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外立面设计中石材幕墙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黎克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21期243-243,共1页
建筑外立面设计中石材幕墙的应用不仅能够体现出建筑的整体风格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建筑的认同感。目前无论商用建筑还是住宅建筑都非常重视对外立面的设计,这也是人们对于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外立面设计中石... 建筑外立面设计中石材幕墙的应用不仅能够体现出建筑的整体风格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建筑的认同感。目前无论商用建筑还是住宅建筑都非常重视对外立面的设计,这也是人们对于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外立面设计中石材幕墙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外立面 设计 石材幕墙 应用
下载PDF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力作:《教育人生五十周年》的陶学论文读后
2
作者 黎克明 周毅 《行知研究》 2000年第3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人生五十周年》 陶氏学说 理论
下载PDF
改革给华南师大增添了活力
3
作者 黎克明 《社会科学》 1984年第7期50-51,共2页
华南师范大学专业设置比较齐全,师资力量不弱;但是多年來两千多教职员工围着国家拔款吃大锅饭,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差,大批专家的聪明才智和潜力没有发挥出來。高等学校是高级知识的工厂,这个生产力失去活力,对于国家來说是极大的浪费... 华南师范大学专业设置比较齐全,师资力量不弱;但是多年來两千多教职员工围着国家拔款吃大锅饭,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差,大批专家的聪明才智和潜力没有发挥出來。高等学校是高级知识的工厂,这个生产力失去活力,对于国家來说是极大的浪费和损失。近年来,我校新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进行改革,时间不长,效果显著,人们动起来了,工作效率高了,各项工作搞活了,学校规模扩大了,学校面貌开始改变了。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职员工 专业设置 高等学校 高级知识 师资力量 学校规模 改革 工作效率 学生宿舍 领导班子
下载PDF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极大勇气
4
作者 黎克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23-24,共2页
胡福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作者)在《开放时代》1996年第1——2期发表了长达16000字的回忆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曲》,其中提到1978年4月中下旬,他在北京修改《实践是检验真理... 胡福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作者)在《开放时代》1996年第1——2期发表了长达16000字的回忆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曲》,其中提到1978年4月中下旬,他在北京修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篇文章,同宿舍的黎克明是知道的.我不妨补充一点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实践 唯一标准 真理的标准 真理标准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评论员文章 要极 光明日报 管理学研究所 开放时代
下载PDF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推动高师改革
5
作者 黎克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8-12,共5页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于今年1月在我校召开“全国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研讨会”,我校黎克明教授、陈汉才副教授分别在会上宣读论文,现将他们的文章刊登于下.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研究 高师改革 师范教育思想 基础教育 研讨会 教育事业 副教授 教育改革 教育实习
下载PDF
华南师范大学改革的初步实践
6
作者 黎克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6,共6页
1983年以来,我校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贯彻执行1983年5月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的决定,积极而扎实地进行改革,步骤是从挖潜开始,从改革管理体制入手,逐步深入到教学科研领域.两年来学... 1983年以来,我校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贯彻执行1983年5月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的决定,积极而扎实地进行改革,步骤是从挖潜开始,从改革管理体制入手,逐步深入到教学科研领域.两年来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步实践 华南师范大学 学校 知识分子 教师 大锅饭 电脑 夜大学 研究生 电化教育
下载PDF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公式
7
作者 黎克明 徐超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6,共6页
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谈到他怎样在1842—1843年间“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从而促使他“去研究经济问题”.这个研究使他在1844年得出:“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根源于物质的生活... 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谈到他怎样在1842—1843年间“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从而促使他“去研究经济问题”.这个研究使他在1844年得出:“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论.接着他将自己在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阐明,而在《共产党宣言》中作了详细论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简要表述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生产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 生产关系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形式 唯物史观 占统治地位 选集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中唯物史观的萌芽
8
作者 黎克明 徐超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1-6,共6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都曾属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学派,后来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影响下,又都变成“费尔巴哈派”,而后1843—1846年间再从“费尔巴哈派”转向科学共产主义.转变的关键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本文拟在研读他们的早期...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都曾属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学派,后来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影响下,又都变成“费尔巴哈派”,而后1843—1846年间再从“费尔巴哈派”转向科学共产主义.转变的关键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本文拟在研读他们的早期著作的基础上,探讨唯物史观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萌芽始于1843年.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标志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阶段的起点.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法的关系同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和恩格斯 异化劳动 “费尔巴哈派” “异化” 唯物史观 青年黑格尔派 《手稿》 唯物主义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下载PDF
高等学校的经济关系改革
9
作者 黎克明 《高教探索》 1985年第2期2-5,共4页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我们衡量高校改革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是经济收益的多少,而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了达到这一根本目的,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健就是...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我们衡量高校改革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是经济收益的多少,而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了达到这一根本目的,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健就是要改革高等教育不合理的管理体制,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加强高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但是,各个高等学校的这些改革,具体应当从何入手,怎样逐步深入?如何通过各种具体改革目标的实现,最终达到高教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一个有待具体商榷与深入探讨的问题。本刊本期发表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黎克明同志这篇文章,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把高教改革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起来,使高校改革工作得到稳步、健康的发展,真正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体制改革 高教改革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体制改革 教学制度 副校长 委托代培 教学质量 国家工资 学校改革
下载PDF
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
10
作者 黎克明 蔡茂生 《学术研究》 1985年第2期34-39,共6页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当前的改革实践中所提出来的迫切问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当前的改革实践中所提出来的迫切问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我们这次改革的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社会主义社会 人民群众 主体地位 创造力 劳动者 社会主义建设 基本因素 劳动群众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论斯大林的几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1
作者 黎克明 徐超眉 《学术研究》 1982年第3期72-77,共6页
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列宁加以发挥了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斯大林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范畴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了详尽的阐述。这是斯大林对唯物史观的发展的重要贡献。但是斯大林对唯物史观... 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列宁加以发挥了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斯大林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范畴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了详尽的阐述。这是斯大林对唯物史观的发展的重要贡献。但是斯大林对唯物史观的解释,也还有一些不够确切的地方。本文就斯大林在发展唯物史观中的重要贡献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明确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①马克思所讲的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②而人们的实际活动,主要就是物质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③然而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给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下过明确的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斯大林 生产方式 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恩格斯 社会存在 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哲学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12
作者 黎克明 《现代哲学》 1986年第4期1-6,共6页
建设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哲学现代化问题,在我国哲学界讨论得很热闹。人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但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主张进行哲学改革,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但有的同志不赞成哲学现代... 建设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哲学现代化问题,在我国哲学界讨论得很热闹。人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但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主张进行哲学改革,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但有的同志不赞成哲学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提法,理由是:(1)如果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没有过时,就不应再针对它提“现代化”,免使人产生怀疑,误以为它过时了;(2)自然科学的发展历来都是补充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某些具体结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也只能起这个作用,谈不上什么哲学现代化。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顺利发展,还有必要解决几个认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自然科学 系统论 现代化问题 新技术革命 认识问题 哲学现代化 现代科学 现代社会主义 科学技术
下载PDF
总结历史经验,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
13
作者 黎克明 《现代哲学》 1985年第0期63-64,共2页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必须和时代同步。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不能满足为古代哲学和经典著作作考证和注释,这项工作只需少数人去做,大多数哲学工作者的精力应该投放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哲学中去,也就是为哲学的现代化,为哲学...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必须和时代同步。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不能满足为古代哲学和经典著作作考证和注释,这项工作只需少数人去做,大多数哲学工作者的精力应该投放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哲学中去,也就是为哲学的现代化,为哲学科学化、应用化、具体化和现实化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时代精神 上层建筑 总结历史经验 精华 辩证法 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经济基础 哲学工作者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来源初探
14
作者 黎克明 徐超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39-45,共7页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先前的社会历史观点中吸取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呢?本文打算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论述为线索,初步探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尔维修,...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先前的社会历史观点中吸取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呢?本文打算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论述为线索,初步探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尔维修,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家黑格尔,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梯叶里、米涅、基佐,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等人的某些社会历史观点,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做了哪些准备.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们在解释社会事件和历史事件时,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尺度,把社会的进步即理性王国到来的希望,寄托在发现了永恒真理和主持正义的伟大人物身上.因此,他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在卢梭和爱尔维修等人的社会历史观点中,都有着一些相当杰出的唯物主义的论断.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历史观点中既有辩证的观点,也有唯物的观点.卢梭的社会历史观的核心问题是“平等”.他猜测到,在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中,人们都靠自己的劳动生活,所以,人们之间是平等的,那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 圣西门 爱尔维修 理论来源 卢梭 梯叶里 黑格尔 历史学家 选集
下载PDF
建设真正民主的无产阶级专政 被引量:1
15
作者 黎克明 蔡运桂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8-11,32,共5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经过二十八年艰苦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产无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谁能料到,社会主义的中国竟然会出现林彪、“四人帮”的封建法西斯专政,使中国人民重吃二遍苦,再受二茬罪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经过二十八年艰苦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产无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谁能料到,社会主义的中国竟然会出现林彪、“四人帮”的封建法西斯专政,使中国人民重吃二遍苦,再受二茬罪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文着重研究由于没有贯彻巴黎公社的原则,建立真正民主的无产阶级专政,给林彪、“四人帮”搞封建法西斯专政以可乘之机的严重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 法西斯专政 中国人民 四人帮 中国共产党领导 无产阶级革命 列宁 林彪 阶级斗争
下载PDF
关于三大差别的产生和灭亡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黎克明 张庆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4期34-42,共9页
一、消灭三大差别是无产阶级专政最艰巨最深刻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社会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必须实行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 一、消灭三大差别是无产阶级专政最艰巨最深刻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社会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必须实行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是什么呢?列宁说得很清楚:“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要最终消灭阶级,使阶级不能再存在,不仅要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如地主、资产阶级,也要使各个劳动阶级,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消亡,还要消灭作为阶级差别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城乡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专政 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 买办资产阶级 历史任务 消灭 资本主义社会
下载PDF
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
17
作者 黎克明 《学术研究》 1960年第2期29-32,共4页
马克思主义者坚定不移地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而不是帝王将相;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关键词 列宁主义 斗争 胜利 群众 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 共产主义 政党 社会主义革命
下载PDF
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评“四人帮”的超级“革命”
18
作者 黎克明 董伍伦 《学术研究》 1978年第1期28-34,共7页
现在,真相已经大白,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打着最最“革命”旗号的“四人帮”,原来是一伙祸国殃民的反革命黑帮。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们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但是,绝不要上那些高喊“革命”的“超级革命家”的当。革命党... 现在,真相已经大白,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打着最最“革命”旗号的“四人帮”,原来是一伙祸国殃民的反革命黑帮。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们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但是,绝不要上那些高喊“革命”的“超级革命家”的当。革命党人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革命,提高识别真革命和假革命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力 无产阶级专政 生产关系 发展生产力 革命家 解放生产力 四人帮 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下载PDF
谈人格
19
作者 黎克明 马小林 《哲学动态》 1987年第6期38-38,共1页
作为哲学概念的人格是指人在社会中形成的赖以调节自我的思想与行为来适应和改造周围环境的精神素质。马克思说:“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270页)这就为人格的... 作为哲学概念的人格是指人在社会中形成的赖以调节自我的思想与行为来适应和改造周围环境的精神素质。马克思说:“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270页)这就为人格的定义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类型 马克思恩格斯 精神素质 哲学概念 方法论 周围环境 社会形态 血液 自我意识 本质
原文传递
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要求
20
作者 黎克明 《哲学动态》 1987年第1期34-34,共1页
第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场改变世界面貌和人们的世界图景的革命,因此它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个别地补充一些概念、范畴,略为修改一下原理的论证方式,而是依据现代科学的发展,改革自己的体系、内容和形式,全面扩大和加深自... 第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场改变世界面貌和人们的世界图景的革命,因此它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个别地补充一些概念、范畴,略为修改一下原理的论证方式,而是依据现代科学的发展,改革自己的体系、内容和形式,全面扩大和加深自己的原理、范畴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 世界图景 论证方式 改变世界 现代科学 新要求 原理 范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