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芬太尼盐酸丙帕他莫和帕瑞昔布钠对全麻苏醒期急性疼痛的预防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林根 李红英 +1 位作者 黄觉升 于卫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81-1583,共3页
目的比较芬太尼、盐酸丙帕他莫、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急性疼痛的预防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丙帕他莫组(B组)和帕瑞昔布组(P组),每组30例,于手术结束前20 min,... 目的比较芬太尼、盐酸丙帕他莫、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急性疼痛的预防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丙帕他莫组(B组)和帕瑞昔布组(P组),每组30例,于手术结束前20 min,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 mL、芬太尼2μg.kg-1、盐酸丙帕他莫2 g、帕瑞昔布钠40 mg。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情况,手术后1,2,4,6和12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C组、B组和P组近似,F组延长(P<0.05);躁动发生情况,C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手术后1,2 h F组、B组和P组VAS无明显差异,C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手术后4,6,12 h C组和F组VAS较另外两组高(P<0.05)。4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盐酸丙帕他莫、帕瑞昔布钠均可以对瑞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急性疼痛有治疗效果,芬太尼组苏醒时间较长,单次使用盐酸丙帕他莫和帕瑞昔布钠能够提供一定时间手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帕他莫 帕瑞昔布钠 疼痛
下载PDF
普瑞巴林联合曲马多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卫 黄觉升 +2 位作者 林根 马薇涛 李红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曲马多治疗中重度急性带状疱疹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带状疱疹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各15例。T组:曲马多缓释片初始剂量100 mg,q12 h,po;P组:普瑞巴林胶囊初始剂量75mg,bid,po;TP组:曲马多缓释片初始剂...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曲马多治疗中重度急性带状疱疹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带状疱疹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各15例。T组:曲马多缓释片初始剂量100 mg,q12 h,po;P组:普瑞巴林胶囊初始剂量75mg,bid,po;TP组:曲马多缓释片初始剂量50 mg,q12 h,po,普瑞巴林胶囊剂量75 mg,bid,po。根据疼痛程度变化调整药物剂量,疗程4周。随访疼痛评分(NRS)、睡眠质量评分和曲马多使用量,并行综合评估。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均显著降低,TP组的NRS评分下降更为显著;睡眠质量明显改善;TP组和T组患者疼痛缓解显效率高于P组。TP组曲马多使用量低于T组。结论普瑞巴林和曲马多镇痛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两者联合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疼痛具有多模式镇痛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巴林 曲马多 带状疱疹 疼痛
下载PDF
电针镇痛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大麻素2受体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红英 马薇涛 +3 位作者 于卫 符永恒 林根 黄觉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068-4070,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CCI)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及脊髓背角、背根神经节大麻素2受体(CB2)表达,探讨电针镇痛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共40只,随机分为CCI假手术组(n=10);CCI对照组(n=10);CCI假电针组(n=10);CCI...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CCI)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及脊髓背角、背根神经节大麻素2受体(CB2)表达,探讨电针镇痛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共40只,随机分为CCI假手术组(n=10);CCI对照组(n=10);CCI假电针组(n=10);CCI电针组(n=10)。所有大鼠均在术前、术后第9、11、13、15、16d进行机械性痛阈测定;各组大鼠于术后第16d,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背角、背根神经节CB2受体蛋白表达。结果:CCI对照组、CCI假电针组和CCI电针组大鼠在治疗前机械性痛阈较术前明显下降,与同一时间段CCI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d,CCI电针组机械性痛阈较治疗前有一定改善(P<0.05);CCI电针组与CCI假电针组和CCI对照组比较脊髓背角、背根神经节CB2的表达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观察到电针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CI模型大鼠的机械性痛阈,起到一定的镇痛效果,但是本研究结果未能提示其镇痛机制有脊髓背角、背根神经节CB2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大麻素2受体 电针
下载PDF
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在子宫体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觉升 余碧琳 +4 位作者 杨梅娟 陈郡兴 苏志源 王寿平 詹鸿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在全身麻醉下子宫体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合并胎盘植入拟择期行子宫体部剖宫产术的单胎妊娠产妇42例,年龄25~43岁,身高148~169 cm,体重50~85 kg,孕周32~41周,ASAⅡ级,随机分成对照... 目的探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在全身麻醉下子宫体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合并胎盘植入拟择期行子宫体部剖宫产术的单胎妊娠产妇42例,年龄25~43岁,身高148~169 cm,体重50~85 kg,孕周32~41周,ASAⅡ级,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P组)。从入室开放外周静脉通道到胎儿娩出前,P组在30 min内输注乳酸林格液10 mL/kg,继而予5 mL/(kg·h)维持,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去氧肾上腺素0.1~0.3μg/(kg·min)作为背景量输注;C组常规行血液稀释,并维持两组病例平均动脉压(MAP)在65 mm Hg以上。术中失血较多时,两组均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维持每搏变异度(SVV)<13%、每搏指数(SVI)>40 mL/(b·m^2)。同时,若MAP<65 mm Hg时,P组予加大去氧肾上腺素泵注速度,C组则予去甲肾上腺素0.02~0.05μg/(kg·min)间断泵注。比较两组孕产妇输液前(T0)、胎儿娩出前(T1)、剥离胎盘时(T2)以及术毕(T3)4个时点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对比两组的液体入量、手术出血量、异体血量、术后再输血率。结果 T2时,P组心指数(CI)和SVI较C组高(P<0.05),两组间S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外周血管阻力(SVR)较C组低(P<0.05)。与C组相比,P组在胎儿娩出前液体入量和手术总液体入量较少,新生儿5 min评分较高(P<0.05)。结论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用于全身麻醉下合并胎盘植入的子宫体部剖宫产术中,能减少液体输入量,同时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氧肾上腺素 子宫体部剖宫产 胎盘植入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获得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围术期目标导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黄觉升 李国才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275-1278,共4页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脏及非心脏手术的围术期应用日益增多。其中,经TEE获得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用于围术期目标导向治疗(GDT)也备受关注,并被推荐用于快速康复策略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虽然...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脏及非心脏手术的围术期应用日益增多。其中,经TEE获得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用于围术期目标导向治疗(GDT)也备受关注,并被推荐用于快速康复策略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虽然当前GDT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不少争议与缺陷,但是回顾既往研究结果,GDT应当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并且需要更多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此外,随着国内外围术期超声技术的普及,TEE有望成为围术期GDT策略的常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引导实施更精准的GDT治疗,造福更多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目标导向治疗 快速康复
下载PDF
颈总动脉超声血流指标评估全麻诱导期容量变化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黄觉升 李雨泽 +2 位作者 余碧琳 熊昕 李国才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20期75-80,共6页
目的:观察颈总动脉超声血流指标峰流速变异(△Peak-CCA)及校正射血时间(FTc-CCA)在全麻诱导期的液体反应性,探讨指标在围术期容量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拟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16例,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Ⅱ级,体... 目的:观察颈总动脉超声血流指标峰流速变异(△Peak-CCA)及校正射血时间(FTc-CCA)在全麻诱导期的液体反应性,探讨指标在围术期容量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拟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16例,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Ⅱ级,体重指数15~30kg/m^2,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晶体组(38例)及胶体组(38例),患者入室后给予乳酸林格氏液10mL/kg·h行背景输注,常规麻醉监测及诱导插管;晶体组、胶体组于麻醉气管插管后10min分别输注乳酸林格氏液或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负荷量为6mL/kg,持续时间为15min。三组病例于液体负荷试验前、液体负荷试验后5min分别通过床旁超声测量和计算颈总动脉在一个呼吸周期内的△Peak-CCA、FTc-CCA,同时观察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血压(MBP)。结果:实施液体负荷试验前,三组患者△Peak-CCA和FTc-CC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液体负荷试验后,晶体组和胶体组复测△Peak-CCA较前减小、FTc-CCA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晶体组与胶体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HR、MBP在液体负荷试验前后两个时点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量△Peak-CCA、FTc-CCA能准确反映全麻诱导期患者实施液体负荷试验前后的容量状态变化,可作为可靠、无创的围术期容量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气管内插管 全麻诱导 超声 颈总动脉 校正射血时间 峰流速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