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爹与半截钱
- 1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23期57-57,共1页
-
文摘
大学学费每年要6000元.
"我连假钱都没有一张."爹说.
吃饭时,爹不是忘了扒饭,就是忘了咽饭,眼睛睁得圆鼓鼓的,仿佛老僧入定,傻愣愣地坐着.
-
关键词
黄邦寨
《爹与半截钱》
当代文学作品
散文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简单生活
- 2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成才之路》
2008年第9期1-1,共1页
-
文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看到两种生活态度截然不同的人:一种人是每天风风火火,又忙家务,又忙孩子,又应付工作,又于亲朋好友之间交际应酬,又惦记着股市行情,又盘算寻找一份第二职业,又关注着工资动向和职称评定,又算计着如何赢得领导信任以谋个一官半职……总之,他们一贯行踪不定,难得清静,
-
关键词
生活节奏
现实生活
第二职业
职称评定
简单
生活态度
生活艺术
股市行情
人际关系
交际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父子一同当写家
- 3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中华家教》
2006年第5期11-11,共1页
-
文摘
在教子问题上,我和妻子的想法一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他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竞争意识。儿子出生后大病过一场,身体一直不好。为了让儿子有强健的体魄,尽管我下岗了,妻子厂里的效益也不好,但我们还是节衣缩食为儿子订了纯鲜奶。除了增加营养,每天清晨,我和儿子一起跑3公里,再跳绳200下。儿子一边跑一边哭:“爸爸,我实在做不了王军霞,求你也别做马俊仁啦!”我听了这话虽然有些心酸,但还是硬着心肠,勉励他说:“爸爸和你比一比,看谁能坚持到底。”
-
关键词
竞争意识
妻子
写作
报刊
文章
电脑打字
下岗
作品
星星
作文水平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感谢古钱
- 4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中华家教》
2006年第7期27-27,共1页
-
文摘
儿子上初三,学习成绩比较差。这天一轮红日挂在西天,儿子在看书,一坐就是两个钟头。我喜出望外,不开电视不听京剧,甚至不走路,心里想,这个时候千万别有人来敲门,千万别有电话打进来。终于忍耐不住,我悄悄地走到儿子身后一看。啊,不是外语,不是代数,而是取自我书架上一本关于古代钱币的小读本。
-
关键词
古钱
旋转
重点大学
学习成绩
考古
古代钱币
铜钱
京剧
代数
初三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感觉卡瓦格博(散文)
- 5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四川统一战线》
2005年第5期47-47,共1页
-
文摘
为了观察卡瓦格博峰的明净秋色,在金秋十月的最后一天,我和几个朋友穿越康巴藏区,来到了梅里雪山的"蓝月谷",就着月光住进了一家当地藏民开的旅馆,听了一夜因下雪找不到食物而下山来的饿狼的嚎叫,蜷缩在被子里不敢出声。天边开始放红时到飞来寺煨桑焚香的人多了起来,卡瓦格博峰仍深深地藏在云雾之中。我跟随着这里来的各地藏民一起找些松枝条投入煨桑炉中,在上面撒了一些米,
-
关键词
卡瓦
梅里雪山
康巴藏区
藏民
飞来寺
下山
月谷
食物
旅馆
焚香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梦萦魂牵九寨水
- 6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四川统一战线》
2005年第7期46-46,共1页
-
文摘
早闻"九寨归来不看水"之说,然而,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你就难以体验九寨沟美的精灵在于水,你也无法感受九寨水的神韵之所在。在一个天朗气清的秋日,我有缘亲近了久仰的九寨水,那绝纯的清澈、神奇的色彩以及诱人的动感,的确让人痴迷与心醉。
-
关键词
九寨沟
色彩
清澈
体验
水色
精灵
归来
湖边
波光
黄果树瀑布
-
分类号
K928.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琵琶亭怀古(散文)
- 7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四川统一战线》
2005年第12期40-40,共1页
-
文摘
一个寂静的春日,我慕名来到因白居易那首千古名诗而建的琵琶亭。琵琶亭远离闹市,独踞长江边,周围寂寂少人声。它的简陋与清萧,反而与诗意很相近。门楣外一副对联极好地提炼了《琵琶行》的诗意: 红袖夜船孤虾蟆陵边往事悲欢商妇泪;
-
关键词
琵琶
白居易
虾蟆陵
长江
商妇
对联
散文
人声
春日
江州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最好的馈赠
- 8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中华家教》
2005年第4期22-22,共1页
-
文摘
我读初中二年级,成绩很差。尽管已经用了心,可英语考试成绩总是个位数,数学一直不及格。我这个拖累全班成绩的"差生",老师不喜欢。要不是怕见母亲辛苦劳作的样子和父亲期待的目光,我早就退学了。 又是一个快要统考的日子。
-
关键词
英语考试
初中二年级
个位数
不及格
数学
统考
见母
“差生”
杉木
用力点
-
分类号
G634.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文嫂找钱》阅读训练
- 9
-
-
作者
黄邦寨
肖曙红
-
出处
《写作(中)》
2010年第6期36-37,共2页
-
文摘
文嫂找钱
下岗女工文沽平,街坊邻里都叫她“文嫂”。这天傍晚,她外出求职归来.顺路接了儿子小强.一起回家。母子俩拐进一条小巷时,小强蹦蹦跳跳往前跑了。文嫂跟在后边.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蹲着一个盲童.年龄跟儿子差不多,
-
关键词
阅读训练
下岗女工
儿子
盲童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放低自己的位置
- 10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中等职业教育》
2008年第5期30-,共1页
-
文摘
我虽然年纪轻轻,却一直不开心,因为对事业的不满和内心的不平衡一直在折磨着我。直到去年夏天与大学同学王东一起乘船出海,才让我懂得了许多我曾经不明白的东西。王东的父亲是一个老渔民,他的打鱼生涯已有几十年了,我看着他那从容不迫的样子,心里十分敬佩。
-
关键词
王东
理想抱负
大海
王伯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最好的馈赠
- 11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廉政瞭望》
2005年第2期58-58,共1页
-
文摘
读初二的时候,我的成绩很差,尽管我已经用了心,可英语考试成绩总是个位数,数学一直不及格。在盛行统考的年代里,我这样拖累全班成绩的“差生”是各科老师的累赘,巴不得我们退学回家。要不是怕见母亲辛苦劳作的样子和父亲期待的目光,我早就顺从老师的心愿——退学了。
-
关键词
人生经历
人生感悟
人生哲理
人生观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B821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美丽谎言
- 12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百姓》
2005年第12期60-60,共1页
-
-
关键词
王叔
女儿
小黄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我家有份《成长报》
- 13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少年儿童研究》
2006年第6期41-41,共1页
-
-
关键词
头版头条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手心朝下
- 14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新闻世界》
2006年第7期58-59,共2页
-
文摘
四年前,我大学毕业。
由于竞争激烈,毕业生多,再加上学校的名气不大,专业不理想,找工作困难重重。
-
分类号
G
[文化科学]
-
-
题名母亲的珍藏
- 15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今日南国》
2006年第1期26-26,共1页
-
文摘
我感到很奇怪,母亲不厌其烦地把箱柜里面的衣物反反复复整理了一遍又一遍。
-
关键词
《母亲的珍藏》
中国
当代
散文
黄邦寨
-
分类号
I267.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一元钱的早点
- 16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社区》
2006年第08S期54-55,共2页
-
文摘
那天清晨,我到楼下早点铺吃早点。因为时间还早,吃早点的人很少。我要了一杯豆浆、两根油条、一个鸡蛋,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正吃着,有位上了年纪的人走进来。这个人我认识,他是外地人,平时在我们小区里收废品,我家的旧报纸、废纸箱、啤酒瓶之类的都卖给他了。他对我也不陌生,进门时冲我笑了笑,也坐下来吃早点。
-
关键词
《一元钱的早点》
中国
当代
散文
黄邦寨
-
分类号
I267.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美丽的谎言
- 17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今日南国》
2006年第3期11-11,共1页
-
文摘
轰隆一声巨响,“塌方了!”王叔喊了一声,矿石纷落,矿井里的灯霎时尽熄……
-
关键词
《美丽的谎言》
中国
当代
散文
黄邦寨
-
分类号
I267.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改变命运的1分
- 18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冶金企业文化》
2006年第5期62-62,共1页
-
-
关键词
黄邦寨
《改变命运的1分》
中国
当代文学作品
故事
-
分类号
I247.8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小巷惊魂
- 19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青年博览》
2009年第15期31-31,共1页
-
文摘
周末的深夜,刮着风,路灯照射着空荡荡的街道,稀少的行人在匆忙赶路,零星的汽车急驰而过。
朋友来电约我去喝酒,一桌人都在等我。我忙着赶到他家去,穿过小巷无疑是一条捷径。我急匆匆地走进那条幽暗的小巷。
突然,我身后传来一声粗野的呵斥:“站住!”
-
关键词
小说
文学作品
《小巷惊魂》
黄邦寨
-
分类号
I24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点亮一盏灯
- 20
-
-
作者
黄邦寨
-
出处
《社区》
2008年第10期56-56,共1页
-
文摘
小时候,我家住在县城北郊的一个小胡同里。胡同里没有安装路灯,遇到没有月亮的夜晚,胡同里便黑黢黢的,特别吓人。那时,年少的我晚上从来不敢一个人出门。
-
关键词
小说
《点亮一盏灯》
黄邦寨
文学作品
-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