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成长有关的日子——读熊棕长篇小说《我的隔壁住着学霸》
1
作者 黄菲菂 《湖南教育(中旬)(B)》 2014年第6期58-58,共1页
作品以穷孩子为富家子弟陪读为叙事起点,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始于利益,最终走向友谊的少年故事。家境富裕的颜理被父亲花钱送进名校惟杰中学读书。为了能让成绩不理想的儿子考上大学,颜开来千方百计请来班上成绩拔尖但家境贫寒的学生常俊... 作品以穷孩子为富家子弟陪读为叙事起点,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始于利益,最终走向友谊的少年故事。家境富裕的颜理被父亲花钱送进名校惟杰中学读书。为了能让成绩不理想的儿子考上大学,颜开来千方百计请来班上成绩拔尖但家境贫寒的学生常俊给儿子陪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成长 陪读 家境 儿子 成绩 孩子 读书
下载PDF
生长在诗意乡土上的美丽乡村——读长篇小说《红薯大地》
2
作者 黄菲菂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1-203,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承载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一重要时代命题也在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及时而广泛的书写。陈茂智的《红薯大地》就是通过大瑶山一个叫卖米洲的村镇从贫困走向富裕振兴的历程,为我...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承载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一重要时代命题也在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及时而广泛的书写。陈茂智的《红薯大地》就是通过大瑶山一个叫卖米洲的村镇从贫困走向富裕振兴的历程,为我们存照了一个乡村振兴主题书写的侧影。作品以卖米洲的文旅开发为重要线索,描绘出一幅美丽乡村的现实图景,又始终将这一发展路径建构在大瑶山诗意乡土与主人公情感乡愁这两个核心文化价值之上。因此,宏阔的时代主题获得了扎根于大地的深沉力量,乡土的诗意则在大时代语境中转化为可以触摸的现实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 现实图景 时代语境 时代命题 现实表达 建设美丽中国 路径建构
原文传递
蔡测海的精神乡土或文化乡愁
3
作者 黄菲菂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2,共2页
尽管蔡测海不太喜欢“有点文人情态”的乡愁这个词,但乡愁的确是他作品传达最多的一个文化信息。在文化乡土上,鲁迅有赵庄,沈从文是边城,蔡测海的精神乡土则是一个被他叫作三川半的半虚半实之地,这里隐喻着作者文化上的乡愁。格村大约... 尽管蔡测海不太喜欢“有点文人情态”的乡愁这个词,但乡愁的确是他作品传达最多的一个文化信息。在文化乡土上,鲁迅有赵庄,沈从文是边城,蔡测海的精神乡土则是一个被他叫作三川半的半虚半实之地,这里隐喻着作者文化上的乡愁。格村大约是三川半的一个部分,他把融合了孔孟庄严、楚骚浪漫、巫傩神秘的文化人格负载在格村的人物和山川之上,无处不见文化的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测海 文化人格 楚骚 沈从文 乡愁 边城 无处不见 隐喻
原文传递
边地故乡:一个村庄的心灵史——读长篇纪实《沙卜台》
4
作者 黄菲菂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7-199,共3页
这个叫沙卜台的辽西小村庄是蒙古族作家胥得意的故乡,村子里的人和事与村子名字一样朴素卑微,他们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死去,并无多少值得歌颂的人生。作者回忆这里的每一条沟、每一块地、每一个水坑、每一个人或短或长的一生,它们以细节... 这个叫沙卜台的辽西小村庄是蒙古族作家胥得意的故乡,村子里的人和事与村子名字一样朴素卑微,他们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死去,并无多少值得歌颂的人生。作者回忆这里的每一条沟、每一块地、每一个水坑、每一个人或短或长的一生,它们以细节的方式出现在过往具体的时间里。在他纡徐真挚的情感回忆中,那些人间的气息逐渐生动起来。这个村庄的历史,更像是作者眼中故乡的情感史和心灵史。当他不紧不慢开始村庄故事的讲述时,像极了《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那个九十岁的鄂温克族老人,我们跟随他记忆的履痕一起回到这个村庄的往事中去。这无疑是一次本真的乡土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史 《额尔古纳河右岸》 乡土书写 蒙古族作家 鄂温克族 沙卜 九十岁 情感史
原文传递
报告文学的前世今生
5
作者 佟鑫 何建明 +18 位作者 陆天明 朱秀海 张陵 刘醒龙 徐剑 梁鸿鹰 丁晓原 任林举 刘笑伟 李朝全 李晋雄 秦蕾 王威廉 纪红建 成孝湜 萧森 高岩 黄菲菂 刘诗宇 《江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6-183,共18页
背景报告文学是舶来品,起源于欧洲,在中国被定名于20世纪30年代。近百年来,报告文学在中国不断地发展壮大,尽管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与之呼应,但它却在中国的文学实践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近年来,随着非虚构写作在美国的... 背景报告文学是舶来品,起源于欧洲,在中国被定名于20世纪30年代。近百年来,报告文学在中国不断地发展壮大,尽管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与之呼应,但它却在中国的文学实践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近年来,随着非虚构写作在美国的兴起、德国尤利西斯国际报告文学奖的设立,以及白俄罗斯纪实文学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荣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报告文学展现出了巨大的拓展空间和蓬勃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文学 尤利西斯 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报告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拓展空间 文学实践 前世今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