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幻电影美学的理论建构(中国篇)
1
作者 黄鸣奋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8,共10页
我国科幻电影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之后迎来了高潮迭起的新局面。这不仅表现为《流浪地球》及其续集这样的精品彰显文化创意与电影工业的实绩,而且体现在广大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逐渐增长的期盼与赞许。与此相应,学术界从有关... 我国科幻电影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之后迎来了高潮迭起的新局面。这不仅表现为《流浪地球》及其续集这样的精品彰显文化创意与电影工业的实绩,而且体现在广大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逐渐增长的期盼与赞许。与此相应,学术界从有关国产科幻电影“缺门”的焦虑转向对成功作品宝贵经验的深入分析、对建构科幻电影美学的理论热情。推进上述建构的关键之一是从系统性的角度把握科幻电影的流动边界与丰富内涵,不只着眼于具体作者与影片的异彩纷呈,而且着眼于可运用的美学资源与审美视角的丰富多样。如果将科幻电影视为兼备科技关注与艺术诉求的特殊媒体,可以引入传播要素原理阐述科幻电影美学理论建构的多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美学研究 中国文论
下载PDF
文化建设视野下的中国科幻电影产业
2
作者 黄鸣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国文化产业的行动指南,对繁荣我国科幻电影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精辟地阐述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任务。我们要全面认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与科幻电影...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国文化产业的行动指南,对繁荣我国科幻电影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精辟地阐述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任务。我们要全面认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与科幻电影产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要求发展科幻电影产业,彰显中国科幻电影“天道乃科技之本,民情为幻想之源,自强是艺术之魂”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文化自信 科幻电影 电影产业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的中外科幻爱情片
3
作者 黄鸣奋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4-126,155,共24页
作为类型电影,科幻片的特点是以科技为参照系,爱情片的特点是围绕婚恋关系来构思,科幻爱情片是它们彼此渗透的产物。与其他类型的爱情片相比,科幻爱情片的特色是以科技为参照系放飞想象,设想各种跨越天体界限、物种界限和人机界限的爱情... 作为类型电影,科幻片的特点是以科技为参照系,爱情片的特点是围绕婚恋关系来构思,科幻爱情片是它们彼此渗透的产物。与其他类型的爱情片相比,科幻爱情片的特色是以科技为参照系放飞想象,设想各种跨越天体界限、物种界限和人机界限的爱情,审视其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与其他类型的科幻片相比,科幻爱情片的特点是围绕婚恋关系展开时间想象、空间想象和末日想象。中西方科幻爱情片都打上了各自文化背景烙印。西方作品比较重视社会观念的表达,我国作品比较重视道德理想的弘扬。无论中方还是西方,科幻爱情片都重视科技与爱情的互动,其要旨是将未来科技发展(或科技反常应用)当成引子,表现对人性、人情、人类命运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创意 爱情片 中外比较研究
下载PDF
科幻电影创意视野下的伦理美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鸣奋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38,共13页
所谓“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伦理美”则是人类完善理想的具体表现,对建构社会生态具备重要意义。科幻电影以科技原理、科技假说为参照系,着眼于科技开发、科技应用、科技前景,通过放飞想象... 所谓“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伦理美”则是人类完善理想的具体表现,对建构社会生态具备重要意义。科幻电影以科技原理、科技假说为参照系,着眼于科技开发、科技应用、科技前景,通过放飞想象展示伦理美,其特色在于想象非人类生物的类人美、非利己行为的价值美、非真实情境的现实美。上述类人美具体化为在移情中渲染跨天体之美、在换位中欣赏跨物种之美、在比拟中创造跨人机之美,价值美体现在少数成全多数的大局意识、个人拯救世界的伟业意识、集体众志成城的群像意识,现实美表征为幻境的以实为虚、梦境的虚实不分、虚境的以虚为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伦理美 艺术理论
下载PDF
从知识劳工到救世主:科幻电影中的程序员想象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鸣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4-103,共10页
程序员既是由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所催生的社会角色,又是为上述革命推波助澜的社会群体。他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而且成为科幻电影里叱咤风云的主人公。其角色定位存在显著差异(从为谋生计的知识劳工直到力挽狂澜的救世... 程序员既是由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所催生的社会角色,又是为上述革命推波助澜的社会群体。他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而且成为科幻电影里叱咤风云的主人公。其角色定位存在显著差异(从为谋生计的知识劳工直到力挽狂澜的救世主),这反映了创意阶层的可塑性与流动性。对于相关影片中的程序员想象,可以着眼于信息革命考察其经济定位、政治定位和文化定位,着眼于人机交互考察其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着眼于人际交互考察他们与雇主、同行、客户的关系。上述想象不仅丰富了人们对于信息革命历史与现状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把握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程序员 想象 创意阶层 人机互动
下载PDF
意识、媒介与科幻:现实主义的多维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鸣奋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5-81,共17页
“现实主义”是意蕴丰富、构词能力强大的范畴,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考察。意识、媒体与科幻就是可供选择的三种角度。现实主义在内容定位上可能和意识相联系,关系到人们对存在什么现实、如何看待现实、何以改造现实所持的观念,在新媒介... “现实主义”是意蕴丰富、构词能力强大的范畴,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考察。意识、媒体与科幻就是可供选择的三种角度。现实主义在内容定位上可能和意识相联系,关系到人们对存在什么现实、如何看待现实、何以改造现实所持的观念,在新媒介时代与第五次信息革命爆发、后人类理念流行和信息化艺术崛起等历史现象相联系。现实主义在形式定位上可能和媒介相联系,它以现实通过媒体中介表明其存在、媒介通过映射现实显示其功能、现实与媒介通过融合推陈出新等认识为前提。现实主义在功能定位上可能和科幻相联系,相关命题主要有三个:存在不同于生活现实的科幻现实,应当用穿越的方式看待科幻现实,通过交互性建构创造科幻现实。对于“现实主义”通过分化、渗透和融合产生的各种新范畴,可置于属人的社会层面、属物的产品层面、属事的运营层面加以考察,梳理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演变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新媒介 科幻语境
下载PDF
美好表现:科幻电影评价的艺术性标准
7
作者 黄鸣奋 《艺术学研究》 2023年第3期53-66,共14页
在艺术学的视野下,科幻电影是以科技为参照系放飞想象的视听艺术,因而对科幻电影的评价也适用艺术性标准。“艺术性”是与思想性相对而言的范畴,其含义虽众说纷纭,但常见解释是与美好表现的程度相联系的。所谓“美好表现”实际上包含三... 在艺术学的视野下,科幻电影是以科技为参照系放飞想象的视听艺术,因而对科幻电影的评价也适用艺术性标准。“艺术性”是与思想性相对而言的范畴,其含义虽众说纷纭,但常见解释是与美好表现的程度相联系的。所谓“美好表现”实际上包含三层含义,即美好得表现、美好的表现、美好地表现。它们分别与科幻电影所处的社会层面、产品层面和运营层面相对应,构成了相关艺术评价标准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艺术性 评价标准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的玄幻电影与科幻电影
8
作者 黄鸣奋 《福建艺术》 2023年第5期40-45,共6页
玄幻文化的特点是关注“无穷的奥妙”,以此有别于注重“灵异的他者”的魔幻文化、注重“神奇的虚构”的奇幻文化,以及注重客观规律的科技文化。谈论“无穷的奥妙”,意味着当事人关注各种超乎常规、似乎发生过、仿佛神差鬼使、可能包含... 玄幻文化的特点是关注“无穷的奥妙”,以此有别于注重“灵异的他者”的魔幻文化、注重“神奇的虚构”的奇幻文化,以及注重客观规律的科技文化。谈论“无穷的奥妙”,意味着当事人关注各种超乎常规、似乎发生过、仿佛神差鬼使、可能包含深奥意义的变化。在我国古代,讨论深奥问题被称为“谈玄”,像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谈议老庄学说就是如此。这是一种哲学领域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玄 科幻电影 玄幻 比较视野 老庄学说 士大夫 魔幻 哲学领域
下载PDF
论泛网络时代的微艺术 被引量:8
9
作者 黄鸣奋 谭雪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59,共9页
在历史上,基于材料的微艺术随着工具的进步而发展。近年来,由于媒体终端技术日益朝着以功能需求和用户体验为前提的微型化、便携化、移动化演变,媒体艺术呈现出微化趋势,由此导致基于信息的微艺术的繁荣,其类型包括小游戏、手机动漫、... 在历史上,基于材料的微艺术随着工具的进步而发展。近年来,由于媒体终端技术日益朝着以功能需求和用户体验为前提的微型化、便携化、移动化演变,媒体艺术呈现出微化趋势,由此导致基于信息的微艺术的繁荣,其类型包括小游戏、手机动漫、手机电视剧、短信文学、微博文学,以及流行于社会化媒体的网络表情等。微艺术在接受主流文化的审视、批评和冲刷的同时,正在建构新生代的价值谱系。两类微艺术在泛网络条件下的融汇,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网络时代 微媒体 微内容 微艺术
下载PDF
位置叙事:美剧《西部世界》艺术创意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鸣奋 王国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99,共6页
美国科幻电视连续剧《西部世界》成功运用以迷离为特色的叙事策略,将迷宫、迷思和迷局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剧情;引导观众探索迷宫、醒悟迷思、破除迷局,提高作品的智慧含量;对交互性娱乐的前景及取向进行前瞻性思考,揭示它所可能包含的弊... 美国科幻电视连续剧《西部世界》成功运用以迷离为特色的叙事策略,将迷宫、迷思和迷局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剧情;引导观众探索迷宫、醒悟迷思、破除迷局,提高作品的智慧含量;对交互性娱乐的前景及取向进行前瞻性思考,揭示它所可能包含的弊端,从而有利于引导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艺术 位置叙事 电视剧创作 艺术策略 科幻 创意
下载PDF
科幻影视对新媒体的展望与批判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鸣奋 王国威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6-196,共11页
作为以创意的科幻性、载体的影像性为特征的艺术类型,科幻影视对新媒体的审视具备前瞻性,因而成为我们认识当今新媒体发展趋势的重要参考系。根据科幻影视的描写,未来新媒体开拓进取的途径集中在身体新功能的开发、网络新应用的拓展、... 作为以创意的科幻性、载体的影像性为特征的艺术类型,科幻影视对新媒体的审视具备前瞻性,因而成为我们认识当今新媒体发展趋势的重要参考系。根据科幻影视的描写,未来新媒体开拓进取的途径集中在身体新功能的开发、网络新应用的拓展、装置新特性的构思等方面;新媒体起作用的范围将从地表通信扩展到星际通信,从媒介通信扩展到脑际通信,从同维通信扩展到维际通信。在肯定新媒体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重要性的同时,科幻影视也预言了新媒体走火入魔的可能性,这是通过对媒体世界化、现实化与灾难化的描写展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 影视艺术 新媒体 未来学 媒体批判
下载PDF
数码艺术50年:理念、技术与创新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鸣奋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86,共7页
以数字电子计算机为依托而创造的数码艺术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西方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现象学、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和流派对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计算机硬件、编程语言、算法与编码、网络技术、周边设备等技术的突飞猛... 以数字电子计算机为依托而创造的数码艺术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西方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现象学、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和流派对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计算机硬件、编程语言、算法与编码、网络技术、周边设备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促进了它的繁荣 ,艺术家顺应时势、匠心独运则是数码艺术获得成功的根本条件。实践证明 ,媒体革命与艺术理论创新息息相关。当代信息科技与传统艺术的碰撞与交流 ,对传统艺术学提出了诸多挑战 ,上述挑战同时是理论创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艺术 传统艺术 艺术理论 艺术家 流派 顺应 创造 当代 后结构主义 繁荣
下载PDF
泛电影:21世纪初的媒体与艺术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鸣奋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97,共7页
电影的泛化是21世纪初令人瞩目的现象。它既表现为通过表演主体虚拟化、欣赏活动日常化、加工制作即兴化突破传统电影的常规,又表现为通过与视频艺术、视频游戏、虚拟现实的融合扩展电影的边界。由此而形成的"泛电影"意味着... 电影的泛化是21世纪初令人瞩目的现象。它既表现为通过表演主体虚拟化、欣赏活动日常化、加工制作即兴化突破传统电影的常规,又表现为通过与视频艺术、视频游戏、虚拟现实的融合扩展电影的边界。由此而形成的"泛电影"意味着电影在物理定位、产业定位和社会定位上的更新,也意味着电影从少数人所特有的技能向普遍化的素养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电影 媒体 艺术 西方文论
下载PDF
数字化语境中的新闻游戏 被引量:49
14
作者 黄鸣奋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94-100,共7页
西方新闻游戏因新闻和游戏的相互渗透而诞生,形成了编辑游戏、政治游戏、纪录游戏等分支。它集中体现了当前新闻娱乐化、媒体交互化和游戏时效化的走向,可以充当数字资本主义条件下传播趋势研究的突破口。它适用于社会性、政治性、准确... 西方新闻游戏因新闻和游戏的相互渗透而诞生,形成了编辑游戏、政治游戏、纪录游戏等分支。它集中体现了当前新闻娱乐化、媒体交互化和游戏时效化的走向,可以充当数字资本主义条件下传播趋势研究的突破口。它适用于社会性、政治性、准确性等评价尺度,为我们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尝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游戏 数字资本主义 娱乐化
下载PDF
当代西方数码叙事学的发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黄鸣奋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27,共6页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码媒体给数以亿计的用户提供了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新平台,将过去分散于新闻、历史、广告、艺术等诸多领域的叙事信息汇聚成为共享资源,改变了人们的叙事观念和叙事方式,从而促进了数码叙事学的诞生。数码叙事学是后经...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码媒体给数以亿计的用户提供了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新平台,将过去分散于新闻、历史、广告、艺术等诸多领域的叙事信息汇聚成为共享资源,改变了人们的叙事观念和叙事方式,从而促进了数码叙事学的诞生。数码叙事学是后经典叙事学的分支,以基于数码媒体的交互性叙事为核心范畴,适应了网络时代建构传播者和接受者新型关系的需要,具备重要价值与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数码媒体 艺术理论
下载PDF
从网络文学到网际艺术:世纪之交的走向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鸣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5-197,共3页
关键词 电子报刊 第四媒体 编排 网站栏目 网络文学 走向 科研 文学作品 联姻 存在
下载PDF
网络间性:蕴含创新契机的学术范畴 被引量:23
17
作者 黄鸣奋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4-88,共5页
网络间性、主体间性、文本间性三者的关系,其实就是社会关系、艺术关系和媒体关系。提出网络间性有助于增强艺术创新,有助于对媒体互渗现象的理解。
关键词 网络间性 主体间性 文本间性 创新契机
下载PDF
后结构主义与超文本理念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鸣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3-58,共6页
后结构主义与电子超文本技术相互应和 ,推动了 2 0世纪下半叶文本形态与文本观念的变革。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罗兰·巴特关于“引人写作之文”的论述 ,福柯关于知识考古学、权力网络和全景敞视主义等观点 ,都和超文本理论息息相通。... 后结构主义与电子超文本技术相互应和 ,推动了 2 0世纪下半叶文本形态与文本观念的变革。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罗兰·巴特关于“引人写作之文”的论述 ,福柯关于知识考古学、权力网络和全景敞视主义等观点 ,都和超文本理论息息相通。深入考察后结构主义和超文本理念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结构主义 超文本理念 信息科技 社会思潮 文学理论 德里达 巴特 福柯 体构主义
下载PDF
艺术与混合现实 被引量:17
19
作者 黄鸣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74-78,共5页
由于计算机仿真等技术的应用,我们正在进入多样现实并存、交叠、互动的时代,作为理论范畴的"混合现实"是对这种现象的概括。混合现实在理念上导源于古代神话以及小说、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相关描写,在当代生活中代表了增强现... 由于计算机仿真等技术的应用,我们正在进入多样现实并存、交叠、互动的时代,作为理论范畴的"混合现实"是对这种现象的概括。混合现实在理念上导源于古代神话以及小说、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相关描写,在当代生活中代表了增强现实和交互性媒体的新发展。它不仅成为理论探索的对象,而且正在艺术创作、艺术娱乐与艺术教育等领域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混合现实 新媒体
下载PDF
从电子文学、网络文学到数码诗学:理论创新的呼唤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鸣奋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5,共7页
数码诗学涵盖了西方电子文学理论和我国网络文学理论等分支,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其基本使命是总结数码文学经验,提炼数码文学精神,进而从新的角度思索文学的本性、探询艺术的价值。当前,它面临着计算主义崛起、Web升级和文化产业发... 数码诗学涵盖了西方电子文学理论和我国网络文学理论等分支,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其基本使命是总结数码文学经验,提炼数码文学精神,进而从新的角度思索文学的本性、探询艺术的价值。当前,它面临着计算主义崛起、Web升级和文化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我们可以借鉴作为世界观的计算主义,对艺术本原、艺术分类等问题进行新的阐述;随着数码媒体的发展而更新网络文学的研究视野,将Web 3.0所体现的各种新趋势列入议事日程;关注后产业社会艺术生产呈现出大批量个性化生产等特点,开拓数码诗学的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诗学 电子文学 网络文学 计算主义 WEB3 0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