白 血栓调节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小板损伤/活化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孙胜 黄纪木 唐志国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923-923,共1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6年12月诊治的36例P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肝内胆管结石7例,肝外胆管结石8例,胆管狭窄2例,十二指肠乳头炎2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6年12月诊治的36例P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肝内胆管结石7例,肝外胆管结石8例,胆管狭窄2例,十二指肠乳头炎2例,胆囊管残留过长2例,残株胆囊炎2例,分别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憩室1例,胆汁反流性胃炎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3例,慢性胰腺炎1例,溃疡病1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好转。结论术前检查排除其他并存疾病,术中规范操作,避免损伤胆管及遗留胆总管结石可有效预防PC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综合征
下载PDF
医学期刊与医学会关系的探讨
11
作者 黄纪木 《学会》 1997年第6期41-41,共1页
医学期刊与医学会关系的探讨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黄纪木本文就医学期刊与医学会关系的几个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一、医学期刊与医学会的关系问题《福建医药杂志》创刊至今已18年了,18年走过的路,与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关系可谓亲... 医学期刊与医学会关系的探讨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黄纪木本文就医学期刊与医学会关系的几个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一、医学期刊与医学会的关系问题《福建医药杂志》创刊至今已18年了,18年走过的路,与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关系可谓亲密无间。首先,《福建医药杂志》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期刊 中华医学会 科技期刊 期刊工作 学会工作 学术会议 福建省 省卫生厅 学术带头人 医学科学研究
下载PDF
医学论文常见错误分析
12
作者 黄纪木 《学会》 2000年第10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医学论文 写作 文题 内容 关键词 摘要 规范化 参考文献
下载PDF
《福建医药杂志》刊文和引文分析
13
作者 黄纪木 《情报探索》 2001年第2期10-10,共1页
对《福建医药杂志》刊文和引文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今后应加强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福建医药杂志》 期刊 刊文分析 引文分析 外文文献 引文量 期刊自引率
下载PDF
《福建医药杂志》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14
作者 黄纪木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15-115,共1页
通过《福建医药杂志》创办二十年的回顾 ,对该杂志为福建省广大医务人员所作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 ,呼吁有关领导部门继续关怀、爱护该刊成长 ,相信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技厅情报处、省卫生厅、省医学会领导下 ,该刊会走出一条更宽广的路。
关键词 《福建医药杂志》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继承中山先生遗志 搞好医学教育工作
15
作者 黄纪木 《海峡科学》 2001年第S1期87-89,共2页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孙中山 医务工作者 海峡两岸 新技术 中医药 学科带头人 医务人员 香港西医书院 技术水准
下载PDF
新世纪医学期刊责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纪木 常志卫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医学期刊 责任编辑 素质培养
下载PDF
科技期刊的编辑也要讲政治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纪木 《学会》 1996年第8期36-37,共2页
科技期刊的编辑也要讲政治《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黄纪木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讲政治》一文中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也要讲政治。科技期刊是直接为经济服务的,因此,科技期刊讲政治就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科技期刊的编辑也要讲政治《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黄纪木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讲政治》一文中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也要讲政治。科技期刊是直接为经济服务的,因此,科技期刊讲政治就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面向经济建设;坚持实事求是,贯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讲政治 科技期刊编辑 社会效益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效益 领导干部 期刊出版 编辑队伍 学术交流
下载PDF
路在脚下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纪木 《学会》 1996年第10期30-30,共1页
路在脚下《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黄纪木《福建医药杂志》创办至今已17年了,回顾17年来走过的路,个中酸甜苦辣成,自有感受。《福建医药杂志》(FujisnMedicalJournal)ISSN1002—2600,CN35... 路在脚下《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黄纪木《福建医药杂志》创办至今已17年了,回顾17年来走过的路,个中酸甜苦辣成,自有感受。《福建医药杂志》(FujisnMedicalJournal)ISSN1002—2600,CN35—1071,是福建省公开发行医学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报道 病例报告 编辑队伍 学术会议 编辑部 中西医结合 基层医生 基层医务人员 医学论文 编辑人员
下载PDF
浅议90年代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纪木 《学会》 1996年第7期45-45,共1页
浅议90年代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黄纪木国家科委副主任朱丽兰同志曾在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成立大会上讲过一个故事:爱因斯坦是个科学的巨人,有一次他在一个学校作了一个报告,一位教授将他的报告整理成... 浅议90年代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黄纪木国家科委副主任朱丽兰同志曾在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成立大会上讲过一个故事:爱因斯坦是个科学的巨人,有一次他在一个学校作了一个报告,一位教授将他的报告整理成文,投到《纽约时报》。《纽约时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编辑 我国科技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 爱因斯坦 90年代 《纽约时报》 编辑工作者 应具备的素质 科技成果 《逻辑学》
下载PDF
横纹肌肉瘤
20
作者 黄纪木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2年第3期72-72,共1页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有横纹肌肉的恶性细胞组成的肿瘤。是心脏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肉瘤。据已报道的横纹肌肉瘤病人年龄为3个月至80岁,但患儿罕见,成人以30~5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相似。它可发生在心房、心室,左右侧发病率相等。尸检发现横纹...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有横纹肌肉的恶性细胞组成的肿瘤。是心脏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肉瘤。据已报道的横纹肌肉瘤病人年龄为3个月至80岁,但患儿罕见,成人以30~5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相似。它可发生在心房、心室,左右侧发病率相等。尸检发现横纹肌肉瘤在多数心脏部位者超过50%。心脏横纹肌肉瘤常常侵犯腔内,它不仅累及房室,而且累及心脏瓣膜、心包,后两者几乎占一半。它与血管肉瘤的转移不同,后者为弥漫性累及心包,横纹肌肉瘤通常是心肌直接蔓延,约有30%的早期转移到纵隔、胸膜。常见转侈部位为肺、胸淋巴结、肝、肾上腺、胰脏和骨。其镜下主要类型:胚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血管肉瘤 恶性细胞 男女发病率 弥漫性 外科处理 非特异性症状 荧光显微镜检查 束支传导阻滞 转移部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