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系统萎缩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症状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李萌萌 黄钰媛 黄胜燕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5例MSA患者,按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分为MSA伴睡眠障碍组(MSA patients...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5例MSA患者,按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分为MSA伴睡眠障碍组(MSA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MSA-SD组,PSQI>5分)和MSA不伴睡眠障碍组(MSA patients without sleep disorders,MSA-NSD组,PSQI≤5分)。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rontal Assessment Battery, FAB)、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神经精神量表(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 NPI),轻度行为障碍清单(mild Behavioral Impairment Checklist, MBI-C)分别评估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执行功能、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精神行为状况,分析MSA患者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焦虑和抑郁情绪及异常精神行为的相关性。结果:MSA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8.11%,MSA合并睡眠障碍者的整体认知功能、执行功能比不合并睡眠障碍者差,焦虑和抑郁情绪、精神行为症状比不合并睡眠障碍者严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SQI总评分与年龄、MMSE、FAB均无显著关联,而与NPI总评分、HAMA评分、HAMD、MBI评分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抑郁和异常精神行为是MSA相关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睡眠质量下降、焦虑和抑郁、精神行为异常是MSA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精神病性症状是影响其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 精神病性症状
下载PDF
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及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春丽 徐志新 +1 位作者 陈定中 黄钰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720-724,共5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核苷酸结合寡聚化域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115例,病人均行椎管内麻醉,分别在术前、术后3 d利用MMSE...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核苷酸结合寡聚化域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115例,病人均行椎管内麻醉,分别在术前、术后3 d利用MMSE评估病人的认知功能,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认知损害分成认知损害组和非认知损害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认识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3 d血清NLRP3 mRNA、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mRNA表达量及IL-1β、IL-8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描述MMSE评分与NLRP3 mRNA、Caspase-1 mRNA表达量及IL-1β、IL-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病人术后MMSE评分明显低于术前[(22.01±3.62)分比(27.45±1.01)分,P<0.001],术后认知损害发生率为30.43%(35/11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8岁、糖尿病、术中低血压是术后认知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7年是术后认知损害的保护因素。认知损害组术后血清NLRP3 mRNA、Caspase-1 mRNA、IL-1β、IL-8水平均高于术前与非认知损害组(P<0.05),非认知损害组术后上述各指标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人术后MMSE评分与血清NLRP3 mRNA、Caspase-1 mRNA、IL-1β、IL-8水平均呈负相关(r=-0.601、-0.652、-0.501、-0.519,均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术后出现认知损害的病人NLRP3炎性小体指标水平明显上调,NLRP3炎性小体-IL-1β信号轴可能参与了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人 椎管内麻醉 认知功能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域受体蛋白3 炎性小体
下载PDF
不同剂量依达拉奉对防治七氟醚诱导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钰媛 韦雪梅 +1 位作者 郑育秀 刘丽丽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7期571-576,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依达拉奉对七氟醚诱导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防治作用。方法老龄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on组)、七氟醚组(Sev组)、七氟醚+依达拉奉低剂量组(Sev+Eda-L组,6 mg·kg^(-1))、七氟醚+依达拉奉高...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依达拉奉对七氟醚诱导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防治作用。方法老龄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on组)、七氟醚组(Sev组)、七氟醚+依达拉奉低剂量组(Sev+Eda-L组,6 mg·kg^(-1))、七氟醚+依达拉奉高剂量组(Sev+Eda-H组,12 mg·kg^(-1))。采用多次麻醉/手术构建老龄小鼠POCD模型,期间给予不同剂量依达拉奉注射液。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氧化/抗氧化因子、炎性细胞因子,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海马中Iba1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Sev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较长,且穿越平台次数、在第Ⅰ象限停留的时间显著较少/短(P<0.05)。与Sev组相比,Sev+Eda-L组小鼠Morris水迷宫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与Sev组相比,Sev+Eda-L组小鼠海马中超氧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Iba1、TLR4、p-NF-κB、NLRP3、IL-6、IL-1β、TNF-α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Sev+Eda-H组小鼠Morris水迷宫指标被显著正向调节(P<0.05)。与Sev组相比,Sev+Eda-H组小鼠海马中SOD活力显著增加(P<0.05),MDA、Iba1、TLR4、p-NF-κB、NLRP3、IL-6、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6 mg·kg^(-1)依达拉奉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因此无法发挥防治POCD的作用,但当剂量达到12 mg·kg^(-1)时,依达拉奉能够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症信号通路,提高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 小鼠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依达拉奉 学习能力 记忆能力
下载PDF
基于CN/IL-10信号途径探讨乌司他丁对神经性疼痛大鼠模型的镇痛效应及作用机制
4
作者 黄钰媛 韦雪梅 +1 位作者 郑育秀 刘丽丽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神经性疼痛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CI组)、UTI组、UTI+他克莫司(FK506)组,每组10只。除Sham组外,其它各组大鼠构建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CI)模型,...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神经性疼痛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CI组)、UTI组、UTI+他克莫司(FK506)组,每组10只。除Sham组外,其它各组大鼠构建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CI)模型,各组大鼠给予相应给药处理后,采用疼痛行为测量法测定大鼠疼痛行为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坐骨神经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CN)和白介素-10(IL-1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UTI能够降低CCI诱导的大鼠神经性疼痛,减轻坐骨神经组织病理性损伤,降低坐骨神经组织中IL-6、IL-1β、TNF-α水平,减少坐骨神经细胞凋亡数,并能够显著上调神经性疼痛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CN和IL-10蛋白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N抑制剂FK506可减弱UTI对神经性疼痛大鼠的作用效果,下调神经性疼痛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CN和IL-10蛋白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TI可能通过调控CN/IL-10信号途径减轻神经性疼痛大鼠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进而缓解大鼠神经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神经性疼痛 镇痛效应 坐骨神经 CN/IL-10信号途径
下载PDF
氯胺酮与七氟醚诱导老龄小鼠POCD的病理机制比较
5
作者 黄钰媛 韦雪梅 +1 位作者 郑育秀 刘丽丽 《西部医学》 2022年第5期658-664,共7页
目的比较氯胺酮与七氟醚诱导老龄小鼠POCD的病理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6只12月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氯胺酮组与七氟醚组,以200 mg/kg的氯胺酮和3%七氟醚麻醉小鼠,维持6 h。麻醉前后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与记忆能力。取... 目的比较氯胺酮与七氟醚诱导老龄小鼠POCD的病理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6只12月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氯胺酮组与七氟醚组,以200 mg/kg的氯胺酮和3%七氟醚麻醉小鼠,维持6 h。麻醉前后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与记忆能力。取小鼠脑组织,采用长时程电位测试记录海马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通过高尔基染色检测海马区神经元突触状态,利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组织中Aβ沉积,最后以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中NMDA受体与凋亡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游泳速率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氯胺酮与七氟醚都造成了小鼠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减少,第Ⅰ象限停留时间增加。氯胺酮组小鼠Morris水迷宫各项指标优于七氟醚组。病理检测显示,虽然氯胺酮与七氟醚都造成了小鼠LTP抑制,突触中树突棘密度和长度减少,Aβ沉积增加,但七氟醚组小鼠海马区LTP水平与树突棘状态明显劣于氯胺酮组,且Aβ沉积增加。氯胺酮与七氟醚都明显抑制了NMDAR表达,且Caspase-3信号通路被明显激活。氯胺酮对NMDAR抑制作用明显高于七氟醚,且相比于七氟醚组,氯胺酮组小鼠bcl-2表达更高。结论相比于七氟醚,氯胺酮对老龄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其生理机制涉及NMDAR受体的抑制,部分抑制了Aβ沉积,升高了LT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七氟醚 老龄小鼠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β-淀粉样蛋白沉积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科学防控体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钰媛 郁金泰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3年第4期259-263,I0003,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正在成为全球健康和社会护理面临的重大挑战。过去的十余年里,AD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在本述评中,我们总结并分析最新的AD领域国际进展,包括AD预防、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正在成为全球健康和社会护理面临的重大挑战。过去的十余年里,AD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在本述评中,我们总结并分析最新的AD领域国际进展,包括AD预防、诊断性生物标志物、针对β-amyloid疾病修饰疗法等,提出阿尔茨海默病多级、全程、科学防控体系,为进一步理解和治愈该疾病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早期诊断 预防 生物标志物 治疗
下载PDF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考考点分析及教学对策
7
作者 黄钰媛 《中学教学参考》 2014年第8期22-22,共1页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考考点分析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同时也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纵观近年广西中考数学试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不等式...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考考点分析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同时也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纵观近年广西中考数学试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的存在性问题的探讨.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学对策 考点分析 中考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存在性问题 初中数学 数学试题
下载PDF
明清时期岭南小说中的麻风病书写
8
作者 黄钰媛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0-36,共7页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进入小说家视野,在以岭南为背景、描写岭南习俗、反映明清岭南思想文化的岭南小说中,麻风病题材涌现。明清岭南小说中的麻风病有其独特的病因和病状,兼之“过癞”、毒蛇疗方等治疗习俗,体现出异乡人对岭南的奇异想象和...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进入小说家视野,在以岭南为背景、描写岭南习俗、反映明清岭南思想文化的岭南小说中,麻风病题材涌现。明清岭南小说中的麻风病有其独特的病因和病状,兼之“过癞”、毒蛇疗方等治疗习俗,体现出异乡人对岭南的奇异想象和对美好爱情向往的文学审美意蕴。同时,明清岭南小说中的麻风病书写还具有宣扬向善、劝贞奖节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岭南小说 麻风病 文学审美 教化意义
下载PDF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探讨
9
作者 黄钰媛 《教育界(教师培训)》 2014年第1期115-115,共1页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产生了兴趣,那么完成这件事情的效果会很高。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兴趣也属于这一范畴。学数学情感从何而来,首先应是兴趣所致。课堂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产生了兴趣,那么完成这件事情的效果会很高。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兴趣也属于这一范畴。学数学情感从何而来,首先应是兴趣所致。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注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不但能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数学,接近数学,而且还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自觉思考、自觉钻研数学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趣味性 魅力
下载PDF
表现为快速进展性痴呆的路易体痴呆1例报告
10
作者 涂志兰 陈淑芬 +4 位作者 陈科良 黄钰媛 崔梅 董强 郁金泰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3年第4期286-290,共5页
目的:研究爆发性路易体痴呆疾病特征及诊疗,增加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知。方法:收集1例爆发性路易体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心理学特点及头颅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表现为快速进展的痴呆伴有运动症状,伴有生动的视幻觉... 目的:研究爆发性路易体痴呆疾病特征及诊疗,增加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知。方法:收集1例爆发性路易体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心理学特点及头颅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表现为快速进展的痴呆伴有运动症状,伴有生动的视幻觉,夜间快动眼睡眠障碍明显,符合路易体痴呆的特征性表现。给予相应治疗后,症状改善显著:由严重认知功能减退、无法沟通交流到能可简单交流;由卧床到生活自理,自行行走。结论:部分路易体痴呆患者可表现为快速进展的痴呆,识别路易体痴呆的特征性症状学主征有助于路易体痴呆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性路易体痴呆 快速进展性痴呆 神经心理评估 神经影像
下载PDF
直立式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电控系统的研究
11
作者 郭爽 黄钰媛 +1 位作者 赵文宝 霍岩 《南方农机》 2019年第6期14-14,16,共2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直立式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系统,在分析现有移动设备及移动方式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能够可人工控制也可自动行走的机械辅助移动设备,通过控制两个正反向运动保持自平衡车直立平衡状态,调节车模倾...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直立式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系统,在分析现有移动设备及移动方式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能够可人工控制也可自动行走的机械辅助移动设备,通过控制两个正反向运动保持自平衡车直立平衡状态,调节车模倾角来实现自平衡车速度控制,控制两个电机之间的转动差速,实现自平衡车转向控制、可人工操控、程序自动化控制等多种操作方式辅助移动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机电传动 辅助移动 单片机
下载PDF
后皮质萎缩患者神经心理及影像学特征的研究
12
作者 董丽华 李加梅 +4 位作者 陈科良 雷小晶 陈淑芬 黄钰媛 郁金泰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8-745,共8页
目的探讨后皮质萎缩(PCA)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9月27日至2021年9月24日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认知障碍病房诊断的PCA患者、路易体痴呆(DLB)患者、典型阿尔茨海默病(t-AD)患者及同期在华山医院及日照市... 目的探讨后皮质萎缩(PCA)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9月27日至2021年9月24日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认知障碍病房诊断的PCA患者、路易体痴呆(DLB)患者、典型阿尔茨海默病(t-AD)患者及同期在华山医院及日照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体检中心就诊的正常对照者,采集4组受试者的神经心理评估、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资料,比较4组受试者神经心理学表现的差异,并总结PCA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最终共纳入11例PCA患者、17例DLB患者、31例t-AD患者及11名正常对照参与本研究。PCA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13.52±1.81)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7.06±1.72)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受损[MMSE评分(27.85±1.75)分,t=-6.561,P<0.001;MoCA评分(23.60±1.59)分,t=-7.968,P<0.001],但与DLB组、t-A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A组患者的注意力、执行和语言功能损害[连线测试A评分(298.86±16.16)分,连线测试B评分(305.51±18.89)分,波士顿命名测试评分(8.67±1.53)分]较DLB组[(110.07±18.62)分,t=9.980,P<0.001;(230.34±23.59)分,t=2.865,P=0.024;(15.66±1.56)分,t=-2.682,P=0.013]和t-AD组[(148.91±12.77)分,t=7.071,P<0.001;(200.78±19.34)分,t=3.789,P=0.004;(15.15±1.05)分,t=-2.544,P=0.016]严重。PCA组的视空间及视知觉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1)分比3(3,3)分,Z=-4.023,P<0.001;0(0,1)分比35(34,36)分,Z=-3.704,P<0.001]。PCA患者的头颅MRI表现为顶枕叶萎缩,颞叶内侧萎缩不明显,可与t-AD相鉴别。PCA患者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表现为双侧顶叶、枕叶、后扣带回葡萄糖代谢相对减低,18氟-florbetapir PET/CT表现为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扣带回的淀粉样蛋白沉积。结论PCA患者神经心理特征表现为视空间功能障碍,并在多个认知领域如记忆力、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方面存在损害,其MRI典型特点为顶枕叶萎缩,PET/CT结果常符合AD的代谢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萎缩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测验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探讨左乙拉西坦对神经元损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钰媛 韦雪梅 +1 位作者 郑育秀 刘丽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14-1220,共7页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对神经元损伤的影响与机制。方法:体外研究以3%七氟醚构建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通过CCK8与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增殖与存活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β-catenin信号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MAP2/Synaptophysi...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对神经元损伤的影响与机制。方法:体外研究以3%七氟醚构建原代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通过CCK8与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增殖与存活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β-catenin信号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MAP2/Synaptophysin表达。体内研究以3%七氟醚构建幼鼠认知功能损伤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幼鼠学习、记忆能力,通过长时程电位反映突触可塑性,采用免疫荧光检测BrdU阳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体外研究中,七氟醚造成神经元细胞活力与细胞存活率降低,导致Wnt3a、β-catenin与p-GSK3β(Ser9)蛋白表达减少,MAP2/Synaptophysin表达下调。体内研究中,七氟醚造成幼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且fEPSP斜率降低,BrdU表达减少,Wnt3a、β-catenin与p-GSK3β(Ser9)蛋白表达减少。然而,左乙拉西坦升高了神经元活力与细胞存活率,增加了Wnt3a、β-catenin与p-GSK3β(Ser9)蛋白表达,上调了MAP2/Synaptophysin表达。与此同时,左乙拉西坦减少了幼鼠的逃避潜伏期,上调了fEPSP斜率,增加了Wnt3a、β-catenin与p-GSK3β(Ser9)蛋白表达,且增加了海马DG区BrdU表达。结论:左乙拉西坦明显改善了七氟醚诱导的幼鼠认知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提高海马神经元增殖,增加海马DG区神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七氟醚 神经元增殖 海马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靶向Aβ疾病修饰治疗:曙光初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钰媛 郁金泰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9-964,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对其发病机制认识仍较为局限、治疗药物研发滞后。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瀑布假说仍然是目前AD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也是AD疾病修饰药物研发的重要理论基础。近年来,靶向A...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对其发病机制认识仍较为局限、治疗药物研发滞后。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瀑布假说仍然是目前AD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也是AD疾病修饰药物研发的重要理论基础。近年来,靶向Aβ的免疫治疗药物相继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或突破性疗法认定,为AD的疾病修饰治疗带来了曙光。文中评述了近年来靶向Aβ疾病修饰治疗临床试验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以往靶向Aβ疾病修饰治疗临床试验失败的原因。虽然目前靶向Aβ疾病修饰疗法不是十分成熟,但其俨然已成为极具前景的AD药物研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临床试验 疾病修饰治疗
原文传递
脑^(18)F-FDG PET/CT显像在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古祺 陈淑芬 +6 位作者 陈科良 黄钰媛 葛璟洁 左传涛 崔梅 董强 郁金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1期3294-3300,共7页
目的分析各种类型帕金森综合征(PS)患者的氟[^(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影像特征,建立PS的^(18)F-FDG PET/CT“诊断树”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的帕金森病(PD)患... 目的分析各种类型帕金森综合征(PS)患者的氟[^(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影像特征,建立PS的^(18)F-FDG PET/CT“诊断树”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的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患者、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SA-C)患者、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检查;所有患者完善临床资料采集和随访,确定患者的临床诊断;分析各种类型PS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特异性改变模式以及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建立^(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树”模型并验证其对PS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320例患者,男性187例,女性133例,年龄(62±9)岁,包括80例PD、90例PSP、114例MSA-C、36例MSA-P。有鉴别诊断意义的脑区葡萄糖代谢特点如下:PD的壳核代谢增高;PSP尾状核、丘脑、中脑、额叶代谢减低;MSA-C小脑代谢减低;MSA-P壳核代谢减低、小脑代谢减低。建立“诊断树”模型,对PD诊断的灵敏度为88.75%,特异度为91.25%;对PSP诊断的灵敏度为54.44%,特异度为96.96%;对MSA-C诊断的灵敏度为87.72%,特异度为86.41%;对MSA-P诊断的灵敏度为55.56%,特异度为91.55%。“诊断树”模型可正确分类75%(240/320)的患者。结论PD、PSP、MSA-C、MSA-P的^(18)F-FDG PET/CT显像呈现不同的脑区葡萄糖代谢改变特点,对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诊断树”模型有助于进行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障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 葡萄糖代谢特点 “诊断树”模型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不同麻醉方法对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郑育秀 徐志新 +2 位作者 吕淞 邱壮光 黄钰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186-518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为其麻醉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3月医院治疗的110例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试验组给予硬膜外...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为其麻醉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3月医院治疗的110例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试验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分别于术前、术后3d和7d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咳嗽、发热、肺部啰音临床表现、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率、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及肺部感染率。结果术后3d和7d试验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为5.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进行下肢骨科手术,可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下肢骨科手术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2017《血管性认知损害分类共识研究》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钰媛 郭起浩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8年第4期191-197,共7页
目前对于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诊断及分类标准尚未达成共识,且已发布的各种VCI诊断标准之间缺乏可比性,因此影响了诊断效率,继而影响到患病率的估计、相关研究的开展以及VCI的治疗。为此,来自27个国家的... 目前对于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诊断及分类标准尚未达成共识,且已发布的各种VCI诊断标准之间缺乏可比性,因此影响了诊断效率,继而影响到患病率的估计、相关研究的开展以及VCI的治疗。为此,来自27个国家的122名专家(81%为学术研究人员)采用德尔菲法参与在线调查,通过回顾已经提出的VCI相关概念以建立新的专家共识,如果支持率达67%即认为达成共识,并于2017年发布了《血管性认知损害分类共识研究(The Vascular Impairment of Cognition Classification Consensus Study,VICCCS)》。VICCCS重新定义了VCI概念模型,包括轻型VCI和重型VCI及其亚型以及新的VCI相关标准化术语,旨在解决当前对于VCI的认识差异。同时,VICCCS提出了未来潜在的研究课题。VICCCS的制订及发布为VCI研究工作提供了诊断及分类标准,为今后开展更大样本量的协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损害 血管性痴呆 共识 德尔菲法
原文传递
GNE肌病下肢肌肉MRI特点及其脂肪化评分与临床的相关性
18
作者 黄钰媛 陈阳 +6 位作者 李劲 罗苏珊 林洁 朱雯华 卢家红 赵重波 奚剑英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39-843,共5页
目的 总结GNE肌病下肢肌肉影像特征,并探讨下肢肌肉MRI脂肪化评分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基因确诊为GNE肌病,进行过双下肢肌肉MRI检查且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整的17例患者的... 目的 总结GNE肌病下肢肌肉影像特征,并探讨下肢肌肉MRI脂肪化评分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基因确诊为GNE肌病,进行过双下肢肌肉MRI检查且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整的17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患者均行大、小腿横断面MRI平扫.对双下肢的18块肌肉进行脂肪化评分.根据改良Gardner-Medwin和Walton(GM-W)评分将患者分为2组,GM-W评分≤3分为轻症患者组(8例),≥4分为重症患者组(9例).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GNE肌病患者大腿各肌肉间、小腿各肌肉间脂肪化评分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轻症和重症组间同一肌肉脂肪化评分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评价下肢肌群脂肪化评分与起病年龄、病程、GM-W评分、肌酸激酶的相关性.结果 大腿肌肉脂肪化评分半腱肌、内收肌较高,其次为半膜肌、股二头肌和股薄肌,上述肌肉的脂肪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小腿层面脂肪化评分最高肌肉为比目鱼肌内侧头[4.0(3.0,4.0)分],其次为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和比目鱼肌外侧头,上述肌肉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9).大腿肌肉中,轻症和重症患者间缝匠肌和内收肌脂肪化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腿肌肉中,轻症和重症患者间腓骨长肌、比目鱼肌内侧头、比目鱼肌外侧头、腓肠肌内侧头和腓肠肌外侧头脂肪化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下肢肌群MRI脂肪化评分总分与GM-W评分呈正相关(r=0.730,P〈0.05).缝匠肌、腓骨长肌、比目鱼肌内侧头、比目鱼肌外侧头、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的脂肪化评分与GM-W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0、0.845、0.569、0.591、0.640、0.659,P均〈0.05).下肢肌群MRI脂肪化评分总分与肌酸肌酶水平(P=0.582)、病程(P=0.601)和发病年龄(P=0.850)均无相关性.结论 GNE肌病患者在大腿层面以内收肌和后群肌受累为主,小腿层面以胫骨前肌受累为主.下肢肌群MRI脂肪化评分总分与GM-W评分呈正相关,与肌酸肌酶水平、病程和发病年龄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对比研究 GNE肌病
原文传递
我爱荷
19
作者 黄钰媛 《作文与考试(小学版)》 2010年第7期24-24,共1页
有人喜欢娇艳欲滴的玫瑰,有人喜欢傲霜斗雪的菊花,有人喜欢信念永恒的向日葵,有人喜欢雍荣华贵的牧丹,但我喜欢的是冰清玉洁的荷花。
关键词 向日葵 玫瑰 菊花 荷花
原文传递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脂多糖诱导Kupffer细胞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邱壮光 徐志新 +2 位作者 韦雪梅 唐瑜 黄钰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639-3642,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脂多糖(LPS)诱导Kupffer细胞(KCs)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影响。方法用500 ng·mL-1 LPS处理KCs 24 h,构建炎性因子释放模型细胞。将模型细胞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中、高...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脂多糖(LPS)诱导Kupffer细胞(KCs)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影响。方法用500 ng·mL-1 LPS处理KCs 24 h,构建炎性因子释放模型细胞。将模型细胞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另取正常KCs作为空白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均不给予药物处理,正常培养7 h;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50,200和500 ng·mL-1盐酸右美托咪定处理1 h,继续孵育6 h。用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后,低、高剂量实验组和模型组、空白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0.11±4.69)%,(85.02±5.04)%,(51.24±4.22)%和(100.00±5.24)%,NLRP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49±0.28,1.21±0.21,3.37±0.30和1.02±0.2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68±0.26,1.17±0.22,3.54±0.34和1.01±0.20,IL-1β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3.45±0.35,1.53±0.32,4.51±0.37和1.01±0.23,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低、高剂量实验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LPS诱导的KCs的炎症反应,从而提高KCs的存活率,推测其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通路,从而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右美托咪定 KUPFFER细胞 脂多糖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