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手动抽吸取栓术(MAT)在急性脑动脉闭塞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动脉闭塞首次采用MAT技术治疗的患者27例,其中行MAT的患者共19例,作为MAT组;行MAT联合支架取栓治疗的患者共8例,作为MAT+支架组。记录两...目的观察手动抽吸取栓术(MAT)在急性脑动脉闭塞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动脉闭塞首次采用MAT技术治疗的患者27例,其中行MAT的患者共19例,作为MAT组;行MAT联合支架取栓治疗的患者共8例,作为MAT+支架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静脉溶栓、取栓部位、穿刺至再通时间、血管再通标准(mTICI)分级、血栓逃逸、脑出血、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7 d NIHSS评分、90 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2分、死亡情况。结果27例患者首次进行MAT,男性16例(59.3%),女性(40.7%);年龄(67.2±11.5)岁;静脉溶栓有9例(33.3%);取栓部位为颈内动脉有5例(18.5%),大脑中动脉有18例(66.7%),基底动脉有3例(11.1%),大脑后动脉有1例(3.7%);穿刺至再通时间为65(48,90)min。有26例(96.3%)患者实现血管再通。mTICI分级为2b级有12例(44.4%),3级有14例(51.9%);血栓逃逸有5例(18.5%);症状性脑出血有2例(7.4%),无症状脑出血有1例(3.7%);术前NIHSS评分为(13.9±3.8)分,术后7 d NIHSS评分为(8.4±6.6)分,术后7 d NIHSS评分低于术前(P<0.05);90 d mRS评分≤2分有14例(51.9%);死亡3例(11.1%),其中2例是取栓后出现症状性脑出血导致,1例是因为肺动脉栓塞导致的。结论MAT在急性脑动脉闭塞中治疗是可行、安全及有效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手动抽吸取栓术(MAT)在急性脑动脉闭塞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动脉闭塞首次采用MAT技术治疗的患者27例,其中行MAT的患者共19例,作为MAT组;行MAT联合支架取栓治疗的患者共8例,作为MAT+支架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静脉溶栓、取栓部位、穿刺至再通时间、血管再通标准(mTICI)分级、血栓逃逸、脑出血、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7 d NIHSS评分、90 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2分、死亡情况。结果27例患者首次进行MAT,男性16例(59.3%),女性(40.7%);年龄(67.2±11.5)岁;静脉溶栓有9例(33.3%);取栓部位为颈内动脉有5例(18.5%),大脑中动脉有18例(66.7%),基底动脉有3例(11.1%),大脑后动脉有1例(3.7%);穿刺至再通时间为65(48,90)min。有26例(96.3%)患者实现血管再通。mTICI分级为2b级有12例(44.4%),3级有14例(51.9%);血栓逃逸有5例(18.5%);症状性脑出血有2例(7.4%),无症状脑出血有1例(3.7%);术前NIHSS评分为(13.9±3.8)分,术后7 d NIHSS评分为(8.4±6.6)分,术后7 d NIHSS评分低于术前(P<0.05);90 d mRS评分≤2分有14例(51.9%);死亡3例(11.1%),其中2例是取栓后出现症状性脑出血导致,1例是因为肺动脉栓塞导致的。结论MAT在急性脑动脉闭塞中治疗是可行、安全及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