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小覆岩厚度条件下地铁隧道逆台阶法开挖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王建辉 高萌 +10 位作者 王润生 阳凯 黄长鑫 张连震 张青 赵耀 韩旭 赵军云 王安妮 李志鹏 翁贤杰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0-697,共8页
为减少台阶法施工时爆破扰动对隧道上覆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针对极小覆岩厚度条件下的隧道塌方问题,提出适用于极小覆岩厚度条件下的逆台阶开挖工法(下台阶先行开挖,再通过爆破控制技术开挖上台阶),并依托青岛地铁某区间隧道,通过有限元软... 为减少台阶法施工时爆破扰动对隧道上覆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针对极小覆岩厚度条件下的隧道塌方问题,提出适用于极小覆岩厚度条件下的逆台阶开挖工法(下台阶先行开挖,再通过爆破控制技术开挖上台阶),并依托青岛地铁某区间隧道,通过有限元软件FLAC 3D对逆台阶法开挖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与工程实践表明,在极小覆岩厚度条件下,采用逆台阶法先行开挖下台阶可额外为上台阶提供开挖临空面,从而有效减少上台阶爆破扰动对上覆围岩力学性能和完整度的影响,充分保护上覆围岩的承载能力,保障地铁隧道开挖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爆破扰动 极小覆岩厚度 逆台阶法 数值模拟 开挖稳定性
下载PDF
考虑空间变异性的隧道砂层注浆加固体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张小英 翁贤杰 +3 位作者 杨旆 黄长鑫 樊文胜 张连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8-979,共12页
为研究水泥浆液析水效应导致的砂层注浆加固体空间变异性问题,开展注浆加固体空间变异性试验研究,提出砂层注浆加固体性能衰减率的概念及衰减率的空间分布简化公式。在此基础上,进行隧道穿越砂层注浆加固体有限元数值模拟,以隧道拱顶沉... 为研究水泥浆液析水效应导致的砂层注浆加固体空间变异性问题,开展注浆加固体空间变异性试验研究,提出砂层注浆加固体性能衰减率的概念及衰减率的空间分布简化公式。在此基础上,进行隧道穿越砂层注浆加固体有限元数值模拟,以隧道拱顶沉降与隧道涌水量作为评价隧道稳定性的指标,研究考虑砂层注浆加固体空间变异性的必要性和加固圈厚度、水泥浆液水灰比(W/C)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水灰比对渗透注浆加固效果的空间分布有明显影响,W/C≥1.2时,砂层渗透注浆加固体性能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匀性,注浆加固体底部区域的抗压强度及变形模量明显高于上部区域,注浆加固体性能与位置高度呈负相关关系;W/C≤1.0时,析水效应对注浆加固体性能的影响可忽略。2)当W/C≥1.2时,数值计算模型中考虑砂层注浆加固体空间变异性所得的拱顶沉降量、隧道涌水量明显大于不考虑时所得的拱顶沉降量、隧道涌水量,因此考虑砂层注浆加固体空间变异性非常必要。3)隧道拱顶沉降量、延米涌水量随注浆加固圈厚度的变化呈非线性特征,加固圈厚度过大时,上述2个指标随注浆加固圈厚度增加而减小的速率明显降低,不利于隧道注浆经济性。4)浆液水灰比的增加不利于隧道拱顶沉降量与隧道涌水量的控制,工程在可渗透的前提下,砂层注浆应该尽量选用低水灰比的水泥浆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砂层 注浆加固体 水灰比 渗透注浆 水泥浆液 空间变异性
下载PDF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超长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长鑫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第14期15-17,共3页
结合某工程算例,探究了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对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常规分析计算方法未考虑混凝土收缩的不利影响,也未考虑混凝土徐变的有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结构底部应力,也缩小了上部结构应力;应全面考虑上述因素模... 结合某工程算例,探究了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对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常规分析计算方法未考虑混凝土收缩的不利影响,也未考虑混凝土徐变的有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结构底部应力,也缩小了上部结构应力;应全面考虑上述因素模拟的温差效应较为合理,对大体量、超长混凝土结构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收缩 徐变 温度应力
下载PDF
从某国际工程浅析工程中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长鑫 《价值工程》 2011年第15期73-74,共2页
本文结合某国际工程失败案例,阐述工程风险评估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以供探讨,以期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国际工程 工期拖延 风险评估 意义 措施
下载PDF
考虑滑移的型钢混凝土构件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长鑫 陈鹤 《钢结构》 2018年第2期68-72,117,共6页
目前针对型钢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的分析主要基于型钢与混凝土完全黏结的假定,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异。基于此,选取武汉市某工程中一榀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框架作为研究对象,依托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探究型钢与混凝土界面滑移的有限元模... 目前针对型钢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的分析主要基于型钢与混凝土完全黏结的假定,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异。基于此,选取武汉市某工程中一榀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框架作为研究对象,依托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探究型钢与混凝土界面滑移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及界面滑移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界面滑移的模型,混凝土和型钢应力分别增加和减少10%左右,模型最大位移增加约50%,混凝土损伤范围和钢筋屈服程度亦增加。建议在设计中重视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当两者连接不可靠时,宜适当增加钢筋和混凝土用量或提高混凝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型钢混凝土构件 有限元分析 型钢-混凝土界面滑移
下载PDF
考虑施工过程模拟的超长结构温度应力分析
6
作者 黄长鑫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第12期16-18,共3页
结合某工程算例,探究了考虑结构施工过程模拟的温度应力分析方法,以及施工过程对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常规分析计算方法未按结构实际施工情况选取最不利温度场,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结构底部应力,缩小了上部结构应力。考虑... 结合某工程算例,探究了考虑结构施工过程模拟的温度应力分析方法,以及施工过程对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常规分析计算方法未按结构实际施工情况选取最不利温度场,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结构底部应力,缩小了上部结构应力。考虑上述因素模拟的温差效应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施工模拟 温度应力
下载PDF
受栓钉强度控制的钢板-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性能试验与本构模型 被引量:7
7
作者 苏小卒 黄长鑫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7-174,共8页
以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界面为研究对象,旨在建立钢板-混凝土栓钉连接界面黏结滑移的本构关系。研究以混凝土强度、栓钉数量及法向压应力为变量,采用正交试验法对18个钢板-混凝土界面试件进行剪切试验。试验界面取为原型界面足够小的单元,... 以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界面为研究对象,旨在建立钢板-混凝土栓钉连接界面黏结滑移的本构关系。研究以混凝土强度、栓钉数量及法向压应力为变量,采用正交试验法对18个钢板-混凝土界面试件进行剪切试验。试验界面取为原型界面足够小的单元,使其能代表该单元内一点处的性能,从而探讨一点处的黏结滑移性能,并得到一点处的黏结应力-滑移关系曲线。结果表明:试验后期均发生栓钉剪断造成黏结应力骤降的破坏。混凝土强度和法向压应力的增加对界面的屈服、峰值和残余黏结应力均有提高作用;栓钉含量对界面的屈服及残余黏结应力影响不大,但可提高界面的峰值黏结应力,还可增大峰值黏结应力点的滑移及残余段初始滑移,提高延性。基于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了无栓钉、含单栓钉和含双栓钉的钢板-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统计回归了模型中特征点的应力及滑移等参数的算式。所提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达到了在黏结滑移本构关系中考虑栓钉影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钢板-混凝土界面 栓钉 剪切试验 回归分析 黏结-滑移本构关系 法向压应力
原文传递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
8
作者 黄长鑫 《才智》 2011年第29期151-151,共1页
当今社会文化大交融,社会主流意识的淡薄和媒体不良舆论导向使肤浅浮躁之风越演越烈,加强社会主流意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
关键词 社会主流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原文传递
基于速凝浆液流–固相变特性的裂隙岩体注浆扩散机制
9
作者 张连震 黄长鑫 +5 位作者 张庆松 裴妍 李志鹏 杨文东 刘军 王晓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2024年第5期1190-1203,共14页
速凝类浆液流–固相变特性对裂隙岩体注浆扩散过程具有显著影响。为揭示速凝浆液裂隙岩体注浆扩散机制,以水泥–水玻璃浆液(C-S浆液)作为典型速凝浆液,提出采用基于屈服应力、黏度均随时间变化的Bingham流变本构模型描述速凝浆液流–固... 速凝类浆液流–固相变特性对裂隙岩体注浆扩散过程具有显著影响。为揭示速凝浆液裂隙岩体注浆扩散机制,以水泥–水玻璃浆液(C-S浆液)作为典型速凝浆液,提出采用基于屈服应力、黏度均随时间变化的Bingham流变本构模型描述速凝浆液流–固相变特性,并通过室内试验获得C-S浆液的屈服应力、黏度时变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速凝浆液裂隙注浆扩散过程理论模型。开展恒定注浆速率下的C-S浆液裂隙注浆模拟试验,获得注浆压力–时间关系与浆液压力空间分布情况,并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正确性验证,揭示速凝浆液屈服应力与黏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静水阻力、流体相阻力、固体相阻力三者在注浆扩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C∶S体积比为1∶1,2∶1,3∶1三种工况下,C-S浆液的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关系均符合Bingham流变本构关系模型,随着C∶S体积比的增加,浆液流–固相变起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均显著缩短,浆液屈服应力与黏度峰值均显著增加;相比试验结果,基于屈服应力与黏度均随时间变化的Bingham模型、屈服应力固定的Bingham模型、Newton模型的注浆压力计算结果最大误差分别为12.73%~19.62%,20.12%~29.44%,21.84%~31.35%,说明前1种模型优于后2种模型;在整个裂隙注浆扩散过程中,浆液流体相阻力先由0%快速增加至峰值,然后缓慢下降,固体相阻力在整个注浆扩散过程中一直呈近似线性增加趋势。不同C∶S体积比对注浆结束时刻的流体相阻力占比、固体相阻力占比影响不显著,注浆结束时刻的流体相阻力占比为81.7%~82.9%,固体相阻力占比为15.7%~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速凝浆液 流–固相变特性 裂隙注浆 流变本构关系 模拟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