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后早期肠道喂养对某些内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朱 立 杨宗城 黎 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43-546,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肠道喂养( Early enteric feeding, EEF)对严重烧伤大鼠胃粘膜、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 Wistar 大鼠 30% 体表烫伤模型,分肠道喂养、烧伤对照和手术对照三组,动态观察了... 目的:研究早期肠道喂养( Early enteric feeding, EEF)对严重烧伤大鼠胃粘膜、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 Wistar 大鼠 30% 体表烫伤模型,分肠道喂养、烧伤对照和手术对照三组,动态观察了 EEF对伤后胃粘膜泌酸、屏障功能与肝、肾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与烧伤对照组相比, EEF在改善胃粘膜屏障功能的同时,可明显增加胃粘膜总酸排出量和胃液总酸度,遏制血浆 A L T、 A S T 活性及 TB、DB含量的增高,伤后 24h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增加,为烧伤对照组的4.67 倍。结论: EEF对严重烧伤所致的大鼠多种内脏功能损害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内脏血流量、减少肠源性内毒素吸收及炎性介质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道喂养 内脏功能 烧伤
下载PDF
严重烧伤病人血浆 D-二聚体与血栓调节蛋白及游离蛋白 S水平动态观察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谭文锋 杨宗城 +5 位作者 王甲汉 彭毅志 彭代智 罗奇志 余 斌 黎 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烧伤后 D I C 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40% ~50% T B S A,深度烧伤面积大于20% ,18~45 岁的男性病人10 例,以健康成年男性献血者(n= 10)为对照,测定伤后1、3、5、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烧伤后 D I C 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40% ~50% T B S A,深度烧伤面积大于20% ,18~45 岁的男性病人10 例,以健康成年男性献血者(n= 10)为对照,测定伤后1、3、5、7 d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游离蛋白 S及 D二聚体抗原水平的变化。结果:伤后1、3、5、7 d 血栓调节蛋白及 D二聚体血浆水平持续升高,且二者显著正相关。血浆游离蛋白 S伤后第1 天显著下降,而后虽逐渐回升,至伤后第7 天仍低于正常,且与 D二聚体血浆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严重烧伤后病人血浆 D二聚体与血栓调节蛋白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游离蛋白 S水平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严重烧伤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蛋白 C 抗凝途径的作用减弱是伤后 D I C 形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血栓调节蛋白 D-二聚体 蛋白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