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TOPEX/Poseidon和Jason-1/2探测的1993—2012中国海海平面时空变化 被引量:24
1
作者 郭金运 王建波 +3 位作者 胡志博 黄金维 陈传法 高永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03-3120,共18页
海平面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20年的TOPEX/Poseidon、Jason-1和Jason-2卫星测高数据,研究中国海海平面的时空变化.首先通过三颗卫星伴飞阶段数据得到三颗卫星之间的逐点海面高系统偏差,... 海平面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20年的TOPEX/Poseidon、Jason-1和Jason-2卫星测高数据,研究中国海海平面的时空变化.首先通过三颗卫星伴飞阶段数据得到三颗卫星之间的逐点海面高系统偏差,进行逐点海面高改正,建立了20年的中国海海面高异常时间序列.分析了中国海海面高异常空间分布,给出了1月到12月月均平均海平面异常的空间变化规律.分析了中国海海面高异常的时变规律,分别给出了年、季度和月的海面上升速率.利用小波分析研究了中国海海面高异常周期变化规律,分别给出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海面高变化周期.讨论了ENSO对海面高异常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中国海 海平面变化 TOPEX/POSEIDON JASON-1 Jason-2
下载PDF
基于卫星测高交叉点的海洋表面地转流速度 被引量:14
2
作者 郭金运 常晓涛 +2 位作者 黄金维 孙佳龙 韩延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82-2589,共8页
在流体静力平衡状态下,海洋Coriolis力和压力梯度平衡就形成地转流,世界上大多数海流都近似为地转流.本文利用卫星测高交叉点方法计算海洋表面地转流速度,分析了利用测高交叉点计算地转流速度的不确定性,上升和下降弧段的海面倾斜在分辨... 在流体静力平衡状态下,海洋Coriolis力和压力梯度平衡就形成地转流,世界上大多数海流都近似为地转流.本文利用卫星测高交叉点方法计算海洋表面地转流速度,分析了利用测高交叉点计算地转流速度的不确定性,上升和下降弧段的海面倾斜在分辨率50km上可以达到10^(-7)量级,才可能获得优于10cm/s的地转流速度.在低纬度或者纬度接近卫星轨道倾角的地区,由交叉点方法计算的地转流速度精度低于中纬度地区.以中国台湾东部黑潮为试验区,利用最新的中国台湾周边海域大地水准面模型参考场计算高精度的大地水准面高,利用TOPEX/Poseidon和Jason-1的GDR数据(2002~2005年)计算海面高,然后计算交叉点的动力高,确定交叉点的地转流速度,结果与中国台湾NCOR(National Center for Ocean Research)的流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交叉点 地转流 TOPEX/POSEIDON JASON-1
下载PDF
一种多前缘多阈值的波形重构算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常晓涛 李建成 +1 位作者 郭金运 黄金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29-1634,共6页
为了改善近海测高精度,本文对近海测高波形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在现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波前缘识别算法的多前缘多阈值波形重构方法.然后将该方法用于中国近海的卫星测高波形数据的处理,得到精度与分辨率更好的海面高数据.作为验证,... 为了改善近海测高精度,本文对近海测高波形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在现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波前缘识别算法的多前缘多阈值波形重构方法.然后将该方法用于中国近海的卫星测高波形数据的处理,得到精度与分辨率更好的海面高数据.作为验证,将此海面高数据换算为重力异常并与船测重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卫星测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卫星测高 波形重构 跟踪口 海面高
下载PDF
近岸海域EnviSat卫星测高波形重定的Threshold优化算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郭金运 高永刚 +1 位作者 常晓涛 黄金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7-814,共8页
波形重定是改善近岸海域卫星测高数据精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分析了EnviSat雷达测高波形重定算法,并对Threshold算法进行了优化,开发了波形重定程序;以地中海为实验区,利用几种波形重定方法,对近岸海域的EnviSat测高波形进行重定,认为优化... 波形重定是改善近岸海域卫星测高数据精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分析了EnviSat雷达测高波形重定算法,并对Threshold算法进行了优化,开发了波形重定程序;以地中海为实验区,利用几种波形重定方法,对近岸海域的EnviSat测高波形进行重定,认为优化的Threshold算法是几种波形重定算法中最稳健的重定算法,适合于地中海近岸海域EnviSat测高波形的重定,对其他近岸海域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SAT 卫星测高 波形重定 Threshold算法
下载PDF
由星载GPS双差相位数据进行CHAMP卫星动力学定轨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金运 黄金维 +1 位作者 胡建国 李建成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3-217,共5页
为了确定CHAMP卫星的轨道,由星载GPS数据和IGS跟踪站的GPS数据构造星地相位双差观测量,利用EOP、SGO、时间等数据,对GPS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钟差改正、模糊度解算和周跳探测、卫星姿态改正、天线偏差和相位中心改正等,采用CHAMP卫星受... 为了确定CHAMP卫星的轨道,由星载GPS数据和IGS跟踪站的GPS数据构造星地相位双差观测量,利用EOP、SGO、时间等数据,对GPS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钟差改正、模糊度解算和周跳探测、卫星姿态改正、天线偏差和相位中心改正等,采用CHAMP卫星受力摄动模型,根据动力学原理,对CHAMP卫星进行实际定轨。与德国GFZ定轨结果PSO相比,本方法定轨结果径向精度为0.285 7 m。对于1 d的重叠轨道,径向轨道差异的RMS为0.095 8 m。对于轨道端点比较,径向轨道差异平均为0.066 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MP卫星 GPS双差相位数据 卫星定轨 动力学方法
下载PDF
基于IGS跟踪站的高频GPS卫星时钟改正确定 被引量:6
6
作者 郭金运 黄金维 +1 位作者 曾子榜 韩延本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06-710,共5页
利用IGS跟踪站的GPS观测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先求得对流层延迟参数,再解算高频(30 s)GPS卫星时钟改正,并与CODE(center for orbit determination in Europe)给出的30 s一笔的高频时钟数据进行比较,两者平均差异为0.003 234 ns,平均标... 利用IGS跟踪站的GPS观测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先求得对流层延迟参数,再解算高频(30 s)GPS卫星时钟改正,并与CODE(center for orbit determination in Europe)给出的30 s一笔的高频时钟数据进行比较,两者平均差异为0.003 234 ns,平均标准差为0.607 6 ns。通过比较,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发射的BlockIIA卫星携带的Cs钟不如Rb钟稳定和可靠,Block IIR卫星携带的时钟优于Block IIA卫星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GPS时钟改正 IGS跟踪站 无电离层线性组合
下载PDF
由CHAMP星载GPS相位双差数据解算地球引力场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郭金运 黄金维 +1 位作者 胡建国 李建成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利用7 d的CHAMP星载GPS相位观测数据和48个IGS跟踪站的观测数据,构造星地双差相位观测量,进行GPS数据预处理;利用CowellⅡ数值法进行轨道积分和分块Bayes最小二乘参数估计,解算了地球引力场位系数。该模型与EGM96相比(70阶次),大地水准... 利用7 d的CHAMP星载GPS相位观测数据和48个IGS跟踪站的观测数据,构造星地双差相位观测量,进行GPS数据预处理;利用CowellⅡ数值法进行轨道积分和分块Bayes最小二乘参数估计,解算了地球引力场位系数。该模型与EGM96相比(70阶次),大地水准面起伏差异最大为2.872 m,差异精度为0.522m,平均差异为-0.003 m,这说明本文解算的地球重力场模型与EGM96没有系统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模型 星载GPS CHAMP卫星 大地水准面起伏
下载PDF
湖泊范围内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波形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永刚 郭金运 +1 位作者 黄金维 岳建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
对TOPEX/Poseidon卫星在呼伦湖范围内的测高波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测高波形在湖泊范围内具有似海洋波形的特性;湖泊在冬季结冰时,测高波形多为尖锥状波形,而且受湖面积雪的影响,冬季波形能量比夏季的波形能量低。
关键词 卫星测高 TOPEX/POSEIDON 波形分析 似海洋波形 尖锥状波形
下载PDF
基于星载GPS非差数据的COSMIC卫星几何定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郭金运 黄金维 +2 位作者 曾子榜 常晓涛 韩延本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80,共6页
COSMIC的大地测量任务重点在于解算地球重力场模型以及低阶重力场时变规律研究,这需要卫星精密几何轨道.文中根据CODE的GPS卫星精密星历和时钟,COSMIC卫星设计轨道和定轨GPS天线设计,模拟了COSMIC星载GPS观测量.利用运动学原理,研究了... COSMIC的大地测量任务重点在于解算地球重力场模型以及低阶重力场时变规律研究,这需要卫星精密几何轨道.文中根据CODE的GPS卫星精密星历和时钟,COSMIC卫星设计轨道和定轨GPS天线设计,模拟了COSMIC星载GPS观测量.利用运动学原理,研究了基于星载GPS非差数据的COSMIC几何定轨能力.COSMIC具有两个定轨天线(POD+X和-X),单独利用一个天线观测的几何定轨结果精度基本一致,都大于模拟时给定的随机误差.这主要是由卫星设计的POD天线位置造成的,两个天线的视准向量与天顶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同,同时POD+X位于卫星飞行方向,而POD-X背向卫星飞行方向.为了改善几何定轨精度,利用POD+X和-X天线构成一个虚拟天线,将两个POD天线的观测归算到虚拟天线.利用虚拟天线的观测,进行精密几何定轨,通过与参考轨道的比较,定轨精度与给定的模拟随机误差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 虚拟天线 GPS非差数据 精密几何定轨
下载PDF
白姜花生理生化和细胞结构变化与花衰老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望 涂红艳 +3 位作者 陆秋婵 张爱玲 梁水珍 黄金维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96,共8页
以白姜花二倍体和四倍体切花为试材,通过蒽酮比色法、酸性茚三酮法和透射电镜法比较切花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和显微特征,解析影响白姜花切花衰老的生理机制,以期进一步了解白姜花切花衰老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瓶插时间延长,二倍体花... 以白姜花二倍体和四倍体切花为试材,通过蒽酮比色法、酸性茚三酮法和透射电镜法比较切花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和显微特征,解析影响白姜花切花衰老的生理机制,以期进一步了解白姜花切花衰老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瓶插时间延长,二倍体花瓣和旗叶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四倍体保持相对稳定并高于二倍体;花瓣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明显,四倍体含量高于二倍体;花瓣脯氨酸含量呈现升高趋势,二倍体花瓣脯氨酸含量高于四倍体。花瓣和花冠管丙二醛含量变化不明显,花瓣丙二醛含量高于花冠管;二倍体花瓣和花冠管丙二醛含量均高于四倍体。花冠管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发生早于花瓣,四倍体花瓣和花冠管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发生晚于二倍体。在萎蔫期花瓣细胞出现空腔化,各种细胞器结构消失,出现小泡或囊泡。综上,细胞自噬是花瓣和花冠管细胞膜透性增加的原因。较高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花瓣和花冠管细胞质膜破坏推迟等是小花弯颈和花瓣萎蔫延迟的因素之一,有利于切花寿命的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姜花 四倍体 切花 衰老 生理
下载PDF
Geosat/GM波形重跟踪反演中国沿海区域重力异常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元德 鄂栋臣 +1 位作者 黄金维 汪海洪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88-1291,共4页
利用Geosat/GM测高波形数据,在中国海域内(117°E^129°E,21°N^41°N)比较了阈值法、Beta5和改进阈值法三种重跟踪算法。分析表明,改进阈值法优于其他两种重跟踪方法。由改进阈值法的测高数据,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leas... 利用Geosat/GM测高波形数据,在中国海域内(117°E^129°E,21°N^41°N)比较了阈值法、Beta5和改进阈值法三种重跟踪算法。分析表明,改进阈值法优于其他两种重跟踪方法。由改进阈值法的测高数据,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 collocation,LSC)和逆Vening-Meinesz(IVM)计算了卫星测高重力异常,并与船测重力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LSC的精度优于IVM。与KMS02和Sandwell&Smith V15两个重力场模型相比较,本文结果在东海优于这两个模型,在台湾海域结果稍差,需要融合ERS-1等其他数据进一步提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at/GM 波形重跟踪 重力异常 最小二乘配置 逆Vening—Meinesz
原文传递
沿海雷达卫星测高波形重定多子波参数方法和重力异常恢复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金运 高永刚 +1 位作者 黄金维 孙佳龙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48-1255,共8页
雷达卫星测高数据质量是测高在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学等领域应用研究的关键.在沿海海域,测高波形受到地形和地球物理环境等污染,测高数据精度低于开阔海域的测高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高波形重定方法,即多子波参数重定方法(MSP... 雷达卫星测高数据质量是测高在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学等领域应用研究的关键.在沿海海域,测高波形受到地形和地球物理环境等污染,测高数据精度低于开阔海域的测高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高波形重定方法,即多子波参数重定方法(MSPR),用于改善沿海海域的测高数据质量.由测高数据,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法解算沿海重力异常,给出了对应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利用MSPR对台湾岛周边海域的Geosat/GM波形数据进行重定,与台湾岛大地水准面进行比较,MSPR重定结果精度要优于常用的β-5参数方法重定结果和GDR数据.利用重定后的测高数据,由最小二乘法计算了台湾岛近海海域的重力异常.与船测重力数据进行比较,由重定数据得到的结果精度优于GDR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子波参数重定方法 卫星测高波形重定 重力异常 最小二乘配置 Geosat/GM
原文传递
由TOPEX/Poseidon探测的中国区域后向散射系数时空分布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金运 杨磊 +2 位作者 刘新 黄金维 杨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7-692,共16页
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连续12年(1993年1月~2004年12月)对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观测的GDR-M(Merged Geophysical Data Record)数据集,提取Ku波段和C波段的后向散射系数,经平滑、内插处理之后,得到5′×5′的网格数据及其时间序列.... 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连续12年(1993年1月~2004年12月)对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观测的GDR-M(Merged Geophysical Data Record)数据集,提取Ku波段和C波段的后向散射系数,经平滑、内插处理之后,得到5′×5′的网格数据及其时间序列.对后向散射系数在中国典型地表类型(如湿地、沙漠、山地和农业基地等)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FFT)探测后向散射系数时间序列的周期变化,发现周期以周年为主,部分地区还有半年周期变化.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得到周年周期和半年周期的振幅等周期项信息,结果显示周年振幅明显大于半年振幅.分析了后向散射系数时间序列异常与我国环境和气候变化以及严重灾害(如洪水、干旱)的关系.利用SRTM导出的坡度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后向散射系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以确定地势对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Ku波段和C波段后向散射系数皆与坡度呈负相关,辽宁和吉林地区的相关性最强为0.56,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的相关性最弱为0.11,其他地区多为(0.3~0.5)之间,表明地势起伏而引起的坡度对后向散射系数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散射系数 卫星测高 TOPEX POSEIDON 陆地表面 SRTM
原文传递
复杂海域ERS-1卫星测高波形的波形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元德 汪海洪 +1 位作者 鄂栋臣 黄金维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0,70,共4页
分析表明海域的两类基本波形类型为镜面和散射波形,提出了波形移动相关分析,用于复杂海域波形分类。在近海和南极海域实验区,对ERS-1回波信号波形分类。结果表明,脉冲峰值、-β5和波形移动相关分析均可进行波形分类。
关键词 卫星测高 波形分类 镜面波形 散射波形 脉冲峰值 波形移动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利用卫星测高雷达回波波形确定南极海冰密集度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元德 鄂栋臣 +4 位作者 汪海洪 晁定波 黄金维 李斐 艾松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59-1764,共6页
海冰密集度是描述海冰的重要参数之一.海冰现场数据采集受观测环境和观测范围的限制,难以用于大范围海冰密集度的研究,而测高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高分辨率和长时间观测等多种优点,可弥补现场观测手段的不足.本文利用测高... 海冰密集度是描述海冰的重要参数之一.海冰现场数据采集受观测环境和观测范围的限制,难以用于大范围海冰密集度的研究,而测高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高分辨率和长时间观测等多种优点,可弥补现场观测手段的不足.本文利用测高卫星雷达回波波形与反射面反射特性的关系,进行回波波形的波形分类,提出了利用测高卫星雷达回波波形确定南极海冰密集度的算法.以南极普里兹湾为实验区域,采用该算法由ERS-1/GM回波波形确定其一年和各季节的海冰密集度,并与SSMRSSM/I遥感海冰密集度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海冰空间分布范围和极大海冰密集区一致,因此提供了监测海冰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密集度 南极海冰 测高回波波形 SSMR SSM/I ERS-1/GM
原文传递
由CHAMP卫星监测的地球质心运动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金运 韩延本 黄金维 《中国科学(G辑)》 CSCD 2008年第10期1404-1413,共10页
地心运动是地固参考框架建立、维持及其应用的重要研究课题.采用多步法由CHAMP卫星研究地心运动.根据运动学原理,利用完全星载GPS非差数据,确定CHAMP(2001-2006年)的精密几何轨道.然后,根据卫星动力学理论,在最小二乘意义下,... 地心运动是地固参考框架建立、维持及其应用的重要研究课题.采用多步法由CHAMP卫星研究地心运动.根据运动学原理,利用完全星载GPS非差数据,确定CHAMP(2001-2006年)的精密几何轨道.然后,根据卫星动力学理论,在最小二乘意义下,对CHAMP精密几何轨道进行拟合,从而解算地心运动时间序列,并将该序列与ITRF2005所用的地心序列进行了比较.分别利用Fourier和小波变换分析了由CHAMP得到的地心运动序列,在TX,TY和TZ3个方向上6a的平均值分别为0.8,2.2和7.9mm,地心运动趋势分别为0.495mm/a,-0.004mm/a和1.309mm/a,这说明地壳形状存在渐变.季节性变化是地心运动的主项,这主要是由地表流体质量分布变化激励的.同时,地心运动还存在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心运动 CHAMP 谱分析 小波分析
原文传递
Anomalous Signals Prior to Wenchuan Earthquake Detected by Superconducting Gravimeter and Broadband Seismometers Records 被引量:12
17
作者 申文斌 王迪晋 黄金维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5期640-651,共12页
Using 1 Hz sampling records at one superconducting gravimeter (SG) station and 11 broadband seismometer stations, we found anomalous signals prior to the 2008 Wenchuan (汶川) earthquake event. The tides are remove... Using 1 Hz sampling records at one superconducting gravimeter (SG) station and 11 broadband seismometer stations, we found anomalous signals prior to the 2008 Wenchuan (汶川) earthquake event. The tides are removed from the original SG records to obtain the gravity residuals. Applying the 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 and the wavelet analysis to the SG gravity residuals leads to time-frequency spectra, which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n anomalous signal series around 39 h prior to the event. The period 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anomalous signal series are about 8 s and 3×10^-8 m/s^2 (3 μGal), respectively. In another aspect, applying HHT analysis technique to 11 records at broadband seismometer stations shows that most of them contain anomalous signals prior to the Wenchuan event, and the marginal spectra of 8 inland stations show an apparent characteristic of double peaks in anomalous days compared to the only one peak of the marginal spectra in quiet days.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 suggest that the anomalous signals prior to the earthquak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ow-frequency earthquake (LFE). We concluded that the SG data as well as the broadband seismometers records might be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sources in detecting the anomalous signals prior to large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conducting gravimeters broadband seismometers anomalous signals Weuchuan earthquak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