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技能竞赛培训之我见 被引量:1
1
作者 黎健荣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8年第5期118-119,共2页
职业技能竞赛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宽、综合能力的提升,能够展示学校的实力,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有效的赛前培训是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职业技能竞赛 指导 训练
下载PDF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需水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黎健荣 《甘肃农业》 2006年第6期124-124,共1页
研究日光温室番茹栽培需水规律,获得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不同季节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以及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不同季节的需水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日光温室番茹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日光温室番茹栽培获得优质高产的产品打... 研究日光温室番茹栽培需水规律,获得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不同季节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以及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不同季节的需水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日光温室番茹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日光温室番茹栽培获得优质高产的产品打下基础,也为日光温室水分智能化管理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对日光温室番茹栽培需水规律进行了实验论证,试验研究了日光温室早春番茄的需水量、需班规律、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同时对番茄不同时期水分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根据试验得出了研究成果,希望能对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光温室 番茄栽培 需水规律
下载PDF
无公害青食蚕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黎健荣 《科技视界》 2016年第1期287-287,共1页
蚕豆又名胡豆,在梅州市种植已有400多年历史,是该市冬种粮肥兼收的豆科作物,以前都是收干豆替代粮食,近年来,在五华县委政府的重视和引导下,种植蚕豆卖青,一般每亩产青豆荚800—1000kg或青豆仁300一400kg,市场售价15元/kg,每亩纯利润可... 蚕豆又名胡豆,在梅州市种植已有400多年历史,是该市冬种粮肥兼收的豆科作物,以前都是收干豆替代粮食,近年来,在五华县委政府的重视和引导下,种植蚕豆卖青,一般每亩产青豆荚800—1000kg或青豆仁300一400kg,市场售价15元/kg,每亩纯利润可达2000多元,效益较高,青豆肉质细腻,质地酥软,味甘鲜脆,口感优良,不管城市和农村都有吃青蚕豆的习惯,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 豆科作物 干豆 五华 种植习惯 亩基本苗 种植面积 播种密度 花荚期 种植密度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深优9516示范表现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黎健荣 《科技视界》 2015年第32期325-325,共1页
1示范种植表现深优9516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用深95A与R7116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粤审稻2010042),2012年被农业部确定为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是广东省2012年至2015年主导品种。作... 1示范种植表现深优9516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用深95A与R7116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粤审稻2010042),2012年被农业部确定为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是广东省2012年至2015年主导品种。作者挂点扶贫村五华县横陂镇于2012年早造引进试种示范,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广泛的适应性,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及优良的米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示范表现 超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 杂交稻新组合 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 种植表现
下载PDF
广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刘珺 林鹏 +8 位作者 徐慧芳 杨放 付笑冰 姚芷潞 谢仕兰 何思敏 黎健荣 潘丝媛 李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2,共8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9-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广州市5所不同类型大学开展横断面调查,每个年级至少抽取1个班级,每所学校样本量为600人。采用R 4.2.2软件进行数据整合、清洗和... 目的分析广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9-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广州市5所不同类型大学开展横断面调查,每个年级至少抽取1个班级,每所学校样本量为600人。采用R 4.2.2软件进行数据整合、清洗和分析。以是否曾经发生过性行为为分层变量,同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每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和混淆矩阵对两种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价,保留预测性能较高的模型。结果共调查青年学生7346人。自报曾经发生性行为者占9.08%(667/7346),其中近1年发生危险性行为者占26.24%(175/667)。对于近1年是否发生危险性行为,决策树模型各项预测性能较高,当复杂度系数值为0.018,决策树生长层数为4,即有5个叶子结点时,树的交叉误差最小。决策树模型第一个最佳分组变量是首次性行为是否正确使用安全套,如果正确使用安全套但近1年发生男男性行为则发生危险性行为概率增加,如果近1年未发生男男性行为,但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且开始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文化程度是高中及以上,发生危险性行为概率也会增加。结论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问题值得关注,首次性行为的经历、是否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是后续发生危险性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决策树模型对于预测和筛选HIV潜在风险人群具有一定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危险性行为 首次性行为 决策树 青年学生
原文传递
2020年广东省新发现青年学生MSM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6
作者 谢仕兰 付笑冰 +6 位作者 刘珺 何思敏 杨放 黎健荣 徐慧芳 林鹏 李艳 《华南预防医学》 2024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经同性传播感染艾滋病毒的15~24岁青年学生相关流行病学特征,为该人群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0年广东省新发现的传播途径为男男同性性行为(MSM)的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例(... 目的了解广东省经同性传播感染艾滋病毒的15~24岁青年学生相关流行病学特征,为该人群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0年广东省新发现的传播途径为男男同性性行为(MSM)的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例(HIV/AIDS)的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安全套行为特征、检测行为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新发现15~24岁学生MSM HIV/AIDS病例134例;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18.0±1.8)岁,34.3%确诊前检测过HIV;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发现的病例数最多,占51.5%;首次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者占14.2%,大学青年学生MSM HIV/AID病例确诊前有过HIV检测史比例高于其余类学校,晚发现比例低于其余类学校(均P<0.05)。91.8%通过线上交友软件认识同性性伴。确诊前性伴数2人及以上者占79.9%,2.2%有过商业性MSM。确诊前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16.4%。7例(5.2%)于确诊前使用过成瘾性物质Rush。结论广东省青年学生MSM 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多性伴和线上“约炮”行为普遍,成瘾性物质使用占一定比例,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低,主动检测比例不高,应进一步加大风险意识教育,加强宣传安全套的使用意义。学生拒绝成瘾性物质使用应在MSM人群活跃的线上软件等加入针对性的宣传。应加强男男学生网上交友行为风险意识的教育,并充分重视在青年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咨询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艾滋病 流行特征 男男同性性行为
原文传递
跨部门协作的公共卫生政策执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黎健荣 钟爽 +2 位作者 李艳 潘丝媛 杨放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3年第3期293-297,共5页
跨部门协作是我国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必然选择。以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和强制隔离戒毒衔接工作机制为例,通过梳理衔接工作机制执行的总体环境、结构因素、相关参与者等情况,分析跨部门协作的公共卫生政策在基层... 跨部门协作是我国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必然选择。以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和强制隔离戒毒衔接工作机制为例,通过梳理衔接工作机制执行的总体环境、结构因素、相关参与者等情况,分析跨部门协作的公共卫生政策在基层执行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行为逻辑。针对多部门协作的公共卫生政策执行情况,提出因时因势调整重心、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减少结构性因素制约、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建议,并提出跨部门协作的公共卫生政策执行SSAPO框架,以期为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部门协作 戒毒药物维持治疗 公共卫生 政策执行
原文传递
广州市青年学生HIV感染相关行为的风险感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刘珺 林鹏 +8 位作者 徐慧芳 李艳 付笑冰 姚芷潞 谢仕兰 何思敏 黎健荣 潘丝媛 杨放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56-1962,共7页
目的:了解青年学生对自身HIV感染相关行为的风险感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9-11月根据国家统一方案,采用方便抽样在广州市5所不同类型高校中,按照每个年级至少抽取1个班级,每所学校完成不少于600名青年学生的方法,开展横断... 目的:了解青年学生对自身HIV感染相关行为的风险感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9-11月根据国家统一方案,采用方便抽样在广州市5所不同类型高校中,按照每个年级至少抽取1个班级,每所学校完成不少于600名青年学生的方法,开展横断面调查。无序多分类logitsic回归用于构建风险感知模型,分析不同风险感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青年学生7 346名,自评HIV感染风险较低者占90.58%(6 654/7 346)。风险感知与行为相符者占89.10%(6 545/7 346)。风险感知与行为不符者占10.90%(801/7 346),其中低估风险者占19.10%(153/801),高估风险者占80.90%(648/801)。无序多分类logits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其他因素后,相比于未发生过性行为组,有性经历且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是低估风险的危险因素( OR=129.39,95% CI:73.28~228.48),同时也是高估风险的危险因素( OR=1.76,95% CI:1.04~2.99);有性经历且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是低估风险的危险因素( OR=70.56,95% CI:42.72~116.53),但与高估风险无关;女性、其他学校类型、非异性恋取向、自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一般或不了解是高估风险的危险因素,但与低估风险无关。 结论:广州市高校青年学生总体风险感知情况良好。个体因素、教育因素和性行为经历均是HIV感染相关行为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推迟首次性行为的年龄,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风险感知能力,进而主动寻求健康服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风险感知 青年学生 影响因素 知晓率
原文传递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抗-HCV阳性者参加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
9
作者 黎健荣 王丽荣 +5 位作者 杨放 李艳 罗玉兰 潘丝媛 徐慧芳 林鹏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428,共5页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抗-HCV阳性者参加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意愿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为研究现场,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方便抽样方法收集抗-HCV阳性者信息,分析其参加DAAs治疗意愿及相关因素。结果 ...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抗-HCV阳性者参加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意愿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为研究现场,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方便抽样方法收集抗-HCV阳性者信息,分析其参加DAAs治疗意愿及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314人,40~59岁占86.0%(270人),男性占86.3%(271人),常住地在城市占74.8%(235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占81.2%(255人),待业/无业占54.8%(172人)。其中,65.6%(206人)调查对象具有参加DAAs治疗意愿。文化程度、常住地、是否知晓自身疾病阶段、是否接受过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治疗、治愈丙肝对个人重要程度、药物价格可负担程度、医保报销方式是否便捷者,参加DAAs治疗意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常住地为城市者(相较于乡镇/农村者,OR=2.163,95%CI:1.064~4.394),既往接受过丙肝治疗者(相较于未接受过治疗者,OR=3.135,95%CI:1.291~7.616),认为治愈丙肝对个人重要者(相较于认为不重要者,OR=27.444,95%CI:5.833~129.118),认为医保报销方式便捷者(相较于认为不便捷者,OR=4.094,95%CI:2.088~8.030)有更高的DAAs治疗意愿。结论 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抗-HCV阳性者参加DAAs治疗意愿不高,应关注常住乡镇/农村者、未接受过丙肝治疗者、认为治愈丙肝对个人不重要者以及认为医保报销方式不便捷者,并针对性采取宣传干预等措施提升其DAAs治疗意愿、促进其参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抗-丙型肝炎病毒阳性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 意愿
原文传递
三种不同算法模型对广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暴露后预防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刘珺 林鹏 +8 位作者 徐慧芳 李艳 付笑冰 姚芷潞 谢仕兰 何思敏 黎健荣 潘丝媛 杨放 《华南预防医学》 2023年第10期1273-1279,共7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暴露后预防(PEP)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广州市5所不同类型高校学生于2021年9—11月开展艾滋病PEP使用意愿的调查。以PEP使用意愿作为预测变量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算法模... 目的分析广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暴露后预防(PEP)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广州市5所不同类型高校学生于2021年9—11月开展艾滋病PEP使用意愿的调查。以PEP使用意愿作为预测变量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算法模型和随机森林算法模型,ROSE算法用于处理数据不平衡问题。通过AUC(ROC曲线下面积)和混淆矩阵对3种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346份。67.63%调查对象知道PEP;6794例(92.49%)表示愿意使用,552例(7.51%)表示不愿意。综合3种模型结果,PEP的使用意愿受个体因素(性别、年龄)、学校因素(学校类型、专业)、HIV相关因素(HIV知识知晓情况、检测知识、态度、接受HIV教育学段、性行为)、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logistic回归、决策树和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性能AUC(95%CI)分别为0.77(0.75~0.79)、0.74(0.72~0.76)和0.90(0.89~0.92)。随机森林算法模型的各指标均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结论广州市青年学生对PEP的知晓仍有待进一步加强,PEP使用意愿主要受PEP知晓情况、个体因素、学校因素、HIV相关因素、经济条件等影响。随机森林算法模型对于在该人群中预测PEP的使用意愿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暴露后预防 青年学生 随机森林算法 决策树
原文传递
广东省青年学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11
作者 黎健荣 李艳 +9 位作者 徐慧芳 潘丝媛 谢仕兰 刘珺 揭宇 蒋子妮 姚芷潞 王雅涛 陈柳言 杨放 《华南预防医学》 2023年第10期1268-1272,共5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青年学生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的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以广东省16所高校和技工院校为研究现场,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方便抽样方法收集青年学生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安全套... 目的了解广东省青年学生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的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以广东省16所高校和技工院校为研究现场,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方便抽样方法收集青年学生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1013名发生过非固定性伴性行为的青年学生纳入调查,其中16~19岁450人(44.42%),男性757人(74.73%),575人(56.76%)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性别、学校类型、月均生活费、独生子女、在校住宿、自报性取向、开始接受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学段、艾滋病知晓情况、首次性行为年龄、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时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情况、最近1年固定性伴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不同的青年学生,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OR=0.623)、最近1年性行为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者(OR=0.350)、最近1年固定性伴性行为未坚持使用安全套(OR=0.159)的青年学生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更低;最近1年有固定性伴性行为且坚持使用安全套(OR=6.845)的青年学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较高。结论广东省青年学生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比例不高,应重点关注独生子女、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者、在固定性伴性行为中未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并采取针对性宣传干预等措施提升其风险意识、减少不安全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非固定性伴 性行为 安全套
原文传递
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人员培训需求情况调查
12
作者 黎健荣 王丽荣 +3 位作者 王挺 宋铁 罗玉兰 杨放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3年第5期653-656,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 nemaintenance treatment,MMT)工作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情况,为制定培训计划和完善培训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东省所有MMT门诊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MMT相关工作人员进... 目的了解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 nemaintenance treatment,MMT)工作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情况,为制定培训计划和完善培训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东省所有MMT门诊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MMT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29人,其中女性占54.5%,MMT从业时间<1年者占10.7%;96.5%的人员有参加培训意愿,50.8%的人员未参加过国家级/省级培训。女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从业年限<1年、无参加培训意愿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的比例较低(P<0.05)。在MMT培训内容方面,对工作要求与指标管理的需求最高,占89.4%;其次为临床知识,占85.5%。在培训师资方面,首选戒毒管理、疾病预防控制、药物依赖防治研究等机构师资的人员占91.5%。在培训方式方面,对现场举办培训班并录制视频作为二级培训材料的认可度最高,为100.0%。结论广东省MMT工作人员普遍有培训意愿,但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的比例较低、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应结合MMT相关知识薄弱点和培训需求优化培训计划和培训模式,扩大培训覆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工作人员 培训 需求
原文传递
广东省2016-2021年四类哨点监测人群HIV-1亚型分布及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向琴 于国龙 +8 位作者 刘珺 付笑冰 李杰 颜瑾 鄢心革 杨放 黎健荣 李艳 林鹏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6-871,共6页
目的研究2016-2021年广东省MSM、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STD)、吸毒者(DUS)、暗娼(FSW)四类哨点监测人群HIV-1亚型分布及变化情况,探讨哨点监测同时开展分子流行病学监测的可行性。方法运用巢式PCR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鉴定基因亚型,... 目的研究2016-2021年广东省MSM、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STD)、吸毒者(DUS)、暗娼(FSW)四类哨点监测人群HIV-1亚型分布及变化情况,探讨哨点监测同时开展分子流行病学监测的可行性。方法运用巢式PCR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鉴定基因亚型,并比较不同年份的HIV-1亚型变化。结果共计纳入分析814人。HIV-1主要流行亚型为CRF07_BC(43.2%,352/814)、CRF01_AE(27.5%,224/814)和CRF55_01B(14.9%,121/814),其他亚型占14.4%(117/814),其中CRF01_AE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33.9%下降到2021年的16.7%(χ_(趋势)^(2)=4.579,P=0.032);CRF07_BC和CRF55_01B在2016至2021年的趋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构成比出现增加;存在一定比例CRF01_AE和CRF07_BC的新型重组毒株。结论2016-2021年广东省四类哨点监测人群HIV-1亚型分布以CRF07_BC、CRF01_AE和CRF55_01B为主,亚型复杂多样。CRF01_AE亚型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并出现一定比例的新型重组毒株,值得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艾滋病病毒 哨点监测 亚型 CRF55_01B
原文传递
广东省2015-2016年新报告HIV/AIDS病人异性性途径传播方式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林梓铭 李艳 +5 位作者 付笑冰 刘珺 关梓蕾 黎健荣 杨放 林鹏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了解2015-2016年广东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异性性途径传播方式的分布及变化趋势,为制定艾滋病经异性性途径传播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横断面回顾性调查,对广东省2015... 目的了解2015-2016年广东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异性性途径传播方式的分布及变化趋势,为制定艾滋病经异性性途径传播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横断面回顾性调查,对广东省2015-2016年新报告的经异性性途径感染的HIV/AIDS病人进行随访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信息和相关危险行为信息,分析异性性途径传播方式的分布特征和变化情况。结果 2015-2016年广东省新报告经异性性途径感染的HIV/AIDS病例14 912例,其中2015年7 258例,2016年7 654例。不同性别、年龄组、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的HIV/AIDS病例感染HIV的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5年异性性途径传播方式以商业性传播为主(39.5%),2016年以非婚非商业性传播为主(44.0%),两年的传播方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51,P=0.000)。广东省内各地区的异性性途径传播方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05,P=0.000)。结论广东省HIV经异性性传播方式在性别、年龄、地域等因素上的分布存在差异,且存在从商业性传播为主向非婚非商业性传播为主的现象。提示须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调整和制定干预策略,控制HIV经异性性途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异性性途径传播 流行
原文传递
广东省2008-2019年15~24岁学生HIV/AIDS随访检测情况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珺 付笑冰 +4 位作者 谢仕兰 黎健荣 刘优招 林鹏 李艳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9-763,共5页
目的分析2008-2019年广东省新报告的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中随访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在学生病例中开展针对性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下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数据库,筛选当年新发现的符合条件... 目的分析2008-2019年广东省新报告的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中随访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在学生病例中开展针对性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下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数据库,筛选当年新发现的符合条件的病例,清洗合并后关联随访数据形成队列数据库。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了解青年学生感染者随访检测指标的年度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新报告学生感染者在2015年之前呈快速上升趋势(APC=41.7,β=0.3,P<0.01),此后增速趋缓(APC=3.6,β=-0.3,P<0.01)。1年内完成随访与CD4检测比例从2008年的58.3%上升到2019年的93.6%,检测及时率从2008年的33.3%上升到2019年的86.2%,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7,8.7,9.8,P值均<0.01)。珠三角地区、来自本省其他地市的病例、非其他传播途径、来源于自愿咨询检测、在省内流动的病例,1年内完成随访与检测比例较高(P值均<0.05)。结论广东省新报告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数近年来增长速度趋缓,感染途径、病例来源和流动影响随访和检测依从性。应进一步做好异地流动的转介工作,探索和推广学生友好的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与社区戒毒 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衔接工作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黎健荣 杨放 +4 位作者 钟爽 罗玉兰 李艳 刘珺 林鹏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MMT)与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衔接工作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定性研究方法,结合"结构-参与者"模型,对衔接工作机制执行的相关参与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和分析。结果共访谈相关参与者72... 目的了解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MMT)与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衔接工作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定性研究方法,结合"结构-参与者"模型,对衔接工作机制执行的相关参与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和分析。结果共访谈相关参与者72人,其中组织管理者29人,具体实施者21人,成瘾者22人。结果显示,基层机构对成瘾者的"病人"属性缺乏共识,部分工作人员对MMT认知不足、对衔接工作不理解;部分县区跨域协作难度大,缺乏考评约束,转介和收戒工作指标未实现互认互通,影响衔接工作推进力度。MMT服务覆盖面不足,对MMT缺乏正确认知,影响成瘾者接受转介的意愿。"社区民警和禁毒社工陪同转送"的转介方式有助于促进成瘾者申请参加治疗,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操作方案和临床用药指导,"尿吗啡检测结果阴性"转介人员难以获得及时治疗;当成瘾者复吸毒品、尿吗啡检测结果呈阳性后,则往往因被收戒,而无法转介到MMT门诊,至此,衔接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路"往往陷入"悖论"。结论工作人员和成瘾者对MMT认识不足、MMT服务可及性差、缺乏有力的跨域协作平台和考评方案、"尿吗啡检测结果阴性"转介人员参加治疗方案不明确,是影响广东省衔接工作执行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吸毒 定性研究
原文传递
2008-2019年广东省HIV/AIDS病例随访检测时间趋势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珺 付笑冰 +5 位作者 杨放 宋铁 谢仕兰 黎健荣 刘优招 李艳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2-187,205,共7页
目的分析2008-2019年广东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随访检测随时间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历年的报告卡以及随访数据库,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了解HIV感染者随访检测指标的年度变化情况,用Logistic回... 目的分析2008-2019年广东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随访检测随时间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历年的报告卡以及随访数据库,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了解HIV感染者随访检测指标的年度变化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2年为新报告HIV/AIDS病例随访与CD4^(+)T淋巴细胞检测比例趋势变化转折点,2008-2012年间呈快速上升趋势(β=0.3,P<0.001),2012-2019年呈小幅上升趋势;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的随访检测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同。控制其他因素后,发现时间、地区、社会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发现途径及流动情况,为新报告HIV/AIDS病例完成随访检测的影响因素。结论 2008―2019年广东省AIDS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2013年后随访管理工作进展较缓慢。非珠三角地区、高年龄组人群应引起关注。下一步应因地制宜,根据人群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进一步加强各随访单位的业务能力,做好异地流动的转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随访 CD4 T淋巴细胞检测 流动 趋势
原文传递
广东省2010―2016年晚发现HIV/AIDS病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林梓铭 李艳 +5 位作者 付笑冰 刘珺 关梓蕾 黎健荣 杨放 林鹏 《华南预防医学》 2017年第6期501-506,共6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2010―2016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中晚发现病例的比例、相关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全国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广东省2010―2016年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数据,对其中晚发现的HIV/AIDS病... 目的了解广东省2010―2016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中晚发现病例的比例、相关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全国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广东省2010―2016年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数据,对其中晚发现的HIV/AIDS病例特征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晚发现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16年广东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47 343例,其中19 624例为晚发现病例(占41.5%),7年间晚发现比例呈下降趋势(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病例相比男性病例晚发现的风险较低(OR=0.820);≥20岁的各年龄组病例晚发现的风险高于<20岁年龄组病例(OR=1.720~5.265);已婚(OR=1.255)、离异/丧偶(OR=1.199)病例晚发现的风险高于未婚病例;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病例晚发现的风险低于文盲者(OR=0.823);来自医疗机构(OR=3.110)、检测咨询(OR=1.687)和性病门诊(OR=1.569)的病例晚发现的风险均高于专题调查来源的病例;异性传播(OR=0.580)、同性传播(OR=0.404)、注射吸毒(OR=0.588)的病例均比经血液途径感染的病例晚发现的风险低。结论广东省2010―2016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呈下降趋势,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发现途径和感染途径均为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晚发现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广东省2000—2013年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7
19
作者 李艳 林鹏 +9 位作者 王晔 付笑冰 叶荣 黎健荣 冯镁茵 于国龙 杨放 颜瑾 龙其穗 邓惠鸿 《华南预防医学》 2015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艾滋病病毒(HIV)监测情况和艾滋病流行现状,为政府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专报系统收集2000—2013年广东省艾滋病疫情数据,同时收集近年来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数据和... 目的分析广东省艾滋病病毒(HIV)监测情况和艾滋病流行现状,为政府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专报系统收集2000—2013年广东省艾滋病疫情数据,同时收集近年来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数据和相关专题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2000—2013年共报告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HIV/AIDS)49 038例,报告病例数从2000年的326例增长到2013年7 631例,年均增长率为23.2%。49 038例HIV/AIDS中,男性占78.6%,女性占21.4%;年龄以30-39和20-29岁组为主,分别占37.9%和29.1%;职业以无业和农民为主,分别占23.1%和19.2%;广东省籍病例占60.9%,外省籍病例占36.8%。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46.7%,其次为注射毒品传播占34.9%。2011—2013年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的样本主要来自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女性阳性者子女检测、自愿咨询检测、强制戒毒人员检测,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735%(280/2 386)、9.381%(50/533)、1.569%(3 920/249 775)、1.299%(2 486/191 399)。结论 2000—2013年广东省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传播模式已从注射毒品传播转变为经性传播为主,广东省急需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扩大经性传播相关高危人群的艾滋病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广东省2005—2013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付笑冰 林鹏 +2 位作者 李艳 叶荣 黎健荣 《华南预防医学》 2015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分析近年广东省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的流行概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13年广东省报告的丙肝病例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2005—2... 目的分析近年广东省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的流行概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13年广东省报告的丙肝病例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2005—2013年共报告丙肝病例107 316例,报告死亡病例107例;报告病例数从2005年的3 784例逐年增至2013年的18 413例,年均增长率为22.9%。报告病例数排前6位的地市依次为广州(23 107例)、佛山(13 794例)、深圳(10 529例)、东莞(8 408例)、中山(5 478例)和茂名(5 005例),合计占总病例数的61.8%。男性72 855例,女性34 461例,男女性别比为2.1∶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共报告77 798例,占总病例数的72.5%。职业构成中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占21.6%(23 131例),其次为农、牧、渔民占18.5%(19 831例)、工人占11.6%(12 428例)、儿童和学生占3.3%(3 574例)。结论2005—2013年广东省丙肝报告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提示存在一定的不安全诊疗行为,应加强对不安全诊疗行为的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