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药物与羟丙甲纤维素凝胶相互作用的缓释特征参数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黎少志 黄紫玉 +3 位作者 任晓文 孟凡翠 汤立达 徐为人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羟丙甲纤维素(HPMC)凝胶对不同药物的阻滞作用,考察HPMC缓释性征参数的适用性,从相互作用的角度阐明亲水凝胶的缓释机理。方法:选择不同性质的5种模型药物(托拉塞米、盐酸洛美利嗪、布洛芬、盐酸氨溴索、盐酸二甲双胍),用... 目的:通过研究羟丙甲纤维素(HPMC)凝胶对不同药物的阻滞作用,考察HPMC缓释性征参数的适用性,从相互作用的角度阐明亲水凝胶的缓释机理。方法:选择不同性质的5种模型药物(托拉塞米、盐酸洛美利嗪、布洛芬、盐酸氨溴索、盐酸二甲双胍),用三室渗透模型测定药物透过亲水凝胶的速度,取点时间为1,3,7,10和24 h,计算药物的渗透率及阻滞率,利用Material Studio的blend模块计算药物与HPMC的相互作用能,考察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相关性。结果:HPMC的存在对不同的药物影响不同,以3个浓度(5,10,20 mg·mL^(-1))的阻滞率作为表征HPMC对药物的缓释特征参数可以发现:HPMC对二甲双胍和氨溴索的阻滞能力较弱,对布洛芬和托拉塞米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对洛美利嗪也有较大的吸收作用,存在饱和现象。理论计算的HPMC与药物相互作用能与24 h阻滞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缓释特征参数可以通过高浓度和低浓度的阻滞率,明确药物和辅料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帮助药物选择适当的缓释材料,还可以用于保证辅料的本身质量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甲纤维素 亲水凝胶 相互作用方式 缓释特征参数
原文传递
国产与进口羟丙甲纤维素用作缓释骨架材料相关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黄紫玉 孟策 +3 位作者 黎少志 韩颜 陈泊颖 任晓文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基于凝胶材料的吸水膨胀、溶蚀及凝胶对药物扩散的阻滞等影响亲水凝胶骨架片药物释放的关键因素,对国产和进口羟丙甲纤维素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方法采用称重法,考察不同来源羟丙甲纤维素的吸水膨胀、溶蚀等特性的异同;以盐酸二甲... 目的基于凝胶材料的吸水膨胀、溶蚀及凝胶对药物扩散的阻滞等影响亲水凝胶骨架片药物释放的关键因素,对国产和进口羟丙甲纤维素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方法采用称重法,考察不同来源羟丙甲纤维素的吸水膨胀、溶蚀等特性的异同;以盐酸二甲双胍、托拉塞米、布洛芬为模型药物,考察不同来源羟丙甲纤维素在不同浓度下对药物扩散所起的阻滞作用的差异。结果国产羟丙甲纤维素吸水膨胀速率大于进口羟丙甲纤维素,而溶蚀速率小于进口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溶液对药物扩散的阻滞作用与溶液中羟丙甲纤维素浓度呈正相关,在较低浓度(5 mg/m L)时,国产羟丙甲纤维素与进口羟丙甲纤维素对3种模型药物的阻滞率相当,而在中等浓度(15 mg/m L)及高浓度(25 mg/m L)时,进口羟丙甲纤维素对3种模型药物的阻滞作用均小于国产羟丙甲纤维素。结论相同型号的国产和进口羟丙甲纤维素的吸水膨胀、溶蚀及对药物扩散的阻滞等性质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甲纤维素 国产 进口 缓释骨架材料 凝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