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仙茅及其炮制品质控指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陶益 黄苏润 +2 位作者 杜映珊 李伟东 蔡宝昌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8-682,共5页
目的比较生仙茅、炒仙茅及酒仙茅的质控指标和主要化学成分差异。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标准,测定生仙茅、炒仙茅和酒仙茅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考察HPLC方法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 目的比较生仙茅、炒仙茅及酒仙茅的质控指标和主要化学成分差异。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标准,测定生仙茅、炒仙茅和酒仙茅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考察HPLC方法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同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鉴定仙茅不同炮制品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生仙茅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生仙茅、炒仙茅及酒仙茅的仙茅苷含量分别为0.087%、0.156%和0.059%。运用高分辨质谱鉴定了愈创木酚、绒叶仙茅苷A、绿原酸、中华仙茅素A等13个主要化学成分。在被测的13种化学成分中,与生仙茅比较,炒仙茅中绒叶仙茅苷A、仙茅皂甙元C、绿原酸等11种化学成分显著上升;而酒仙茅中大叶仙茅苷、仙茅苷、绒叶仙茅苷A等12种化学成分显著降低。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仙茅不同炮制品中主要成分的质量控制。炒仙茅中的大多数化学成分高于生仙茅,而酒仙茅中的大多数化学成分则低于生仙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茅 炒仙茅 酒仙茅 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牛膝不同炮制品中化学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陶益 杜映姗 +2 位作者 黄苏润 李伟东 蔡宝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比较生牛膝、酒牛膝及盐牛膝的各项质控指标及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标准,测定生牛膝、酒牛膝及盐牛膝的水分、总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考察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 目的:比较生牛膝、酒牛膝及盐牛膝的各项质控指标及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标准,测定生牛膝、酒牛膝及盐牛膝的水分、总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考察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建立UPLC-Q-TOF/MS比较牛膝不同炮制品中主要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的差异。结果:生牛膝、酒牛膝及盐牛膝的水分、总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要求,运用高分辨质谱鉴定了10个主要化学成分,分别为苄基葡萄糖苷,苄基葡萄糖苷异构体,牛膝甾酮A,水龙骨素B,β-蜕皮甾酮,牛膝甾酮,姜状三七苷R_1,人参皂苷Ro,牛膝皂苷Ⅰ和竹节参皂苷Ⅳ。牛膝经酒炙后苄基葡萄糖苷,苄基葡萄糖苷异构体,水龙骨素B,β-蜕皮甾酮和人参皂苷Ro的含量显著升高,而姜状三七苷R_1,牛膝皂苷Ⅰ和竹节参皂苷Ⅳ的含量则显著减低;盐炙后苄基葡萄糖苷,苄基葡萄糖苷异构体,牛膝甾酮A,水龙骨素B,β-蜕皮甾酮和牛膝甾酮含量显著升高,而姜状三七苷R_1,人参皂苷Ro,牛膝皂苷Ⅰ和竹节参皂苷Ⅳ的含量则显著降低。结论:牛膝炮制后酚苷类和甾体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显著上升,而三萜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则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酒制品 盐制品 总灰分 三萜皂苷类 β-蜕皮甾酮 水龙骨素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