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前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常规指标与动脉自旋标志成像的相关性及分期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文秀 徐志锋 +1 位作者 潘爱珍 黄麟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6期34-36,4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常规各指标与动脉标志成像(ASL)对分期的价值,血常规指标与ASL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NPC患者48例,将临床分期Ⅰ及Ⅱ期患者归为低级别组,Ⅲ期及Ⅳ期归为高级别组,分析治疗前两组间血常规指标、血流量(...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常规各指标与动脉标志成像(ASL)对分期的价值,血常规指标与ASL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NPC患者48例,将临床分期Ⅰ及Ⅱ期患者归为低级别组,Ⅲ期及Ⅳ期归为高级别组,分析治疗前两组间血常规指标、血流量(BF)对分期价值,做ROC曲线。分析血常规指标与B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级别组淋巴细胞绝对值比低级别组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肿瘤面积比低级别组高;高低级别组间,高级别组BF均值比低级别组高。BF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呈正相关;BF与淋巴细胞呈负相关(r=-0.307)。PLR与HB呈负相关(r=-0.564),PLR与面积呈正相关(r=0.405)。结论 鼻咽癌患者治疗前淋巴细胞减低,PLT、PLR升高,面积越大,提示分期较晚,血常规指标对鼻咽癌分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肿瘤灌注参数BF与NLR呈正相关,可能间接提示治疗前BF呈高灌注,患者预后较差。ASL有可能为患者个体化治疗前提供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血常规 动脉自旋标志成像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肺原位腺癌的高分辨率CT表现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彭浩 胡俊娇 +7 位作者 黄麟雯 缪淑芳 徐健博 周莹盈 潘小环 李靖煦 杨新官 关玉宝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7年第5期583-589,共7页
目的:分析肺原位腺癌(AIS)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患者共48个AIS的HRCT表现,分析其部位、病灶数量、大小、密度、边缘、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含气征、胸膜牵拉凹陷征及... 目的:分析肺原位腺癌(AIS)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患者共48个AIS的HRCT表现,分析其部位、病灶数量、大小、密度、边缘、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含气征、胸膜牵拉凹陷征及与邻近胸膜的距离。结果:45例中,共48个病灶。14个位于左上肺,16个位于右上肺,7个位于左下肺,4个位于右中肺,7个位于右下肺;32例为单发AIS,3例并发2个AIS,10例伴发AAH和(或)MIA;病灶长径4~19.2 mm,其中41个长径≤10 mm;病灶均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平均CT值为(-611±82.76)HU。结节边缘清晰39个,分叶征5个,毛刺征3个,空泡征10个,细支气管含气征3个,胸膜牵拉凹陷征8个。30个病灶距离邻近胸膜≤10 mm,占62.5%。结论:AIS均表现为pGGN,平均CT值为(-611±82.76)HU,病灶小于20 mm,边缘清楚;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少见。HRCT有助于AIS的显示和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腺癌 磨玻璃密度结节 高分辨率CT
下载PDF
Rosai-Doffman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 被引量:9
3
作者 徐志锋 潘爱珍 +3 位作者 李勤祥 张仙海 黄麟雯 高明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36-940,共5页
目的总结Rosai-Dorfman病(RDD)的临床及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0例RD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本组患者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DR检查;3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 目的总结Rosai-Dorfman病(RDD)的临床及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0例RD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本组患者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DR检查;3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8~54(32±16)岁。8例患者白细胞及红细胞沉降率正常;8例表现为无痛性肿大淋巴结或肿块灶,其中4例伴发多系统受累;淋巴结型3例、结外型5例和混合型2例。淋巴结型的CT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病灶轻、中度强化,2例患者部分病灶表现为环形强化。结外型患者中3例接受MR检查,其中皮下2例,表现为左前腹壁或左肩部不规则肿块,颅内1例表现为局部颅骨破坏伴肿块。MR-DWI序列病灶内见斑点及片状更高信号灶;Gd-DTPA增强呈明显不均性强化,边缘模糊,并见筋膜或脑膜尾征;病灶周围均见增粗血管征象。肝内病灶CT增强扫描呈"快进快退"特征。混合型RDD2例,1例CT表现咽部淋巴环及鼻咽部明显肿胀增厚,双侧颌下区、颈部及腹腔多发增大淋巴结,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X线显示右肱骨近中段溶骨性骨破坏;1例CT显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鼻腔内软组织肿快,呈轻、中度强化。结论RDD术前诊断困难,青壮年男性好发,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或肿块灶是其主要临床特征。RDD影像表现多样,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DWI序列肿块内呈散在更高信号斑片,明显不均性强化伴病灶周围增粗血管征,有助于结外型RDD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多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