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过敏原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轶喆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过敏原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行过敏原检测的156例过敏性疾病儿童的临床资料,采集血清标本,选择常见过敏原,评估患儿血清lgE总体水平,作阳性结果判断。结果经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过敏原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行过敏原检测的156例过敏性疾病儿童的临床资料,采集血清标本,选择常见过敏原,评估患儿血清lgE总体水平,作阳性结果判断。结果经检测本组患儿吸入性过敏原检测中,134例患儿呈阳性,其中110例患儿为阳性,24例表现为强阳性,其中尘螨占比最高,为41例阳性,12例强阳性;在食入性过敏原中,阳性或强阳性96例,其中81例表现为阳性,15例为强阳性,其中牛奶占比最高。食入性过敏原检测与吸入性过敏原检测阳性、强阳性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血清过敏原检测可清晰了解引发患儿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对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减少病情反复发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过敏原检测 儿童过过敏疾病 应用意义
下载PDF
干扰素a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轶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61-462,共2页
目的 综合分析并科学探究干扰素a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临床效果,从而能够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方法 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选择90例在本院因为患有毛细支气管炎而接受干扰素a雾化治疗的临床... 目的 综合分析并科学探究干扰素a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临床效果,从而能够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方法 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选择90例在本院因为患有毛细支气管炎而接受干扰素a雾化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且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来进行分组,随机分配为治疗以及对照组,每组均为45例。治疗组患者应用的是沙丁胺醇0.5 ml和普米克0.5 mg Bid+干扰素a 10微克用1 ml注射用水溶解后雾化吸入qd雾化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的是单用沙丁胺醇0.5 ml和普米克0.5 mg Bid雾化治疗。观察并对比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以及病程时间等基本资料方面没有很大差异,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两组疗效对比,45例治疗组明显比45例对照组缩短病程约1.5-2 d,两组数据比较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5.89%,45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到84.58%,治疗组远远高于对照组的相关治疗,两组数据比较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a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相关临床效果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0.5 ml 普米克0.5 mg BID 干扰素A qd雾化 毛细支气管炎
下载PDF
小剂量654-2肺俞穴注射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轶喆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33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654-2肺俞穴注射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门诊1~3岁的242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止咳、化痰、平喘、有效抗感染的基础上治疗组122例加用小剂量654-2... 目的:观察小剂量654-2肺俞穴注射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门诊1~3岁的242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止咳、化痰、平喘、有效抗感染的基础上治疗组122例加用小剂量654-2肺俞穴注射0.2mg/(kg.次),1次/d,连用3d。对照组120例不加用654-2肺俞穴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2%,对照组总有效率6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654-2肺俞穴注射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明显缩短病程,安全,经济而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54—2 喘息性支气管炎 穴位 肺俞 小儿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轶喆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7期61-62,共2页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对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在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200例。从患儿的鼻咽部取得标本,将这200例标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在观察组中检...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对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在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200例。从患儿的鼻咽部取得标本,将这200例标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在观察组中检测肺炎支原体对于大环内酯类的敏感性,在对照组中检测肺炎支原体对于喹诺酮类的敏感性。观察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肺炎支原体活性比对照组的喹诺酮类要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对于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抗肺炎支原体的活性比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大环内酯类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肺功能检测在89例儿童哮喘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轶喆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3期94-95,共2页
目的:研究肺功能检测在89例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儿童哮喘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归为甲组,选择正常的儿童作为乙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检测前后的确诊率、误差率、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复查结果以及治... 目的:研究肺功能检测在89例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儿童哮喘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归为甲组,选择正常的儿童作为乙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检测前后的确诊率、误差率、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复查结果以及治疗3个月和半年后患者肺功能的指标。结果:甲组患者第一秒末的呼吸容积、肺活量和最大呼气的峰流速明显低于乙组患者,而残气量和残气量/肺总量明显高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8%,比常规的诊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显著,不仅有效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而且还能观察患者的肺功能情况,避免病情的扩大,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检测 儿童哮喘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邓灵东 黄轶喆 刘秀蜀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8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布地奈德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的9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阿奇霉...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布地奈德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的9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治疗3周后,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2%,显著高于对照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X线平片、啰音、咳嗽、喘息等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9%,对照组为8.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应用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缩短其治疗时间,且安全有效,可促进患儿的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布地奈德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邓灵东 黄轶喆 刘秀蜀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9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患儿行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哮喘患儿100例,实施为期3个月的哮喘治疗,治疗前后均对患儿实施肺通气功能检测,对患儿急性发作期呼吸生理参数以及缓解期呼吸生理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治疗后患儿的肺功能大气...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患儿行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哮喘患儿100例,实施为期3个月的哮喘治疗,治疗前后均对患儿实施肺通气功能检测,对患儿急性发作期呼吸生理参数以及缓解期呼吸生理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治疗后患儿的肺功能大气道指标以及肺功能小气道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童哮喘患儿在实施肺功能检测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客观性、重复性以及较高的临床相关性,能够有效做到动态观察,针对哮喘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以及疗效评价均能够获得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检测 儿童哮喘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秀蜀 黄轶喆 邓灵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1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诊断哮喘患儿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并予相应抗哮喘治疗3个月后再行肺通气功能检测,了解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呼吸生理参数。结果治疗前肺功能大气道及小气道通气指标[用力肺...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诊断哮喘患儿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并予相应抗哮喘治疗3个月后再行肺通气功能检测,了解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呼吸生理参数。结果治疗前肺功能大气道及小气道通气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和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均明显低于预测值,经治疗后其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测客观而且重复性强,与临床相关性好,可动态观察,是诊断哮喘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评价疗效有重要意义,应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检测 儿童哮喘 大气道功能 小气道功能
下载PDF
孟鲁司特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秀蜀 黄轶喆 缪涛瀚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8期273-274,共2页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孟鲁司特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0例,照患儿就诊时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和酮替芬片,观察组患儿...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孟鲁司特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0例,照患儿就诊时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和酮替芬片,观察组患儿治疗时加服孟鲁司特,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4例,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缓解和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效果显著,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型哮喘 孟鲁司特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厚朴排气合剂对剖宫产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桥辉 蓝雪容 +2 位作者 黄轶喆 苏敏 陈嘉敏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厚朴排气合剂对剖宫产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在剖宫产术后接受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厚朴排气合剂。比较两组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不... 目的 探讨厚朴排气合剂对剖宫产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在剖宫产术后接受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厚朴排气合剂。比较两组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不同时间体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48h、72h观察组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3例服药后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无不良反应。结论 厚朴排气合剂能够调节剖宫产术后的胃肠道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排气合剂 剖宫产 肠道功能
下载PDF
河源市新生儿期遗传代谢缺陷病筛查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立文 钟义宝 +2 位作者 邓辉雨 余连芝 黄轶喆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研究河源市新生儿期遗传代谢缺陷病的筛查情况。方法于2014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期间对河源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龙川县妇幼保健院出生的45 000例新生儿进行筛查,检测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葡萄糖-6-磷酸脱氢... 目的研究河源市新生儿期遗传代谢缺陷病的筛查情况。方法于2014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期间对河源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龙川县妇幼保健院出生的45 000例新生儿进行筛查,检测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地中海贫血以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阳性情况,并进一步进行确诊。结果与其他疾病相比,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率最高,达到15.013%。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G6PD活性缺乏症、地中海贫血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召回率分别为100%、95.55%、85.47%、85.51%、100.00%,明确诊断后确诊率分别为100%、1.02%、100%、77.83%、100.00%,可见甲状腺功能低下确诊率最低。总体患病率分别为0.006%、0.064%、6.300%、9.991%、0.009%,其中G6PD活性缺乏症及地中海贫血患病率相对于其他疾病更高。结论河源市新生儿G6PD活性缺乏症及地中海贫血检出率较高,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率与确诊率相差大,临床应进一步对IEM进行筛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遗传代谢 筛查 缺陷症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与肺炎支原体培养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秀蜀 黄轶喆 邓灵东 《北方药学》 2015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与肺炎支原体培养的对照研究,总结儿童支原体抗体的检测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我院收治的600例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以及肺炎支原体培养。结果:600例...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与肺炎支原体培养的对照研究,总结儿童支原体抗体的检测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我院收治的600例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以及肺炎支原体培养。结果:600例患者通过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阳性率为44.7%,阴性率为55.3%;通过肺炎支原体培养的阳性率为37.3%,阴性率为62.7%。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两种检测方法共同运用在肺炎支原体的检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检出率,防止出现漏诊的情况。使患者能及时地接受针对性地治疗,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肺炎支原体培养
下载PDF
河源市哮喘患儿照顾者照顾负担现况及相关因素剖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金婵 徐迎春 +4 位作者 敖桢桢 李翠梅 廖翠芳 黄轶喆 石磊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6期28-31,35,共5页
目的探讨河源市哮喘患儿照顾者照顾负担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如何减轻照顾者照顾负担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020年6月—2021年1月河源市妇幼保健院的136名门诊和住院哮喘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利用Zarit照顾者负... 目的探讨河源市哮喘患儿照顾者照顾负担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如何减轻照顾者照顾负担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020年6月—2021年1月河源市妇幼保健院的136名门诊和住院哮喘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利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估哮喘患儿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照顾者照顾负担得分的差异,进而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探究照顾者照顾负担的相关因素。结果136名受访者在过去一周照顾者照顾负担得分为(37.02±16.53)分,以轻到中度的负担为主。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平均收入、就业情况和性格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顾者性别(β=-0.250)、年龄(β=-1.548)、家庭月平均收入(β=-1.747)是其照顾负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哮喘患儿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处于轻到中度负担,照顾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平均收入是其照顾负担的相关因素。建议国家、医院、社区、家庭采取不同层次的措施降低哮喘患儿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患儿 照顾者负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酪酸梭菌活菌散和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儿童腹泻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前锋 黄轶喆 黄秀花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年第7期831-832,共2页
目的临床观察在小儿腹泻疾病治疗中消旋卡多曲、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经诊断为腹泻入院治疗60例小儿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成观察1组30例、观察2组30例。均给予对症治疗,同时观察1组服用消旋卡多... 目的临床观察在小儿腹泻疾病治疗中消旋卡多曲、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经诊断为腹泻入院治疗60例小儿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成观察1组30例、观察2组30例。均给予对症治疗,同时观察1组服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观察2组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对疾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2组症状改善、因服药所致不良反应分别为96.7%和6.7%,观察1组为93.3%和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体温正常、大便性状正常、腹泻消失用时均少于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微生态制剂对儿童腹泻均有良好治疗效果,但后者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疗效 消旋卡多曲
下载PDF
非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初始治疗前气道炎症类型与病情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关系
15
作者 邹前锋 黄轶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1433-1434,共2页
目的探析非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初始治疗前气道炎症类型和病情、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ICS)效果的关系。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非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初始治疗前不同气道炎症类型分为两组,嗜酸... 目的探析非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初始治疗前气道炎症类型和病情、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ICS)效果的关系。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非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初始治疗前不同气道炎症类型分为两组,嗜酸性粒细胞哮喘组(EA)42例,非嗜酸性粒细胞哮喘组(NEA)30例,比较两组ICS治疗前病情、治疗效果,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治疗前各指标、病情与ICS疗效相关性。结果两组患儿痰液细胞学构成及炎症因子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FEV1、PEF及小气道阻塞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A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均P<0.05),但NEA组无明显变化(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EOS%、TGF-β1、FEV1%与ICS治疗效果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气道炎症类型不同,与病情相关,ICS治疗前EOS%低、FEV1%低及TGF-β1高则疗效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重度 气道炎症 儿童 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6~13岁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阻塞性肺功能损害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吴任贤 黄轶喆 +2 位作者 吴丽娜 潘维香 吴传美 《医药前沿》 2023年第7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6~13岁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阻塞性肺功能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接诊的86例6~13岁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按照患者是否出现了阻塞性肺功能损害将其划分成对照组(n=45)及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未... 目的:分析6~13岁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阻塞性肺功能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接诊的86例6~13岁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按照患者是否出现了阻塞性肺功能损害将其划分成对照组(n=45)及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未出现阻塞性肺功能损害,观察组患者出现了阻塞性肺功能损害,结合患者的情况对导致患者出现阻塞性肺功能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临床资料等相关因素对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阻塞性肺功能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年龄、身高、体重方面,两组患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来看,患者过敏原IgE检测阳性、既往存在过敏性鼻炎、严重肺疾病病史等方面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过敏原IgE检测阳性、既往存在过敏性鼻炎、严重肺疾病病史是导致患者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上出现阻塞性肺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6~13岁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阻塞性肺功能损害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过敏原IgE检测阳性、既往存在过敏性鼻炎、严重肺疾病病史等几个方面,如果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存在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则需警惕出现阻塞性肺功能损害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阻塞性肺功能损害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64例儿童过敏性疾病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展晓玲 黄轶喆 张春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607-360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过敏原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对164例过敏性疾病儿童的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4例患过敏性疾病患儿中147例血清总IgE阳性,阳性率为89.6%。吸入组阳性率70.7%,食物组阳性率18.9%,混合阳性率... 目的:探讨血清过敏原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对164例过敏性疾病儿童的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4例患过敏性疾病患儿中147例血清总IgE阳性,阳性率为89.6%。吸入组阳性率70.7%,食物组阳性率18.9%,混合阳性率18.9%。过敏原检测阳性率最高者为荨麻疹,其次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及湿疹。检出的阳性过敏原中,吸入组最常见为户尘螨(116例,占70.7%),食物组最常见为虾蟹(31例,占18.9%)。结论: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均是引起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原因。血清过敏原测定有利于了解患者的过敏状态,协助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为过敏性疾病制定环境干预措施和免疫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原文传递
药学服务辅助干预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用药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桥辉 蓝雪容 +2 位作者 黄轶喆 苏敏 陈嘉敏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第1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辅助干预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用药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河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医嘱服药干...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辅助干预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用药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河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医嘱服药干预,观察组患儿给予药学服务辅助干预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用药依从性、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情况。结果干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儿用药依从性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1 s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最大呼气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1 s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最大呼气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治疗1个月,两组患儿的哮喘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3个月、6个月,两组患儿的哮喘控制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药学服务辅助干预,可显著提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和肺功能指标,更好地控制哮喘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儿童支气管哮喘 用药依从性 肺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