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脑室出血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贺森 高凤岩 黄德晖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11期686-687,共2页
目的研究评价微创治疗对重症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50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脑室外引流组、微创治疗组三组,各50例,对比分析三组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脑室外引流组和微创治疗组的临床神经功能... 目的研究评价微创治疗对重症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50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脑室外引流组、微创治疗组三组,各50例,对比分析三组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脑室外引流组和微创治疗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1);三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和微创治疗,尤其是后者优于保守治疗,可使病人恢复快,死亡率低,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室出血 治疗方法 预后
下载PDF
纳洛酮对脑出血大鼠脑血肿周围FADD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晓培 黄贺森 +2 位作者 刘超 任向利 吕铭新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810-812,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不同时期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表达和脑水肿及纳洛酮对其的影响,探讨纳洛酮脑保护机制。方法 12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纳洛酮治疗组,每组42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不同时期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表达和脑水肿及纳洛酮对其的影响,探讨纳洛酮脑保护机制。方法 12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纳洛酮治疗组,每组42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边脑组中FADD表达情况,干湿比重法测脑水肿。结果出血后3hFADD和脑水肿升高,48~72h达到高峰,与脑出血组比较纳洛酮治疗组FADD和脑水肿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细胞FADD表达和脑水肿明显增多,纳洛酮可能通过抑制FADD的表达,减轻脑水肿,对脑出血后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水肿 脑出血 Fas相关死亡域蛋白 纳洛酮
下载PDF
抗返酸治疗慢性咳嗽及哮喘合并胃食管返流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贺森 张陆奇 +2 位作者 王党龄 高凤岩 黄德晖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684-685,共2页
目的探讨抗返酸治疗对慢性咳嗽及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合并胃食管返流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慢性咳嗽合并胃食管返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抗酸治疗组(平均51.5岁,除抗感染和镇咳治疗外加用奥美拉唑20mg,2次/d,吗丁啉10mg,3次/d,共8周)和对照... 目的探讨抗返酸治疗对慢性咳嗽及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合并胃食管返流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慢性咳嗽合并胃食管返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抗酸治疗组(平均51.5岁,除抗感染和镇咳治疗外加用奥美拉唑20mg,2次/d,吗丁啉10mg,3次/d,共8周)和对照组(55岁,接受抗感染和镇咳治疗和中成药猴头健胃灵)。8周后观察症状的变化。48例哮喘合并胃食管返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抗酸治疗组(42.7岁,)和对照组(44.4岁),治疗方法同前述。观察症状的变化。治疗前和8周后,测量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流速(PEF)。结果慢性咳嗽治疗组有效率74%,显著高于对照组(37%,P<0.05)。抗酸治疗8周后,哮喘治疗组的FEV1的净增加值为0.625±0.403(P<0.01),而对照组为0.184±0.293(P>0.05);哮喘治疗组的PEF净增加值为1.039±0.423(P<0.05),而对照组为0.409±0.328(P<0.01)。哮喘治疗组哮喘改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抗返酸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咳嗽及哮喘合并胃食管返流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及哮喘 胃食管返流 抗返酸治疗
下载PDF
慢性咳嗽及哮喘患者102例抗反酸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贺森 张陆奇 +1 位作者 王党龄 高凤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6期94-95,共2页
胃食管反流(GER)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烧心、反胃、胸痛等不适,但部分患者以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们对102例慢性咳嗽及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抗反酸试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哮喘患者 慢性咳嗽 治疗效果 反酸 呼吸系统症状 主要表现 胃食管反流 消化系统
下载PDF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贺森 孙晓培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3年第2期26-27,共2页
目的 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3 8例动脉溶栓者于溶栓前、溶栓后 2 4小时及 1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判定疗效 ,分析影响疗效的可能因素。结果 溶栓 2 4小时和 1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 3 %和 89 5 ... 目的 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3 8例动脉溶栓者于溶栓前、溶栓后 2 4小时及 1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判定疗效 ,分析影响疗效的可能因素。结果 溶栓 2 4小时和 1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 3 %和 89 5 %。发病 3小时内开始溶栓者效果显著 ,合并糖尿病、患肢全瘫者效果较差 ,脑栓塞患者 2例发生溶栓后出血。结论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开始溶栓的时间、肢体瘫痪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溶栓 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38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黄贺森 王上初 孙晓培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6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8例符合溶栓条件的病人进行脑血管造影及选择性动脉内溶栓,分别于溶栓当日及一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溶栓前进行比较判定疗效。比较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8例符合溶栓条件的病人进行脑血管造影及选择性动脉内溶栓,分别于溶栓当日及一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溶栓前进行比较判定疗效。比较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肢体瘫痪的程度、合并糖尿病及脑栓塞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溶栓当日和一周后的显效率分别为34.2%和55.3%,总有效率分别为76.3%和89.5%,5例溶栓后获痊愈者都是病后3小时内开始溶栓者;6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和9例入院时肌力为0级的患者,无1例获显效;7例脑栓塞者1例显效,1例死亡,2例发生溶栓后出血。结论: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与梗塞的时间、溶栓前肢体瘫痪程度、有无糖尿病及是否为脑栓塞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影响因素 选择性动脉内溶栓 治疗 急性脑梗塞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黄贺森 孙晓培 《世界医学杂志》 2002年第16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以下简称微创)在神经内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自1999年6月-2001年2月间在本科用微创治疗的11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与1997年2月-1999年5月间用内科方法治疗的11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疗效分...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以下简称微创)在神经内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自1999年6月-2001年2月间在本科用微创治疗的11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与1997年2月-1999年5月间用内科方法治疗的11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疗效分析。比较内科保守治疗与微创治疗的疗效。结果:内科治疗组与微创治疗组在病情分级(GCS评分),出血量上无显著差异。微创治疗组的治愈率(80.3%)高于内科治疗组(59.7%)。病残率(19.7%)低于内科治疗组(40.3%)。死亡率(19.6%)亦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51.7%)。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显著,该技术创伤小,效果好,在神经内科开展此项治疗,对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生存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 疗效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