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现代特征与教育指向 被引量:4
1
作者 黄聘 李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9-121,共3页
大学生精神成人是中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经久不衰的重要研究课题。对这一时代课题的理论关注和研究已然成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这主要也是基于大学生精神成人表现出来的多重矛盾状况:自我关注和主体迷失的情意共存、道德关怀和... 大学生精神成人是中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经久不衰的重要研究课题。对这一时代课题的理论关注和研究已然成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这主要也是基于大学生精神成人表现出来的多重矛盾状况:自我关注和主体迷失的情意共存、道德关怀和道德冷漠的心态重叠、理想追寻和信念薄弱的价值混合。要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现状,帮助大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成人,高等教育在其价值指向上必须涵摄三重向度:心理成人、道德成人和理想成人。三者分别构成了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逻辑前提、中心环节和价值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精神成人 现代特征 教育指向
下载PDF
道德自我的确证新起点:基于“个人品德”的内涵及意义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聘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3-146,共4页
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道德自我及其确证方式历来是伦理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十七大提出的"个人品德"这一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其内涵和意义,认为"个人品德"应当成为道德自我确证的新起点。本文主要从历史唯物主... 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道德自我及其确证方式历来是伦理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十七大提出的"个人品德"这一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其内涵和意义,认为"个人品德"应当成为道德自我确证的新起点。本文主要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视角,提出了"现实的个人"是道德自我的本体确证、"道德需要"是道德自我的价值确证、"交往实践"是道德自我的方法确证这一理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 个人品德 现实的个人 道德需要 交往实践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现代意义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聘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7-210,共4页
新形势下开展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既是国际人权教育的根本趋势,又是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和提升大学生维权意识与法治意识的有效途径。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以提升教育实效性。... 新形势下开展高校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既是国际人权教育的根本趋势,又是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和提升大学生维权意识与法治意识的有效途径。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以提升教育实效性。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现代路径必然涵盖三方面内容,即教育目标设计多层次化、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化、人权师资力量专业化,唯其如此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人权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困境及其出场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聘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4,共5页
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是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双重历史语境中展开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中,个人品德建设遭遇着"传统-现代性"这一结构转换的时代困境和由于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分化带来的现实难题。对此,当代中国个... 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是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双重历史语境中展开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中,个人品德建设遭遇着"传统-现代性"这一结构转换的时代困境和由于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分化带来的现实难题。对此,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的回应方式和出场路径必然包含两重维度:重释传统和重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品德建设 传统 现代性 私人生活 公共生活
下载PDF
传统儒家个人品德理论探微——基于《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家经典文本的诠释 被引量:2
5
作者 黄聘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7-13,共7页
传统儒家伦理学的核心是修身之学,思想家们把个人品德修养、品德教育、培育理想人格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因而不遗余力地构建他们的品德论体系。重温《论语》、《孟子》、《荀子》等经典文本,不难发现,儒家诸子在品德内容上形... 传统儒家伦理学的核心是修身之学,思想家们把个人品德修养、品德教育、培育理想人格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因而不遗余力地构建他们的品德论体系。重温《论语》、《孟子》、《荀子》等经典文本,不难发现,儒家诸子在品德内容上形成了各有偏重的德目体系,在品德结构上达成了对知、情、意、行等内在要素的一致认可,在修德途径上主张好学慎思、自省慎独、知行合一、推己及人等修养方法,在外部条件上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系统梳理和深层剖析这一品德论体系,吸取和借鉴儒家个人品德思想资源中的积极形式和内容,对于强化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和学校道德教育仍然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儒家 个人品德 现代意义
下载PDF
现代化背景下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刍议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聘 《理论观察》 2011年第5期13-15,共3页
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都是关于人的学说,在社会现代化实践过程中两者应该是相互统一、并驾齐驱的。然而,当代社会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却呈现出相互分离甚至南辕北辙的情形。要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必然要转变传统现代化的思维方... 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都是关于人的学说,在社会现代化实践过程中两者应该是相互统一、并驾齐驱的。然而,当代社会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却呈现出相互分离甚至南辕北辙的情形。要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必然要转变传统现代化的思维方式,重新回归到"人"本身,提升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改善人的交往关系等,从而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我与你”、“之间”、“对话”——马丁·布伯道德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及启示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聘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64-165,171,共3页
马丁·布伯通过"我—你"、"之间"、"对话"等概念的建构和"关系本体论"的建立,弥合了近代主体性哲学中"我"与"他者"的裂痕。"我—你"、"之间"、&q... 马丁·布伯通过"我—你"、"之间"、"对话"等概念的建构和"关系本体论"的建立,弥合了近代主体性哲学中"我"与"他者"的裂痕。"我—你"、"之间"、"对话"恰恰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层面反映了布伯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对构建当代"以人为本"的对话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与你 之间 对话 道德教育
下载PDF
论马克思异化史观至唯物史观的逻辑转型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聘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70-372,共3页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与马恩批判、改造旧哲学,进而开辟哲学发展的新道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以异化理论及其内在逻辑的扬弃为基本线索来解剖和揭示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是理解马克思历史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异化理论...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与马恩批判、改造旧哲学,进而开辟哲学发展的新道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以异化理论及其内在逻辑的扬弃为基本线索来解剖和揭示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是理解马克思历史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异化理论为支点,试探讨马克思异化史观逻辑的内在演变和科学唯物史观的确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异化史观 唯物史观 转型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90年文化建设经验概述
9
作者 黄聘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32-36,共5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领导文化建设上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八项经验。战略地位上,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基本路线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同"与时俱进"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领导文化建设上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八项经验。战略地位上,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基本路线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同"与时俱进"相结合;基本内容上,必须坚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开放的社会主义文化;基本原则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基本方针上,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人才载体上,必须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根本方法上,必须坚持文化批判、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文化建设 尊重知识 文化批判
下载PDF
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现实图景与实现方式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聘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63,共3页
大学生精神成人既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也是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命题。它涵摄“心理成人”“道德成人”和“理想成人”三维向度。以此审视和观照高校精神教育,其教育策略应当涵盖三个层面: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 大学生精神成人既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也是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命题。它涵摄“心理成人”“道德成人”和“理想成人”三维向度。以此审视和观照高校精神教育,其教育策略应当涵盖三个层面: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促使大学生心理成人;以个人品德教育为重点,促使大学生道德成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抓手,促使大学生理想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精神成人 心理成人 道德成人 理想成人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文艺:发展态势、传播特征与引导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聘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2-135,共4页
新媒体时代网络文艺在发展趋势上,日渐呈现出规模化和产业化、技术化和移动化、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融合创新等趋向。在传播特征上,体现为传播目标的娱乐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受众的年轻化、传播内容的平面化、传播形态的数字化。... 新媒体时代网络文艺在发展趋势上,日渐呈现出规模化和产业化、技术化和移动化、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融合创新等趋向。在传播特征上,体现为传播目标的娱乐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受众的年轻化、传播内容的平面化、传播形态的数字化。必须从三个方面对网络文艺进行引导和管理:遵循网络传播规律,推进网络文艺“守正创新”;加强政策法规管理,营造良好网络文艺生态;树立文艺精品意识,促使网络文艺“培根铸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网络文艺 发展态势 传播特征 引导策略
下载PDF
生物材料对淋巴细胞转化及花环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曾怡 朱明华 +2 位作者 黄聘 蒋丽 吴增树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1998年第2期11-14,共4页
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可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现象,我们选用六种生物材料与正常人全血接触,三种材料与植入相应材料大鼠外周血再次接触,经培养72小时后,计数其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T细胞花环形成率。结果表明,不同的生物材料所引起的淋巴细... 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可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现象,我们选用六种生物材料与正常人全血接触,三种材料与植入相应材料大鼠外周血再次接触,经培养72小时后,计数其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T细胞花环形成率。结果表明,不同的生物材料所引起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花环形成率有所不同,其中醋酸纤维素和硅橡胶与正常人血接触时分别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现象,牦牛心包动物体内植入后外周血再接触培养淋巴细胞转化率和T细胞花环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硅橡胶植入30天后淋转率增加,其它各组及接触不同时间T细胞花环形成率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血液接触 淋巴细胞 转化 T细胞花环形成
下载PDF
马克思人性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聘 李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6,共6页
马克思人性论蕴含了人性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发展属性等基本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科学的人性理论基础。人性的基本属性又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基于人的自然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关切人的需要和... 马克思人性论蕴含了人性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发展属性等基本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科学的人性理论基础。人性的基本属性又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基于人的自然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关切人的需要和利益诉求;基于人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应深刻把握和重点关注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变迁,把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化结合起来;基于人的精神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建构人的精神家园,促使个体精神成人;基于人的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应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性论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三维向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聘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8-12,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意蕴丰富、逻辑严密、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坚定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意蕴丰富、逻辑严密、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科学理解和正确把握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内在意蕴和实践指向,对于新时代引导人们准确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增强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马克思主义信仰 科学真理 人民立场
下载PDF
论新时代大学生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聘 《邢台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69-172,共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为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指明了正确方向。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内容的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和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品德教育,是助推大学生能力成长与精...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为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指明了正确方向。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内容的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和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品德教育,是助推大学生能力成长与精神成人的重要动力,亦是实现高校“时代新人”培养目标的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品德教育 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基石的“个人品德”:概念辩难与本质探源
16
作者 黄聘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48-54,共7页
"个人品德"是中西方思想史上一个历久弥新的核心命题。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基石的"个人品德",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集团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通过自身思想转化和行为塑造表现出来的较为稳... "个人品德"是中西方思想史上一个历久弥新的核心命题。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基石的"个人品德",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集团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通过自身思想转化和行为塑造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科学界定和廓清"个人品德"与"道德""德性""人格""个性""私德"等概念的内涵差异,准确把握"个人品德"的个体性、主体性、历史性、实践性等本质特征,对于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品德 个体性 主体性 历史性 实践性
下载PDF
论传统儒家个人品德理论特征与实践局限
17
作者 黄聘 《传播力研究》 2020年第9期18-18,20,共2页
传统儒家伦理学是以个人品德培育为核心的伦理体系,儒家思想关于个人品德培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环境等系统思考和探索为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和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实践镜鉴。然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现代性... 传统儒家伦理学是以个人品德培育为核心的伦理体系,儒家思想关于个人品德培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环境等系统思考和探索为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和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实践镜鉴。然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现代性变迁中,传统儒家“个人品德”理论所蕴含的重角色轻个人的品德培育目标、重私德、轻公德的品德培育逻辑、重自律轻他律的品德培育方式这一特征却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的局限性,亟需在现代性境遇中予以反思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品德 好人 好公民 熟人社会 陌生人社会
下载PDF
论“以人为本”视域下的个人品德建设
18
作者 黄聘 《理论界》 2009年第3期52-53,共2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突出了对社会个体的品德要求,凸显了"现实的个人"在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价值,体现了新时期道德建设向"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的转向和变革,有利于道德建设向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突出了对社会个体的品德要求,凸显了"现实的个人"在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价值,体现了新时期道德建设向"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的转向和变革,有利于道德建设向人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品德 现实的个人 以人为本
原文传递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三策
19
作者 黄聘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9,共4页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要聚焦学以成人,以融入教育教学为重点确立价值导向,以促进协同育人为抓手整合价值资源,以回归日常生活为指向筑牢价值根基,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之效。要注重实践淬炼,以主动学习增进价值认知...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要聚焦学以成人,以融入教育教学为重点确立价值导向,以促进协同育人为抓手整合价值资源,以回归日常生活为指向筑牢价值根基,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之效。要注重实践淬炼,以主动学习增进价值认知,以情感体验深化价值认同,以行动实践提升价值自觉,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之能。要强化建章立制,以合理的制度安排凝聚“价值共识”,以科学的制度建设强化“价值融入”,以有序的制度落实实现“价值引领”,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保障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铸魂育人 教育引导 实践养成 制度保障
原文传递
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以网络社会为视角
20
作者 魏锡坤 黄聘 《前沿》 2014年第19期197-198,共2页
网络社会带来的传播革命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生道德人格受其虚拟性、多元性、双重性和交互性的深刻影响,探究有效的道德人格塑造对策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 网络社会 道德人格 大学生 塑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