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麝香保心丸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复琼 梁华荣 +2 位作者 唐家荣 黄雪渊 张艳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5期513-514,共2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高血压LVH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降压组)和麝香保心丸组(降压+麝香保心丸组),两组各65例。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临床症状、心电图参数的变...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高血压LVH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降压组)和麝香保心丸组(降压+麝香保心丸组),两组各65例。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临床症状、心电图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后临床症状(心悸、胸闷、气促等)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治疗后心电图中RV5+SV1及V4~6ST段下垂型下移幅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及上述心电图参数麝香保心丸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改善高血压LVH患者的自觉症状及心电图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复琼 梁华荣 +2 位作者 唐家荣 黄雪渊 张艳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9期1027-1028,共2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及舒张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高血压LVH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降压组)和麝香保心丸组(降压+麝香保心丸组),两组各65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及舒张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高血压LVH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降压组)和麝香保心丸组(降压+麝香保心丸组),两组各65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超声心动图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显著性下降(P<0.01),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UCG)参数: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早期血流峰速度/晚期血流峰速度(E/A)比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醛固酮浓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改善高血压LVH及舒张功能障碍,其可能机制是降低血浆醛固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超声心动图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下载PDF
乙酰水杨酸对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双向调节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李钢 吴萍 +3 位作者 刘磊 黄雪渊 游树明 叶笃筠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81-284,封3,共5页
目的研究乙酰水杨酸(ASA)对大鼠缺血预适应的心脏保护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分别复制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适应模型;Evan's蓝和红四氮唑结合染色法确定心脏缺血和梗死区;利用试剂盒检测... 目的研究乙酰水杨酸(ASA)对大鼠缺血预适应的心脏保护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分别复制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适应模型;Evan's蓝和红四氮唑结合染色法确定心脏缺血和梗死区;利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应用电泳凝胶迁移法检测缺血区域NF- KB与DNA结合活性。结果与低、中浓度ASA作用不同,高浓度的ASA能显著增加缺血预适应后心脏梗死面积、血清LDH、CK含量;同时,明显抑制了NF-κB-DNA的结合活性;SOD与MDA分别随ASA浓度的增加而增高或降低。结论ASA对大鼠心脏缺血预适应的双向调节作用可能由其对NF-κB-DNA的结合活性的不同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乙酰水杨酸 NF-ΚB 心脏
下载PD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oxicity of Sodium Nitroprussid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ortic Dissection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雪渊 侯凌波 +3 位作者 唐家荣 张艳梅 陈复琼 汪道文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6期927-930,共4页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odium nitroprusside (SNP) toxicity to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ortic dissection (A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191 AD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ongji Hosp...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odium nitroprusside (SNP) toxicity to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ortic dissection (A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191 AD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ongji Hospital, China, from Jan. 1998 to Feb. 200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re were 140 cases of hypertension (73.3%) and 13 cases of Marfan syndrome (6.8%) among the 191 AD patients. A total of 157 patients were given SNP treatment. The toxic reactions of CNS occurred in 18 subjects (11.5%). Most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on the fifth day following SNP injection. SNP infus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ho developed CNS toxicity. It was suggested that systemic hypertension is the most common predisposing factor for AD. The combination of SNP with a β-receptor blocker is a medical therapy commonly used in patients with AD. Cyanide and thio-cyanate toxicity from SNP treatment is always the consequence of prolonged drug infusion or relatively high dose admini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ium nitroprusside TOXICIT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ortic dissection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的急性作用加重糖尿病大鼠心室电重构而易于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机制
5
作者 余薇 刘晋 +5 位作者 袁慧 罗仁峰 周博文 康爱梅 李小红 黄雪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28-434,共7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的急性作用对糖尿病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n=10)、糖尿病组(D组,n=10)和NE组(N组,n=10),D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成功制备糖尿病模型,N组是在完成D组...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的急性作用对糖尿病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n=10)、糖尿病组(D组,n=10)和NE组(N组,n=10),D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成功制备糖尿病模型,N组是在完成D组数据采集后加入NE作用。通过电生理记录技术,观察心电图记录的心率、PR、RR和QT间期以及QT间期离散度变化;在体心室肌单相动作电位的幅度(APA)、最大上升速率(Maxdv/dt)、复极化恢复到10%、50%、90%时间(APD_(10)、APD_(50)、APD_(90)),以及复极化时程三角测量值(Triangulation)变化,基础刺激周长(BCL)为200 ms时心室有效不应期(ERP200),以及短阵快速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BCL和诱发率。酶解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每组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及其电流-电压(I-V)曲线改变。结果:与D组比较,N组心率减慢,PR、RR和QT间期延长以及QT离散度增加均非常显著(均P<0.05);且N组APA降低,Maxdv/dt减慢,APD_(10)、APD_(50)、APD_(90)和Triangulation的延长亦非常明显(均P<0.05);另外,N组ERP200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BCL均明显延长,诱发率显著增加(均P<0.05);最后,N组Ito的幅度减小,当钳制电位为+50 m V时,N组大鼠心室肌细胞Ito的电流密度由D组的(12.09±2.29)pA/pF明显减小到(7.94±1.93)pA/pF(P<0.01),其Ito的I-V曲线处于D组的下面。结论:NE的急性作用在糖尿病引起心室电重构和交感神经调节功能损伤的基础上,使得糖尿病心室的电重构加重,易感性加强而更利于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其机制可能与NE急性作用引起糖尿病心室肌细胞Ito减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室性心律失常 去甲肾上腺素 重构 急性作用 交感神经调节
原文传递
老龄兔心房电生理特征及其与心房颤动的易感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胡伟芳 张兵 +3 位作者 刘磊 吴萍 李小红 黄雪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老龄兔心房电生理特征及其与心房颤动(AF)的易感性。方法记录青龄(青龄组,n=15)和老龄(老龄组,n=15)兔清醒状态下模拟II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间期和离散度,PR、RR和QT间期以及心率。麻醉开胸暴露心脏,记录在体心房肌组织单相动作... 目的探讨老龄兔心房电生理特征及其与心房颤动(AF)的易感性。方法记录青龄(青龄组,n=15)和老龄(老龄组,n=15)兔清醒状态下模拟II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间期和离散度,PR、RR和QT间期以及心率。麻醉开胸暴露心脏,记录在体心房肌组织单相动作电位,测量复极化恢复到10%、20%和90%时程(APD_(10)、APD_(20)和APD_(90))、平台期电位(plateau P)、最大上升速率(Max_(dv/dt))。以基础刺激周长为300 ms、200 ms和150 ms测量心房肌组织的有效不应期(AERP)及其离散度(dERP)和频率自适应性(fERP),Burst刺激诱发AF的起搏间期和诱发率。酶解法分离两组的单个心房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各组心房肌细胞短暂外向钾电流(I_(to))及其电流-电压(I-V)相关性曲线。结果与青龄组比较,老龄组P波间期、P波离散度、PR间期、RR间期和QT间期均显著延长,心率变慢(P均<0.05)。另外,老龄组的APD_(10)和APD_(20)缩短,平台期电位减小,APD_(90)延长以及Max_(dv/dt)加快均更显著(P均<0.05)。且ERP和fERP缩短,dERP和诱发AF的BCL延长均更明显(P<0.01),AF诱发率增加(P<0.05)。在电压钳制方案下,老龄组兔心房肌细胞I_(to)明显减小,I-V曲线下移。当钳制电位为+50 mV时,老龄组兔心房肌细胞I_(to)为(12.8±0.9)pA/pF明显小于青龄组的(16.8±0.7)pA/pF(P<0.001)。结论老龄兔的心脏电生理特征发生了明显的电重构,增加了AF的易感性而易于诱发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老龄 心房颤动 电重构 致心律失常的易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