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见分枝杆菌种内不同株之间16S rRNA基因和16S-23S rRNA ITS序列分析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黄至澄 徐黔宁 +2 位作者 闫李侠 陈保文 王国治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587-588,601,共3页
目的针对常见分枝杆菌不同株对其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分析结果。方法利用16S rRNA Gene和16S-23S rRNAITS(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法分别对97株共7种DSMZ/ATCC引进的常见分枝杆菌进行种内不同株之间基因差异性分析,对比两种分型结果的异... 目的针对常见分枝杆菌不同株对其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分析结果。方法利用16S rRNA Gene和16S-23S rRNAITS(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法分别对97株共7种DSMZ/ATCC引进的常见分枝杆菌进行种内不同株之间基因差异性分析,对比两种分型结果的异同。结果 16S rRNA基因可将13株草分枝杆菌分为3个型别,18株偶发分枝杆菌分为6个型别,17株耻垢分枝杆菌分为4个型别,8株戈登分枝杆菌分为3个型别,9株龟分枝杆菌龟亚种分为3个型别,15株堪萨斯分枝杆菌分为2个型别,17株产鼻疽分枝杆菌分为1个型别;而16S-23S rRNA ITS可依次将上述分枝杆菌分为3个、15个、7个、3个、4个、3个、5个型别。结论 16S rRNA Gene分析和16S-23S rRNA ITS分析均是分枝杆菌基因型分析的可靠方法,此外,16S-23SrRNA ITS的种内多态性高于16S rRNA G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16S RRNA 16S-23S RRNA ITS(转录间隔区) 基因型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小鼠致死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至澄 闫李侠 +2 位作者 王伟平 李恪梅 王国治 《江西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986-987,共2页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小鼠的致死剂量,建立重症感染模型。方法以SPF级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将鲍曼不动杆菌按一定菌液浓度注射入小鼠腹腔,造成小鼠感染。结果经过反复试验,一般情况下5×1010cfu/ml及更高浓度的菌液可导致小鼠死亡...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小鼠的致死剂量,建立重症感染模型。方法以SPF级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将鲍曼不动杆菌按一定菌液浓度注射入小鼠腹腔,造成小鼠感染。结果经过反复试验,一般情况下5×1010cfu/ml及更高浓度的菌液可导致小鼠死亡,但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极个别小鼠仍可以生存,死亡时间多数在12h之内。结论为了进一步进行鲍曼不动杆菌的重症感染治疗研究,必须弄清楚不动杆菌感染的致死剂量,建立感染动物模型,才能进行噬菌体治疗的研究,本研究为此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模型
下载PDF
噬菌体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重症感染小鼠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闫李侠 黄至澄 +3 位作者 任应鹏 李恪梅 陈保文 王国治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噬菌体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重症感染小鼠的疗效。方法以SPF级昆明小鼠建立小鼠感染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噬菌体AB46治疗,对照组给同等体积的肉汤治疗,统计比较两组小鼠的生存率,进行脾菌... 目的探讨噬菌体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重症感染小鼠的疗效。方法以SPF级昆明小鼠建立小鼠感染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噬菌体AB46治疗,对照组给同等体积的肉汤治疗,统计比较两组小鼠的生存率,进行脾菌数分析。结果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1∶10稀释实验组与对照组P=0.020<0.05,有统计学差异;1∶2、1∶5稀释组分别为P=0.650,P=0.170,均>0.05,无统计学差异;1∶50稀释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小鼠死亡,脾菌数计数结果 P=0.026,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噬菌体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重症感染小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小鼠的生存率,在感染较轻的情况下可以明显降低小鼠的脾菌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下载PDF
54株分枝杆菌国际参考株16S rRNA序列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闫李侠 黄至澄 +2 位作者 徐黔宁 陈保文 王国治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分析54株分枝杆菌国际参考株16S rRNA序列,为临床分离株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用16S rRNA序列分析法对54株分枝杆菌国际参考株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计算相似性百分比。结果除11株(共9种4组)分枝杆菌,即产鼻疽分枝杆菌与塞内加尔... 目的分析54株分枝杆菌国际参考株16S rRNA序列,为临床分离株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用16S rRNA序列分析法对54株分枝杆菌国际参考株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计算相似性百分比。结果除11株(共9种4组)分枝杆菌,即产鼻疽分枝杆菌与塞内加尔分枝杆菌;溃疡分枝杆菌与海分枝杆菌;堪萨斯与胃分枝杆菌;3株结核分枝杆菌与田鼠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完全相同无法相互鉴别,其它41株(共41种)分枝杆菌菌种间16S rRNA均不相同可以得到很好的鉴别。结论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是一种很好的鉴定分枝杆菌的方法,国际参考株16S rRNA基因序列的研究弥补了基因数据库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16S RRNA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实时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鉴别6种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闫李侠 黄至澄 +2 位作者 徐黔宁 杨再兴 仲人前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577-581,599,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鉴别6种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的实时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方法。方法根据6种致腹泻大肠埃希菌的8种特异性毒力基因设计8对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后溶解曲线分析,根据曲线的峰值、高度、宽... 目的建立一种鉴别6种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的实时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方法。方法根据6种致腹泻大肠埃希菌的8种特异性毒力基因设计8对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后溶解曲线分析,根据曲线的峰值、高度、宽度、面积不同鉴别不同的致病菌。结果成功设计出8对引物,扩增出针对6种致腹泻大肠埃希菌的8种不同毒力基因,获得了特异性的溶解曲线。优化反应体系后在同一反应管中成功获得针对8种特异基因的溶解曲线,除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细胞致死膨胀性大肠杆菌具有相同的两种基因不能鉴别外,其中5种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均可以明确鉴别。结论多重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鉴别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是一种简单、特异、高效的方法,在腹泻病与食源性疾病的暴发调查和日常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高分辨率溶解曲线 大肠埃希菌
下载PDF
54株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16S-23S rRNA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闫李侠 黄至澄 +2 位作者 段达荣 陈保文 王国治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3期2826-2827,2829,共3页
目的分析54株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16S-23SrR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为临床分离株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用16S-23SrRNA ITS序列分析法对54株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计算相似性百分比。结果除灰尘与微黄分枝杆菌;田野... 目的分析54株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16S-23SrR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为临床分离株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用16S-23SrRNA ITS序列分析法对54株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计算相似性百分比。结果除灰尘与微黄分枝杆菌;田野与千田分枝杆菌;抗热与副偶然分枝杆菌,奥布与母牛结核分枝杆菌;杜氏与猪分枝杆菌;金色与东海分枝杆菌,海与溃疡分枝杆菌、科莫斯分枝杆菌;2株结核分枝杆菌与田鼠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的16S-23SrRNA ITS序列完全相同无法鉴别外,其他各分枝杆菌菌种间16S-23SrRNAITS序列均不相同,可以得到很好的鉴别。结论 16S-23SrRNA ITS序列分析是一种很好的鉴定分枝杆菌的方法,国际标准株16S-23SrRNA ITS序列的研究弥补了基因数据库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16S-23SrRNA转录间隔区 国际标准株 基因数据库
下载PDF
16S rRNA序列分析法与传统生化分析法对分枝杆菌分型鉴别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叶雅丽 闫李侠 +2 位作者 黄至澄 陈保文 王国治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年第7期591-594,I0001,共5页
目的比较16S rRNA序列分析法与传统生化分析法鉴别54株分枝杆菌模式菌株的异同。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54株分枝杆菌模式菌株16S rRNA序列,通过序列比对构建发育树状谱,计算相似性,并与传统生化分析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S rRNA序列分... 目的比较16S rRNA序列分析法与传统生化分析法鉴别54株分枝杆菌模式菌株的异同。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54株分枝杆菌模式菌株16S rRNA序列,通过序列比对构建发育树状谱,计算相似性,并与传统生化分析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S rRNA序列分析可鉴定出41株(41种)分枝杆菌,其它6组(包括13株11种)的分枝杆菌16S rRNA序列两两之间相同无法区别,传统的生化分析方法难以区分鸟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和偶然分枝杆菌,但采用16S rRNA很容易区分;16S rRNA基因无法区分海分枝杆菌与溃疡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和胃分枝杆菌,但采用传统生化分型方法很容易区分。结论在分枝杆菌的分型鉴定方面,分枝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与传统分型均十分有效,且两者的联合应用,能够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16SrRNA序列 鉴别
下载PDF
不动杆菌属噬菌体分离及其裂解谱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黄至澄 王世文 +1 位作者 李恪梅 王国治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分离不动杆菌属噬菌体并分析其裂解谱。方法噬菌体分离自不同来源的污水,采集78株不动杆菌属临床分离株,采用单层平皿法测定其裂解谱。结果分离得到2株分别具有不同裂解谱的不动杆菌属噬菌体AB46和AB54,前者裂解谱为46,占1.28%,后... 目的分离不动杆菌属噬菌体并分析其裂解谱。方法噬菌体分离自不同来源的污水,采集78株不动杆菌属临床分离株,采用单层平皿法测定其裂解谱。结果分离得到2株分别具有不同裂解谱的不动杆菌属噬菌体AB46和AB54,前者裂解谱为46,占1.28%,后者裂解谱为54、57、59、60、62、69、70、78,占10.27%。结论成功分离出不动杆菌属噬菌体并获得其裂解谱,其裂解谱比较窄,有待通过各种方法进一步提高其裂解范围,但是其裂解能力较强,可形成透亮的噬菌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属 噬菌体 裂解谱
原文传递
去骨瓣减压术联合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少阳 牟朝晖 +5 位作者 陈敏江 黄至澄 李兴 沈国良 吴剑 李春茂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去骨瓣减压术(DC)和同侧脑室外引流术(iEVD)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8年3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4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18~72... 目的探讨联合去骨瓣减压术(DC)和同侧脑室外引流术(iEVD)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8年3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4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18~72岁[(51.8±15.4)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27例采用DC治疗(DC组),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50.1±2.9)岁。27例采用DC联合iEVD治疗(DC-iEVD组),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53.4±3.1)岁。比较两组术后颅内压、术后2周并发症,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术后3个月患者预后。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5~4个月[(3.0±0.8)个月]。术后12,24 h两组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48,60,72 h DC-iEVD组颅内压值低于DC组(P<0.05)。术后2周DC-iEVD组脑积水发生率为15%(4/27),DC组发生率为7%(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DC-iEVD组硬膜下积液发生率为19%(5/27),小于DC组的44%(12/27)(P<0.05)。根据mRS,术后3个月DC-iEVD组预后良好率为63%(17/27),而DC组为44%(12/27),DC-iEVD组预后略优于D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TBI患者,联合使用DC和iEVD,可更好地控制颅内压,减少硬膜下积液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减压颅骨切除术 引流术 硬膜下积液 脑积水
原文传递
外伤闭合性椎动脉损伤的介入治疗二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牟朝晖 李春茂 +1 位作者 吴剑 黄至澄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9-240,共2页
外伤性椎动脉损伤较为罕见,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常为其他合并伤所掩盖,当其出现继发的病理生理改变时已造成脑梗北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笔者近两年收治2例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外伤性椎动脉损伤患昔现报如下。
关键词 闭合性椎动脉损伤 外伤性 介入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病理生理改变 临床症状 合并伤
原文传递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11
作者 闫李侠 黄至澄 +3 位作者 任应鹏 李恪梅 陈保文 王国治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025-1026,1031,共3页
目的分离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噬菌体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噬菌体分离自不同来源的污水,采用了78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作为宿主菌,测定噬菌体的效价、裂解谱,并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等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分离得到2株泛耐药鲍氏... 目的分离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噬菌体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噬菌体分离自不同来源的污水,采用了78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作为宿主菌,测定噬菌体的效价、裂解谱,并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等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分离得到2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噬菌体AB46和AB54,均可形成透亮的噬菌斑,具有较强的裂解能力,电镜下显示为六边形结构,AB46具有尾部。AB46噬菌体和AB54噬菌体的效价分别是2.8×108pfu/ml和2.0×107pfu/ml。结论 2株鲍氏不动杆菌噬菌体均属于裂性噬菌体,其生物学特性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