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经济和民生发展成就
1
作者 王翌佳 黄鹰航 尹海洁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2期7-9,共3页
基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经济和民生发展情况,发现该时期中国GDP总量增长约3.42倍,GDP年平均增长率显著高于同期世界水平;工业产值增加,工业结构初步齐全;全国粮食... 基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经济和民生发展情况,发现该时期中国GDP总量增长约3.42倍,GDP年平均增长率显著高于同期世界水平;工业产值增加,工业结构初步齐全;全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提升;文盲率大幅下降,基础教育覆盖率大幅提升;医疗资源快速增长,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上述成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经济发展 民生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科技政策话语体系需要引入“工程科学”与“工程科学家”
2
作者 谢咏梅 黄鹰航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2年第6期519-529,共11页
当今世界前沿技术领域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更加凸显工程科学的战略地位。美国《无尽前沿法案》将NSF更名为NSTF,意味着工程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得到政府特别关注。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 当今世界前沿技术领域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更加凸显工程科学的战略地位。美国《无尽前沿法案》将NSF更名为NSTF,意味着工程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得到政府特别关注。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意味着我国新时代科技发展将逐渐从“基础研究驱动的线性模式”转向“工程科学驱动的复杂网络模式”。然而,目前科技政策使用线性模式的“基础—应用”话语体系不能凸显甚至遮蔽工程科学的战略地位,需要将“工程科学”和“工程科学家”概念引入政策话语体系。为此,工程科学的相对独立性与先导性需要从学理上被证成,赵汀阳“动词存在论”的哲学视域可能使该问题变得更加清晰。最后重申钱学森“工程科学作为一种新职业”的思想,阐释推动工程科学共同体研究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科学 工程科学家 工程科学共同体 工程科学驱动
下载PDF
中国古代青铜器铸焊技术探源 被引量:3
3
作者 尹海洁 黄鹰航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113,共8页
通过对典型青铜器种类及器形发展变化的考察,探析了中国古代青铜器铸焊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在夏代中后期约公元前1800—前1600年时,为弥补薄壁空腔青铜器的铸造缺陷,出现了修补性铸焊;商代前期至中期约公元前1600年—前1300年时,青铜器... 通过对典型青铜器种类及器形发展变化的考察,探析了中国古代青铜器铸焊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在夏代中后期约公元前1800—前1600年时,为弥补薄壁空腔青铜器的铸造缺陷,出现了修补性铸焊;商代前期至中期约公元前1600年—前1300年时,青铜器体积变大、铜鼎由圆变方,这种改变催生了刻意划分部件的拼铸焊接;整个夏商时代,青铜器的形制逐渐复杂,使许多附件与器身之间都需要通过铸焊技术进行连接;此外,为追求更加锋利的刃部,商代中后期出现了以陨铁为刃青铜为身的铸焊连接兵器。文章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总结归纳了中国古代青铜器铸焊技术的产生、应用及发展特征。研究表明,铸焊技术是中国古代辉煌青铜文明的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焊技术 青铜器 中国古代焊接技术 古代铸造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金银细金工艺钎焊技术的应用及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尹海洁 黄鹰航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83,共6页
中国金银器自古便蕴含着财富和艺术的双重价值。细金工艺是古代金银器制造的主要技术,钎焊则是细金工艺的技术核心。本文通过结合典型文物,对细金工艺技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将中国古代细金工艺钎焊技术按照加工目的分为两类:一是将... 中国金银器自古便蕴含着财富和艺术的双重价值。细金工艺是古代金银器制造的主要技术,钎焊则是细金工艺的技术核心。本文通过结合典型文物,对细金工艺技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将中国古代细金工艺钎焊技术按照加工目的分为两类:一是将附饰连接为整体的钎焊;二是细金工艺专项技法中的钎焊。研究发现,细金工艺钎焊技术是中国古代精细钎焊技术的滥觞,促进了金属器型的精细化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金属技术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焊 细金工艺 金银器 古代焊接 技术史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青铜器焊接技术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2
5
作者 尹海洁 黄鹰航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7-61,共5页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焊接技术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若按照被焊部件的物理形态划分焊接技术的种类,可分为连接固相与液相青铜的铸焊技术,以及连接固相与固相青铜的钎焊技术。铸焊技术约诞生于夏代晚期对薄壁空腔青铜容器铸型的修补和重塑,...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焊接技术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若按照被焊部件的物理形态划分焊接技术的种类,可分为连接固相与液相青铜的铸焊技术,以及连接固相与固相青铜的钎焊技术。铸焊技术约诞生于夏代晚期对薄壁空腔青铜容器铸型的修补和重塑,并逐渐发展演化出划分部件的拼铸焊接技术以及榫卯对接式铸焊结构;钎焊技术约始见于商代中晚期直接对接式钎焊,属于简单界面的钎焊工艺,而后又产生了多项利用榫卯结构增大钎焊界面的复杂界面钎焊工艺,并最终发展出能够焊接精致、细小界面的精细化钎焊工艺。钎焊技术最终代替铸焊技术成为制造复杂器形青铜器的主要连接工艺。铸焊技术和钎焊技术为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古代焊接 钎焊 铸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