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协作联合精准化监管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20
1
作者 陶莉 张冰琦 +3 位作者 黄郁竹 赵雪梅 张颖琦 杨忠贤 《当代医学》 2019年第32期121-124,共4页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一直是院内感染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院内多学科协作联合精准化监管模式运用到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管理,由感染管理科牵头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确定MDROs防控团队合作方案,成...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一直是院内感染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院内多学科协作联合精准化监管模式运用到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管理,由感染管理科牵头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确定MDROs防控团队合作方案,成立科室感控小组;药学部固定人员参加NICU查房,指导NICU患者抗菌素治疗方案制定;感染管理科建立感控三级网络群,制定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控制措施;指导总务处、保洁公司做到MDROs保洁专物专用。通过精准化监管模式,程序化监管、建立预警机制,多学科协作启动预警流程,流程规范化,防护措施落实程序化,监管精准化。充分利用医院的信息系统、感染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多学科协作联合精准化管理模式进行全方位、更全面、更专业、更精准的监管,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显著提高多重耐药菌各项防护措施的落实率,有效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精准化监管 多重耐药菌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价值初步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黄郁竹 赵雪梅 +2 位作者 张冰琦 杨忠贤 陈涛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6期75-77,80,共4页
目的 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158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实施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在所有新生儿中,出现院内感染者共计51例,感染率为3.22%。发生医院感染共计53例次... 目的 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158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实施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在所有新生儿中,出现院内感染者共计51例,感染率为3.22%。发生医院感染共计53例次,感染例次率为2.56%。患者住院天数、平均住院天数、调整日感染率、调整日感染例次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构成比与静脉留置时间差别不大,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例数和置管时间来看,以置管2~6 d感染构成比例最多,占总数的75.00%。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VAP,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为主要类型。结论 侵袭性操作,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是引致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要强化干预措施,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目标监测 价值体现
下载PDF
2012~2015年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黄郁竹 张冰琦 +1 位作者 杨忠贤 陈涛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9期1272-127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2012-2015年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目标性监测结果,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ICU的15 474例... 目的:通过分析2012-2015年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目标性监测结果,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ICU的15 474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统计医院感染例次及其感染部位,重点观察ICU患者不同年份呼吸机使用情况及VAP发生率,并分析VAP发生危险因素。结果:15 474例ICU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49例,感染961例次数,感染率、感染例次率分别为5.48%、6.21%,其中VAP感染503例次,占52.34%;2012-2015年呼吸机使用率、VAP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与采取集束化VAP预防措施有关;VAP相关危险因素中VAP感染组使用制酸剂及激素、昏迷、合并糖尿病比例,APACHEⅡ评分、年龄、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明显大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了解VAP危险因素等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我院2012-2015年ICU患者VAP感染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目标性监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2499例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郁竹 张冰琦 +2 位作者 杨忠贤 陈涛 丁宸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11期1554-1557,共4页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 499例临床送验标本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本来源以痰液、尿液和血液居前3位,分别占比52.78%、12.28%、10.04%。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 499例临床送验标本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本来源以痰液、尿液和血液居前3位,分别占比52.78%、12.28%、10.04%。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8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耐药率有增长趋势;对替甲环素和厄他培南均高度敏感。2 499例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24.45%,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针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变迁,及时采取抗菌药物预警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繁殖耐药菌产生,降低耐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
下载PDF
信息化在多重耐药菌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郁竹 张冰琦 +1 位作者 杨忠贤 王雪荣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23期64-64,74,共2页
目的:及时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MDRO)的院内传播,进一步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效果。方法:对比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同期多重耐药菌开出隔离医嘱时间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数据比较。结果:利用MDRO网络预警与手机短信平台发送短信报告相... 目的:及时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MDRO)的院内传播,进一步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效果。方法:对比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同期多重耐药菌开出隔离医嘱时间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数据比较。结果:利用MDRO网络预警与手机短信平台发送短信报告相结合,使医生作出判断进行干预时间明显缩短,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结论:多重耐药菌的信息化监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院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信息化 监测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干预 被引量:4
6
作者 黄郁竹 单国萍 陈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20期1-3,共3页
目的:进一步加强我院ICU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和管理。方法:调查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间综合ICU医院感染病例,医院内感染诊断依据卫生部院制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结果:ICU内医院感染在年龄分布、发生部位、是否接受侵入... 目的:进一步加强我院ICU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和管理。方法:调查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间综合ICU医院感染病例,医院内感染诊断依据卫生部院制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结果:ICU内医院感染在年龄分布、发生部位、是否接受侵入性诊疗及接受次数、感染病原体类型等方面有其显著特点。结论:加强环境管理、病人管理、重点部位护理、医疗措施管理、医院感染的监测有利于降低危重病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调查分析
下载PDF
住院死亡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黄郁竹 单国萍 陈涛 《护理学报》 2008年第12期69-71,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死亡与医院感染因素的内在联系,加强对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研究,以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2月243例死亡患者的病历资料,筛选出医院感染的病例,统计患者的年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病原... 目的了解住院死亡与医院感染因素的内在联系,加强对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研究,以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2月243例死亡患者的病历资料,筛选出医院感染的病例,统计患者的年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病原菌类型及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死亡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0.9%。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的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其他疾病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菌、真菌为主。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以患者为主体正确审视发生医院感染的诸因素。加强对高危患者的护理;注意配合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加强感染预防,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医护人员培训,进一步强化医院感染意识,更好地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与医院感染相关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死亡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加强监控前后医院物品HBsAg污染状况的比较
8
作者 黄郁竹 伏平 韩广芝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34-135,共2页
于加强综合监控前、后,分别对医院内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及部分公用设备、物品表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污染进行了检测.采样时,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球往返涂抹3遍,放人装有2 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振荡30 s收集洗液,用ELISA法(... 于加强综合监控前、后,分别对医院内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及部分公用设备、物品表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污染进行了检测.采样时,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球往返涂抹3遍,放人装有2 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振荡30 s收集洗液,用ELISA法(试剂灵敏度为2 ng/ml,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检测HBsAg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 医院物品 HBsAg污染状况
下载PDF
通过目标监测降低心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率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颖琦 黄郁竹 +2 位作者 潘明虎 郭秀玲 刘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11期1760-1763,共4页
目的通过目标监测心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为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手术目标监测徐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心脏外科手术患者425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5例次,感染发生率为5.88%。2019年和2020年分别... 目的通过目标监测心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为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手术目标监测徐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心脏外科手术患者425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5例次,感染发生率为5.88%。2019年和2020年分别应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流程降低心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率。结果2019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265例,发生术后肺部感染11例次,感染发生率为4.15%;2020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200例,发生术后肺部感染6例次,感染发生率为3%。结论通过手术目标监测,发现应用PDCA循环模式,能够联合多学科共同参与院感防控,持续改进质量。同时可有效降低心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大大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监测 PDCA 心脏外科 术后肺部感染
下载PDF
新型医用锐器盒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桂珍 冯苏举 黄郁竹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5期1174-1174,共1页
关键词 锐器 设计 医院感染管理 医用 医务人员 保护作用 国家专利 专利申请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管理策略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郁竹 张冰琦 +1 位作者 杨忠贤 陈涛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第22期3141-3143,共3页
目的 探讨分析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管理策略,为临床降低术后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3年和2014年收治的31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基础... 目的 探讨分析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管理策略,为临床降低术后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3年和2014年收治的31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导管留置时间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其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管理策略,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将2013年和2014年的3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的20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 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基础疾病、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及导管留置时间是影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7.69%,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5.78%.结论 年龄≥60岁、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过长、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及引流管放置时间超过24 h是引起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策略,可明显降低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医院感染 因素 护理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