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鱿鱼丝抗真菌污染抑制剂筛选及复合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沈飚 黄鹏晓 +2 位作者 胡兴娟 吴祖芳 翁佩芳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为解决鱿鱼丝加工过程中的真菌污染问题,选取脱氢醋酸钠、双乙酸钠、山梨酸钾、丙酸钙、苯甲酸钠、R-多糖、纳他霉素和尼泊金乙酯对鱿鱼丝中分离出的优势腐败真菌进行牛津杯抑菌试验,然后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复合优化.结果表明,脱氢醋酸钠... 为解决鱿鱼丝加工过程中的真菌污染问题,选取脱氢醋酸钠、双乙酸钠、山梨酸钾、丙酸钙、苯甲酸钠、R-多糖、纳他霉素和尼泊金乙酯对鱿鱼丝中分离出的优势腐败真菌进行牛津杯抑菌试验,然后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复合优化.结果表明,脱氢醋酸钠、纳他霉素、尼泊金乙酯抑菌剂效果较好,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5 g·(100 m L)^(-1)、0.09~0.1μg·m L^(-1)和0.05 g·(100 m L)^(-1);复合抑菌剂最优配方为脱氢醋酸钠0.015 g·m L^(-1)、纳他霉素0.08μg·m L^(-1)和尼泊金乙酯0.02 g·m L^(-1),在此条件下的抑菌率可达(95.45±0.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丝 真菌 响应曲面法 抑菌剂
下载PDF
鱿鱼丝加工中真菌菌相变化规律及优势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黄鹏晓 吴祖芳 +2 位作者 沈飚 翁佩芳 刘茜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103,111,共7页
为减少鱿鱼丝加工过程中真菌污染,提高鱿鱼丝产品的质量,将传统的微生物鉴定技术与5.8S r DNA-ITS序列分析法相结合,并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探索鱿鱼丝加工过程中真菌菌相变化规律及优势菌株。结果表明,在鱿鱼丝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样品... 为减少鱿鱼丝加工过程中真菌污染,提高鱿鱼丝产品的质量,将传统的微生物鉴定技术与5.8S r DNA-ITS序列分析法相结合,并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探索鱿鱼丝加工过程中真菌菌相变化规律及优势菌株。结果表明,在鱿鱼丝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样品中真菌数量差异显著(p<0.05),在加工终点(即烘干包装后)时真菌数量高达2.61 log cfu/g,其中调味和烘干包装阶段是真菌污染的主要环节。加工终点的鱿鱼丝中分离出6种酵母菌和4种霉菌,经测序并通过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数据库比对,确定它们分别属于假丝酵母属(Candida sp.)、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 sp.)、座囊菌属(Dothideomycetes sp.)、胶红酵母属(Rhodotorula sp.)、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 sp.)、茎点霉属(Phoma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枝孢霉属(Cladosporium sp.)。其中,青霉菌(M-03)和假丝酵母菌(Y-04)为鱿鱼丝加工过程中的优势菌,在加工终点时的数量分别为1.85 log cfu/g和2.15 log cf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丝 真菌 发育树 5.8S RDNA-ITS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