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25年来汾河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天悦 李家存 +2 位作者 王艳慧 黎思云 张田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8-55,共8页
汾河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对山西省的生态维护与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变化2个角度,利用GIS技术和Fragstats软件计算汾河流域1995-2020年的6期景观格局指数,并获取25年间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 汾河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对山西省的生态维护与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变化2个角度,利用GIS技术和Fragstats软件计算汾河流域1995-2020年的6期景观格局指数,并获取25年间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汾河流域的草地、耕地、未利用地以及水域的面积减少了,建设用地与林地的面积增加了;其中耕地、草地及建设用地的变化幅度较大,表现出自然景观向人文景观转变的特征。(2)研究区景观总体上呈破碎化倾向,景观形状趋于复杂,景观分布异质性减小。(3)建设用地和耕地的景观破碎度不断增加,景观形状日趋复杂;林地景观破碎度先增加,景观形状趋于复杂,而后则相反;草地的景观破碎度增加;水域和未利用地的景观破碎度减小,景观形状趋于简单;耕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大幅减小但始终保持在第一的位置,耕地作为汾河流域的基质景观优势地位显著下降。总之,自然环境的演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使得汾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政府及相关部门可通过增加耕地保护力度,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构建流域防护林体系,采取节水政策及建立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与评价体系,推进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向好向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格局变化 景观格局指数 汾河流域
下载PDF
道路边坡防护中主要措施探讨
2
作者 黎思云 莫申国 《湖北农机化》 2019年第19期57-58,共2页
道路建设的不断加强,除了给人类提供了便利也带来的一定的安全隐患,护坡工程愈显重要。通过对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大措施的分析,探讨公路护坡的可行方案,营造舒适安全的公路出行环境,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边坡防护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下载PDF
建筑管道直饮水系统臭氧衰减模型及生产运行调控
3
作者 柯水洲 张春雨 +3 位作者 欧阳林 陶策 陈佳 黎思云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9-15,共7页
为优化臭氧消毒工艺和确保管道直饮水安全,以正在运行的管道直饮水系统作为研究基地,进行了臭氧浓度衰减静态和动态试验。在净水箱中臭氧浓度随时间的衰减符合二项式拟合曲线,半衰期约为30~45 min;当净水箱中臭氧初始浓度分别为0.06、0... 为优化臭氧消毒工艺和确保管道直饮水安全,以正在运行的管道直饮水系统作为研究基地,进行了臭氧浓度衰减静态和动态试验。在净水箱中臭氧浓度随时间的衰减符合二项式拟合曲线,半衰期约为30~45 min;当净水箱中臭氧初始浓度分别为0.06、0.12、0.18 mg/L时,静置120 min后臭氧残留浓度均在0.01 mg/L以上。净水箱中臭氧投加量分别为0.06、0.12、0.18 mg/L时,在不循环、不出水工况下,用水点的臭氧浓度先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150 min后均小于0.01 mg/L;在出水、不循环工况下,随着出水流量或臭氧投加量的增加,用水点的臭氧浓度降低到0.01 mg/L以下所需时间相应增加;开启循环后,出水流量越大或臭氧投加量越大,末端臭氧浓度达到0.01 mg/L所需时间越短。循环消毒制度优化试验表明,对菌落总数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的影响程度为臭氧投加量>每日循环次数>每次循环时间。当臭氧投加量达到0.13~0.18 mg/L、每日循环8次、每次循环15 min时,可以确保用水点检测到的铜绿假单胞菌数基本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直饮水 臭氧衰减 铜绿假单胞菌 循环消毒 正交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