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平面上升对广东沿海工程设计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1 位作者 陈奇礼 陈特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1,共3页
参照广东沿海 6个岸段 2 0 3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的预测值 ,建议提高沿海工程的设计基准面。根据高潮位升幅的数值模拟 ,建议提高工程的设计高潮位。在计算不同频率风暴潮潮位重现期变化的基础上 ,提出各岸段重现期的设防标准。在计算波... 参照广东沿海 6个岸段 2 0 3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的预测值 ,建议提高沿海工程的设计基准面。根据高潮位升幅的数值模拟 ,建议提高工程的设计高潮位。在计算不同频率风暴潮潮位重现期变化的基础上 ,提出各岸段重现期的设防标准。在计算波高增幅的基础上 ,提出各岸段设计波高的增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广东 沿海工程 风暴潮 设防标准
下载PDF
中国红土与自然地带变迁 被引量:27
2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陈俊鸿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我国第四纪冷期气候及自然地带变迁的研究较多,本文则专论暖期。根据棕红色土、红土、强风化红土或网纹红土的时空分布,结合其它环境标志,论述亚热带北部、亚热带南部、热带这3个自然地带在上新世以来的4个暖期的配置,推断华北、... 我国第四纪冷期气候及自然地带变迁的研究较多,本文则专论暖期。根据棕红色土、红土、强风化红土或网纹红土的时空分布,结合其它环境标志,论述亚热带北部、亚热带南部、热带这3个自然地带在上新世以来的4个暖期的配置,推断华北、长江中下游、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 自然地带 古气候 气候变迁 暖期
下载PDF
华南末次冰期盛期最低海面问题 被引量:17
3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1 位作者 蔡福祥 徐起浩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85-393,共9页
本文从陆架残留砂、水下海滩岩、陆架残留地貌、海底岩芯、珊瑚礁沉积间断、陆域侵蚀沉积反映等方面,综合考虑海面下降、陆架均衡沉降。构造活动、海流潮流波浪的再造作用等多种因素,认为华南末次冰期盛期的最低海面可能是-80m左右。
关键词 最低海面 晚更新世 古地理 华南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范围 被引量:8
4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3 位作者 范锦春 江沛霖 黎子浩 黄本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5-232,共8页
研究讨论珠江三角洲 2 0 30年海平面上升 30cm的影响范围。对 54个站 7种典型年最高洪潮水位的升幅进行了水文学或水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按 5cm和 2 5cm升幅等值线的分布 ,可分出影响很小区、较大区、最大区。影响范围随多种条件而发... 研究讨论珠江三角洲 2 0 30年海平面上升 30cm的影响范围。对 54个站 7种典型年最高洪潮水位的升幅进行了水文学或水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按 5cm和 2 5cm升幅等值线的分布 ,可分出影响很小区、较大区、最大区。影响范围随多种条件而发生动态变化。影响最明显的是枯水、特大风暴潮、口门延伸的典型年 ,其最高洪潮水位升幅的代表值 ,在影响很小区、较大区、最大区分别为 <5cm、2 4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影响范围 珠江三角洲 最高洪潮水位 升幅等值线
下载PDF
中国热带MIS3气候特征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江璐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82,共6页
本文根据 30多个古气候分析实例 ,探讨中国热带MIS 3气候波动的相位特征、变幅特征和周期特征。MIS 3为回暖期 ,曾出现早、晚 2个暖期 ,晚期比早期更暖。MIS 3的气候与现今的气候相比较 ,东部热带以热湿为主 ,年均温比今高 1°~ 2... 本文根据 30多个古气候分析实例 ,探讨中国热带MIS 3气候波动的相位特征、变幅特征和周期特征。MIS 3为回暖期 ,曾出现早、晚 2个暖期 ,晚期比早期更暖。MIS 3的气候与现今的气候相比较 ,东部热带以热湿为主 ,年均温比今高 1°~ 2℃或 2°~ 2 .5℃ ,年降水量比今多 70 0mm或 40 0~ 50 0mm ;西部热带以凉湿为主 ,年均温与今相似或约低 1 .5℃ ,年降水量比今多 70 0mm左右。MIS 3期间出现 2个冷—暖—冷的旋回 ,平均周期为 1 7.5ka,这与岁差周期大体相符。中国热带MIS 3的气候波动不仅有万年尺度的地球轨道周期 ,也有千年尺度的周期 ,后者与太阳辐射总量本身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 3 热带 中国 古气候 降水量 太阳辐射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对堤围防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3 位作者 赖冠文 罗少彤 范锦春 江沛霖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18-525,共8页
珠江三角洲2030 年海平面上升幅度约为30 cm 。按此,由水力学模型计算了24 个站最高洪潮水位的升幅, 以5 cm 和25 cm 等值线划分出影响很小区、影响较大区、影响最大区。由水文学方程计算了17 个站4 种重现期的... 珠江三角洲2030 年海平面上升幅度约为30 cm 。按此,由水力学模型计算了24 个站最高洪潮水位的升幅, 以5 cm 和25 cm 等值线划分出影响很小区、影响较大区、影响最大区。由水文学方程计算了17 个站4 种重现期的最高洪潮水位升幅, 得知现有堤围的防御标准在影响较大区将降低半个等级, 在影响最大区将降低一个半等级。受影响的堤围长度为2 608 km , 维护工作量为1 752×104m 3, 需投资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海平面上升 堤围防御能力
下载PDF
中国红土期气候期构造期的耦合 被引量:31
7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0-208,共9页
红土发育、气候变化、构造活动之间存在旋回、周期、因果、主次、配置等耦合关系。其中旋回和周期 ,以红土发育的阶段性为标志 ,突出一个“期”字。通过探讨红土旋回与季风发展期、冰期间冰期、新构造期、构造活动期等的对应关系 ,可以... 红土发育、气候变化、构造活动之间存在旋回、周期、因果、主次、配置等耦合关系。其中旋回和周期 ,以红土发育的阶段性为标志 ,突出一个“期”字。通过探讨红土旋回与季风发展期、冰期间冰期、新构造期、构造活动期等的对应关系 ,可以将我国第四纪分为 3个构造 -气候 (红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 气候 构造 耦合 古气候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生物埋葬群与环境变迁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陈俊鸿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0-323,共14页
本文将珠江三角洲第四纪环境与现代环境的生物埋葬群进行对照,重建晚更新世中期和全新世中期的古沉积环境,划分出两期的海侵区、海侵波及区、海侵影响区,并对中更新世海侵期表示存疑。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生物埋葬群 环境变迁 第四纪
下载PDF
珠江水下三角洲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蔡福祥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6-214,共9页
根据海底地形、陆架残留沉积和残留地貌、第四系厚度分布、断裂分布等综合分析,认为珠江口外的陆架只有1个水下古三角洲。按照陆架第四纪地层及其分布、沉积旋回的更替,推断水下古三角洲经历过4个发育期的演变而与陆上珠江三角洲构... 根据海底地形、陆架残留沉积和残留地貌、第四系厚度分布、断裂分布等综合分析,认为珠江口外的陆架只有1个水下古三角洲。按照陆架第四纪地层及其分布、沉积旋回的更替,推断水下古三角洲经历过4个发育期的演变而与陆上珠江三角洲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水下三角洲 古三角洲
下载PDF
香港/澳门近72年海平面变化曲线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陈特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2-285,共4页
取1959年为接口,将澳门的前段记录(1925~1958年)与香港的后段记录(1959~1996年)连接起来,统一按香港海图基准面起算,可以得到最近72年(1925~1958年)均一的海平面月均序列。海平面曲线反映海... 取1959年为接口,将澳门的前段记录(1925~1958年)与香港的后段记录(1959~1996年)连接起来,统一按香港海图基准面起算,可以得到最近72年(1925~1958年)均一的海平面月均序列。海平面曲线反映海平面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存在异常高海平面和异常低海平面。按香港和澳门的验潮资料,海平面上升速率为1.8±0.1mm/a。海滩岩的高程、地震活动、地形变化表明: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构造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因此,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澳门 海平面变化 上升速率
下载PDF
末次冰期盛期中国热带的变迁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87-595,共9页
参照约 60个实例 ,探讨末次冰期盛期中国热带位置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变迁。当时 ,热带中部、热带北部、亚热带南部 3个地带的北界分别南移 5个、 2个、 6个纬距。经度地带性差异可分为 5个区。其年均温下降幅度 ,台湾岛最大 ( 5... 参照约 60个实例 ,探讨末次冰期盛期中国热带位置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变迁。当时 ,热带中部、热带北部、亚热带南部 3个地带的北界分别南移 5个、 2个、 6个纬距。经度地带性差异可分为 5个区。其年均温下降幅度 ,台湾岛最大 ( 5~ 9℃ ) ,两广及海南岛其次 ( 3~4℃ ) ,闽南粤东较小 ( 2~ 3℃ ) ,滇南最小 ( 1~ 2℃ )。南海冬季水温降幅较大 ( 2 .4~ 5.7℃ )。除闽南、粤东、南海趋于冷干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期盛期 热带 中国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珠江口晚第四纪埋藏风化层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28
12
作者 黄镇国 蔡福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8-833,共6页
风化层是沉积间断和环境变迁的明显标志。在珠江三角洲平原以及珠江口海域都见有晚第四纪的埋藏风化层。珠江口外伶仃岛海域2个钻孔岩芯4个样品的AMS年龄表明,在第四系剖面中,MIS3以来通常有两个风化层。下风化层的年龄为31060-28754a... 风化层是沉积间断和环境变迁的明显标志。在珠江三角洲平原以及珠江口海域都见有晚第四纪的埋藏风化层。珠江口外伶仃岛海域2个钻孔岩芯4个样品的AMS年龄表明,在第四系剖面中,MIS3以来通常有两个风化层。下风化层的年龄为31060-28754aB.P.,属于MIS3;上风化层为14320-11500aB.P.,属于MIS2。风化层的岩性因地而异,包括粘土、砂质粘土、中细砂和砂砾等。色调为红褐色、褐色或杂色。2个岩芯上、下风化层4个样品的氧化物分析表明,上风化层的风化强度比下风化层大。1个岩芯的硅藻分析表明,风化层主要是陆相层经风化而成,两个风化层分别反映MIS3和MIS2的两个陆相-海相的沉积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层 晚第四纪 珠江口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地貌发育的新认识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镇国 李平日 +1 位作者 张仲英 李孔宏 《台湾海峡》 CAS 1984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珠江三角洲是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等共同形成的复合三角洲,面积8601.1平方公里,在中国四大三角洲中占第二位。近年来,为了配合制定珠江三角洲的综合整治规划,我们对珠江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进行了研究,根据14C测年、沉积相分析和孢粉分析... 珠江三角洲是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等共同形成的复合三角洲,面积8601.1平方公里,在中国四大三角洲中占第二位。近年来,为了配合制定珠江三角洲的综合整治规划,我们对珠江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进行了研究,根据14C测年、沉积相分析和孢粉分析等,取得了一些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发育模式 广东 第四纪地层 三角洲相 过渡相 滨海相 沉积速率 沉积相 地貌发育
下载PDF
南海现代海平面变化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30-535,共6页
本文根据笔者近年对广东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并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对南海现代海平面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评述.认为数十年来南海相对海平面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一般小于2.5mm/a.1.8mm/a或1.9mm/a可以近似地作为绝对海平面上升... 本文根据笔者近年对广东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并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对南海现代海平面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评述.认为数十年来南海相对海平面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一般小于2.5mm/a.1.8mm/a或1.9mm/a可以近似地作为绝对海平面上升速率.预测2030年或2025年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为20~2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变化 南海 相对海平面上升 上升趋势 海相 上升速率 东海 考前 研究结果 参考
下载PDF
中国的红土期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陈俊鸿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4-41,共8页
前人仅将华南的红土分为5期[1],且各期的起迄年龄不详。根据全国众多的红土实例及年龄资料,提出我国6个红土发育期的划分方案,从南向北,红土期数减少,历时变短。各期红土尚可分出若干个亚期,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关键词 中国 红土期 红土 上新世 第四纪 地层
下载PDF
珠江河口磨刀门的整治与地貌演变 被引量:17
16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65,73,共6页
从排洪通道、航运通道、排水通道的形成以及浅滩围垦等方面阐述磨刀门10 a综合整治的效果。口门延伸、 平原扩展及地貌类型、沉积构造及冲淤变化反映了近20多年来磨刀门从浅海湾演变为三角洲的过程。“磨刀门外 水下三角洲”未来的发展... 从排洪通道、航运通道、排水通道的形成以及浅滩围垦等方面阐述磨刀门10 a综合整治的效果。口门延伸、 平原扩展及地貌类型、沉积构造及冲淤变化反映了近20多年来磨刀门从浅海湾演变为三角洲的过程。“磨刀门外 水下三角洲”未来的发展趋势受沉积基础、水动力条件、泥沙运动和沉积作用的影响。由于水动力从径流优势型转 变为径流-潮流优势型,沿岸流、风暴潮、波浪的作用增强,使得口外海域的滩槽向西南方向延伸。未来“磨刀门外 水下三角洲”治导线的布设应为南偏西,并保持大喇叭口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演变 磨刀门 珠江河口
下载PDF
人为因素对珠江三角洲近30年地貌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4-401,T001,T002,共10页
近二、三十年 ,珠江三角洲的 2 18个围联成 5 3个大围 ,堤线缩短。束水归槽 ,使水位呈上升趋势。河道大量采沙 ,使西、北江的分流比发生变化 ,相当于增加一条北江的水量和沙量向东四口门输送。控支强干 ,主要河道由淤转冲。来水量增多... 近二、三十年 ,珠江三角洲的 2 18个围联成 5 3个大围 ,堤线缩短。束水归槽 ,使水位呈上升趋势。河道大量采沙 ,使西、北江的分流比发生变化 ,相当于增加一条北江的水量和沙量向东四口门输送。控支强干 ,主要河道由淤转冲。来水量增多而河道比降变小 ,造成局部洪峰水位异常壅高。东口门伶仃洋水域面积的缩小、年均淤积量、浅滩面积的增长、港口的淤积等 ,都比西口门磨刀门显著。 196 6~ 1996年 ,平原扩展速率达 16 0~ 2 6 0m a ,各口门延伸 10~ 13km。伶仃洋围垦面积占可垦滩涂总面积的 5 2 % ,磨刀门为 88%。磨刀门的口门导治格局已基本形成 ,构成一个新的“磨刀门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因素 地貌演变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南海地区全新世高海平面遗迹高程的区域差异问题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8-235,共8页
本文较全面地列举南海地区6500~5000a(BP)期间的古海平面遗迹,共61个实例,其中正高程的或高程为0m的有45例.这些遗迹的现存高程差异很大,主要是受构造升降运动的影响.按照遗迹高程的分布,可分为5个区域,台湾为高程最大值,巽他群岛居其... 本文较全面地列举南海地区6500~5000a(BP)期间的古海平面遗迹,共61个实例,其中正高程的或高程为0m的有45例.这些遗迹的现存高程差异很大,主要是受构造升降运动的影响.按照遗迹高程的分布,可分为5个区域,台湾为高程最大值,巽他群岛居其次,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居第三位,华南沿海的高程较小,南海海盆为最小值.负高程的实例主要分布在五大三角洲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地区 海平面 遗迹 区域差异 世高 三角洲地区 升降运动 中南半岛 华南沿海 南海海盆 高程差 最大值 最小值 实例 分布
下载PDF
中国热带第四纪板块构造的地貌效应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6-291,共6页
青藏高原上新世以来强烈隆起,反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台湾岛中央山地也是上新世开始隆起,反映弧陆碰撞。这是中国热带第四纪构造地貌的东、西两个力源,其地貌效应表现在台湾岛的崛起、南海海盆的持续沉降、三个巨大弧形山系的... 青藏高原上新世以来强烈隆起,反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台湾岛中央山地也是上新世开始隆起,反映弧陆碰撞。这是中国热带第四纪构造地貌的东、西两个力源,其地貌效应表现在台湾岛的崛起、南海海盆的持续沉降、三个巨大弧形山系的发展、第四系厚度的区域差异、中更新世以来河流阶地的普遍发育、岩溶地貌类型的区域差异、板缘和板内火山活动、近期地壳形变的分布。多种现象表明,东、西构造力源的交接地带为110°E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 地貌效应 中国热带
下载PDF
雷琼第四纪火山活动的新认识 被引量:29
20
作者 黄镇国 蔡福祥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根据76个岩石样品的年龄和107个钻孔剖面的对比,认为本区第四纪火山活动可分为6期,并具有以喷溢为主、多旋回、从海相向陆相转变的特点。文中以较多的岩石学证据论证了岩浆源地和火山构造环境,同时从板块构造观点论述了雷... 本文根据76个岩石样品的年龄和107个钻孔剖面的对比,认为本区第四纪火山活动可分为6期,并具有以喷溢为主、多旋回、从海相向陆相转变的特点。文中以较多的岩石学证据论证了岩浆源地和火山构造环境,同时从板块构造观点论述了雷琼裂谷的发育阶段和火山活动兴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火山活动 雷琼裂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