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FISH检测结果与Durie-Salmon分期和R-ISS分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廖彩翔 黎国伟 何维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与Durie-Salmon分期(DS)和国际分期系统(R-ISS)的关系。方法 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MM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FISH技术检测患者CKS1B(1q21)、p53...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与Durie-Salmon分期(DS)和国际分期系统(R-ISS)的关系。方法 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MM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FISH技术检测患者CKS1B(1q21)、p53、RB1、IGH基因表达情况,分析FISH检测结果与DS分期和R-ISS分期的关系。单因素及Cox回归分析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DS分期和R-ISS分期越高,FISH检测结果阳性发生率越高,不同DS分期、R-ISS分期分别与FISH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显示,治疗方案、1q21扩增、p53缺失、RB1缺失、IGH重排与患者预后转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1q21扩增、p53缺失、RB1缺失、IGH重排为MM患者预后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1q21扩增、p53缺失、RB1缺失、IGH重排阳性者1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者。结论 FISH检测结果阳性发生率越高,DS分期和R-ISS分期则越高,且1q21扩增、p53缺失、RB1缺失、IGH重排为MM患者预后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荧光原位杂交 Durie-Salmon分期 R-ISS分期 相关性
下载PDF
“膜”理论在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邹瞭南 陈钰榕 +5 位作者 骆昱煜 何耀彬 黎国伟 陈国滨 马伟杰 陈志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80-685,共6页
目的探讨在“膜”理论指导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12年3月~2023年3月我们在“膜”理论指导下完成20例腹膜后肿瘤(开腹手术12例,腹腔镜手术8例)切除。气管插管全麻下根据肿瘤位置决定手术切口、手术体位、术者站位等情况,... 目的探讨在“膜”理论指导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12年3月~2023年3月我们在“膜”理论指导下完成20例腹膜后肿瘤(开腹手术12例,腹腔镜手术8例)切除。气管插管全麻下根据肿瘤位置决定手术切口、手术体位、术者站位等情况,按膜解剖理念寻找肿瘤四周所在腹膜反折处,切开腹膜反折处,进入Toldt’s间隙,游离所需分离的融合筋膜平面,完整切除肿瘤。结果20例均在膜解剖理论指导下进行手术,其中腹腔镜手术8例,开腹手术12例。8例腹腔镜手术时间中位数143(68~230)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75(10~3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6(2~9)d。12例开腹手术时间中位数269(85~515)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375(50~35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0(6~16)d,术后ICU入住率为33.3%(4/12),1例术后13 d因脑疝导致大面积脑梗死而致死。术后病理:脂肪肉瘤(6/20)和嗜铬细胞瘤(5/20)为最常见的病理亚型。除1例脂肪肉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和1例脂肪肉瘤术后定期行化疗外,余7例恶性术后均未行放、化疗。19例随访时间3~60个月,中位数12个月,1例脂肪肉瘤术后肿瘤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余患者均获得无瘤生存。结论在“膜”理论指导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游离平面清晰,瘤体易完整切除,手术可重复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膜解剖理论
下载PDF
非M3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MUC1基因和MDR1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黎国伟 王东宁 +5 位作者 林东军 李旭东 林桂真 何易 林曲 黄仁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11-1014,共4页
背景与目的:MUC1基因在胃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肿瘤中有表达,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较高的表达。但MUC1基因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相互关系以及两者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治疗效果的关系尚有待探讨。本研究拟探讨MUC1基因... 背景与目的:MUC1基因在胃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肿瘤中有表达,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较高的表达。但MUC1基因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相互关系以及两者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治疗效果的关系尚有待探讨。本研究拟探讨MUC1基因与MDR1基因表达及其与非M3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鄄聚合酶链反应(RT鄄PCR)法检测34例初治非M3型急性白血病患者MUC1和MDR1的表达,并观察两种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34例初治非M3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MUC1基因阳性率为50%,MDR1基因阳性率为29.4%。MUC1基因阳性患者的MDR1阳性率为52.9%,明显高于MUC1阴性者的5.9%(P=0.003)。MUC1基因阴性者完全缓解(CR)率达94.1%,阳性患者CR率52.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MDR1基因阴性者CR率为91.7%,明显高于阳性患者的50.0%(P<0.05)。MUC1基因和MDR1基因均阳性者CR率为55.6%,MUC1基因和MDR1基因均阴性者16例,全部获得CR。结论:非M3型急性白血病MUC1基因阳性者MDR1基因表达率较高,MUC1基因及MDR1基因均为阴性者治疗缓解率高。提示联合检测MUC1基因和MDR1基因对判断初治非M3型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可作为临床判断疗效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MUC1基因 多药耐药基因 疗效 预测指标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MUC1与WT1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黎国伟 黄仁魏 +4 位作者 王东宁 李旭东 林东军 林桂真 林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MUC1基因及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4例初发或复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MUC1基因以及WT1基因的表达,观察MUC1基因及WT1基因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MUC1基因及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4例初发或复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MUC1基因以及WT1基因的表达,观察MUC1基因及WT1基因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关系。结果:54例初治或复发AL中MUC1基因表达阳性率50.0%,WT1基因表达阳性率74.1%。MUC1基因阴性表达的初治非M3型AL19例治疗完全缓解率达94.7%,MUC1阳性表达的初治非M3型AL18例治疗完全缓解率5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WT1基因表达阳性与否与化疗疗效无关。结论:MUC1和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有一定的表达,MUC1基因阳性表达可作为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不良的一项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MUC1基因 WT1基因 完全缓解 疗效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MAGE-A3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黎国伟 王东宁 +3 位作者 吴红梅 许先吟 罗耀光 陈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MAGE-A3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初发AL93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66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AGE-A3基因的表达,观察该基因表达与初治患者... 【目的】探讨MAGE-A3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初发AL93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66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AGE-A3基因的表达,观察该基因表达与初治患者治疗效果关系。【结果】93例AL中MAGE-A3基因阳性表达45例,总阳性率48.4%,其中在ALL、AML的阳性率分别为51.9%和47.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非M3型AML患者中,MAGE-A3表达阳性与阴性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64.0%和92.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表达阳性的21例AL治疗后MAGE-A3基因表达动态观察,当获得CR时,MAGE-A3表达可转阴性,持续阳性者可早期复发;未获CR者可持续表达阳性。【结论】MAGE-A3基因在AL中有一定的表达,在AML和ALL的表达率相仿。MAGE-A3基因阳性非M3型AML治疗CR率较低,MAGE-A3基因阳性表达可作为AML患者预后不良的一项指标。监测MAGE-A3基因表达变化可作为检测微小残留病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MAGE-A3 预后因子 微小残留病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合并DIC的评分筛选标准 被引量:1
6
作者 黎国伟 王东宁 +1 位作者 罗耀光 许先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4期1162-1163,共2页
目的明确引进日本现行DIC临床评分诊断标准的意义及其优于国内现行标准的价值。方法采用日本现行DIC临床评分诊断标准及中华血液学学会DIC诊断标准对入住我院血液科有完整资料的18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筛选诊断。结果采用日本标准确诊... 目的明确引进日本现行DIC临床评分诊断标准的意义及其优于国内现行标准的价值。方法采用日本现行DIC临床评分诊断标准及中华血液学学会DIC诊断标准对入住我院血液科有完整资料的18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筛选诊断。结果采用日本标准确诊DIC患者19例,对此19例所做的23次诊断中均确诊为DIC;而采用国内标准只能确诊14次,漏诊9次,证实日本标准显著优于国内标准。结论推广使用日本DIC评分诊断标准将提高DIC的早期临床诊断率,适于对DIC的变化、治疗进行量化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评分诊断
下载PDF
急性黄疸型肝炎合并溶血危险因素及诊断筛查标准 被引量:1
7
作者 黎国伟 李韶光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7期584-585,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黄疸型肝炎合并溶血的可疑危险因素及诊断筛查标准。方法 对确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住院患者资料 ,根据是否合并溶血进行分组 ,利用前向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进行可疑危险因素及诊断筛查指标的分析。结果 筛选出 4... 目的 探讨急性黄疸型肝炎合并溶血的可疑危险因素及诊断筛查标准。方法 对确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住院患者资料 ,根据是否合并溶血进行分组 ,利用前向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进行可疑危险因素及诊断筛查指标的分析。结果 筛选出 4个可疑危险因素 ,分别为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使用氧化性药物史 ,G6PD缺陷 ,年龄小于 2 5岁。筛查标准为 :Hb小于 10 6g/L ,血WBC大于 10 7× 10 9/L ,血TB大于 2 0 7 8μmol/L。结论 使用筛查标准 ,结合危险因素的存在 ,有助于初步判断急性黄疸型肝炎是否合并溶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病毒性肝炎 溶血 危险因素 筛查标准
下载PDF
镁缺乏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1
8
作者 黎国伟 许岸高 《医学综述》 2002年第9期510-511,共2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缺血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mdr-1、bcl-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黎国伟 王东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mdr-1基因与bcl-2基因表达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mdr-1基因及bcl-2基因的表达,结合临床分析,观察mdr-1基因及bcl-2基因的表达与临床化疗疗效的关... 目的探讨mdr-1基因与bcl-2基因表达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mdr-1基因及bcl-2基因的表达,结合临床分析,观察mdr-1基因及bcl-2基因的表达与临床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5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mdr-1基因表达阳性21例(41.2%),bcl-2基因表达阳性28例(54.9%)。相关分析表明,mdr-1阳性表达与bcl-2阳性表达无相关关系(Pearsonγ=0.15,P>0.05)。mdr-1基因表达阴性者治疗完全缓解(CR)率达70.0%,明显高于表达阳性者CR率(19.0%)(P<0.05);bcl-2基因表达阴性者CR率为78.3%,明显高于表达阳性者的25%(P<0.05)。两者表达均为阳性者14例中CR1例,CR率为7.1%,表达均为阴性者16例中CR15例,CR率为93.8%,两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检测mdr-1基因或bcl-2基因对判断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联合检测意义更大,可作为临床判断疗效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多药耐药基因 抗凋亡基因 疗效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的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黎国伟 《医学综述》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治疗 白细胞介素 感染性炎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RNA干扰MAGE-A3基因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11
作者 黎国伟 王东宁 +3 位作者 廖彩翔 秦晓铧 吴红梅 谢晓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3期3738-3740,共3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MAGE-A3基因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MAGE-A3干扰基因重组质粒载体,转染K562白血病细胞系,观察各组白血病细胞MAGE-A3基因表达及白血病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及空白质粒组白血病细胞MAGE-A3基因表达明显... 目的:探讨RNA干扰MAGE-A3基因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MAGE-A3干扰基因重组质粒载体,转染K562白血病细胞系,观察各组白血病细胞MAGE-A3基因表达及白血病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及空白质粒组白血病细胞MAGE-A3基因表达明显增高,而重组质粒组MAGE-A3基因表达显著降低;重组质粒组白血病细胞在24 h、48 h及72 h的增殖活性逐渐减弱,且重组质粒组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及空白质粒组白血病细胞。结论:RNA干扰能显著抑制MAGE-A3基因表达并进一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E-A3 RNA干扰 白血病 质粒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1
12
作者 黎国伟 许先吟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4年第8期334-338,共5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 ,但是其发病机制仍不明了。本文综述近年来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糖尿病 肾病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脑脊液成分检测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早期诊断
13
作者 黎国伟 许先吟 《医学综述》 2003年第B09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脑脊髓液 诊断
下载PDF
急诊车祸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陈国枢 陈立 +5 位作者 王涛 朱伟旺 黎国伟 王国标 刘志红 张舜玲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16-1018,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车祸多发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TC)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救治的176例车祸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格拉斯哥评分(GCS)、输血量和收住时的... 目的探讨急诊车祸多发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TC)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救治的176例车祸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格拉斯哥评分(GCS)、输血量和收住时的凝血功能、血常规、血气分析等指标,以及低体温、低灌注、重型颅脑损伤(STBI)、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急诊车祸多发伤患者发生TC的危险因素及T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76例患者中,发生TC 51例(29.0%),碱缺失≥6、GCS评分≤6分、合并STBI是严重创伤患者发生TC的独立危险因素。51例TC患者中,死亡21例(41.2%),年龄≤23岁、GCS评分≤6分、合并STBI、MODS是T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严重车祸多发伤患者容易发生TC,TC与ISS评分、STBI、组织低灌注有关,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性凝血病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73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东宁 黎国伟 +5 位作者 林东军 何易 林桂真 李旭东 林曲 黄仁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73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4例初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 P73基因表达;结合临床观察,分析 P73基因阳性表达与治疗反应的关系。【结果】34... 【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73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4例初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 P73基因表达;结合临床观察,分析 P73基因阳性表达与治疗反应的关系。【结果】34例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 P73基因表达阳性11例,阳性率为32%。其中 AML-M2亚型有较高阳性表达率。P73基因表达阴性者治疗后完全缓解率达91%(21/23例),P73基因表达阳性者完全缓解率为55%(6/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P73基因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P73基因表达阳性患者完全缓解率较低。结果提示 P73基因表达情况对初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自血病 P73基因 疗效
下载PDF
八珍汤联合瑞能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蔡德珺 黎国伟 +1 位作者 王唐恩 蒋晓松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9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八珍汤联合瑞能对结肠肿瘤术后免疫学指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结肠癌术后符合纳入标准的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于化疗前一天开始服用瑞能,同时给予生理盐水口服,直至疗程结束(21天);实验组于化疗前一天开始服用瑞... 目的:观察八珍汤联合瑞能对结肠肿瘤术后免疫学指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结肠癌术后符合纳入标准的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于化疗前一天开始服用瑞能,同时给予生理盐水口服,直至疗程结束(21天);实验组于化疗前一天开始服用瑞能,并服用八珍汤,直至疗程结束(21天),观察比较患者一般情况及化疗药物毒副反应、营养及生化指标、免疫监测水平等情况。结果:化疗后7、21天,实验组Hb、Al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7、21天,实验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较对照组升高,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1天,实验组淋巴细胞分类CD3+、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升高,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肝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珍汤联合瑞能可改善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围手术期 化疗 八珍汤 瑞能 免疫增殖
下载PDF
Hyper-CVAD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秦晓铧 陈立 +3 位作者 陈国枢 谢晓玲 黎国伟 许先吟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2期65-65,7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42例完...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42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3例死亡。33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26例感染,22例黏膜炎,21例肝功能损害,8例心脏毒性,患者造血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随访36个月,30例死亡,20例于CR状态下维持生存,5例复发患者正予治疗。结论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方案可行,但对患者骨髓抑制较为明显,需加强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CVAD ALL 疗效
下载PDF
骨髓CKS1B、p53基因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彩翔 黎国伟 秦晓铧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0期1722-1726,共5页
目的 探讨骨髓CKS1B、p53基因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86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化疗4个疗程(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28d为1... 目的 探讨骨髓CKS1B、p53基因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收治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86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化疗4个疗程(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28d为1个疗程)后根据2014国际骨髓瘤工作组标准将86例MM患者分为有效组(n=53)和无效组(n=33),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在MM患者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根据骨髓CKSIB、p53基因水平阳性表达分组,比较患者临床特点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M患者生存状况。结果 有效组MM患者骨髓CKS1B、p53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3,14.682,P均<0.001)。绘制CKS1B、p53对MM患者疗效监测的ROC曲线分析显示,CKS1B、p53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78、0.51,AUC分别为0.851、0.896,敏感度为75.75%、90.90%,特异度为77.35%、83.01%。MM患者的骨髓CKS1B、p53阳性表达与R-ISS分期、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7.232,4.282,P均<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血红蛋白、CKS1B及p53为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骨髓CKSIB、p53对MM患者疗效监测有一定价值,MM中骨髓CKSIB、p53阳性表达与白细胞、血红蛋白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CKSIB p53 疗效监测 预后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变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陈立 陈国枢 +3 位作者 秦晓铧 谢晓玲 黎国伟 许先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0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变急性细胞白血病(post MDS-AL)的临床特点、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WHO标准回顾性分析MDS患者转白的临床特点,联合化疗治疗post MDS-AL的疗效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124例MDS患...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变急性细胞白血病(post MDS-AL)的临床特点、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WHO标准回顾性分析MDS患者转白的临床特点,联合化疗治疗post MDS-AL的疗效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124例MDS患者其中24例转变为AL,主要为AML类型,中位转白时间为12个月。免疫分型显示post MDS-AL患者除表达CD34、CD117、CD10、CD13、CD33等分化抗原外,尚表达CD7、CD71、CD64、CD22、CD11b、CD14、CD15等分子。24例post MDS-AL患者22例接受联合化疗,19例完成化疗,9例(47.4%)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总体有效率(OR)73.7%。治疗OR率在不同年龄、染色体核型分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化疗的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伴发感染及肝功能损害等。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和转白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2和P=0.048)。中位随访12(1~62)个月,6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13例患者经历了难治/复发,失访4例,死亡9例,4例仍存活。生存分析显示,CR组病例中位存活时间为28个月、3年OS约为35%,高于非CR组的9个月和12%,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172)。结论 MDS高危向AL转化,post MDS-AL是一组难治性疾病,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白血病 联合化疗 难治/复发 预后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念珠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陈国枢 陈立 +6 位作者 曹海燕 秦晓铧 谢晓玲 洪雅萍 廖彩翔 胡俊 黎国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4期82-84,共3页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并发念珠菌性败血症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50例A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念珠菌性败血症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50例AL患者中, 27例确诊合并念珠菌性败血症,发...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并发念珠菌性败血症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50例A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念珠菌性败血症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50例AL患者中, 27例确诊合并念珠菌性败血症,发生率为6.0%,均处于为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持续缺乏状态。27例患者确诊后均使用伏立康唑进行抗真菌治疗, 13例死亡, 14例治愈。随访3~25个月, 14例存活患者中11例如期进行后续化疗,无复发,无慢性播散病例。结论念珠菌性败血症是AL化疗后的严重并发症,三唑类药物治疗念珠菌性败血症效果较好,念珠菌性败血症不影响AL的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念珠菌性败血症 化学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