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60岁及以上老人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31
1
作者 黄若燕 唐牟尼 +16 位作者 马崔 郭扬波 韩海英 黄金满 何炳刚 吴泽俊 苏敬华 卢慧贤 沐楠 黄杏梅 周伟成 郭丽珍 宋心意 谢少珊 李佩芳 范妮 邱思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33-537,共5页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城乡年龄≥60岁老人中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率。方法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样,采用筛查和确诊两阶段法进行调查,实查年龄≥60岁老人4697人,失访率4.9%。MCI诊断需符合Petersen的诊断标准及临床痴呆程度评定量表(C...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城乡年龄≥60岁老人中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率。方法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样,采用筛查和确诊两阶段法进行调查,实查年龄≥60岁老人4697人,失访率4.9%。MCI诊断需符合Petersen的诊断标准及临床痴呆程度评定量表(CDR)评分等于0.5。结果①检出MCI患者257例,粗患病率为5.47%,经广州市2000年人口年龄构成标化,MCI的患病率为4.94%;②其中男女MCI患者分别为67例和190例,女性粗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6.87%vs 3.47%,P<0.001),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6.51%和2.90%;③MCI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01);④城区MCI粗患病率略低于农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2%vs 6.66%,P>0.05);⑤有脑血管病史患者MCI的患病率高于无脑血管病史的老人(10.93%vs 5.08%,P<0.001)。⑥血管性非痴呆认知障碍(VMCI)的患病率为0.72%,男女两性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I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高于男性,有脑血管病史者患病率较高,提示高龄、女性、有脑血管病史是MCI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患病率 老年人 社区
下载PDF
画钟测验在认知障碍老人中的鉴别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黄若燕 唐牟尼 +7 位作者 佘生林 孙彬 林康广 郁俊昌 陈映梅 郭伟坚 肖頔 王怀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58-462,共5页
目的探讨画钟测验(clock drawing test,CDT)对认知障碍老人的诊断作用。方法使用7分法画钟测验对社区流行病调查中有认知功能损害高危因素的222名老人进行检查。对各诊断组建立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纳入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和... 目的探讨画钟测验(clock drawing test,CDT)对认知障碍老人的诊断作用。方法使用7分法画钟测验对社区流行病调查中有认知功能损害高危因素的222名老人进行检查。对各诊断组建立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纳入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和画钟测验分数为自变量,采用模型所得的各组估计反应概率logit(P)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并分析模型诊断价值。结果222名老人中82名无认知障碍诊断,75例诊断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48例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17例中重度AD。4组间画钟测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1±3.03)vs.(1.92±2.61)vs.(0.45±1.27)vs.(0.00±0.00),P〈0.05]。模型识别有无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9(95%CI:0.73~0.85),特异度70%,灵敏度77%;识别有无MCI的AUC为0.55(95%CI:0.47~0.63),特异度21%,灵敏度93%;识别有无轻度AD的AUC为0.75(95%CI:0.68~0.82),特异度49%,灵敏度96%;识别有无中重度AD的AUC为0.85(95%CI:0.76~0.93),特异度71%,灵敏度88%。结论含CDT的模型能较好地鉴别痴呆,但是对于MCI的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钟测验 认知障碍 痴呆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若燕 任建娟 +1 位作者 韩海英 唐牟尼 《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心血管危险因素指标与阿尔茨海默病(AD)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8例AD患者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有代谢综合征组(MS组)和无代谢综合征组(NMS组),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心血管危险因素指标与阿尔茨海默病(AD)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8例AD患者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有代谢综合征组(MS组)和无代谢综合征组(NMS组),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结果 (1)MS组与NMS组比较,胰岛素和腹围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MS组与NMS组比较,同型半胱氨酸、胰岛素抵抗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与腰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21)。胰岛素抵抗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0)。超敏C反应蛋白与甘油三酯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8)。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与空腹胰岛素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有MS的AD患者比无MS的AD患者有更多心血管方面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49例疗效评价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若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1期36-37,共2页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间收治的9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尼莫地平治疗组(对照组)和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9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及日...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间收治的9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尼莫地平治疗组(对照组)和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9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及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好,能干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奥拉西坦 尼莫地平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物质依赖患者抑郁障碍共病情况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若燕 黄杏梅 +1 位作者 唐牟尼 黄霄敏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23-123,共1页
我们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物质依赖患者抑郁障碍共病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我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受治者,选择进入美沙酮门诊时间≥1个月,已经进入维持剂量稳定期,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 我们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物质依赖患者抑郁障碍共病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我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受治者,选择进入美沙酮门诊时间≥1个月,已经进入维持剂量稳定期,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的物质依赖诊断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用DSM-Ⅳ临床定式检查量表(SCID)对入组的患者进行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 维持治疗 抑郁障碍 社会心理 职业功能
下载PDF
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骆雄 唐牟尼 +5 位作者 沈银 郁俊昌 黄若燕 任建娟 陈晓莹 邹灿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索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广州地区城乡MCI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时诊断为MCI的患者299例(MCI组)和认知正常老人1682例(对照组)进行分析。影响因素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目的:探索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广州地区城乡MCI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时诊断为MCI的患者299例(MCI组)和认知正常老人1682例(对照组)进行分析。影响因素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血管性疾病、生活方式等。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患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MCI组与对照组在男性(31.4% vs43.0%)、年龄[(79.7±6.4)岁 vs(74.7±6.2)岁]、受教育程度[(1.5±2.8)年 vs (4.6 ± 4.6)年]、城市居民[58.2% vs 73.7%]等分布特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对MCI患病无显著影响(P>0.05);而脑卒中(含脑梗死、脑出血)、喝茶、运动对MCI的患病与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2,95% CI:1.079~1.125)、教育程度(OR=0.825,95% CI:0.785~0.866)、脑卒中(OR=2.693,95% CI:1.804~4.018)、运动(OR=0.464,95% CI:0.343~0.627)是MCI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教育程度高和经常运动是MCI的保护性因素,而增龄和脑卒中是MCI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年龄因素 教育程度 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广州市城乡养老院≥60岁人群痴呆患者的生存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健华 唐牟尼 +8 位作者 黄若燕 郁俊昌 林康广 佘生林 胡号应 陈映梅 郭伟坚 肖頔 王怀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46-650,共5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乡养老院无认知障碍老人、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的生存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对广州市城乡养老院60周岁及以上年龄老人进行了痴呆患病情况的基线调查,2010年2月对该1105名老人进行生存情况的...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乡养老院无认知障碍老人、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的生存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对广州市城乡养老院60周岁及以上年龄老人进行了痴呆患病情况的基线调查,2010年2月对该1105名老人进行生存情况的随访调查。随访内容包括对存活者记录目前患轻度认知障碍或痴呆的情况,对死亡者记录死亡时间和原因。采用Kaplan-Meier曲线描述和比较各组老人的生存率,Cox回归分析各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无认知障碍老人、轻度认知障碍及痴呆患者的八年生存率分别为26%、17%、4%(掊2=132.12,P<0.001);年龄等社会人口学特征、痴呆严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等因素中,痴呆严重程度是影响痴呆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RR)=1.207(P<0.05)。结论预防痴呆的发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存率。痴呆程度较重的患者更适合在养老院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院 轻度认知障碍 痴呆 生存率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P-tau181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郁俊昌 陈兰 +1 位作者 刘肖嫦 黄若燕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血清P-tau181浓度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8例AD患者(AD组)、26例VD患者(VD组)、28例MCI患者(MCI组)及28名健康老人(NC组)人口学资料与临床资料,检测血清P-tau181...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血清P-tau181浓度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8例AD患者(AD组)、26例VD患者(VD组)、28例MCI患者(MCI组)及28名健康老人(NC组)人口学资料与临床资料,检测血清P-tau181水平,通过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比较各组P-tau181浓度差异,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血清P-tau181水平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72,P=0.001)。AD及VD组进一步分为轻中度及重度组后,轻中度、重度AD亚组P-tau181水平显著高于MCI组、NC组,轻中度VD亚组显著高于NC组(P均<0.05)。AD及重度AD亚组血清P-tau181水平与脑梗死呈负相关(r=-0.374,-0.507;P均<0.05)。轻中度AD亚组血清P-tau181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658,P<0.05)。重度AD亚组血清P-tau181水平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呈负相关(r=-0.793,P<0.05)。VD及轻中度VD亚组血清P-tau181水平与病程呈正相关(r=0.530,0.856;P均<0.05)。结论:MCI组P-tau181水平显著低于AD组,为区别MCI与AD提供了依据。AD及VD患者血清P-tau181水平与年龄、病程、ADL评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P-tau181
下载PDF
浅谈新时期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工作水平的提高 被引量:7
9
作者 黄若燕 《科技信息》 2007年第8期170-171,共2页
论述了新时期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作为学院的“窗口”和枢纽,提高二级学院办公室工作水平应强化协调服务意识、规范制度建设、抓好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关键词 二级学院 办公室工作 提高
下载PDF
海洋经济研究知识资源的整合策略
10
作者 夏登武 张文鸯 黄若燕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年第4期86-89,共4页
基于海洋经济研究特质、发展及成果转化需求,从积聚海洋科技发展信息、集成海洋经济研究信息、跟进海洋经济发展信息等3个层面阐释海洋经济研究知识资源的内容特征,提出构建海洋科技成果库、决策需求与研究导向库、海洋经济研究的项目... 基于海洋经济研究特质、发展及成果转化需求,从积聚海洋科技发展信息、集成海洋经济研究信息、跟进海洋经济发展信息等3个层面阐释海洋经济研究知识资源的内容特征,提出构建海洋科技成果库、决策需求与研究导向库、海洋经济研究的项目与成果知识库、海洋经济研究文献知识库、海洋经济研究领域知识库等整合海洋经济研究知识资源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信息资源 知识库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建平 饶冬萍 +3 位作者 黄若燕 郁俊昌 刘文滔 沐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90-1692,共3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连续取样的方法纳入痴呆伴有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研究组用喹硫平、奥氮平或利培酮治疗,对照组不用抗精神病药,以神经精神问卷、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评定临...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连续取样的方法纳入痴呆伴有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研究组用喹硫平、奥氮平或利培酮治疗,对照组不用抗精神病药,以神经精神问卷、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价安全性。结果:喹硫平组14例,奥氮平组31例,利培酮组13例,对照组25例完成评定。使用喹硫平、奥氮平或利培酮组在第4周末精神行为症状的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奥氮平在第8周末及16周末改善激越症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16周末时,各组间疗效及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安全快速改善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治疗 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下载PDF
浅析建筑设计与景观艺术的统一性
12
作者 黄若燕 高琳娜 《门窗》 2014年第6期242-243,共2页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建筑行业作为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建筑...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建筑行业作为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建筑设计也有了新的要求。这篇文章就是通过对建筑设计中融入景观艺术理念的探讨,深刻的分析了我国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或者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事业 建筑设计 景观艺术 统一 建议
下载PDF
广州市城乡老年期痴呆死亡率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若燕 唐牟尼 +6 位作者 林康广 郁俊昌 陈映梅 郭伟坚 肖頔 王怀坤 佘生林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 了解广州市城乡年龄≥55周岁人群中痴呆患者的死亡率.方法 2003年和2008年,采用老年期痴呆初筛调查表、老年期痴呆诊断问卷和死亡患者调查表等调查工具,分别对从广州市城乡5 276名年龄≥55周岁的老年人进行的痴呆患病率(基线)调... 目的 了解广州市城乡年龄≥55周岁人群中痴呆患者的死亡率.方法 2003年和2008年,采用老年期痴呆初筛调查表、老年期痴呆诊断问卷和死亡患者调查表等调查工具,分别对从广州市城乡5 276名年龄≥55周岁的老年人进行的痴呆患病率(基线)调查中发现的183例痴呆患者进行随访,通过一对一面谈,收集相关资料,包括痴呆死亡人数及总人年数,用两者之比计算出痴呆死亡率.采用DSM-Ⅳ诊断痴呆,采用临床痴呆程度评定量表(CDR)评定痴呆严重程度.结果 (1)基线调查时被评定为痴呆的老年人,7年后随访时的死亡率为18.55/100人年;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和其他类型痴呆(OD)患者死亡率分别为17.69/100、19.05/100和32.93/100人年,年龄60~69、70 ~ 79、≥80岁女性的痴呆患者死亡率分别为17.14/100、13.67/100、19.87/100人年.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95%可信区间(CI):1.03 ~ 1.08]和CDR(OR =2.56,95%CI:1.50 ~4.37),对患者死亡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OD患者死亡率最高,VD患者次之,AD最低.增加痴呆患者死亡危险性的因素有年龄和痴呆程度.低龄痴呆患者的死亡率高于中龄痴呆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血管性 死亡率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简明精神状态检查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筛查社区老年人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1
14
作者 沈银 骆雄 +6 位作者 唐牟尼 黄若燕 郁俊昌 刘春岗 林康广 赖艺文 周燕玲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297,共5页
目的 比较MMSE和MoCA在社区老年人中MCI及痴呆筛查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等.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广州地区抽取8个居(村)委会,对其所属年龄≥65岁老年人采用MMSE、MoCA、听觉词语学习测验等进行认知功能测评.采用临床痴呆... 目的 比较MMSE和MoCA在社区老年人中MCI及痴呆筛查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等.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广州地区抽取8个居(村)委会,对其所属年龄≥65岁老年人采用MMSE、MoCA、听觉词语学习测验等进行认知功能测评.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定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社会功能活动调查量表评定其生活功能状态.对完成测查的2 111例老年人参照Petersen及DSM-Ⅳ的诊断标准根据其认知功能受损程度分为对照组、MCI组、痴呆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分析各量表诊断MCI或痴呆的准确度,及其相应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 MMSE和MoCA筛查MCI或痴呆的曲线下面积范围0.72~0.99,曲线下面积与完全随机情况下获得的Az =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5,P<0.01);在MCI和痴呆筛查中,对不同文化程度人群MMSE较MoCA具有更大的曲线下面积,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I筛查时,MMSE和MoCA在文盲、小学、中学文化及以上组的临界值及其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1分(84%/64%)与15分(88%/54%)、26分(91%/70%)与20分(94%/68%) 、27分(93%/86%)与23分(93%/80%);痴呆筛查时,MMSE和MoCA在文盲、小学、中学文化及以上组的临界值及其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6分(98%/85%)与11分(98%/70%)、20分(100%/94%)与14分(100%/87%)、22分(100%/98%)与16分(100%/95%).结论 MMSE和MoCA在MCI或痴呆筛查中均有较高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但不同文化程度临界值不同.在MCI和痴呆的社区调查中,应分别采用MoCA及MMSE作为筛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认知障碍 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原文传递
遗忘型与血管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神经心理特征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骆雄 唐牟尼 +9 位作者 苏婵 李英 陈建平 佘生林 黄若燕 邹灿芳 刘文淘 饶冬萍 郁俊昌 韩海英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0-754,共5页
目的比较遗忘型与血管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的神经心理特征差异。方法分析297例诊断为遗忘型(AMCI,258例)及血管型(VMCI,39例)社区MCI老年人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听觉词语学习测... 目的比较遗忘型与血管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的神经心理特征差异。方法分析297例诊断为遗忘型(AMCI,258例)及血管型(VMCI,39例)社区MCI老年人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社会功能评定量表(FAQ)、改良Hachinski缺血评分量表(M-HIS)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C)等神经心理评估结果。结果AMCI组/VMCI组的MaCA总分[(9.63±5.17)分比(9.98±6.02)分]、MMSE总分[(16.90±4.84)分比(16.90±6.19)分]、AVLT即刻记忆[(2.35±1.39)分比(2.91±1.84)分]、AVLT延迟回忆[(2.23±2.09)分比(2.47±2.20)分]、AVLT延迟再认[(7.33±3.98)分比(6.85±4.02)分]、CDR总分(0.5/0.5)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oCA测量时,AMCI组/VMCI组的视空间与执行[(0.71±1.02)分比(0.92±1.26)分]、语青[(0.34±0.56)分比(0.50±0.80)分],抽象思维[(0.25±0.49)分比(0.15±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测量时各认知领域功能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CI组jVMCI组的CES~DC评分[(1.75±4.27)分比(2.76±6.72)分]、FAQ评分[(4.42±4.66)分比(8.71±7.03)分]、M—HIS评分[(0.40±0.64)分比(7.59±3.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0.05)。结论遗忘型与血管型MCI患者总体认知受损程度无明显差别,但遗忘型MCI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语言等认知功能受损更重,血管型MCI患者的抽象思维、社会功能受损更重及伴有更多的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测验 遗忘 血管
原文传递
广州市城乡养老院不同认知水平老年人八年后随访死亡率调查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健华 唐牟尼 +6 位作者 黄若燕 郁俊昌 林康广 佘生林 胡号应 陈映梅 郭伟坚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2-366,共5页
目的 了解养老院正常老人、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的死亡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城乡养老院≥60岁老人进行了痴呆患病情况的基线调查,2010年2月对完成了基线调查的1105名老人进行随访,... 目的 了解养老院正常老人、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的死亡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城乡养老院≥60岁老人进行了痴呆患病情况的基线调查,2010年2月对完成了基线调查的1105名老人进行随访,了解老人的死亡情况,比较各组内、组间死亡率,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各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1)正常、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8年后随访时的死亡率分别为:15.5%人年(502人)、20.2%人年(39人)、32.9%人年(291人),Х^2=60.28,P<0.001. (2) Cox回归分析显示:痴呆[相对危险度(RR)=2.078,P<0.00l]、男性(男性=l、女性=2,RR=0.792,P<0.01)、年龄(每5岁为一年龄段,RR=1.346,P<0.001)、慢性躯体疾病(RR =1.251,P<0.01)是老人死亡的危险因素;在各因素中,只有重度痴呆是影响痴呆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RR=1.318,P<0.05).结论 养老院老人的死亡率随着认知功能的下降而升高,减少慢性躯体疾病的出现、预防痴呆发生、加强对痴呆患者的护理和关照,能降低老年人和痴呆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老年人 死亡率
原文传递
5-羟色胺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伴有和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温全球 陈扎生 +4 位作者 温全胜 程容溪 沐楠 陈建平 黄若燕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5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索中国汉族人群中5-羟色胺(5-HT )1A受体、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伴有和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阿尔茨海默病(AD )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30例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患者、85例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患者和120... 目的:探索中国汉族人群中5-羟色胺(5-HT )1A受体、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伴有和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阿尔茨海默病(AD )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30例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患者、85例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患者和120名健康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技术检测5-HT1A C(-1019)G和5-HT2A T102C多态性。结果(1)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组携带5-HT1AG等位基因、G/C基因型、G/G基因型频率均高于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组与对照组比较,5-HT1A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组携带5-HT2A C等位基因、C/C基因型频率均高于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C/C基因型频率更高(P<0.05),等位基因及其他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伴有抑郁发作史的AD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5-HT2A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HT1AC(-1019)G、5-HT2AT102C基因多态性在有抑郁发作史的AD患者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HT1A G等位基因、5-HT2A C等位基因可能均是其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受体 血清素 5-HT1A 受体 血清素 5-HT2A 抑郁发作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广州市社区55岁及以上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阳性人群认知变化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若燕 唐牟尼 +8 位作者 任建娟 林康广 郁俊昌 陈映梅 郭伟坚 肖頔 王怀坤 佘生林 韩海英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2-297,共6页
目的 了解MMSE阳性人群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1年9月至2002年2月对广州市5 276名年龄≥55周岁的社区老人采用两阶段法(老年期痴呆初筛调查表和老年期痴呆诊断问卷)进行痴呆患病率(基线)调查,基线筛查出阳性患者91... 目的 了解MMSE阳性人群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1年9月至2002年2月对广州市5 276名年龄≥55周岁的社区老人采用两阶段法(老年期痴呆初筛调查表和老年期痴呆诊断问卷)进行痴呆患病率(基线)调查,基线筛查出阳性患者917例,并采用诊断问卷进行复查,查出痴呆183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264例和复查正常老人470名;于2003、2008年采用与基线调查时相同的工具和方法对基线诊断为MCI及复查正常老人进行认知变化的随访.结果 (1)完成随访者(简称完访者,n=303)与失访者(n=332)比较:第2次随访时失访者的年龄大于完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P<0.05);第2次随访时城镇老人(n=488)的失访率高于农村老人(n=147;x2=21.92,P<0.05);完访者与失访者的其他个人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 MCI人群(n=264)中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平均年发病率分别为9.42/100人年和7.46/100人年;复查正常老人(n=470)中痴呆和AD、MCI的平均年发病率分别为3.05/100人年、2.21/100人年和6.28/100人年.(3)COX分析显示:复查正常老人中:增龄(RR=1.28,95% CI 1.09~1.51)、卒中病史(RR=2.23,95% CI 1.11~4.51)是MCI的影响因素.女性(RR=2.87,95% CI 1.17~7.04)、增龄(RR=1.70,95% CI 1.27~2.27)是AD的影响因素.卒中病史(RR=9.15,95%CI2.16~38.74)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影响因素.MCI人群中:增龄(RR=1.48,95% CI 1.17~1.86)是AD的影响因素.高血压病史(RR=4.43,95% CI 1.00~19.53)及卒中病史(RR=7.21,95% CI 1.88~27.57)是VD的影响因素.结论 MMSE阳性人群患痴呆的危险性较高.增龄、卒中为老年人群患MCI的危险因素;女性、增龄为老年人群患AD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卒中为患V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随访研究 轻度认知损害 简明精神状态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