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骨免疫学论中医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夏璇 陈杰君 +3 位作者 张磊 王茂杰 黄闰月 储永良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52-2356,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炎、软骨与骨破坏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较高。RA免疫及炎症反应与骨细胞代谢互为影响,其核心环节为破坏机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炎、软骨与骨破坏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较高。RA免疫及炎症反应与骨细胞代谢互为影响,其核心环节为破坏机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平衡,导致成骨细胞减少,以及破骨细胞凋亡减退及异常活化。西药目前以抑制炎症反应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减缓疾病进展,但长期使用其不良反应难以忽视。中医药在防治骨破坏中研究逐步深入,但在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免疫学 中医药 类风湿关节炎 骨破坏 炎症反应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下载PDF
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2
作者 马梦洋 陈柏臻 +2 位作者 杜海芳 黄闰月 何羿婷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1514,共4页
目的建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造模方法,为强直性脊柱炎病证结合研究提供可借鉴的动物模型与造模评价方法。方法在采用腹腔注射5X cocktail及脂多糖的方法复制CAIA动物模型的基础上,以寒湿环境、夹尾刺激构建病证结合模型,并观察小鼠... 目的建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造模方法,为强直性脊柱炎病证结合研究提供可借鉴的动物模型与造模评价方法。方法在采用腹腔注射5X cocktail及脂多糖的方法复制CAIA动物模型的基础上,以寒湿环境、夹尾刺激构建病证结合模型,并观察小鼠的行为表征学数据、血清炎证及骨代谢指标、脏器指数、影像学等指标将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进行比较评价。结果病证结合模型小鼠表现与肾虚督寒型强直性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在影像学上,病证结合模型与模型组小鼠均可出现异位骨形成,且两者BV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骨代谢指标中,病证结合组小鼠MMP9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OPN表达上调,病证结合组表达也上调;在DDK-1表达中,与空白组相比,病证结合组表达下降。在炎症指标中,病证结合模型组IL-1β、TNFα显著高于模型组。在激素7项指标中,病证结合模型组E2、T、T3、T4、CORT、cAMP以及cAMP/cGMP比值均较模型组降低,cGMP较模型组升高。所有研究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寒湿夹尾”法可一定程度上构建肾虚督寒强直性脊柱炎动物模型,该造模方法也更接近肾虚督寒强直性脊柱炎的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虚督寒证 强直性脊柱炎 小鼠模型 病证结合
下载PDF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证候基因组学的建立 被引量:7
3
作者 黄闰月 清春 +2 位作者 沈鹰 韦嵩 韩小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0期2107-2108,共2页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研究手段,可以在同一时刻对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获得特征性的基因表达谱,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中医现代化研究,如中医辨证的标准化。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建立类...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研究手段,可以在同一时刻对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获得特征性的基因表达谱,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中医现代化研究,如中医辨证的标准化。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建立类风湿关节炎证候基因组学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基因芯片 中医辨证 基因组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3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黄闰月 清春 沈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72-873,共2页
将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现代病理学研究与各证型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相结合,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与RA各证型的相关性,提出基质金属蛋白酶3在RA各证型的表达水平不同,尤以处于疾病活动期风湿热痹型高度表达,而处于疾病稳定期的肝肾亏损型... 将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现代病理学研究与各证型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相结合,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与RA各证型的相关性,提出基质金属蛋白酶3在RA各证型的表达水平不同,尤以处于疾病活动期风湿热痹型高度表达,而处于疾病稳定期的肝肾亏损型表达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3 辨证分型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类风湿关节炎基因表达影响研究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黄闰月 清春 沈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1-92,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滑膜和软骨的不同细胞及从循环血液中浸润细胞的基因产物导致的。RA属于多基因疾病,其遗传率约达30%-50%。对RA的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滑膜和软骨的不同细胞及从循环血液中浸润细胞的基因产物导致的。RA属于多基因疾病,其遗传率约达30%-50%。对RA的治疗主要从调控基因的功能着手,而不是以改变与纠正基因的结构为主要手段,这非常符合中医重视整体治疗、侧重功能调节、纠正阴阳平衡失调的治疗观。本病属“痹证”范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环节,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丹参和降香1:1组成,丹参活血化瘀降香行气散瘀、消肿止痛,二药协同,可行气活血、祛风散瘀止痛,改善关节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类风湿关节炎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中多种G蛋白偶联受体mRNA的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闰月 储永良 +4 位作者 何晓红 夏璇 徐侦雄 杨俏雯 清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1-423,共3页
在多数动物体内,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构成了绝大部分的基因家族,并且绝大部分的细胞表面受体家族属于GPCRs。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基因芯片 G蛋白偶联受体
下载PDF
基因芯片扫描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闰月 清春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8年第2期317-318,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尽管已经明确该病具有基因学背景,但仍知之甚少。当今对类风湿关节炎功能预选基因研究的众多手段中,基因芯片技术以其能够同时分析成千上万个基因表达而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研究工具。通过该技术鉴别...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尽管已经明确该病具有基因学背景,但仍知之甚少。当今对类风湿关节炎功能预选基因研究的众多手段中,基因芯片技术以其能够同时分析成千上万个基因表达而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研究工具。通过该技术鉴别分类疾病相关基因群、创立疾病特异性基因群数据库,将有助于深层次地了解RA的基因基础,并成为评估RA诊断与治疗手段有效与否的一个有益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基因芯片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8
作者 黄闰月 清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59-1761,共3页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相关基因 强直性脊柱炎 差异表达 HLA-B27基因 遗传倾向 炎性关节病 HLA基因
下载PDF
“强直”控制还应关注4件事 被引量:2
9
作者 黄闰月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第8期10-11,共2页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强直”),过去得了这个病真的是挺痛苦的,没有很好的药控制,每天都在煎熬。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强直性脊柱炎虽然仍然不能治愈,但是已经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目前,控制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强直”),过去得了这个病真的是挺痛苦的,没有很好的药控制,每天都在煎熬。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强直性脊柱炎虽然仍然不能治愈,但是已经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目前,控制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原则是:保持病情稳定,在不进展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即治疗目标一是控制病情,二是保持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控制病情 医学的发展 病情稳定 正常人 煎熬 质量
下载PDF
芪茯化浊方治疗脾肾阳虚痛风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0
作者 张磊 黄闰月 +7 位作者 欧爱华 李文杰 郑育涛 陈嘉杰 张玉婷 储永良 宁静 沈正东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573-1577,共5页
目的:探究芪茯化浊方治疗脾肾阳虚痛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2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门诊和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风湿血液科门诊就诊的脾肾阳虚痛风患者,以是否服用芪茯化浊方为暴露因素,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目的:探究芪茯化浊方治疗脾肾阳虚痛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2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门诊和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风湿血液科门诊就诊的脾肾阳虚痛风患者,以是否服用芪茯化浊方为暴露因素,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组在治疗后尿酸变化率,尿酸达标率和安全指标的差异。通过聚类分析法探究治疗组的优势人群。结果:共纳入139例痛风患者,其中对照组62例(44.6%),治疗组77例(55.4%),治疗组尿酸变化率明显低于西药组;治疗组尿酸达标率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异常患者较治疗前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聚类分析提示中西药组对平均年龄在48.5岁,平均病程在2.42年的痛风有较好的降尿酸效果。结论:对使用西药降尿酸药物尿酸控制不佳的脾肾阳虚患者,联合芪茯化浊方是一个有效的强化治疗手段;芪茯化浊方联合降尿酸药物更适合年龄在48岁左右,病程较短的脾肾阳虚痛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芪茯化浊方 脾肾阳虚 回顾性队列研究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动物模型归类及其机制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24
11
作者 谭希 徐永跃 +2 位作者 邱冬妮 黄闰月 何羿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83-1789,共7页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的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稳定和成熟的动物模型显得更加重要。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和骶髂生物样本非常的稀缺,然而学者们对该病发病机制的理解很大程度...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的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稳定和成熟的动物模型显得更加重要。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和骶髂生物样本非常的稀缺,然而学者们对该病发病机制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强直性脊柱炎动物模型的研究成果,目前的几种强直性脊柱炎动物模型均无法很好的代表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病程。目的:通过总结以往各类强直性脊柱炎动物模型临床和病理特征,为进一步完善此类动物模型提供基础。方法:以("Ankylosing Spondylitis"AND"Animal Models")OR("HLA-B27"AND"Animal models")为英文检索词,以("强直性脊柱炎"AND"动物模型"OR("人类白细胞抗原B27"AND"动物模型")为中文检索词,通过检索Pub Med/CNKI数据库,排除临床新药研究、动物模型仅为研究手段及未涉及动物模型机制探讨的文章。对目前常见的强直性脊柱炎动物模型发病机制、病理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纳入综述的文章为37篇。把目前现有的几种强直性脊柱炎动物模型归为3大类,各类动物模型各有其优缺点,它们均能模拟强直性脊柱炎的某些发病特征,但是仍缺乏强直性脊柱炎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模型,考虑到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并将各类动物模型的发病特与之结合,有望复制出更加稳定和完善的强直性脊柱炎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强直性脊柱炎 动物模型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肠道菌群 作用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近35年文献的银屑病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秀敏 卢传坚 +3 位作者 清春 黄闰月 储永良 柳林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03-606,共4页
【目的】分析对1979~2013年35年间的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 A)研究文献,探讨Ps A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多个数据库对1979~2013年的中医药期刊所报道的Ps A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检索,... 【目的】分析对1979~2013年35年间的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 A)研究文献,探讨Ps A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多个数据库对1979~2013年的中医药期刊所报道的Ps A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检索,提取其中涉及到的中医证候信息,对文献中出现的Ps A证候进行名称规范并归类,应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证候、证素、舌脉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文献84篇,符合要求者26篇。共出现10种舌质、15种舌苔、22种脉象。经规范证候名称后,获得共计39种中医证型,进一步对相近证候进行归并,最终得到14种证型,最常见的前5位证型为风湿热痹、风热血燥、热毒炽盛、风寒湿痹、肝肾亏虚。将上述证型按病性证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得到Ps A相关病性证素有14种,对其进行二次归并后得到9种证素,居于前6位的为热、痰湿、风、燥、虚、血瘀。【结论】Ps A的证候类型繁多,证素分布中除寒、热外,亦与痰湿、风、燥、血瘀相关,提示寒、热、痰湿、风、燥、血瘀在Ps A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关节炎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文献研究
下载PDF
血栓素A_2受体通过介导环氧酶2的合成增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的增殖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储永良 清春 +3 位作者 黄闰月 晏靖遥 陈秀敏 徐侦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0-1113,1118,共5页
目的:研究血栓素A2受体(thromboxane A2receptor,TXA2R)作为环氧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下游产物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滑膜细胞增殖力和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MTS)检测TXA2R拮抗... 目的:研究血栓素A2受体(thromboxane A2receptor,TXA2R)作为环氧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下游产物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滑膜细胞增殖力和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MTS)检测TXA2R拮抗剂SQ29548和激动剂U46619对RA关节滑膜细胞MH7A增殖力的影响作用,并用real-time PCR检测它们对COX-2 mRNA表达的影响;利用BrdU细胞增殖检测法观察MH7A细胞在转染COX-2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后细胞增殖受抑制的情况及额外施加U46619的可能影响。结果:SQ29548和U46619分别具有抑制和促进MH7A细胞增殖力与COX-2 mRNA表达的作用,且U46619可在一定程度上重建由COX-2 siRNA所抑制的MH7A细胞增殖力。结论:TXA2通过其受体TXA2R既可控制COX-2的表达,又可介导COX-2的细胞增殖效应,有可能作为RA治疗较为理想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血栓素A2受体 环氧酶2 滑膜细胞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强直性脊柱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永跃 黄闰月 +2 位作者 周颖燕 林洁华 何羿婷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1-623,共3页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菌群检测方面的应用,菌群失调与疾病的相关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重点阐述肠道...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菌群检测方面的应用,菌群失调与疾病的相关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重点阐述肠道菌群在改变肠道通透性、影响炎性因子表达和肠黏膜免疫、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分子模拟等方面与AS发病存在的关系,并对肠道菌群失调对AS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强直性脊柱炎 SPONDYLITIS 肠道通透性 黏膜免疫 人类白细胞抗原 分子模拟 炎性因子 免疫细胞 菌群失调
下载PDF
用因子分析法解析广东地区类风湿关节炎证候分型的特点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文杰 黄闰月 +2 位作者 晏菁遥 储永良 清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0期2359-2362,共4页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广东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证候分型特点,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广东地区1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提取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明确因子对应的证候。结果:在提取...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广东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证候分型特点,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广东地区1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提取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明确因子对应的证候。结果:在提取出的15个公因子中,其中11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因子分别对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湿热痹阻、肝肾不足三个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候。结论:因子分析能对中医四诊信息较好地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广东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型特点,可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证候 因子分析
下载PDF
让银屑病轻松过冬
16
作者 黄闰月 《江苏卫生保健》 2022年第1期40-40,共1页
说到皮肤病,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牛皮癣。该病又名银屑病,有“皮肤顽疾”之称。牛皮癣治疗难度比较大,临床表现为红斑,鳞屑,通常全身均可发病,常以头皮、四肢等为常见,迁延难愈。有些患者发现,明明银屑病症状减轻了甚至治好了,没想到一到... 说到皮肤病,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牛皮癣。该病又名银屑病,有“皮肤顽疾”之称。牛皮癣治疗难度比较大,临床表现为红斑,鳞屑,通常全身均可发病,常以头皮、四肢等为常见,迁延难愈。有些患者发现,明明银屑病症状减轻了甚至治好了,没想到一到冬天就又复发了,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牛皮癣 皮肤病 皮肤顽疾 鳞屑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向红 夏欢 +3 位作者 黄闰月 王茂杰 陈秀敏 清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363-370,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复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T...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复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TCM online)、Pub Med数据库中有关中草药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由专人对检索到的文献信息进行数据提取和统计分析。【结果】总共纳入了51项研究进行综合定性分析,共涉及4 403例患者,所纳入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对其中31个RCT进行的定量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临床疗效方面,中药与西药相比(RR:3.31;95%CI[1.29,8.45])、中西药结合与西药相比(RR:3.09;95%CI[2.39,3.99]),试验组(中药或中西药结合)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晨僵、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及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改善方面,试验组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3)2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但是西药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结论】中药复方治疗RA有较好疗效,且相对西药治疗安全性更高。但因为纳入的大部分文献的质量不高,故结论仍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双盲随机试验加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类风湿关节炎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血栓素合酶的类风湿关节炎血瘀病机的分子基础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文杰 黄闰月 +2 位作者 储永良 何晓红 清春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964-2968,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血瘀病机的分子基础。方法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构建RA体外模型;采用MTS法检测甲氨蝶呤(MTX)及青藤碱(SIN)对MH7A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MTX及SIN对...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血瘀病机的分子基础。方法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构建RA体外模型;采用MTS法检测甲氨蝶呤(MTX)及青藤碱(SIN)对MH7A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MTX及SIN对α辅肌动蛋白-1(ACTN1)、血栓素合酶(Tx AS)、环氧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检测ACTN1、Tx AS蛋白在RA不同证型滑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MTS结果显示,50、200、400μg/m L的MTX及SIN作用24、48、72 h均能抑制MH7A细胞的增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TX及SIN均能抑制ACTN1、Tx AS、COX-2的表达,且在TNF-α诱导模型中更显著;MH7A细胞中ACTN1、TxAS、COX-2的表达趋势具有一致性;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滑膜组织中ACTN1、Tx AS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湿热痹阻证。结论 Tx AS可以被经典抗风湿药物MTX和SIN所调节,且与RA滑膜细胞增殖与侵袭的标志物ACTN1表达一致,说明Tx AS可能是RA血瘀病机的分子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瘀 病机 血栓素 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下载PDF
化学治疗合臭氧穴位注射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储永良 黄闰月 +1 位作者 江艳 陈鹏飞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臭氧穴位注射合化学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分别采用常规化学治疗和常规化学治疗联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以Karnofsky评分变化评估... 目的观察臭氧穴位注射合化学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分别采用常规化学治疗和常规化学治疗联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以Karnofsky评分变化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Karnofsky评分升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白细胞分级显著偏于0级和Ⅰ级。结论臭氧穴位注射联合常规化学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化学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臭氧 穴位注射[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邱冬妮 黄闰月 +1 位作者 谭希 何羿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第12期89-92,共4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进展性的慢性炎症性骨关节病,主要影响脊柱、骶髂关节及髋关节等中轴关节[1]。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作为AS的一个公认的重要并发症[2~4],在早期病情较轻的阶段已可能导致脊柱...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进展性的慢性炎症性骨关节病,主要影响脊柱、骶髂关节及髋关节等中轴关节[1]。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作为AS的一个公认的重要并发症[2~4],在早期病情较轻的阶段已可能导致脊柱骨折和进展性的脊柱破坏[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质疏松 病因 影像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