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旱高香型茶树新品种‘炎秀’选育研究
1
作者 段继华 李赛君 +6 位作者 黄飞毅 雷雨 罗意 康彦凯 丁玎 陈莹玉 董丽娟 《茶叶通讯》 2024年第4期456-461,共6页
‘炎秀’(选育编号2012-6-73-3)是一个抗旱、高香、适制红茶的茶树新品种。以‘黄奇’为母本、‘鄂茶1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属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色绿色,叶身内折,叶齿密度中;芽叶黄绿色,茸毛少,... ‘炎秀’(选育编号2012-6-73-3)是一个抗旱、高香、适制红茶的茶树新品种。以‘黄奇’为母本、‘鄂茶1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属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色绿色,叶身内折,叶齿密度中;芽叶黄绿色,茸毛少,发芽密度中。内含物丰富,属茶多酚优异种质资源。制红茶外形条索紧结、乌润、带金毫,香气甜香带花香,滋味尚甜醇带花香。产量较高,扦插繁殖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炎秀’ 抗旱 高香 适制性 红茶
下载PDF
高抗优质型茶树新品种‘碧盛’选育研究
2
作者 段继华 李赛君 +6 位作者 黄飞毅 雷雨 罗意 康彦凯 丁玎 陈莹玉 董丽娟 《茶叶通讯》 2024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碧盛’(选育编号为2011-15-3)是一个高抗、优质、早生、红绿茶兼制型茶树新品种,系从‘碧香早’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选育。属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深绿色,叶面微隆起;芽叶黄绿色,茸毛中等;发芽密度密... ‘碧盛’(选育编号为2011-15-3)是一个高抗、优质、早生、红绿茶兼制型茶树新品种,系从‘碧香早’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选育。属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深绿色,叶面微隆起;芽叶黄绿色,茸毛中等;发芽密度密。内含物丰富,制茶品质优。制绿茶香气清香高、带花香,滋味鲜醇;制红茶香气甜香带果香,滋味浓醇。产量高,生长势强;抗寒、抗旱性强;扦插繁殖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碧盛’ 高抗 优质
下载PDF
湖南莽山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飞毅 陈宇宏 +9 位作者 刘伟 丁玎 雷雨 段继华 邓晶 康彦凯 罗意 张秀军 刘硕谦 李赛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8-337,共10页
为了解湖南莽山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本研究调查和收集了33份湖南莽山茶树资源,对其中的24份资源进行了生物学性状考察,27份资源进行了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4份资源树型多为小乔木,树姿多为直立状,芽叶多为无茸毛或少茸毛,芽叶色泽... 为了解湖南莽山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本研究调查和收集了33份湖南莽山茶树资源,对其中的24份资源进行了生物学性状考察,27份资源进行了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4份资源树型多为小乔木,树姿多为直立状,芽叶多为无茸毛或少茸毛,芽叶色泽淡绿色或黄绿色,叶色绿色或深绿,叶片锯齿密度中或稀、锐度中,叶缘平,叶面微隆起,叶尖渐尖,叶质中,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8.07%~77.90%,平均值为58.70%,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1~1.05,平均值为0.81。27份资源的18项品质成分变异系数在4.86%~71.32%之间,平均值为28.29%;多样性指数在1.59~2.03之间,平均值为1.86;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36%;通过聚类分析将27份资源聚为5大类群,类群Ⅰ含15份资源并分为了2个亚群,类群Ⅱ含5份资源,类群Ⅲ含5份资源,类群Ⅳ和类群Ⅴ各包含1份资源;初步筛选出1份低咖啡碱资源和3份高咖啡碱资源。本研究为湖南莽山茶树资源挖掘与利用以及湖南茶树演变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莽山 茶树 种质资源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行动湖南茶树专项总结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飞毅 段继华 +7 位作者 康彦凯 雷雨 邓晶 陈宇宏 丁玎 罗意 刘振 李赛君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6,共5页
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项目组参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行动,对湖南省茶树种质资源进行普查、调查和征集、收集,共普查、调查和征集、收集茶树种质资源165份,涉及45个农业县(市、区),范围为东经109.176821°~114.00... 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项目组参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行动,对湖南省茶树种质资源进行普查、调查和征集、收集,共普查、调查和征集、收集茶树种质资源165份,涉及45个农业县(市、区),范围为东经109.176821°~114.005865°、北纬24.943720°~29.819774°、海拔31.33~1469.00m,并对湖南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茶树 种质资源 农作物 调查
下载PDF
实生茶树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黄飞毅 段继华 +4 位作者 雷雨 康彦凯 罗意 董丽娟 李赛君 《茶叶学报》 2017年第1期17-20,共4页
为探讨实生茶树主要数量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对27株实生茶树单株的数量性状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幼龄期茶树的叶片数、芽密度与6龄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和0.516;单株产量只与株高和... 为探讨实生茶树主要数量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对27株实生茶树单株的数量性状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幼龄期茶树的叶片数、芽密度与6龄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和0.516;单株产量只与株高和树冠面积有显著线性关系,多元回归方程为Y=83.522+0.602x_6+0.715x_7(r=0.797^(**));通径分析表明,树冠面积、叶片数、芽密度、百芽重是影响单株产量的重要因素,各性状间的互作效应对单株产量也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实生 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茶树新品系79-28-6郴州点区域试验总结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飞毅 雷雨 +5 位作者 段继华 罗意 康彦凯 郭嘉懿 李赛君 董丽娟 《茶叶通讯》 2017年第1期15-18,共4页
在郴县华塘茶叶示范场,将槠叶齐与越南大叶种杂交后代79-28-6与其他9个新品系布置区域试验,对其在该茶区的适应性、发芽期、抗逆性、鲜叶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观察鉴定。结果表明,79-28-6为中生种,移栽成活率高,3~6龄鲜叶产量极显著... 在郴县华塘茶叶示范场,将槠叶齐与越南大叶种杂交后代79-28-6与其他9个新品系布置区域试验,对其在该茶区的适应性、发芽期、抗逆性、鲜叶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观察鉴定。结果表明,79-28-6为中生种,移栽成活率高,3~6龄鲜叶产量极显著高于双对照(福鼎大白茶和槠叶齐),抗寒性弱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系 79-28-6 适应性 发芽期 产量 区域试验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湖南茶叶发展状况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2
7
作者 黄飞毅 康彦凯 《茶叶通讯》 2013年第3期40-42,共3页
本文分析了武陵山片区湖南茶叶2000~2010年面积、产量、企业发展及品牌建设状况,提出了发挥政府作用、发展良种茶苗基地、扶植龙头企业、加强科技推广的建议。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湖南 茶产业
下载PDF
优质红茶新品种湘茶研4号选育报告
8
作者 黄飞毅 李赛君 +7 位作者 段继华 雷雨 康彦凯 陈宇宏 丁玎 罗意 张曙光 廖汉昌 《中国茶叶》 2020年第1期29-33,共5页
江华苦茶是湖南珍稀地方茶树资源,原产于南岭山脉,具有大叶种特征,适制优质红茶。20世纪70年代,经系统选育程序,从江华苦茶群体资源中选育出优质红茶新品种37-2,后命名为湘茶研4号,2019年经农业农村部登记,编号GPD茶树(2019) 430029。... 江华苦茶是湖南珍稀地方茶树资源,原产于南岭山脉,具有大叶种特征,适制优质红茶。20世纪70年代,经系统选育程序,从江华苦茶群体资源中选育出优质红茶新品种37-2,后命名为湘茶研4号,2019年经农业农村部登记,编号GPD茶树(2019) 430029。湘茶研4号为小乔木型、中叶类、中晚生种、芽叶黄绿,春季一芽二叶游离氨基酸3.01%、茶多酚33.49%、咖啡碱4.92%、水浸出物47.23%,制红条茶外形紧结、乌黑较润、显金毫,汤色红亮,香气带甜香,滋味醇和略苦,叶底红亮较匀,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均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华苦茶 红茶 品种选育 湘茶研4号
下载PDF
良种茶苗繁育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黄飞毅 范铁芳 《湖南农业》 2014年第3期18-19,共2页
当前茶树良种的推广种植主要通过无性扩繁来实现,标准茶园通过科学的短穗扦插方法,可大幅提升良种茶苗繁育成活率,一般可将扦插成活率从75%提升到85%左右,每667平方米可出圃茶苗15万株以上.
关键词 茶树良种 繁育技术 茶苗 扦插成活率 推广种植 扦插方法 扩繁 短穗
下载PDF
斯里兰卡茶业考察报告
10
作者 黄飞毅 包小村 肖力争 《茶叶通讯》 2012年第3期45-46,共2页
2011年9月,我们一行10人考察了斯里兰卡茶业协会、茶叶博物馆和Mackwoods Labookellie Tea Centre,并与斯里兰卡茶叶协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对斯里兰卡茶叶的基本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 斯里兰卡 茶业 茶叶博物馆 TEA 负责人 协会
下载PDF
基于EST-SSR的祁门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赛君 雷雨 +3 位作者 段继华 罗意 黄飞毅 董丽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9-335,共7页
利用24对EST-SSR引物对祁门种群体66个单株和安徽1号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祁门种群体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4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69个,平均2.88个;引物多态性含量PIC为0.18~0.85,平均值为0.47;杂合度观测值(... 利用24对EST-SSR引物对祁门种群体66个单株和安徽1号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祁门种群体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4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69个,平均2.88个;引物多态性含量PIC为0.18~0.85,平均值为0.47;杂合度观测值(Ho)在0.09~0.96之间,平均值为0.41;杂合度期望值(He)在0.23~0.76之间,平均值为0.50;群体内的Shannon指数I为0.39~1.50,平均0.89。根据相似系数矩阵按UPGMA法进行聚类,在相似系数平均值0.50处可将参试的67份材料划分为六大类,其中第Ⅰ类含有44个祁门种群体单株及安徽1号,占总数的67.16%,是祁门种的核心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门种群体 EST-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茶树杂交F1真假杂种的SSR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雷雨 段继华 +7 位作者 黄飞毅 康彦凯 罗意 陈宇宏 丁玎 姚利娜 董丽娟 李赛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8-757,共10页
利用EST-SSR分子标记对以福鼎大白茶和安徽1号为母本,保靖黄金茶1号为父本的2个杂交F1进行真假杂种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以福鼎大白茶为母本的48株F1中共鉴定出真杂种41株,杂种率为85.42%,以安徽1号为母本的44个F1中共鉴定... 利用EST-SSR分子标记对以福鼎大白茶和安徽1号为母本,保靖黄金茶1号为父本的2个杂交F1进行真假杂种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以福鼎大白茶为母本的48株F1中共鉴定出真杂种41株,杂种率为85.42%,以安徽1号为母本的44个F1中共鉴定出真杂种35株,杂种率79.55%。筛选出的17对SSR引物在2个杂交群体中共享等位基因41个,平均含有2.82(福鼎大白茶)和2.71(安徽1号)个,具有相对较高的多态性。2个杂交F1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差别不大,Nei、He、Ho、I平均值分别为0.56、0.43、0.78、0.93(福鼎大白茶×保靖黄金茶1号)和0.55、0.43、0.75、0.90(安徽1号×保靖黄金茶1号)。福鼎大白茶×保靖黄金茶1号和安徽1号×保靖黄金茶1号杂交F1中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幅度分别在0.44~0.90和0.48~0.95之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根据相似系数矩阵按UPGMA进行聚类,2个杂交群体分别在相似系数为0.60和0.64处分为3大类:2个杂交子代各先聚为一类,然后再与母本聚为一类,最后与父本聚为一类,说明这2个杂交F1具有偏母本遗传倾向。该研究表明EST-SSR可应用于茶树真假杂种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SSR 杂种鉴定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茶园的简易管理
13
作者 黄飞毅 《湖南农业》 2015年第5期5-5,共1页
一、中耕 1.浅耕茶园浅耕一般结合追肥进行。专业茶园每年浅耕3次:第1次在春茶前进行结合施肥;第2次在春茶后5月上中旬结合翻埋绿肥;第3次在秋末冬初结合施基肥或播种绿肥进行。深度以0.2米左右为宜。
关键词 茶园 管理 浅耕 施基肥 春茶 绿肥 中耕 追肥
下载PDF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
14
作者 黄飞毅 范铁芳 《湖南农业》 2014年第4期14-14,共1页
目前,南方丘陵地区茶园的病虫害主要为茶毛虫、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通过推行“三位三挂”及寄生蜂技术,可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关键词 茶园病虫害 防控 假眼小绿叶蝉 丘陵地区 茶毛虫 茶尺蠖 寄生蜂 南方
下载PDF
保靖黄金茶1号杂交创新利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赛君 雷雨 +6 位作者 段继华 黄飞毅 罗意 康彦凯 丁玎 陈宇宏 董丽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3-759,共7页
本研究选择主要经济性状优良的福鼎大白茶等6个茶树品种为母本、具“黄金韵”但适应性一般的保靖黄金茶1号为父本,采用人工杂交方法,开展资源创新利用研究,以期达到品种改良目的。试验通过研究保靖黄金茶1号花粉生活力、不同杂交组合结... 本研究选择主要经济性状优良的福鼎大白茶等6个茶树品种为母本、具“黄金韵”但适应性一般的保靖黄金茶1号为父本,采用人工杂交方法,开展资源创新利用研究,以期达到品种改良目的。试验通过研究保靖黄金茶1号花粉生活力、不同杂交组合结实率、杂种F1成苗率、F1优良单株选择率等,发现保靖黄金茶1号花粉生活力较强,当天新鲜花粉生活力达94.22%,在常温、4℃和-20℃条件下最长分别可以存放7 d、30 d和40 d;6个杂交组合结实率为15.25%(碧香早)~31.32%(福鼎大白茶),平均结实率为21.88%,成苗率为50.77%(碧香早)~66.65%(铁观音),平均成苗率为59.62%,不同组合及不同年份间结实率和成苗率均无显著差异;3次优株选择和无性繁殖能力鉴定后,共获得60个新株系,选优率为2.35%,远高于优异资源自然杂交后代选优率(0.04%)。经生化成分、产量、品质等综合评价后选择布置区域试验的3个新品系,生长势均优于父本保靖黄金茶1号,感官品质优异,尤以香气突出,达到“扬长补短”种质创新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靖黄金茶1号 花粉活力 杂交 选优率 创新利用
下载PDF
茶树新品系苦茶21-1主要品质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赛君 段继华 +4 位作者 黄飞毅 雷雨 罗意 康彦凯 丁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7-230,共4页
以新品系苦茶21-1为供试材料,以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槠叶齐和省级良种潇湘1号为对照,测定4个品种红、绿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并结合感官审评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新品系苦茶21-1所制绿茶,外形条索弯曲紧细、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 以新品系苦茶21-1为供试材料,以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槠叶齐和省级良种潇湘1号为对照,测定4个品种红、绿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并结合感官审评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新品系苦茶21-1所制绿茶,外形条索弯曲紧细、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果香浓郁,滋味鲜爽,香气和滋味尤其突出;所制红条茶外形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香气甜香醇正,滋味甜醇,"冷后浑"明显,乳状络合物呈橙黄色。红、绿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分别为水浸出物38.26%、44.22%,茶多酚19.40%、30.38%,游离氨基酸5.01%、5.04%,咖啡碱5.11%、5.09%;红、绿茶中咖啡碱含量均高达5%以上,可能属于茶树高咖啡碱优异资源;绿茶儿茶素品质指数高于福鼎大白茶,红茶TR/TF值为11.2,茶黄素和茶红素比例优。茶树新品系苦茶21-1具有加工优质绿茶和优质红茶的品种特征,尤以红茶品质突出,有较高的红茶育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新品系 苦茶21-1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下载PDF
优质高咖啡碱红茶新品种——潇湘红21-1选育研究报告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赛君 段继华 +7 位作者 黄飞毅 雷雨 罗意 康彦凯 王旭 陈宇宏 丁玎 董丽娟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3,共6页
江华苦茶是我省茶树珍贵地方资源,原产于南岭山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课题组通过系统选种程序,从江华苦茶群体资源中选育出优质高咖啡碱红茶新品种——潇湘红21-1。潇湘红21-1为中叶类,中生种,芽叶黄绿,产量高;内含物丰富,春季红、绿茶... 江华苦茶是我省茶树珍贵地方资源,原产于南岭山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课题组通过系统选种程序,从江华苦茶群体资源中选育出优质高咖啡碱红茶新品种——潇湘红21-1。潇湘红21-1为中叶类,中生种,芽叶黄绿,产量高;内含物丰富,春季红、绿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分别为水浸出物38.26%、44.22%,茶多酚19.40%、30.38%,游离氨基酸5.01%、5.04%,咖啡碱5.11%、5.09%;红、绿茶中咖啡碱含量均高达5%以上,属于高咖啡碱优异茶树资源。制红、绿茶品质兼优,尤以红茶品质突出,"冷后浑"明显,乳状络合物呈橙黄色。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均较强,是一个优质高咖啡碱红茶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新品种 红茶 21-1 高咖啡碱
下载PDF
两种叶面肥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康彦凯 黄静 +5 位作者 罗意 段继华 黄飞毅 雷雨 陈宇宏 李赛君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8-301,共4页
以茶树专用叶面肥和尿素叶面肥为材料,比较研究其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叶面肥处理均可提早茶树开采期,提高茶叶感官品质,尤以喷施茶树专用叶面肥品质更突出;两种叶面肥处理对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 以茶树专用叶面肥和尿素叶面肥为材料,比较研究其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叶面肥处理均可提早茶树开采期,提高茶叶感官品质,尤以喷施茶树专用叶面肥品质更突出;两种叶面肥处理对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酚氨比、咖啡碱和儿茶素总量等生化成分影响较小,但对儿茶素组分含量有较大影响。综合来看,茶树专用叶面肥比尿素叶面肥施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叶面肥 品质 物候期 内含成分
下载PDF
湖南茶树杂交育种研究四十年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赛君 段继华 +6 位作者 雷雨 黄飞毅 康彦凯 罗意 董丽娟 丁玎 陈宇宏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7-394,共8页
杂交是茶树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研究遗传理论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四十年来湖南茶树杂交育种研究工作,并结合茶学学科和茶产业的发展趋势与需求,提出了今后杂交育种研究的设想。
关键词 茶树杂交 种质创新 品种选育 湖南
下载PDF
不同茶树品种秋、冬扦插效果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段继华 雷雨 +5 位作者 黄飞毅 康彦凯 陈宇宏 罗意 丁玎 李赛君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47,共4页
扦插时间是影响茶苗扦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扦插苗的发根率、成苗率和出圃率3个方面对碧香早等7个茶树品种的秋、冬扦插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沙地区,碧香早、槠叶齐、福鼎大白茶、湘波绿2号和茗丰5个品种最佳扦插... 扦插时间是影响茶苗扦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扦插苗的发根率、成苗率和出圃率3个方面对碧香早等7个茶树品种的秋、冬扦插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沙地区,碧香早、槠叶齐、福鼎大白茶、湘波绿2号和茗丰5个品种最佳扦插时间为9月下旬,保靖黄金茶1号和玉笋为10月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扦插时间 茶树品种 福鼎大白茶 长沙地区 发根率 扦插苗 出圃率 成苗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