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良大萨卜龙宽频带地震观测台站仪器勘选
1
作者 毕树伟 张光顺 +3 位作者 台梓含 邓存华 黎朕灵 李文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3期115-121,共7页
宽频带地震观测台站仪器勘选工作包括野外仪器测试、台基背景噪声水平计算及分析、台站综合评价。通过陆良大萨卜龙宽频带地震观测台站仪器勘选,对测试设备系统组成及辅助工具进行总结,形成用于减小气温、气流对地震计干扰的四级防护架... 宽频带地震观测台站仪器勘选工作包括野外仪器测试、台基背景噪声水平计算及分析、台站综合评价。通过陆良大萨卜龙宽频带地震观测台站仪器勘选,对测试设备系统组成及辅助工具进行总结,形成用于减小气温、气流对地震计干扰的四级防护架设方法,梳理了测试数据中对于天然地震事件、干扰事件(非天然地震事件)的预处理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干扰评估,干扰频度N=0.03<0.5,且非天然地震事件持续时间占记录时间的百分比R=0.01%<0.5%,表明勘选台址几乎不受干扰;对预处理数据进行噪声计算与分析,结果发现,在1—20 Hz频带,台基噪声三分量平均功率谱密度与全球低噪声模型NLNM相比,平均偏高17—38 dB,RM_(S)有效值小于3.16×10~(-8)m/s,表明勘选台站周边无明显干扰源,台基背景噪声水平达Ⅰ类台站建设标准。综合评价认为,该勘选点位观测环境较好,可作为宽频带地震观测台站建设站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勘选 地震计架设 噪声功率谱密度 噪声RM_(S)有效值
下载PDF
日本熊本M_W7.0地震同震位移场和震源滑动模型反演 被引量:6
2
作者 金明培 黎朕灵 汪荣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9-830,共12页
利用2016年4月16日日本熊本M W7.0地震震中周围94个近场强震动台的观测资料和新近改进的强震经验基线校正方法SMBLOC,尝试解算并绘制了一个内陆M7左右走滑型地震的同震位移场全貌,并反演了其震源滑动模型.与日本国土地理院(GSI)公布的... 利用2016年4月16日日本熊本M W7.0地震震中周围94个近场强震动台的观测资料和新近改进的强震经验基线校正方法SMBLOC,尝试解算并绘制了一个内陆M7左右走滑型地震的同震位移场全貌,并反演了其震源滑动模型.与日本国土地理院(GSI)公布的该地震57个GPS同震位移结果的比较显示,两种完全不同资料、不同解算方法给出的水平同震位移场的最大幅值均为100cm左右,均呈右旋走滑为主兼具部分正断分量的震源机制.强震最大水平和垂直永久位移分别为104.5cm和58.0cm,分别出现在震中东北侧的KMMH162台和KMM005台.两种资料单独以及联合反演的震源滑动模型均表明,此次地震为北东侧破裂为主并呈双事件特征,且主要滑动均不在初始破裂点附近,而是集中于第二次事件周围,即距离初始破裂点东北侧约20km处的走向长约40km、倾向宽约20km的范围内.基于强震和GPS模型所得的最大滑动量分别为5.10m和5.87m,量级一致,反演矩震级均为MW7.1左右;主破裂区近地表滑动量比野外调查结果略微偏大,可能与数值效应有关.此外,还利用不同方法得到的解算结果比较了熊本地震特有的12组台间距在3km以内的GPS-强震台站对各自的三分量同震位移,其结果表明对于M7左右的地震而言,SMBLOC方法解算同震位移时方向和幅值的可靠性下限约为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走滑型地震 自动经验基线校正 同震位移 滑动模型 2016年4月16日熊本MW7.0地震
下载PDF
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同震位移场和震源滑动模型反演 被引量:3
3
作者 黎朕灵 金明培 缪素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0-337,共8页
基于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震中周围40 km范围内仅有的2个强震台近场强震记录进行基线校正并给出同震位移。同时分析强震和GPS资料呈现的永久位移场特征,利用快速获取的GPS同震位移场和InSAR升、降轨资料分别独立和联合反演该地震... 基于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震中周围40 km范围内仅有的2个强震台近场强震记录进行基线校正并给出同震位移。同时分析强震和GPS资料呈现的永久位移场特征,利用快速获取的GPS同震位移场和InSAR升、降轨资料分别独立和联合反演该地震的震源滑动模型,并进一步展现全空间预测位移场分布。结果表明:(1)漾濞地震水平同震位移场呈现以右旋走滑为主的错动。(2)GPS和InSAR独立和联合反演所得的震源静态滑动范围基本一致,均呈现单侧破裂的总体特征,即主要滑动均发生在震中东南部。6种模型的最大滑动量分别为0.74 m、0.66 m、0.44 m、0.45 m、0.47 m和0.47 m,反演的矩震级为MW5.9~6.3。(3)根据震源滑动模型正演所得的漾濞地震全空间预测水平同震位移场与实际观测位移场一致性较好,震中南、北两侧向内挤压,东、西两侧向外拉张,符合走滑型地震所产生的四象限位移场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强震记录 基线校正 GPS 同震位移场 InSAR 震源滑动模型 漾濞M_(S)6.4地震
下载PDF
降雨对腾冲地震台地电阻率的干扰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番绍辉 缪素秋 +2 位作者 黎朕灵 段胜朝 邵维晔 《高原地震》 2021年第3期33-40,共8页
通过对2015~2019年腾冲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腾冲地震台地电阻率受降雨影响较为明显。降雨量越大,地电阻率下降的幅度越大,且降雨对地电阻率的干扰比较复杂,有一定即时效应,部分干扰也存在一定时间的滞后效应。通过褶积... 通过对2015~2019年腾冲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腾冲地震台地电阻率受降雨影响较为明显。降雨量越大,地电阻率下降的幅度越大,且降雨对地电阻率的干扰比较复杂,有一定即时效应,部分干扰也存在一定时间的滞后效应。通过褶积滤波法和多元回归法定量模拟降雨对地电阻率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影响过程,可以有效剔除降雨对地电阻率造成的干扰,从而提升腾冲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降雨 褶积滤波法 多元回归法 干扰
下载PDF
云南电网GIC的综合性评估指标
5
作者 杨家全 刘瑾 +1 位作者 黎朕灵 向涯 《云南电力技术》 2018年第2期47-49,56,共4页
介绍因大电网的建设,中低纬地区的电网系统也会受到GIC的严重影响。本文以云南电网厂口、嵩明和新村6个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流电流监测数据为依据,结合太阳风及地磁场的观测资料提出了三个综合性GIC评估指标,分别是太阳风能量注入函数、地... 介绍因大电网的建设,中低纬地区的电网系统也会受到GIC的严重影响。本文以云南电网厂口、嵩明和新村6个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流电流监测数据为依据,结合太阳风及地磁场的观测资料提出了三个综合性GIC评估指标,分别是太阳风能量注入函数、地磁场GIC指数和电网扰动能量增长率。同时还结合云南电网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有可能引起各站点GIC幅度差异的关键因素,分析指出除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长度、线路方向及变电站位置等因素外,变压器的结构也是决定GIC大小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感应电流 太阳风 变压器
下载PDF
2016年8月24日意大利佩鲁贾MW 6.2级地震同震位移场估计和震源滑动模型反演 被引量:1
6
作者 黎朕灵 金明培 缪素秋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9,共8页
利用改进的自动经验基线校正方法SMBLOC,对2016年8月24日意大利佩鲁贾MW 6.2级地震震中周围约60 km内的近场强震记录进行基线校正并尝试给出同震位移场,与GPS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独立和联合两种资料反演震源滑动模型,并根据震源... 利用改进的自动经验基线校正方法SMBLOC,对2016年8月24日意大利佩鲁贾MW 6.2级地震震中周围约60 km内的近场强震记录进行基线校正并尝试给出同震位移场,与GPS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独立和联合两种资料反演震源滑动模型,并根据震源模型进一步给出全空间预测位移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不同的资料给出的水平位移场幅值均为cm级,且均表明断层的错动以正断为主.(2)两种同震位移场分别独立和联合反演所得的震源静态滑动范围基本一致,最大滑动均发生在震中东北侧,强震模型表现出明显的双事件特征,较大滑动分布在震中东北侧和东南侧,GPS模型在震中东南侧的滑动相对较小,其双事件特征不明显.两种模型的最大滑动量分别为0.96 m和0.86 m,较为一致,反演的矩震级均在MW 6.3左右.(3)根据震源滑动模型计算所得的佩鲁贾地震全空间预测的水平同震位移场中最大位移分布区域与震后报告中受灾严重的地区基本一致.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SMBLOC方法解算震级较小的MW 6.0左右地震强震记录的同震位移场,并反演震源滑动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其同震位移场和滑动模型可为震后灾害快速评估、救援力量分配、余震趋势判定等快速应急响应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强震记录 自动经验基线校正 同震位移场 震源滑动模型 2016年8月24日意大利MW 6.2级地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